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丹麦能源供应系统从最初的单一化石能源发展到多元化的新能源与热电联产相结合、节流与开源并举的现代化区域能源体系,期间能效不断提高,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下降,实现了良性循环。这一创举的实现,除了依赖风电、生物质这两类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外,还源于丹麦政府多年来对能源需求的“软控制”和对节能技术的“软驱动”。
丹麦在自然资源较为贫乏的情况下,及时调整能源战略,用20年的时间由能源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在本土能源和经济“双飞速增长”的同时,丹麦的能源消耗总量半个世纪以来却几乎零增长。相比生产总值,丹麦经济的能源消耗处于全球最低位,是世界上能效最高的经济体之一。尤其21世纪以来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使丹麦率先走出了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创造了低碳经济的“丹麦模式”,并被冠以“风电王国”的美誉。
如今的丹麦已成为国际公认的能源和气候先锋国家,在2017年的全球能源架构表现指数中位居全球第四,能源安全指数中排名第二。丹麦能源甚至被世界能源理事会称为“全球最好的能源系统”,其以低碳为核心的区域能源技术更被全世界学习和效仿。
两次能源转型
上世纪70年代之前,丹麦的能源消费曾经93%依赖进口,其中石油占据能源消费总量的90%。1973年石油危机的爆发给丹麦经济带来剧烈冲击,使丹麦意识到单一能源供应体系和过高的对外依存度带来的严重问题。丹麦政府采取积极的能源改革政策,开启了以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为目标的第一次能源转型。
1976年,丹麦政府成立能源署,统筹制定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并组织监督实施,管理的重点涵盖国内能源生产、供应和分销以及节能领域。
在能源生产方面,丹麦致力于提高能源自给率。石油危机前,丹麦就在北海发现了石油天然气资源,1972年在北海打造的第一口油井成功产油,此后丹麦所属北海区域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不断增长,到21世纪初增加了近200倍,成为继英国、挪威后的欧洲第三大产油国。
在能源供应方面,丹麦重新启用煤炭资源,着力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到90年代初期,丹麦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比由石油危机前的7%一度攀升至41%,而石油占比也由危机前的91%降到了46%。
在能源利用方面,丹麦一方面通过征收能源税和碳税,以价格杠杆提高居民的节能意识;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建筑的能效要求,建筑标准中详细规定新建建筑在供热、制冷、通风、生活热水和照明等方面的能源效率要求,以提高能效为主要目的的区域综合能源发展逐渐成为了丹麦能源体系中的一大支柱。
2005年之后北海油气田储量日趋枯竭,加上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问题日趋严峻,丹麦决定实施以低碳为目标的第二次能源转型。2008年,丹麦政府专门设置了气候变化政策委员会,构建无化石能源体系设计总体方案,制定实施路线图。2011年,丹麦发布了《能源战略2050》,正式提出了新的能源转型战略的目标,计划到2050年之前建成一个不含核能、完全摆脱对化石能源依赖的能源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完全不需要化石能源的国家。
如果说第一次能源转型使丹麦由能源“依赖型”转向“自立型”,那么这一次则使丹麦能源由“自立型”迈向“绿色型”。
节能成为重要“武器”
丹麦能源供应系统从最初的单一化石能源发展到多元化的新能源与热电联产相结合、节流与开源并举的现代化区域能源体系,期间能效不断提高,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下降,实现了良性循环。这一创举的实现,除了依赖风电、生物质这两类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外,还源于丹麦政府多年来对能源需求的“软控制”和对节能技术的“软驱动”。
丹麦政府在国家能源转型中一直发挥着方向引领的作用。早在第一次能源转型时期,丹麦就从立法入手,通过经济调控和税收政策进行绿色改革。
1977年,丹麦开始对石油征税,后来又将税收范围逐步扩大到煤炭、天然气等领域;1992年开始对二氧化碳排放征税,1993年对电力工业用户实行碳税,提高了工业用能成本(丹麦电费包含高达57%的税额);2008年开始提高现有二氧化碳税;2010年开始实施新的氮氧化物税标准。较高的能源税负水平大大提高了终端能源价格,控制了各类能源的终端需求量。与此同时,在工业领域实施绿色税收计划,对工业企业的节能项目进行补贴和支持,在这一措施作用下,过去20年丹麦工业部门的能源强度下降了近40%。
丹麦地处寒带,四季均需供暖,根据这一特点,丹麦积极发展以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为核心的能源利用方式。自1979年通过了首部《供热法案》以来,丹麦投资了数以十亿的丹麦克朗来发展热电联产(CHP),已经建成了8个互相关联的CHP区域。除了国家层面集成的电力燃气系统,丹麦还大力发展社区层面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
如今,丹麦超过60%的建筑采用集中供热技术,大量采用可再生能源技术进行集中供热,充分利用沼气、地缘热、秸秆及垃圾焚烧,能源使用效率达到了90%,同时也促使可再生能源在丹麦的热力供应中的比重跃居首位。
丹麦区域供热技术已经跨越了早期的第一代蒸汽供热系统和第二代的高温加压热水系统,如今的第三代区域供热在热源上除了燃煤和天然气以外,还利用生物质燃料,工业余热和垃圾焚烧技术,在装备上辅以热存储设备和热交换站,可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电热解耦,从而打破了传统上以热定电的运行方式,为丹麦在北欧电力现货交易中增加了灵活性。
