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尤其是电价政策更能说明问题。相对于1998年前后,2008年以来用差别电价来抑制“三高”产业过快发展。因为高耗能产业一直是用电大户,抑制其过快发展就能平衡用电量。国家连续出台差别电价政策,即将产业分为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而实行不同电价,而且不断加码。比如钢铁行业淘汰类由每千瓦时加价0.3元提高至每千瓦时加价0.5元;限制类继续维持每千瓦时加价0.1元;未按期完成化解过剩产能实施方案中化解任务的钢铁企业电价参照淘汰类每千瓦时加价0.5元执行。差别电价对经济结构调整至关重要,对抑制高耗能产业电力需求至关重要。可以说一直到今天,不管经济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国家限制“三高一低”产业调控政策丝毫没有放松。就在2018年国家还在进一步完善差别电价政策。这样就逐步淘汰了落后产能,促进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反映在用电上就是用电量增长随着经济减速而呈逐步放缓趋势。过去的10年,我国年均用电量的增长是低于GDP增长的。如果再上推10年,即1999年至2008年,全国用电量年均增幅是高于GDP增幅的。这“一高一低”来之不易,告诉我们这是由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决定的。
启示二
用电量低速增长说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就巨大。但不能否认的是,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三高产业过度发展,环境压力大,资源消耗过多,社会用电量增幅过快等等。结果是投入多产出少。尤其是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国家政策以鼓励用电拉动经济发展,其结果就出现了上述问题。
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明显变化始于2008年前后的金融危机,着眼点是可持续发展,不仅仅调控量,而是把量与质结合起来,将“上大”与“压小”捆绑起来。而且将产业分类,提高淘汰类、限制类产业电价,该技改的技改,该淘汰的淘汰。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央明确提出经济发展要突出质量和效益,国家财政金融等政策不断发力,各项措施陆续出台,动真的、碰硬的,并进行严格考核。其结果就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贡献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创造的GDP比重进一步增加。我国2013年第三产业创造的GDP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占比46.9%,2018年达到了52.2%。
这种变化反映在用电结构上,就是第二产业用电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用电比重上升。读者都知道,全社会用电分为四部分,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生活用电。由于生活用电不直接产生价值,第一产业农业用电较少,而且比较稳定。第二产业主要是传统工业,用电一直居高不下,但单位电能产值偏低。第三产业用电比重不大,但单位电能产值高。经济增长要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益,必须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以提高第三产业的用电比重。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经济结构调整的确见到了成效。比如2017年全国第二产业用电量比重已经由2010年的74.7%下降到70.4%,而第三产业用电比重同期却由10.7%提高到14%。不要小看这几个百分点,足以说明我国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因为同样1千瓦时电用在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创造的产值相差悬殊。2017年第二产业用电量44413亿千瓦时,创造GDP334623亿元,单位电能产值7.54元/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量8814亿千瓦时,却创造GDP427032亿元,单位电能产值48.4元/千瓦时。也就是说,同样1千瓦时电用在第三产业上创造的产值是第二产业的6.5倍。产业结构的优化、用电机构的变化提高了电能的利用效率,同样的消耗却创造出了更多的产值。不比不知道,一比明白了。比如我国2009年、2014年、2017年用电量分别是36430亿千瓦时、55233亿千瓦时、63027亿千瓦时,创造的GDP分别是335353亿元、636463亿元、827126亿元,单位电能产值分别是9.2元/千瓦时、11.5元/千瓦时和13.1元/千瓦时。即2017年单位电能产值较2009年提高了3.9元/千瓦时。同样的电量消耗产出却大大提高了。这就是宏观政策调控、经济转型升级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
启示三
用电量低速增长意味着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但要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益发展任重道远。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即追求高质量和高效益。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显著特征是:增速虽然放缓,但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经济增长更趋平稳,而且更为多元,国内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源;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单位GDP能耗下降。表现在用电上就是第二产业用电尤其是高耗能产业用电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用电比重上升。2018年我国第二产业用电比重10年来首次降到70%以内;而第三产业用电比重不断增加,2018年达到15.8%。表现在产业结构上,就是第二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在下降,而第三产业的贡献在GDP的份额在不断增加。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贡献的GDP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为46.9%。这个数据在2014年提高到48.2%,2015年超过了50%,2018年更是达到了52.2%。可以说,第三产业的贡献已经稳稳坐上了国民经济的“第一把交椅”。
不要小看我国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在GDP位置前后的变化,这在10年前是不能想象的。第三产业成为GDP的老大,这是产业不断升级、结构不断优化、高端装备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的结果。但如果放眼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结构,就会发现我们还有很大差距。一般西方国家第三产业比重都在70%左右,高的达到75%左右。与之相比较,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国内省区(市)之间发展也很不平衡,一些地方耗能产业、低端产业比重仍然较大。同样的能耗但创造的GDP相差甚远。我国2017年单位电能产值为13.1元/千瓦时,有不少省单位电能产值达不到这个平均值。比如河北省2017年用电量3441亿千瓦时,贡献的GDP为34016亿元,单位电能产值不到10元。当年该省用电量位居全国第5位,而创造GDP位居全国第8位。即便我国GDP前5大(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省份,单位电能产值也有不小差距。广东最高为15.05元/千瓦时,浙江最低12.35元/千瓦时。浙江单位电能产值没有达到全国平均值。
这就告诉我们,近几年虽然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成效,但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和高效益增长任重道远。差距意味着潜力,不平衡就是提升的空间。在这一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此下,我国经济增长将日趋平稳,单位GDP能耗进一步下降,预计今后1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仍将维持低速增长,年均用电量增幅略低于GDP增幅1-2个百分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2025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报告全文如下:一季度,电力行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电力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弘扬电力精神,攻坚克难,统筹做好保供电、
