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Henrik:女士们、先生们,首先我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在这里跟大家见面,对我来说也是巨大的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来到这样一座美丽的城市——阳江,特别的开心,特别让我感觉到高兴的是,30年前也是在6月1日,在1989年6月1日,当时我特别担心,担心对于中国方面的供应问题,因为我当时主要负责中国第一个风电厂产品的配件供应,当时在沈阳(音)做了一个项目,当时非常难,因为在海上运输、风机运输等等,所以当时并不容易,我们运输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事故,又出现了延迟,但是不管怎么说,4个月后我们还是完成了这个项目,所以当时我放下了心,舒了一口气,所以也是非常幸运,还是把项目正式运行、顺利投产,这是40年以前的事情了。
上午听到各位领导的发言,从大家的发言中可以看到,三四十年中中国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这次再在来到中国来到阳江觉得非常开心。风电对我们来说并不算全新的东西,我们做近海风电、离岸风电开发,已经是讨论很久的话题,30多年前在中国也开始启动这方面的努力,当时是做两个示范项目,是世界上最初两个风电展示项目,当时只是谈一谈,后来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愿景成了现实。所以当时建了这个项目后,1991年时倡导首个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最后通过海上风机发电,把电输送回大陆。和现在比起来,当时的项目已经是很小的一个项目,是5兆瓦,但是还是很大挑战,因为是第一次试水,之前没有做过,没有人知道怎么建设、怎么安装、怎么运维,我们是从头开始,在这个项目运行过程中,也对行业标准进行不断的修正,我们能够建立起网络,包括电网和海上风电一起建立,以前没有这样做过,同时我们也做了海上维护,这也是很好的一个概念。在当时我们也用到了装备、设备,包括风机和吊车,很多都是第一次在海上使用,所以当时的运作细节、操作、动力控制等等,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当时也是第一次尝试在海上安装风机、建设风机。我们当时用混凝土做基地,在当时很多事情都没有100%的把握,并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最后我们发现还是做成功了,而且我们做的事情大部分还是把在陆地上修建风电厂的做法延续到海中,根据海中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调整,所以我自己觉得非常的震惊,以前陆地上是一片绿地进行建设,海中是一片蓝色,在蓝色茫茫大海中进行建设。
下一个项目是1995年的时候建成的,容量是5兆瓦,那时候我们从千瓦时代进入到兆瓦时代,花了9年时间才从一个试点到真正投入项目,这不仅仅是开发的时间,从最初有这个想法到最后实现的时间,装机容量是40兆瓦,我们通过第一个项目进行了一些改造,与第一个项目相比,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说腐蚀等级保护、温度控制都是一样的,其中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有一个状态控制,我们就可以对风机状态进行不间断控制,而且这个项目也有一些基础设施,也是混凝土重力基础,我非常自豪,经过了11年的运行,在哥本哈根运行,2002年时我们进行了一个大型项目,那时候来说这个项目规模非常大,160兆瓦,我们通过直升机拍摄了一些照片,是在北海的一个项目,当时我们在北海收集了大量数据,这个项目应该是一个“灾难”,因为风机运作方式不太对头,周边环境空气是通过机舱通风,没有办法进行温度控制,发电机和机舱安装变压器腐蚀、防护不足,叶片防雷和表面处理不足,所以风机测试后两年,我们进行了拆卸,拆卸后运到岸上进行改装,重新进行安装,结果改造后运行可靠性非常好,这就意味着一开始的时候要做好准备,如果出现一些错误,经验表示我们可以有能力改进那些错误,重新投入运营时,运营效果非常好,一年后(2003年)的时候,我们做的Nysted项目,满足了电网合规性,我们发的电可以跟火电相比较,而且发电可以真正进入发电厂,这意味着我们在电网这一方面是合规的,项目基础设施在输电这一块是33千伏,从此33千伏就成了我们的一个标准。
2003年我们所开发的项目,给我们建立起了基准,从2003年开始我们就起步了,意味着我们的技术已经发展起来了,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也在不断扩大,这是全球装机容量,大家可以看到这些数字多么的惊人,我们从1991年开始到2000年,在那个阶段市场还没有真正开发出来,从2000年后整个行业才发展起来,从第一个项目开始已经有28年,但是开始上量只有15年的时间。
我们看一下在英国的发展,英国在海上风电开发方面是全球领先的国家,这是英国安装的两个风机(2000年安装的),2003年时建立了两个风电项目,容量是60兆瓦,过了三年西门子又部署了一个90兆瓦的风电项目,2013年时西门子使用了120的机器,从现在的风机型号来说,3.3的型号一直是市场上销售的最好的一款产品。2015年时,第一个60兆瓦的项目开始了,2017年时有一个80兆瓦的风电项目,英国的项目通常都是600兆瓦,现在也有很多项目正在规划中,大概有1000兆瓦。我们看一下在丹麦的发展,2014年时我们在Anholt建立400兆瓦的风电项目,我们有湾区布置的风机,可以多产生2%-3%的发电量,因为是根据原来的叶轮改型的,采用的是单桩,跟之前的项目相比,发电量上升了一倍。
我们总结了经验:对于早期阶段开发的风机,要进行改造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防腐蚀这一块,如果出现一些重大问题,也可以处理,改造后的风机也可以投入良好运营,具有极高可靠性。我们必须要非常认真的解决问题,可靠性是第一位。在接入这一块,我们也要非常重视。可利用率大概是98.5%,所以现在的风机具有非常高的可利用率,基础设施也跟随着市场在不断发展,特别是运营以及维护这一块,我们有液压缸,即使船随着波浪在晃动,我们也可以进行反向晃动,在北海这样海洋环境非常恶劣的环境下也可以顺利开展运维。
