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从电力消费结构来看,第二产业是电力消费的主要动力,但其比重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比重逐渐上升。如图 2 所示,1990 年以来,第二产业用电年均增速为 8.5%,所占比重从 1990 年的 79.4% 下降到 2018 年的 69.0%;
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年均增速分别为 11.7%和 11.5%,所占比重分别从 1990 年的 8.0% 和7.5% 上升到 2018 年的 15.8% 和 14.1% [6-8] 。
2 “十三五”以来电力消费较快增长原因研究
“十三五”以来,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特征明显,但全社会用电量连续三年加速增长,增速逐年上升。2016、2017 和 2018 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分别为 4.9%、6.6% 和 8.5% [6-8] ,均高于《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年均 3.6%~4.8% 的增长预期 [9] ,2018 年用电增速和电力弹性系数均创近 7 年新高 [10-12] 。
装备制造业等非高耗能工业用电增速明显加快。2016—2018 年,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年均增速为 7.9% 左右 [6-8] ,明显快于工业用电量增速。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下,工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加快,通用设备、电气机械等装备制造业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同时,随着“互联网+”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数据中心、数字设备等相关产业电力需求快速增加。
黑色金属等部分高耗能行业电力消费增长较快。2016—2018 年,虽然高耗能行业整体用电量增长较慢,化工、建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四大高耗能行业合计用电量年均增速为 2.2% 左右 [6-8] ,但高耗能行业内部出现了明显的增速分化。由于钢材产量快速增长、电炉钢大量投产、“地条钢”出清以及环保设备大量使用等长短期因素共同作用,钢铁行业用电量大幅反弹。此外,玻璃、陶瓷等行业广泛使用电窑炉,拉动用电量较快增长。
现代服务业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推动第三产业用电高速增长。2016—2018 年,第三产业用电量年均增速为 14.7% [6-8] ,是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的两倍以上。随着第三产业在 GDP 中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并且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等生产性服务业功能逐渐增强,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质量进一步提高,都带动了服务业用电量快速增长。
伴随居民消费升级、脱贫攻坚不断深入,城乡居民用电快速增长。2016—2018 年,居民生活用电量年均增长 10.0%,其中,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年均增长 10.4%,乡村居民生活用电量年均增长 9.3% [6-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消费电子产品等消费量提高,同时以电采暖为代表的居民生活领域电能替代也快速发展。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深入推进,乡村居民的生活大幅改善,用电普及率增加。
此外,部分年份气温因素也对用电增长产生较大影响。随着空调制冷设备和电采暖设备的普及率与使用率“双提高”,制冷、采暖电力需求对气候、气温变化更加敏感。
3 新形势下中长期电力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综合来看,“十三五”以来电力消费较快增长的原因中既有短期周期性因素,也有一些新的长期性因素。从中长期因素来看,一方面,中国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动能变化对电力需求产生新的影响;另一方面,加快打赢蓝天保卫战和建设生态文明等对能源和电力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在本文中,将影响中长期电力需求的因素主要归纳成以下 4 方面。
3.1 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13] 。
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形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仍将保持持续健康发展。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将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等将持续实现较快增长。
结合多家研究机构的预测结果 [14-19] ,预计“十三五”期间,中国 GDP 年均增速为 6.5%;2020 年后,经济增速进一步回落,年均增长率为:2020—2025年5.9%,2025—2030年5.3%,2030—2035 年 4.7%,2035—2040 年 4.1%,2040—2045年 3.6%,2045—2050 年 3.1%。
产业结构加快转换,第三产业占比持续提升。预计 2020 年、2030 年、2035 年、2050 年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 6.8∶37.2∶56.0、6.2∶29.8∶64.0、5.9∶27.7∶66.4、5.3∶23.8∶70.9。
3.2 电能替代持续推进
电力占终端能源的比例持续提高是未来能源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进一步凸显电力在能源供应和消费中的重要地位,电力在能源经济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将发挥核心作用,在能源消费的增量和存量中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将进一步加快。
2016 年,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 [20] ,提出“十三五”期间,将在居民采暖、工业与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电力供应与消费等重点领域全面推进电能替代,实现能源终端消费环节电能替代散烧煤、燃油消费总量约 1.3 亿 t 标煤,带动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约1.9%, 带 动 电 能 占 终 端 能 源 消 费 比 重 提 高 约1.5%, 促 进 电 能 占 终 端 能 源 消 费 比 重 达 到 约27%。预计当前到 2030 年,累计理论可替代电量将至少达到 1.8 万亿 kW·h;之后,随着中国散煤利用量的下降,每年电能替代的潜力将逐步减少,从当前到 2050 年累计理论可替代电量将达3.5 万亿 kW·h 以上 [21-23] 。
3.3 建设生态文明和能源革命战略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挑战,中国政府提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24] 。《大气污染防治 行 动 计 划 》 《 能 源 生 产 和 消 费 革 命 战 略(2016—2030)》等政策规划的出台对能源电力发展等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在新的政策形势下,能源的供应结构将加快优化,非化石能源将逐渐由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转变,非化石能源电力供应将加快增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4月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519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2%、3.2%、5.8%和3.1%。4月份,受气温偏低和关税冲击等因素影响,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需求增长放缓,用电量同比增长3.2%。在经济承压背景下,
