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从发用电量角度来看,2018 年发电量占比靠前的省份包括山东、江苏、内蒙古、广东和四川等省份,前四者发电主要以火电为主,四川则以水电为主。2018 年用电量占比靠前的省份包括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河北等省份,整体上以华东及华南地区为主。从电能输送的方向来看,西南水电大省(四川、云南等)和西北火电大省(内蒙古、新疆等)均为电力净流出省份,东南沿海发达省份用电需求较高,保持电力净流入。
为了解决能源生产与消费呈现逆向分布的问题,我国能源规划制定了输煤及输电两种能源输送模式。输电战略主要是西电东送,根据煤炭资源及水力发电资源的分布特点,我国在内蒙古、陕西、山西、宁夏等地规划了一批坑口煤电基地;在四川、云南、湖北等水电资源富集的省份规划了一批以外送电为主的大型水电站。同时针对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全国电力负荷中心,国家合理规划特高压交直流通道,形成了北、中、南三条西电东送通道,在保障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的同时也极大了拉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输煤战略主要包括西煤东运和北煤南运,即围绕煤炭产量占全国近七成的内蒙古、山西和陕西三省,通过铁路、水路等方式将煤炭疏运到缺乏煤炭资源的省份。总的来说,西煤东运通道相对较为畅通,内蒙古及山西的煤炭经由大秦线、朔黄线、蒙冀线、瓦日线等铁路通道由西向东送达北方各港口,再经由海运送达华东及华南地区或由海进江向内陆输运。北煤南运通道相对较少,主要通过太焦—焦柳线、京广线等铁路通道向华中地区运煤,但相关线路并非煤炭专用运输线路,运力难以保障。待2019 年10 月蒙华铁路投产后,北煤南运的输送格局有望得到显著改善。
能源外送:输煤还是输电?
从国家铁路的运输数据来看,煤炭运量占货运量的比例近年来保持稳定,维持在50%左右。从跨区送电量占用电量比来看,其近年来占比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自2016 年后跨区域送电量绝对值维持15%以上的增速,我们认为跨区送电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从煤炭运输方式来看,省内煤炭运输由于运距较短,普遍以公路为主;省际间煤炭运输则以铁路和水路(含铁水中转、海进江等)为主。整体而言,铁路得益于其运力大、单位成本低且较为环保等优势,目前仍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但铁路运煤最大的缺点在于其运输方式较为固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难以解决,缺乏一定的灵活性。
综合而言,输煤和电是我国当前主要的两种能源调配手段。早期受限于输电技术,我国采用远煤、近输电的能源送策略,即距离800公里以内倾向于输电,1000公里以上倾向于输煤。从煤质来看,高热值 从煤质来看,高热值的优质煤炭通常倾向于外送,而低热值煤倾向于就地发电消纳。但随着我国特高压交直流技术的展叠加炭供给侧改革的影响,输电通道经济性优势逐步体现。根据2015年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李立浧士等人在《输煤输电的技术经济比较研究及其重要战略意义》一文中的研究结论,如以5500大卡煤炭作为输送源,当送端煤价差在100元/吨时,输送距离在1800 公里以内则特高压直流输电较有经济性优势。
我们依据部分特高压线路披露的数据,结合最新核定的特高压输电价格(随着电改推进,特高压输价格有明显下降) 及线损率进行测算,发现其度电输成本在6.68分到12.67分之间,折算5500大卡吨煤每公里能源输送成本0.128元到 0.265元之间。虽然复奉直流、锦苏宾金等均为水电外送特高压直流,无法简单直接的对比煤炭输送成本,但其相对较低的能源输送成本也佐证了特高压线路是解决西部地区清洁消纳问题的不二选择。哈密-河南(天中直流)和宁东-浙江(灵邵直流)均是西北火电加清洁能源打包外送的特高压线路,输送距离相对较远。据我们测算显示天中直流折算5500 大卡吨煤每公里能源输送成本为 大卡吨煤每公里能源输送成本为 大卡吨煤每公里能源输送成本为 大卡吨煤每公里能源输送成本为0.134元,低于国铁货物综合运价率0.155元/吨公里。如进一步考虑铁路的煤炭装车费、换装费、点装费等用,当前特高压线路已经具有一定的济性优势。
此外,特高压线路输送火电也具有一定的环境优势。尽管特高压输电会增加送出端污染物排放,但如果综合考虑受端地区人口较密集,其污染物排放减少可以带来更大的环境价值,叠加可以减少煤炭疏运带来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特高压输电的环保优势较为明显。根据江智军等人在《输煤与输电环境效益比较分析》一文中的研究结论,采用完全输电的能源传输模式有望比完全输煤减少 0.26 元/千瓦时的环境污染物排放价值。
除此之外,特高压线路也有助于西北送出端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整体而言,我国能源输送以输煤为主、输电为辅的大格局仍将长期维持,但特高压输电技术的成熟与发展使得输电逐步成为未来新增能源输送通道的优先选择。综合考虑经济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消纳和能源安全等因素,我们认为未来应优化能源输送方式、适当提升输电占比,相关规划中的特高压工程有望尽快落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落实国家、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部署,结合锡林浩特市实际,锡林浩特发改委牵头制定并印发《锡林浩特市落实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任务分工清单》,明确年度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确保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清单》围绕能源转型、节能
5月6日,湖南省发改委关于征集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意向储备项目的通知。符合1014号文有关要求的项目均可申报,包括能源基础设施。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天然气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储能设施项目;清洁低碳、灵活高效的燃煤发电(含热电联产煤电)项目;特
记者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获悉,截至5月5日24时,我国首条大规模清洁能源外送通道——±800千伏祁韶直流输电工程累计输送电量突破2000亿千瓦时,达2000.025亿千瓦时,其中,清洁能源占比达40%,相当于节约标煤88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604万吨,为华中地区能源保供和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祁韶直流输