展望未来,大兆瓦的风机总是好的,至少从过去经验来看是这样的。以前8兆瓦是9.5,现在西门子产生了越来越多大兆瓦的风机,通用电器也进入了这个行业,西门子推出叶轮是直径193米的风机,这是对于市场的回应,我们是全球第一个进入市场的,所以我们可以在全球市场上占有很多优势,比如说西门子他们现在在全球占有率大概60%,西门子具有先发优势,随着中国崛起,西门子要维持市场占有率会碰到一些挑战。
下面我们看一下基础演变,以前我们在浅海中使用的混凝土结构的重力式基础,不能在深海中进行使用,因为单桩可扩展程度非常大,随着风机尺寸越来越大,海底深度越来越深,我们可以对单桩进行扩张,还有导架管非常必要;66千伏是最新的标准。
海上风机安装,我们可以有安装船,也可以没有安装船,因为现在技术会给我们在基础设施方面带来非常大的变化。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技术,开发时间已经有28年了。在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历史大概十年时间,证明是可行的,每年年增长率30%,市场每三年翻一番,同样的时期其他的业务下降了,在德国、荷兰和其他国家都有项目,但是没有得到政府的补贴。如果我们继续保持这种增长,如果中国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潜力,中国有非常多的优质供应商,而且政府又非常重视,中国已经建立起了对这个行业全方位的支持,我相信在未来几十年内,海上风电可以成为世界上一些地区主要的电力来源,新能源的来源主要是海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对于我们从业者来说,我们是选择了一个正确的行业进行发展。
(上述发言来源于速记,未经本人审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自“上海电建一公司”获悉,1月12日,由上海电建一公司承建的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陆上集控中心送电成功,为实现海上升压站受电和首批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奠定扎实基础。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位于海南省儋州市,项目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分期配套建设2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
1月10日,振华重装承建的广州打捞局5000吨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华兆龙”举行完工四方见证签字仪式。这一关键节点的完成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完工交付。广州打捞局5000吨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长195米,型宽49.8米,型深16米,总重约52150吨。该船为钢质全焊接自航起重船,具备长距离自航能力,配备8台定位绞车
中交三航消息,1月13日,中交三航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骏拜会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总经理杨洪斌,双方围绕深化战略合作,助推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行座谈交流。马骏表示,中交三航局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始终坚持中交集团“三重两大两优两强基”的经营策略,在海上风电
1月13日,辽宁省营口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营口市省管海域7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竞争性配置结果的公示》。根据公示,依据《营口市省管海域7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竞争性配置工作方案》,经过专家的综合评审,确定营口市省管海域7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的最终投资主体为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东北分公司。营口
三峡能源广西北海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规划建设方案及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建设方案编制服务采购项目采购公告采购编号:Q2411003365781.采购条件根据有关计划安排,采购人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以下简称:采购人)对三峡能源广西北海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规划建设方案及海上风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大连重工装备集团海上风电铸件市场拓展传来喜讯。该集团顺利中标某风电公司未来三年全部海上风电12.5至26兆瓦平台轮毂、主机架产品框架订单,总金额超6亿元。这标志着企业成为国内首家取得批量20+兆瓦风电核心铸件订单的供应商。该合同的签订得益于企业大型高端风电核心零
站在历年硕果之肩,2025新局初展,中标喜讯接踵而至。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风电”)成功中标中广核新能源浙江嵊泗7#252MW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采购项目。项目采用电气风电海神平台产品,集成半直驱驱动链技术,集电气风电十余年海上风机设计及运维经验打造,瞄准“高收益