4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文称,202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其中风电5.36亿千瓦,光伏发电9.46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14.51亿千瓦)。未来随着风电光伏装机新增装机持续快速增长,风电光伏装机超过火电将成为常态。一季度,风电光伏合计发电
202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其中风电5.36亿千瓦,光伏发电9.46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14.51亿千瓦)。未来随着风电光伏装机新增装机持续快速增长,风电光伏装机超过火电将成为常态。一季度,风电光伏合计发电量达到5364亿千瓦时,在全社会
4月25日,记者从内蒙古能源局获悉,一季度内蒙古能源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较去年同期提高12.7个百分点。从宏观指标看,全区能源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38.8%,同比增长60.9%,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59.1%,比去年同期高32.5个百分
1-3月,青海省发电量2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其中:水电8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火电37.9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6.6%;风电4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4%;太阳能9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9%。1-3月,全社会用电量264.1亿千瓦时,同比减少4.3%,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
3月份,全省全社会用电量86.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9%。全省全口径发电量98.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8%。全省原油产量35.30万吨,同比下降7.08%;原油加工量82.00万吨,同比增长2.03%。天然气产量1.56亿立方米,同比基本持平;天然气消费量3.5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8%;原煤产量58.85万吨,同比下降1
引言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也是全球竞争的新焦点。2024年发布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报告显示,廊坊、张家口的算力指数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而张家口作为“东数西算”工程京津冀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已建成投运国家重点数据中心项目37个,服务器超172万台,算力规模达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能源电力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着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切实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三组数字,可见证能源电力行业新质生产力的迸发涌现。超1/2——2025年2月,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
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38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增速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较1-2月累计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体现南方区域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巩固。从分产业看,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用电量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4%
4月23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3月底,浙江省内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大关,达到5071.25万千瓦,较2024年同期增加1474.29万千瓦,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比近三分之一。随着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光伏出力能力也显著提升。数据显示,4月15日,浙江光伏最大出力达到3436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38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增速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较1-2月累计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体现南方区域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巩固。从分产业看,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用电量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4%
4月2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2025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报告全文如下:一季度,电力行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电力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弘扬电力精神,攻坚克难,统筹做好保供电、
1-3月,青海省发电量2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其中:水电8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火电37.9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6.6%;风电4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4%;太阳能9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9%。1-3月,全社会用电量264.1亿千瓦时,同比减少4.3%,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
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38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增速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较1-2月累计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体现南方区域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巩固。从分产业看,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用电量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4%
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38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增速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较1-2月累计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体现南方区域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巩固。从分产业看,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用电量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4%
国家能源局4月18日发布一季度绿色电力证书相关数据,共核发绿证6.62亿个,相当于662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取得“身份证”。其中3月份核发绿证1.74亿个,同比增长9.39倍。截至2025年3月底,累计核发绿证56.17亿个。绿电是风电、光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统称。它如同能源领域的“纯净水源”,通过特高