丹麦在区域供热节能上仍然在孜孜不倦追求技术创新。其正在致力研究的第四代区域供热技术,力争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完全摒弃化石燃料,通过加强供热管网的精细化控制形成分布式智能能源网,通过采用低温供热系统进一步提升供热效率。丹麦还开发了全球首座将聚光太阳能(CSP)和生物质热电联产工厂集成在一起的供热项目,实现了创纪录的能源效率。
除了注重能源供应侧能效的提升,丹麦对用能设备也设有超高的能耗标准,主要体现在建筑耗能方面,其占社会总耗能的40%左右。丹麦拟定了严格划分的建筑节能标准,一方面对已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提供补贴,另一方面要求新建筑必须遵循严格的能耗指标,而且这一指标在不断动态调整趋严。《2012-2020年能源执政协议》要求,2013年以后新建建筑禁止使用石油和天然气采暖,区域供热区内的现有建筑自2016年起不得安装新的燃油锅炉。
《丹麦建筑条例(BR)》规定到2020年,新建筑能耗相比2006年水平要减少75%。丹麦还按照能耗高低将建筑进行分类分级管理,能耗评级状况直接和房价挂钩。通过大力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和能耗分类管理,大大降低了建筑能耗。与1972年相比,丹麦的建筑供热面积增长了50%,单位面积的建筑能耗却降低了近50%。
通过区域能源集中供应和建筑节能提高标准两方合力,丹麦能源消耗总量半个世纪以来几乎零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反而有所下降。2017年,丹麦人均GDP为56444美元,仅比美国低5%,但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46%。能效这一“第一能源”成为了丹麦两次能源转型顺利进行的重要杀手锏。
基于多年的经验和实践积累,丹麦在低碳道路上正迈向更宏伟的目标,哥本哈根将于2025年建成全球第一个零碳首都;丹麦第二大城市奥胡斯计划2030年实现碳中和;南部森纳堡地区致力于2029年建成零碳社区。不仅在国内,丹麦的节能技术、产品、服务在全球多个国家都积累了大量成功实践案例和经验,成为欧盟国家中“绿色技术”的最大输出国。
中丹能源合作方向
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引导下,中国不断加强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中丹两国在能源领域从最初单纯的风能领域的技术合作,正逐步扩大到节能和低碳化发展等方面。双方通过在绿色经济增长中取长补短,能更高效地实现共同目标。
一方面,丹麦处于绿色转型的前沿,是欧洲能源技术出口的领头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实施绿色转型的引领者,迫切需要符合国情、有较低成本的绿色能源技术和先进环保技术。丹麦在区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系统性节能减排理念,对中国能源绿色转型有重要意义。
同时,中国绿色能源和节能市场空间广阔,也有助于丹麦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中国与丹麦在能源领域开展深入合作,有助于中国加速将能源转型战略研究与实践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提高国际影响力。
另一方面,丹麦“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思路和应用为我国能源战略提供了成功的实践范例,丹麦在区域供热系统设计和零碳社区构建过程中对供热能源多元化、清洁化的追求以及对建筑能耗全方位的监管对于我国区域综合能源设计、智慧城市建设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提供了自下而上改善能源结构的优秀范本。同时,在此过程中能够不断加深强化全民环保意识,促进建设生态文明节约型社会。
(作者供职于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二五年度第27批集中招标(江西公司分宜发电厂2×1000MW机组扩建工程第七批)招标公告[$NewPage$]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二五年度第28批集中招标(东北公司阜新发电公司四期2×350MW热电联产机组扩建项目第七批)招标公告
中煤伊犁2x66万千瓦热电联产工程脱硫系统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广州市天赐三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0760万元(含税)。第二中标候选人: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1486万元(含税)。第三中标候选人:北京博奇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1346万元(含税)。
吉林公司吉林热电厂“等容量替代”新建2×350MW热电联产项目智慧管理IMS一体化信息平台采购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吉林公司吉林热电厂“等容量替代”新建2×350MW热电联产项目智慧管理IMS一体化信息平台采购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303491,招标人为国能吉林热电
华能山东分公司威海电厂三期供热改造项目工程施工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4-2-318-01)项目所在地区:山东省1.招标条件本华能山东分公司威海电厂三期供热改造项目工程施工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自筹,招标人为华能威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2.
