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882年,
上海首次生产和使用电能。
按灯泡数量收取固定费用。
1930-1945年,
电价,分为包灯照明电价、表灯照明电价、电力电价和电热电价,并已开始出现两部制电价、电价外加收燃料附加费等制度。
1946-1949年,
新中国成立前,主要实施了分档递增电价制、随燃料价格浮动电价制。
1949-1951年,
国民经济稳定时期,电力工业和电价管理由省政府负责。
1952-1978年,
我国电力工业由中央政府部门进行垂直管理。
1965年,国家颁发了《电、热价格》,全国基本实现了统一的目录电价。
电价按照用户的用电性质和行业属性分为:照明、大工业、非工业和普通工业、农业生产电价四类。其中:
照明电价适用于居民生活用电和非生产性照明用电,单一制电价;
大工业用户实行“两部制”电价,基本电价[元/(千瓦.月,元/(千伏安.月]按用户用电设部容量或最大需量分月计费,电度电价[元/(千瓦时]按用户实际用电量计费;
非工业和普通工业,适用于一般小用户,单一制电价;
农业生产电价适用于县级农业用户,单一制电价。
主要政策调整:1.提高成本较低区域的电价、降低成本较高区域的电价; 2.实行优待电价,促进重工业发展,以及农业;3.实行功率因素调整电费考核和分电压等级差价制度,并对部分大工业实行两部制电价。
1976年,目录电价调整为五大类。
照明电价,适用于居民生活用电和非生产性照明;非工业电价,适用于非工业生产性的动力用电;普通工业电价,适用于受电变压器容量不足320千伏安的生产性动力用电;大工业电价,适用于受电变压器容量在320千伏安及以上的生产性动力用电;农业生产电价,适用于农业排灌用电、农产品加工(非商品性)用电等。
1979-1984年,沿海地区出现电力缺口。
主要政策调整:
1.取消新增电解铝、电石等优惠电价,缓解电力供应紧张。1980年7月1日起,国家对新增电解铝、电石产品的工厂和车间用电取消优惠电价,对新增生产电炉铁合金、电炉黄磷等11种产品的工厂和车间用电也取消了优惠电价,减少了各类用户间的交叉补贴。
2.进一步提高东北地区电价,与华北一致。
3.颁布《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1983年。提高了奖惩幅度,扩大实行范围。
4.试行峰谷分时和丰枯季节电价,促进节约电力资源。
1985-1994年,全国范围的严重缺电。
1993年,国家对指令性电价和指导性电价进行并轨,实行新的目录电价。
居民生活电价、非居民照明电价、非工业和普通工业电价、大工业电价、商业电价、农业生产电价、贫困县农业排灌电价和趸售电价共八类。
主要政策调整:
1.“集资办电”取代“一家办电”局面,并实行了多种电价制度。一是对集资新建的电厂实行还本付息电价,允许新建的电力项目按照还本付息需要核定成本;二是实行“燃运加价”政策,允许电价随燃料、运输价格的调整而相应调整;三是出台“二分钱”电力建设基金政策,作为地方电力建设的资金来源。1987年11月28日,对还本付息电价作了进一步明确,规定上网电价由发电单位成本、税金和利润构成。
2.实行燃运加价政策,初步建立了上网电价的传导机制。1985年,提出了燃运加价政策,即在执行原目录电价的基础上,随燃料、运输价格调整相应加价的燃运加价方法。积极作用是建立了煤炭、电力价格联动机制,不利方面是加重了交叉补贴。
1995-2002年,“集资办电”基础上,对各种电价政策进行规范管理。
主要政策调整:
1.上网电价调整。1997年,以“经营期电价”取代“还本付息电价”,开始采用按经营期测算平均上网电价,改变成本无约束、价格无控制的状况。
2.销售电价调整。一是制定电气化铁路用电价格。电气化铁路供电工程专为电气化铁路用电而配套建设的,各地政府未统一将这部分建设资金的还本付息纳入当地销售电价中,因此国家单独核定了电气化铁路供电工程还本付息电价,并要求铁路部门随用电量执行还贷电价。1995年,国家明确还本付息电价从所在路段电气化铁路电价中回收,铁路部门相应增加的运输成本暂时通过调整所在路段货运电力附加费解决。二是启动“两改 一同价”政策,实行城乡一价。三是取消电价外加价,规范电价管理,取消非法加价,禁止多头收费,对用户实行销售电价公告制度。
2003-2014年,向市场化过渡。
主要政策调整:
1.上网电价政策调整。一是厂网分离电价。二是经营期电价政策基础上推出“标杆电价”。三是发电侧竞价上网改革试点。2004年5月,东北电力市场开始模拟运行,2006年由于平衡账户亏损太大,暂停。四是煤电价格联动政策,缓解煤电价格矛盾。五是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电价政策。六是水电上网电价政策。2009年以前,部分省市对水电实行标杆电价;2009年以后国家暂停了水电标杆电价政策;2014年1月1日以后实行供需价格协商价格。七是核电上网电价。2013年以前,一厂一价;2013年以后,实行标杆电价政策。八是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分资源区标杆电价。九是抽水蓄能电价政策,两部制电价,其中容量电费原则上由电网企业消化50%,发电企业和用户各承担25%。
2.销售电价政策调整。一是取消优惠电价政策,缓解用电紧张局面。二是完善峰谷分时电价制度。三是实行差别电价政策和惩罚性电价政策。四是实施居民用电阶梯电价制度。五是试行非居民用电阶梯电价制度。六是城乡同网同价。七是工商业并价。2008年6月29日,对具备条件的省进行并价,将非居民照明电价、非工业和普通工业电价、商业电价归并为一般工商业电价。2013年,国家明确用5年时间,逐步将销售电价归并为居民生活用电、农业生产和工商业及其他用电价格三类。
2015--,还原电力商品属性。
主要政策调整:
1.上网电价,由标杆电价逐步向市场化过渡,由用户与发电企业协商确定。生物质发电合理确定补贴标准。
2.单独核定输配电价,包括准许收入、准许收益和价内税金三部分。
3.销售电价,预计将由现行的居民生活用电、农业生产用电和工商业及其他用电,逐步过渡至用户和发电企业协商上网电价+输配电价的方式。
注:
上网电价:电网购买发电企业电力电量的价格。
销售电价:电网企业对终端用户销售电能的价格。
输配电价:电网企业提供接入系统、联网、电能输送和销售服务的价格
两部制电价:将与容量对应的基本电价和与用电量对应的电量电价结合起来决定电价的制度。
目录电价:国家按用户的用电性质和行业属性,规定的电价标准。