国家能源局4月18日发布一季度用电量数据,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38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3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第二产业用电量152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第三产业用电量44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8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从数据来看,一
2025年3月,全国全行业用电指数为139.5,全行业用电量比2020年基期(以2020年基期为100)增长了39.5%,年均增长6.9%,同比增长4.8%,同比增速比1-2月提高3.2个百分点。3月,农林牧渔业用电指数为180.7,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80.7%,年均增长12.6%,同比增长9.9%,同比增速比1-2月提高1.7个百分点。3月,
2025年3月,全国全行业用电指数为139.5,全行业用电量比2020年基期(以2020年基期为100)增长了39.5%,年均增长6.9%,同比增长4.8%,同比增速比1-2月提高3.2个百分点。3月,农林牧渔业用电指数为180.7,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80.7%,年均增长12.6%,同比增长9.9%,同比增速比1-2月提高1.7个百分点。3月,
4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2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第二产业用电量55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第三产业用电量1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4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2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第二产业用电量55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第三产业用电量1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1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5年3月全省发用电情况。详情如下:一、用电情况3月全社会用电量238.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2.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70%;第二产业用电量146.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6%;第三产业用电量48.06亿千瓦时,同
4月2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2025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报告全文如下:一季度,电力行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电力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弘扬电力精神,攻坚克难,统筹做好保供电、
2025年4月24日,在2025能源网络通信创新应用大会期间,华为政企光领域总裁杨曦发表了“无光不AI,全光网加速AI赋能新型电力系统”主题演讲。他表示,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能源流、业务流、信息流、碳排流合一,对电力调度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需借助智能化手段提升电力生产和作业效率。电网公司发布并
4月24日,国能山东公司胜利三期第二台1×660MW热电工程脱硫EP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公告如下:山东公司胜利三期第二台1×660MW热电工程脱硫EP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第一章公开招标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山东公司胜利三期第二台1×660MW热电工程脱硫EP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603639,
4月24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钓鱼台国宾馆拜会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双方就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阿塞拜疆“复兴丝绸之路”国家发展战略、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接,系统深化阿塞拜疆电力规划及电网升级改造、清洁能源建设、绿电制氢应用、里海风资源开发、
华能武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6万千瓦等容量煤电替代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及前期专题咨询服务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4-3-353)项目所在地区:湖北省,武汉市1.招标条件本华能武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6万千瓦等容量煤电替代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及前期专题咨询服务项目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
4月24日,临汾中利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了高新区中利能100MW独立混合储能项目工程总承包招标公告,项目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本工程将新建总容量为100MW的独立混合储能电站1座,储能场站内布置有电池集装箱、PCS储能变流升压一体机、飞轮储能集装箱、组合式升压箱变、35kV配电装置、220kV主变、220k
山东公司胜利三期第二台1×660MW热电工程脱硫EP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山东公司胜利三期第二台1×660MW热电工程脱硫EP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603639,招标人为国能(东营)热电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能(东营)热电有限公司,资金来源为自筹。招标代理机构为
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战略指引下,2024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纲领性政策和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加强电网调峰储能、智能化调度、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等各电力关键环节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统筹发挥源网荷储各类调节资源作用,加快
4月23日,内蒙古电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海峰,分别与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安能二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卢路生,达能电气集团兼达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艺,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蔡兴南,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安能二局简要介绍了基本情况及业务优势,希望依托
为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部组织完成19项专业知识迭代修订,进一步完善公司《客户服务智能知识库》,提升了对客户诉求的答复响应水平,增强了客户对国网江苏电力的信任和满意度,为推动电力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更大的力量。在当今数字化、智能化飞速
近日,在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电力行业高价值专利实操技能竞赛中,国网河南营销服务中心选送的发明专利项目经过初审筛选、复赛答辩及专家现场评判等多轮严格评审,从全国140余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该项目团队成员郅擎宇、王峻、刘冰荣获全国电力行业高价值专利竞赛一等奖。其中,参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