华能山东分公司烟台电厂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服务(预招标)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4-2-310-01)项目所在地区:山东省1.招标条件本华能山东分公司烟台电厂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服务(预招标)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自筹,招标人为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
4月18日,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大唐长春二热“退城进郊”2×660MW煤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公示。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春二热”)位于长春市东部二道区,南邻吉林大路,是国家“八五”期间集资兴建的大型热电联产企业。一期工程1号、2号两台200MW机组于1991年投产发电,3、4号
华能蒙东公司满洲里热电厂扩建工程2台35万千瓦热电联产煤电一体化项目柴油发电机组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HNZB2025-01-3-237)中标候选人第1名:江苏星光发电设备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443500元,质量: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交货期: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中标候选人第2名: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近日,山东省发改委传来振奋喜讯,华电淄博“上大压小”2×35万千瓦燃煤热电项目成功取得核准批复,这一重大里程碑标志着项目正式步入全面推进阶段,为山东区域能源产业升级注入全新活力。华电淄博2×35万千瓦燃煤热电项目是在国家和地方能源政策指引下,以“超超临界”“原址扩建”“上大压小”“五个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8日,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2×160MW热电联产项目正式开工。兵团分区2×160MW热电联产项目由疆可克达拉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和新疆中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总投资约31.05亿元,占地面积26.2公顷,规划建设两台16兆瓦背压供热机组、两台1050吨/小时超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威海市公共资源交易发布威海热电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工程总承包(EPC)中标公告。中标人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中标金额5118193337.83元。威海热电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项目新建2×660MW超超临界燃煤发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14日至2025年4月18日一周火电项目,其中2×1000MW+2×660MW+660MW项目开工,1000MW+700MW项目投产。【开工】江西分宜2×1000MW燃煤发电扩建项目开工建设日前,江西分宜发电厂2×1000兆瓦机组扩建工程主体建筑A标段项目正式破土建设。分宜电厂二期主体建筑A标段项目,位于江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江西省发改委下达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涉及91个电力能源项目,整理如下:一、建成投产项目江西赣能上高2×1000MW清洁煤电项目国能神华九江电厂2×1000兆瓦二期扩建工程风电、光伏项目(9项)三峡新能源万安弹前01.03风电项目江西省彭泽县棉船风电项目时代绿能奉新县赤田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2024年,行业内的收并购、出海以及技术创新等热点话题不断涌现,泰达环保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对这些趋势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在第六届全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营管理与创新应用研讨会上,泰达环保总经理杨
近日,湖北省环境厅印发《2025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要点》。文件提出,加快实施超低排放改造。2025年底前,完成14家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3家企业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推动36家水泥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详情如下: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2025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要点》的通知鄂环办〔2025〕10号
3月1日,以“聚力促振兴、共谋谱新篇”为主题的辽宁省与中央企业深化合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当日,辽宁省与中央企业签约16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1160亿元。会上,华能集团、国家电投、中国能建等电力央企纷纷出手,与辽宁签约重大项目。具体如下:华能集团7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重大签约!国家电投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2月20日,湖北省发改委印发2025年省级重点项目清单,其中包括:景融公司襄州区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项目、湖北南漳抽水蓄能电站、湖北竹山潘口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延长石油湖北武穴2×660MW煤电项目等多个电力项目,全名单如下:湖北省2025年省级重点项目清单序号项目名称1二七路至铁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7日,河南新密市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2025年目标任务和工作安排,其中包括发展低碳经济。建立健全绿色制造体系梯度培育机制,着力培育一批省级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努力打造一批省级绿色供应链、绿色工厂。谋划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4个。抓好河南花家