还本付息电价:在我国实行集资办电政策后,对于不依靠政府财政拨款而实行负债建设的电厂,根据电厂还本付息需要核定收益水平所确定的发电上网电价。
经营期电价:根据政府预先规定的经营期内收益率水平和社会平均成本核定的电价。
标杆电价:在经营期电价的基础上,对新建发电项目实行按区域或省平均成本统一定价的电价政策。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14日-2025年7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蓝晓科技陕西西安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7月11日,蓝晓科技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位于西安市高陵区渭阳九路999号蓝晓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园区内部。储能总装机0.875MW/1.7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当前,我国现有工业园区数量超1.5万个,国家级和省级园区超过2500个,贡献了全国工业产值的50%以上,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30%以上。作为产业聚集的载体,零碳园区对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有着重要意义。7月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明确
对于全部上网电量即将参与市场交易的分布式光伏,存量和增量项目要区别看待。(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存量项目,全额(多数地区)纳入机制电量,而且同地区单个市场主体的实时交易均价与整个地区同类项目的实时交易均价不会相差太大,虽然在新政下收益虽然会被拆分成场内的实时价格结算和场外
上篇我们聊完“无阻塞vs有阻塞的电价跃迁”,大家已经会用潮流把节点电价算得明明白白。本篇我们把镜头再拉近一点——阻塞盈余。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如何把这笔“过路费”分得体面又合规,一次说透。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7月18日,大唐发电公布2025年半年度上网电量完成情况。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及子公司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34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0%,其中:大唐发电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
随着国家发改委136号文的全面实施,新能源电站价值评估体系正经历深刻变革。新政策要求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量全量进入电力市场,电价完全由交易形成。这一变革打破了过往“保量保价”的稳定预期,将电站收益拆解为“机制电价保障+市场化交易”双轨模式。其中,存量项目通过差价结算机制锁定基础收益(
“关税风险分担”正成为美国储能系统购电协议新常态。7月16日,加州社区选择聚合商(CCA)AvaCommunityEnergy与EDPRenewables签署的两份电池储能系统购电协议(PPA),提交至Ava董事会会议审议。值得关注的是,鉴于投资税收抵免(ITC)激励可能逐步取消等政策风险,其中1份协议中纳入了分担项目成本所
7月1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发布《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其中显示,2024年电化学储能运行效率与商业价值实现“双突破”,平均转换效率达88.75%。《报告》分析了9个省份独立储能运营模式,以江苏为例,“充放电价差+顶峰补贴+容量租赁+储能补贴”模式,50M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2025年7月14日,甘肃省发布《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全容量+四大补偿”电价政策的省份。为何甘肃在稀缺定价、容量市场、容量补偿三种主流机制中独选后者?这需要从机制本质差异出发,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展开系统性分析。(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闫鑫)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7月17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告陕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书。2025年1月1日起,陕西电力现货市场启动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叠加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及电煤价格下行因素影响,省内电力交易整体价格持续下探,售电公司在批发市场的累计购电均价从1月0.362元/度下降至6月0.339元/度,降幅达0.023元/度;但是零售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近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云南省能源局联合印发了《云南省推动绿电直连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云南省绿电直连适用范围、直连类型、重点领域、实施路径、工作程序等相关要求。云南率先响应国家“650号文”,体现了对新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创新,以