“验收完毕,所有例检工作及缺陷处理核查无误,检修工作结束。”5月4日下午,随着工作负责人武斌与当值值班长李晓杰全面验收后,山西1000千伏特高压长治站完成年度大规模综合“体检”。“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起于山西晋东南(长治)站,于2009年1月6日投运,是我国第一条特高压交
“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我国首条“电力天路”青藏联网拉萨换流站扩建工程换流变及换流阀安装调试完成,为确保工程今年9月投运打下基础。国网特高压公司拉萨换流站扩建工程业主项目部副经理杨山介绍,换流变及换流阀是直流输电工程的核心主设备,相当于人体的“大脑”和“心脏”,本次扩建新增换流变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年来,重庆会同四川深化川渝特高压交流环网论证,与新疆共同推动疆电(南疆)送电川渝工程纳入国家规划并启动前期工作,会同西藏、贵州、陕西提前谋划“藏电入渝”输电通道及渝黔、渝陕直流背靠背工程,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十五五”相关规划。重庆将力争2030年抽水蓄能电站、新能
2025年5月1日,当五一假期的春风拂过大地,人们纷纷踏上旅途,享受难得的休闲时光。然而在张家口坝上地区的1000千伏张家口变电站内,国网冀北超高压公司特高压交直流运检中心运维人员正以特有的方式庆祝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他们放弃假期,坚守岗位,用汗水和责任守护着城市的电力脉搏,诠释着新时代
4月26日,远东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94亿元,同比增长6.66%,创历史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3.18亿元,主要因为智能电池亏损,个别投资项目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市场内卷;员工8,283人,员工人均薪酬同比增长13.14%。报告期内,公司智能缆网实现营业收入227.03亿元,同比增长0.47%
4月29日,国电南瑞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4.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6%,基本每股收益0.95元。报告提到,报告期内抢抓特高压、抽水蓄能发展机遇,中标甘肃-浙江等特高压、辽宁大雅河等抽水蓄能工程。新一代调控中标
近日,南网超高压公司成功将“大瓦特”安监大模型应用延伸至基建领域,解决了输变电与基建作业无法一体化监控的难题。“我们依托‘大瓦特’安监大模型,打通智慧工程系统、电网管理平台、人工智能平台、物联网平台链路,打造基建领域智能安全监管体系,实现输变电与基建作业的全域协同管控。”南网超高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2025年一季度,在“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下,我国能源保供扎实有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记者调研发现,国家能源行业转型升级浪潮下,越来越多民营企业逐“绿”而行,在加速布局能源领域中开辟发展新空间。阳春三月,湖北大冶。特变电工集团自主研发的±800千伏特高压
4月27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目前,浙江省间电力交易电量突破500亿千瓦时,达到571.3亿千瓦时。浙江是一个资源小省,同时又是个经济大省。一季度浙江全社会用电量1526.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4%。预计今年浙江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将达到1.3亿千瓦,全年用电量超过7200亿千瓦时,而这其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开展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专项行动的通知(国能综通安全〔2025〕39号)。通知明确三个阶段:工作部署阶段(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至3月31日)、对照落实阶段(4月1日至10月31日)、评估总结阶段(11月1日至12月1日)。电力安全治理专项行动任务细化表中指出,要求坚持团结治网,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特变电工电装集团沈变公司研发的22项输变电新产品日前顺利通过国家级鉴定,其中16项新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6项新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在特高压输电、新能源并网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新的重大突破。鉴定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
3月6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甘肃—浙江特高压工程”)首个线路标段在杭州市富阳区正式动工建设。据国网浙江电力消息,甘肃—浙江特高压工程是世界首条柔性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作为第四条落地浙江的“西电东送”工程,其也是中国能
3月6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x2014;#x2014;甘肃-浙江#xB1;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首个线路标段在杭州市富阳区环山乡双林村正式动工建设。甘肃-浙江特高压工程不仅是世界首条柔性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作为第四条落地浙江的“西电东送”工程,也是我国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工程
2月21日,锡林郭勒盟工业和信息化局、能源局联合召开“推进能源和战略资源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3年底,全盟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达1971万千瓦,位居全国地市级第三,年绿色发电量378亿度,稳居内蒙古自治区首位。预计2025年全盟新能源总装机规模将突破3000万千瓦,全产业链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2024年,国家电网投资首次超过6000亿元,建成投运3项特高压工程,累计建成“22交16直”38项特高压工程,同时全年投产110千伏及以上线路4.38万公里。这3项特高压工程分别是分别是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武汉-南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张北—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交流项