新年伊始,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公布,由公司和东方风电联合研制的26兆瓦海上风电齿轮箱助力东方电气集团参评的全球最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成功入选。同时,该齿轮箱也创下全球最大海上风电齿轮箱记录,为全球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该齿轮箱采用先进的全集成传动链设计方案,其可靠性、传动效率
1月10日,中国电建华东院华东咨询河北建投祥云岛250MW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采购项目招标。公告显示,河北建投祥云岛250MW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拟建风场总容量250MW,单机容量8.5兆瓦海上风机30台,配套建设1座220kV海上升压站、海上66kV集电海缆及海上升压站
1月1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下达2025年省重大项目名单的通知》,名单包括6个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共计6708MW。其中,4个重大实施类项目:华能山东半岛北K场址、L场址海上风电项目、山东半岛北N2场址海上风电项目、山东能源渤中海上风电G场址工程;2个重大准备类项目:三峡青岛一期3000MW海
日前,江苏省发改委公布2025年江苏省重大项目名单、2025年江苏省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名单,11个风电在内,其中包含3个海上风电项目,分别是:盐城国信海上风电项目、盐城三峡海上风电项目、盐城龙源海上风电项目,三个项目装机规模共265万千瓦。节选如下:2025年江苏省重大项目(风电节选)战略性新兴
此前发文中曾经提到过,7MW以上机型传动链采用的双TRB(圆锥滚子轴承)结构是一种强度更好的结构形式,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种结构形式为什么会是更好的。以前用的什么结构5.X-6.XMW的双馈机型普遍采用三点支撑形式,其主轴承是一个球面滚子轴承(SRB),所以为了显示其与双TRB的区别,通常会被称为单SRB
近日,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重磅揭晓。由东方电气集团研制的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成功入选,其传动链核心部件主轴轴承和齿轮箱轴承由洛阳轴研科技和东方风电联合研制,实现了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可控,标志着我国风电轴承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轴承的研制过程中,经过了700余种
12月4日-5日,以“探索风电发展新模式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为主题的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召开。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和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联合会承办,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
12月4日-5日,以“探索风电发展新模式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为主题的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召开。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和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联合会承办,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
2024年12月7日,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翟恩地博士发表了主题为《面向十五五海上风电技术需求分析》的精彩报告,引发业内广泛关注。翟博士从叶片、传动链、塔架、基础、漂浮式风电、智能运维以及海缆技术七大方面,全面解析了海上风电未来发展的核心技术需求,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12月5日,在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开幕式上,汕头海上风电潮阳登陆点集中送出项目(陆上部分)建设启动。该项目由国资控股的汕头海上风电电力有限公司开发建设,选址潮阳区海门镇滨海地区,对接汕头主要海上风电场的风电集中接入。不同于传统海陆一体化建设模式,项目开创性地运用“陆上集中规
12月4-5日,第二届汕头国际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大会隆重召开。作为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四个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入驻企业,金风科技参与全球首个“四个一体化”产业园投产仪式、下线新一代深远海22MW海上风电机组,参与《40MW级风电机组电气及动力学六自由度实验平台》协同创新合作组织成立仪
12月4日,时代新材自主研发的TMT118AA陆上风电叶片在江苏盐城顺利下线。该款叶片长118米,扫风面积达4.5万平方米,相当于6个足球场的面积,是时代新材目前生产的长度最长、功率等级最高的陆上风电叶片。该叶片将适配12.5MW整机,风机满发运行1小时,可使一辆普通新能源汽车行驶9万多公里。以年均风速7.