对光伏人来说,2025年又是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5·31。2018年的5·31,因为累计20年待支付光伏发电补贴费用超过1万亿元,中央政府对光伏新建项目急刹车。在政策的影响下,光伏装机容量装机大跌、产业链大量企业倒逼,投资商资金链断裂。这段光伏项目业主和光伏产业链上生产企业遭受灭顶之灾的历史,让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海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征求《海南省增量新能源项目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竞价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稿)等两个细则意见的通知。《海南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差价结算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到,本细则适用于海南省行政区域内2025年6月1日前投产的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双重驱动下,电力系统正经历从传统集中式大电网向大电网、配电网、微电网多层级协同(以下简称主配微协同)的转型。主配微协同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主配微协同可以打破传统电网中大电网、配电网和微电网之间的壁垒,实现能源在各级电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琅琊、寨里等500千伏骨干电网工程。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
7月14日,甘肃发改委员发布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指出,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电网侧新型储能,均不含直流配套电源。容量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跨电网经营区中长期、绿电、现货等各品种和场景的交易规则。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打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关键堵点的重要突破性举措,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正式迈入跨电网
我国自2022年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以来,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下,电力行业加速市场化转型,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电力资源正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发改体改〔2025〕915号,以下简称《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深化
7月9日,新疆办市场监管处关于印发《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实施细则》的通知,通知指出,新疆省调及以上电力调度机构直调,参与疆内电力电量平衡,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上的并网公用火电(以下简称火电),风电、光伏、光热(以下风电、光伏、光热统称新能源),全厂容量5万千瓦及以上的水电,抽水蓄能
山东省作为国内储能发展的先行区域,其政策环境持续引导着独立储能项目的运营形态与收益模式深刻演进。在电力体制改革深化,尤其是电力现货市场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山东独立储能项目已从早期主要依赖容量租赁和容量补偿的单一模式,逐步转向更为复杂多元、与市场波动紧密关联的运营格局。本文旨在解读现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迈向常态运行之后,中国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突破经营区域限制,建立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中国统一电力市场“最后一公里”被打通。今年6月底,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标志着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试行验证”迈向“常态运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
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7月1日至9月15日,超20亿千瓦时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电能,将通过闽粤联网工程全天候送至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跨经营区电力交易进入常态开展新阶段。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次交易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