龙年已过,蛇年已至。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特高压项目建设屡屡创新。在2024年年底,我国首个高海拔特高压交流工程#x2014;#x2014;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该工程能有效承接四川省川西甘孜、阿坝地区水电等清洁电能外送,保障成渝负荷中心用电需要,推动社会发展。像川渝特高压工程一样创下“首个”记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低碳电力能为绿色产业提供必要的能源支持,推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当前,我国电力
青藏高原,世界首套电网侧带超容构网型静止无功发生器在变电站“上岗”,提升阿里电网、那曲电网供电能力;福建福清,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传动链平台建成投运,填补我国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地面试验检测能力空白;安徽合肥,世界首座220千伏量子应用示范变电站建成投运,量子技术在电力行
“五一”假期,广西多个重点电网工程项目建设不停工。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电力建设者们奋战在施工一线,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用电保障筑牢坚实能源基础。5月2日,在南宁市武鸣区至三塘镇的崇山峻岭间,电网“高空飞人”头顶烈日,在四五十米高空开展线路附件安装作业。当前,南宁抽水蓄能电站500千伏
当屋顶光伏、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成为日常,当需求响应、虚拟电厂和储能设施成为标配,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承载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来源:浙电e家作者:黄琳)作为电力供需双方直接广泛互动的场域,更是实现新型电力系统“供需协同”的重要平台,配电网该如何革新与破局?配电网迎来“新角色
风谷山坡,一台台风力发电机成排矗立,巨大叶片迎风昼夜旋转;大漠戈壁,一个个太阳能光伏板矩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煤海矿场,一辆辆氢能重卡满载煤炭矿石往来穿梭……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新疆,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今年以来,新疆新能源发展迅速,前三季度新增新能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四项特高压及其配套项目出现新进展。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12月3日,庆阳换流站交流系统5回750千伏输电线路结束24小时试运行,交流系统启动调试圆满完成并成功投运。这也意味着庆阳换流站第一阶段成功投运,并且正宁电厂通过庆阳换流站2回输电线路与甘肃主网相
冬季渐近,电力行业迎峰保供拉开帷幕。多个省份电力企业提前部署,源网荷储多侧发力,并借力数字化、智能化“黑科技”,增强度冬保电“底气”。为进一步夯实火电“压舱石”兜底作用,多省积极推动煤电、气电增发稳供。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河南电力”)开展统调燃煤电厂顶峰能力提升专项
我国西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风光资源可开发量超160亿千瓦,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清洁能源外送大送端。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有序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电力外送通道规划建设,加快重点行业清洁能源替代。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近年来,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认真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部署,立足安徽“承东启西”区位优势,加快推动安徽电网升级为承接长三角外电“大中心”、省际转送“大枢纽”、绿色清洁能源资源配置“大平台”,加快提升过江通道交换、资源富集区外送、与华东主网交互的能力,着力建设具有安徽特色、全国
近期关于氢能产业的各类消息频传。7月17日,澳大利亚矿业巨头Fortescue重新组织绿色氢项目清单,由于缺乏足够的政府支持和高电价,其中一些项目被取消优先级。8月14日,根据德国市政府官员报告,由于潜在的绿氢拒绝签署具有约束力的销售协议以及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德国汉诺威市建造的污水厂可再生氢
旋转不息,动力无界,编织着绿色能源的辉煌篇章,一圈又一圈,亿万次的循环转动,转出来1000亿千瓦时,TA照亮了万家灯火,驱动了城市的心跳,见证了绿色能源的磅礴力量,绘就一幅蓝天常在、绿水长流的美好图景。甘孜水电公司累计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溜溜的跑马山、蜿蜒的大渡河、醉人的情歌让川西
国内海上风电未来发展特点●规模大、深远海区域占比高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工程技术探索●不仅海上采用柔性直流技术,风电登陆后,将继续走直流架空线至负荷中心●首次提出无直流断路器、无集中耗能装置技术方案●利用风机全功率变流器自带的耗能装置实现盈余功率分散式就地耗散近日,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已建成35项特高压工程。保障特高压工程安全稳定运行,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武汉南瑞经过多年研究,攻克了特高压核心设备——变压器、电抗器突发性重大故障集中监测与预警难题。“潇湘站荆潇Ⅰ线高压并联电抗器运行监测数据正常,芜湖站淮芜Ⅰ线高压并联电抗器运行监测数据正常……”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