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应用发电侧评论正文

欧阳强友:储能电池中企业过于追求降低成本增加应用起火风险

2019-05-15 08:35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齐琛冏关键词:储能电池储能系统储能安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月上旬,包括杭州在内的多个地区发生多辆电动汽车起火烧毁事件,此前韩国多座储能电站起火也引起了人们对储能电池安全性的顾虑。储能电池和汽车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逐渐引起了业内的重视。

对此,记者专访了国际权威测试认证机构TüV南德意志大中华集团广州分公司总经理欧阳强友。他告诉记者,国内电池系统在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一些企业过于追求降低成本,导致电池的保护措施不足,增加了产品应用中的起火等风险。我国车企和电池生产企业应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不能仅以满足国家标准的门槛标准为目标,而是需要根据技术能力和市场要求制定出适合于自己的企业标准。

中国能源报:储能电池和储能系统检测中,最重要的指标有哪些?

欧阳强友:首先,电池的容量和内阻是电池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它们决定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其次,电池的日历寿命和循环寿命是耐久性的重要指标,它们为制造商的质保期提供了依据。

最后,电池的并网应用性能也十分重要,它证明了储能电池在调峰调频等应用中能起的作用。

中国能源报:在TüV南德意志集团大量的检测经验中,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存在哪些问题?

欧阳强友:TüV南德意志集团在全球投资建设了八大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测试中心,覆盖了全球主要的新能源市场,积累了大量的测试经验。在动力电池方面,电池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行业内受“弯道超车”等目标影响,没有严格按照电池开发应该遵循的原则,在没有进行足够的研发验证测试和生产验证的情况下,急于将产品推向市场。甚至有些企业完全没有在电芯和模块级别进行足够的验证性测试,就开始电池包和系统的工作,从而造成电池开发工作的先天不足。

在储能电池方面,一些企业过于追求降低成本,造成电池的保护措施不足,增加了产品应用中的起火等风险。去年韩国储能电池的近20起火灾为我们储能产业敲响了警钟,不注重电池安全的企业一定在未来会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

中国能源报:检测认证可以帮助企业反思设计、不断提高质量,您觉得中国储能电池进入国际市场并站稳脚跟,需要哪些前置条件?

欧阳强友:目前国内电池检测的最大难点在于检测设备的精度不够,这就造成很多企业产品的一致性不好。建议企业应该更多地与具有高精度检测设备和严格的检测流程的第三方实验室合作,在获得高质量的数据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检测能力,并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企业进行横向比较。

中国能源报:储能领域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完善程度如何?TüV南德在标准研究方面有何布局?

欧阳强友:锂离子储能电池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都还不是十分完善,很多标准还在制定过程中。TüV南德是最早进入锂离子储能电池的检测领域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在很多国际标准还处于起草阶段时,就为众多国内外企业提供了检测认证服务。同时,TüV南德也根据行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TüV南德标准。如在2014年整合全球电池及光伏逆变器的专家团队制定了小型户用储能系统的测试认证标准,2015年制定了集装箱储能系统的测试认证标准。最近国内外发生了多起储能系统的火灾事故,我们正在与相关的行业组织研究制定储能系统技术指南,该技术指南将覆盖储能系统系统级别和部件级别的各种安全要求。

中国能源报:动力电池可谓电动汽车的“核心”,欧洲车企都有高于行业的企业标准。中国的车企在动力电池标准上有没有自己的要求?欧洲车企有哪些经验可供借鉴?

欧阳强友:如同中国的电动汽车应用走在世界前列一样,中国动力电池的标准化工作也紧随欧美的脚步,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无论是IEC、ISO标准,还是国标GB,都是动力电池的门槛标准。很多德国车企的企业标准不管是测试内容,还是结果判断都远高于相应的国际标准。因此,我们中国的车企和电池生产企业应该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不能仅以满足国家标准这一门槛标准为目标,而是需要根据技术能力和市场要求制定出适合于自己的企业标准。此外,电动汽车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问题目前在全球尚处于比较初始的研究阶段,中国电动汽车的应用走在世界前列,应当更有条件在梯次利用的检测工作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原标题:不注重电池安全会付出巨大代价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电池查看更多>储能系统查看更多>储能安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