近日,苏州市发改委印发《首批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方案》的通知,其中包含《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方案》《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方案》《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方案》。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产业背景当前,我国生物质能产业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大型央企与地方国企的加入为行业注入新活力,推动产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2024年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其中提到:利用农林废弃物、沙生植物、能源植物等生物
2024年,氢能领域继续迎来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一系列“首个”、“最大”的氢能项目动态继续涌现,标志着我国在氢能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上又取得了重大突破。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2024年,国内/全球首个氢能项目动态共计10个,国内/全球最大氢能项目动态共计7个,详情如下:首个国内首个岩洞储氢项
日前,徐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徐州市空气质量全面提升计划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确保空气质量较2024年总体改善,力争PM2.5浓度不高于40μg/m3。方案还提出,实施重点行业超低排放与提标改造。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规定,2024年12月底前,实现全市659家每小
1月23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公开征求《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核发排污许可证的行业企业目录(2025年本)(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公告如下: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公开征求《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核发排污许可证的行业企业目录(2025年本)(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为进一步提升排污许可管理效能,加强
在电力系统中,人工智能技术贯穿于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各个环节,通过优化运行参数、调度策略和用电设备控制,显著减少了能源浪费和损耗,提高了整个能源链路的效率。在发电侧,人工智能可以优化发电机组的运行参数,提高发电效率;在电网侧,可以优化电力调度,减少线路损耗;在用户侧,则可以通
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38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增速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较1-2月累计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体现南方区域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巩固。从分产业看,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用电量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4%
近日,上海采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西门子Xcelerator正式达成合作。此次双方携手将通过技术协同与生态资源共享,加强在智慧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推动工业软件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Xcelerator是西门子推出的开放式数字商业平台,由业务组合、生态系统和在线商城三大要素构成。该平台致力于通过技术赋能
近期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AnthonyAlbanese)在布里斯班的一场关键竞选活动中郑重承诺,若成功连任,将斥资23亿澳元推出“更便宜家用电池计划”(CheaperHomeBatteryPlan,CHBP),作为竞选的核心承诺之一,该计划已被纳入5月3日全国大选的重要议程。CHBP计划核心内容据介绍,该计划重点针
淮河能源从单一煤炭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商的战略转型。4月21日,淮河能源(600575.SH)正式披露重大资产重组草案,拟以116.94亿元对价收购控股股东淮南矿业持有的电力集团89.3%股权。这一交易不仅是安徽省属能源企业深化国企改革的标志性动作,更折射出传统能源企业在"双碳"目标下的战略转型路径。(来
在“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国家能源集团持续深化新型储能研究与建设。截至2025年3月底,国家能源集团在运新型储能项目132项,总规模4934MW/10956MWh,技术路线涵盖电化学、飞轮、熔盐储热及复合储能,积极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据了解,132项在运新型储能项目中,电化学储能项目占主
作为推进能源向清洁化转型的关键产品之一,锂电池本身需要做到低碳、零碳,既有政策的迫切性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据电池中国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动力、储能电池主流企业,都已经在积极推进零碳产品、零碳工厂、零碳园区的构建或规划。与此同时,部分头部企业,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碳中
2025年4月22日正值世界地球日,上能电气在全球可持续能源发展的征途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x2014;#x2014;上能电气精心打造的毛里塔尼亚地面光伏项目顺利并网,为该国提供了一个高效、可靠的光伏逆变解决方案。该项目的成功落地不仅标志着当地能源供应体系革新与优化的新起点,也为推动区域清洁能源发展
作为支撑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消纳的重要手段,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构建的重要装备,以及融入电力“源网荷储”和能源产供储销体系的重要环节,储能产业发展已迈入“快车道”。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在运装机规模达5869万千瓦,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
4月17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京会见俄罗斯能源部部长齐维廖夫。双方围绕发展中俄能源合作交换了意见。王宏志表示,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中俄能源合作日趋成熟、稳定、坚韧,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国家能源局愿与俄方积极落实好两国元首关于能源合作的重要共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日前,北京石油在腾达加能站、西关加能站正式开放加氢业务,标志着北京石油在新能源领域迈出关键一步。腾达加能站、西关加能站,分别是北京东部区域、北部区域首座集加油、加氢、便利店为一体的综合加能站。腾达加能站日加氢能力达1000公斤;西关加能站可满足35兆帕氢燃料电池汽车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