2025年4月,全国全行业用电指数为138.9,全行业用电量比2020年基期(以2020年基期为100)增长了38.9%,年均增长6.8%,同比增长4.4%。4月,农林牧渔业用电指数为186.5,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86.5%,年均增长13.3%,同比增长13.8%,同比增速比上月提高3.9个百分点。4月,制造业用电指数为133.9,比2020年基
能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当前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在深入推进。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抓手,而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是以能源转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刘坚、邓良辰、赵晓东、王娟)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能
日前,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联合印发了《佛山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到2030年前,佛山市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从城市建设、村镇发展、建筑节能等多方面部署具体工作任务,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方案)提出,到2030年前,佛山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发布《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零碳园区的建设路径,提出到2027年底完成10家以上零碳园区项目的建设与验收,构建以园区为主阵地的零碳产业生态体系,以点带面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绿色转型。通知指出,2025年,
新CCER项目签发,短期看会带来一波碳交易热潮,长期看则进一步完善了碳市场发展,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舞台上的话语权。作为全国碳市场的重要补充,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市场)继2024年1月重启后,在2025年3月迎来首批新项目签发,带动了一波碳市场交易的热潮。新签发项目均是涉
2025年4月,河南省全社会用电量323.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6.83%;年累计用电量1382.3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03%。全省发电量284.3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7.54%;年累计发电量1219.7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78%。一、电力生产情况(一)发电量情况。4月份当月,全省发电量284.3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7.54%。其中水
5月16日,宁波杭湾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至此,宁波超高压变电站数量达到10座,成为继杭州之外,省内第二个超高压变电站达到10座的城市。关于杭湾输变电工程宁波杭湾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国家级重点能源类项目,也是宁波首座半户内设计的超高压变电站,标志着
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26的土地面积,近1/6的人口,创造了近1/4的全国经济总量,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和能源技术创新高地。能源对于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毋庸置疑,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引擎,长三角对能源的高效利用与创新,直接影响着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脉动。面对绿色发展目标和全球经济变化,长三角面
深圳市绿电绿证服务中心已提供线下80多场绿电绿证服务,累计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超1200家重点企业2632人次深圳市绿电交易电量8.83亿千瓦时,同比激增233%,绿证交易量1033万个,折合绿电103.3亿千瓦时2025年一季度,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绿证交易突破1亿个,绿证绿电交易合计接近1300亿千瓦时在5月12日广东深
5月13日,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印发佛山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逐步建立以电力消费为核心的建筑能源消费体系,提高清洁电力消费比例。推进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设,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加快开展建筑光伏一体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2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电力供应环境可持续性关键绩效指标报告(2024年度)》发布。其中指出,2024年,上海市需求响应管理平台签约高压用户4399户,注册负荷集成商45家,共计接入可调节负荷398.25万千瓦,同比增长28%;用户覆盖工业、商业楼宇、电动汽车、铁塔基站、
1—4月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519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2%、3.2%、5.8%和3.1%。4月份,受气温偏低和关税冲击等因素影响,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需求增长放缓,用电量同比增长3.2%。在经济承压背景下,
1-4月,全省发电量37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其中:水电12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火电47.7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3.5%;风电6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2%;太阳能12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1-4月,全社会用电量350.2亿千瓦时,同比减少4%,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
随着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全面披露,已释放出明显的前瞻信号,能源领域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Wind数据显示,2024年电力板块整体表现稳健,总营收为1.8256万亿元,各细分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也意味着在用电需求增长、新能源快速发展、火电成本改善和一系列政策支持下,电力板块的收入
5月16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山西送江苏的两个跨区输电通道——500千伏山西阳城至江苏淮安输变电工程、±800千伏雁门关至淮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已累计向江苏输送电量超6000亿千瓦时,达6028亿千瓦时。从20世纪末开始,江苏积极从区外引入电能,满足经济发展带来的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199