汇聚全球智慧引领产业风向——风电技术创新发展论坛暨第二届国际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大会成功举办12月4日-5日,以“探索风电发展新模式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为主题的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召开。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和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汕
近日,高空风电技术创新企业北京临一云川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临一云川)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由中科创星独家投资。融资资金将用于设备采购、产能提升、研发推进和团队扩充等。随着传统陆风和海风的边际收益递减,高空风力发电迎来了战略机遇期。目前,世界上的高空风能发电技术可分为空基
2024年12月5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和全球风能理事会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和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联合会承办的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于汕头盛大召开。会议以“探索风电发展新模式,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为主题,就如何共绘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能源蓝图,创新平台共铸风
2019全球海上风电发展大会5月31日至6月2日在广东阳江举行,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地区)的政府、企业、学术界、民间团体代表参会,大会围绕“国际合作,产业协同,创新驱动——加快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主题,致力于推动全球海上风电发展,完善国际合作交流机制。三天的会议共有近百位嘉宾发表演讲,大
6月1日,2019全球海上风电发展大会在广东省阳江市隆重召开,这不仅因为阳江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更因为阳江抢抓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奋力发展世界级的海上风电产业。阳江风电产业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阳江如何规划长远的发展蓝图,承担起历史使命,加快建设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链
一年一度的海上风电峰会6月2日在广东阳江正式落下帷幕。此次盛会盛况空前,精彩纷呈,WindDaily为大家盘点此次盛会的十大亮点:01、升级为全球盛会“海上风电领袖峰会”第一届2016年在浙江象山举办,第二届2017年在江苏南通举办,第三届2018年在福建福州举办。今年是第四届在广东阳江举办,升级为“201
2019年6月1日,在广东阳江召开的2019年全球海上风电发展大会上,阳江市委书记焦兰生、市长温湛滨、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甘正猛、以及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吴道闻共同为“国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筹)”揭牌。这是我国首个国家级的海上风电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该中心将
2019年5月31日-6月2日,第四届“全球海上风电峰会”在在中国广东省阳江市举办。本届峰会主要围绕海上风电发展政策与市场、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技术、海上风电工程装备、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先进技术经验、全球海上风电母港建设与港口经济、中欧海上风电产业合作等主题进行探讨。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电力头条AP
2019年5月31日-6月2日,第四届“全球海上风电峰会”在在中国广东省阳江市举办。本届峰会主要围绕海上风电发展政策与市场、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技术、海上风电工程装备、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先进技术经验、全球海上风电母港建设与港口经济、中欧海上风电产业合作等主题进行探讨。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电力头条AP
2019年5月31日-6月2日,第四届“全球海上风电峰会”在在中国广东省阳江市举办。本届峰会主要围绕海上风电发展政策与市场、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技术、海上风电工程装备、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先进技术经验、全球海上风电母港建设与港口经济、中欧海上风电产业合作等主题进行探讨。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电力头条AP
2019年5月31日-6月2日,第四届“全球海上风电峰会”在在中国广东省阳江市举办。本届峰会主要围绕海上风电发展政策与市场、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技术、海上风电工程装备、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先进技术经验、全球海上风电母港建设与港口经济、中欧海上风电产业合作等主题进行探讨。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电力头条AP
2019年5月31日-6月2日,第四届“全球海上风电峰会”将在中国广东省阳江市举办。本届峰会预计600人,主要围绕海上风电发展政策与市场、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技术、海上风电工程装备、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先进技术经验、全球海上风电母港建设与港口经济、中欧海上风电产业合作等主题进行探讨。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在贵公司驻三川海上项目部团队的全力支持下,项目部积极协调各方关系、解决技术难题、组织分配现场资源,充分发扬攻坚不怕难的精神,顺利推进各项施工任务的安全有序进行。经过45小时连续吊装作业,成功完成首台机组安装,创造了国内大功率风机在复杂海况下吊装速度新纪录,得到了我公司员工的好评及
5月31日-6月2日,2019全球海上风电发展大会在广东阳江举办。本届大会以“国际合作,产业协同,创新驱动——加快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推进了中外海上风电产业交流合作、促进跨产业协同。来自全球9个国家(地区)的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开发商、整机商、部件厂商、运维服务商、金融保险以及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