多地提前入夏,用电负荷激增,如何确保电力稳定供应?在湖北,分布各地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派上了用场。当地聚合上千个充电桩的负荷构建虚拟电厂,在高峰时段按需调节电网频率,有效避免了负荷过载引发停电事故。今年4月以来,湖北多地出现高温,4月全社会用电量达225.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6%。进入5月
5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7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第二产业用电量52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第三产业用电量13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
2025年4月,河南省全社会用电量323.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6.83%;年累计用电量1382.3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03%。全省发电量284.3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7.54%;年累计发电量1219.7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78%。一、电力生产情况(一)发电量情况。4月份当月,全省发电量284.3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7.54%。其中水
5月16日,宁波杭湾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至此,宁波超高压变电站数量达到10座,成为继杭州之外,省内第二个超高压变电站达到10座的城市。关于杭湾输变电工程宁波杭湾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国家级重点能源类项目,也是宁波首座半户内设计的超高压变电站,标志着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9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发布2025年4月江苏电力运行情况通报。一、全省发电情况截至4月底,全省装机容量21912.07万千瓦,含统调电厂14700.60万千瓦,非统调电厂7211.47万千瓦。4月份,全省发电量520.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0%,年累计发电量2086.7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7%
今年前4月,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发电量达10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4%,占全区总发电量的35.9%,同比提高9.6个百分点。其中,外送新能源电量350亿千瓦时,本地消纳新能源电量655亿千瓦时,占同期全区全社会用电量的36.9%,高于国家下达目标值约7个百分点。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内蒙古近年来
1—4月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519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2%、3.2%、5.8%和3.1%。4月份,受气温偏低和关税冲击等因素影响,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需求增长放缓,用电量同比增长3.2%。在经济承压背景下,
1-4月,全省发电量37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其中:水电12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火电47.7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3.5%;风电6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2%;太阳能12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1-4月,全社会用电量350.2亿千瓦时,同比减少4%,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
5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7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第二产业用电量52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第三产业用电量13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
5月16日,宁波杭湾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至此,宁波超高压变电站数量达到10座,成为继杭州之外,省内第二个超高压变电站达到10座的城市。关于杭湾输变电工程宁波杭湾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国家级重点能源类项目,也是宁波首座半户内设计的超高压变电站,标志着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3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5年4月全省发用电情况。详情如下:一、用电情况4月全社会用电量225.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3.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53%;第二产业用电量141.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8%;第三产业用电量46.42亿千瓦时,同
4月,甘肃省完成发电量189.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2%。1-4月,全省完成发电量791.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4%。4月,甘肃省全社会用电量141.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7%。1-4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92.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3%。一、全省全社会用电情况1.分产业用电4月,第一产业用电量1.36亿千瓦
山西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山西省全社会用电量80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一季度,山西全省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用电量全部呈现增长态势。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1%;第二产业用电量564.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9%;第三产业用电量128.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2%;居
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在4月28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解读《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并回答记者提问。文字实录如下:【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家能源局例行新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原文如下;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可再生能源装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解读《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回复了2025年一季度用电量增速相关问题。记者: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