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海上风电会议正文

高能对话:我国海上风电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2019-09-19 09:10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关键词:国际风电产业论坛海上风电风电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主持人:我们五位开发商代表嘉宾做了一个发言,更多从自己所处的目前的状况,可以说,待开发的项目,三峡还有广东的一些企业是拿的最多,江苏手头拿三个项目以上在开发的开发商并不多,所以应该是比较有信心在2021年建成。但由于政策不确定性,能快还是要快一点。

新能源的挑战最大的问题是主机设备,已经成熟的主机设备核心零部件的产能还受制于国外进口;第二个方面是施工装备力量的不足。

王健:谢谢赵总,我说说机遇和挑战。现在是海上风电春天来了。海上风电在去年年底已突破300万,又累计核准大概是5000万的规模,但是说实在话,无论是主机厂还是施工单位大家可能都没有准备好。

实现2021年年底全部要并网的话,现在给整个行业的窗口期其实也很短。怎么办?从目前的广东市场跟福建市场来看,现在所有的全机设备跟上去之后即便到2021年的年底,2个的市场装机我觉得400多万也就很快了。

海上风电是怎么个发展?从现在主机厂的角度来看也很迷茫,怎么发展怎么做。包括从西门子发展来看它的一个主机从设计到研发,从研发设计到推向设计一般要5年时间,国内这个速度更新很快。

中国从短短2.5MW现在飞跃到10MW,设备隐患和问题必然存在的。从产能来讲的话,国内4MW以下包括4MW是没有问题的,这个产业链包括产能都是比较OK。4MW以上主要是受制于主流层。目前这个主流层的产能在全世界都缺货,因为中国市场一爆发在全世界都缺货。

从后续项目降成本来看,海上风电主要是三块儿:主机成本占三分之一;功能成本占三分之一;售后的服务成本占三分之一。

主机商现在做几个事情:首先是尽量把分机同平台化,以往6GW一个平台、7GW一个平台、8GW一个平台,周期太长,需要尽量多样产品同平台。

第二个供应链标准化管理,好多的一些产品要模块化、定制化,不能变来变去。第三与其他的主机商合作,在供应链上同时开发模块化定制化的产品,加大供应链的密度力量,把整个成本能够往下去降,这个是主机厂做的事情。

在运维方面,从运维角度来看现在就大幅度提高风机质量的可靠性。目前中国这个更新迭代太快,这也是痛点之一。

主持人:我问金风科技王总一个问题,江苏现在去年核准加上去年在建的总共800多万千瓦的装机,平均每年需要300万的供机,你给江苏多少货?除了进口以外哪些还短缺?您的业绩是不是要翻番?

王健:江苏如果是每年300万这么一个规划的话,其中三分之一是没有问题。但是我觉得我们要把真正的品质提升上去。

主持人:另外一个问题我们比较关心,金风什么时候拿出比6.7再上一个台阶的整机产品?

王健:6.7还是金风主打产品。我们下一步在10GW级产品目前还处于刚刚开始的研发阶段,至于什么时候推向市场要看整个市场状况,因为对于现在2021年市场之后很多不确定性,目前在做一些深入的研发。

主持人:应该说第一个海上基地,也是最大的基底在江苏,所以金风可能还是希望把第一台8GW建在江苏。

当前,江苏已建海上风电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二,收到了全国的重视。刚才五家品牌商都提到了现在施工是我们一个瓶颈,作为我们三航、龙源振华、华电重工主要的施工单位而言,那会不会加大对江苏的支持?

张成芹:谢谢赵总感谢协会。我觉得刚才赵总提出的问题,这个是我们每个企业都要提升。但是我们国家机制还是比较好,混合所有制也好还有私企也好。我在去年初参加一个会的时候大家都在感叹我们设备这么少怎么办?后来发现施工没有耽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在我们企业主要有五套制度,自由、安装、改造、合作、助力,现在目前有很多的平台虽然做出来了,但是他没有用成他也不具备施工的资质。

我感觉刚才我们金风科技领导讲的也是对,我们关键要提高我们设备的品质,在从小容量到大容量发展过程当中,我们这个过程这个非常困难,首先从厂房到流水到标准,从厂房到流水还有艰难的一步。我们厂商非常担心我们的品质,作为施工企业我们首先需要创新,这个我觉得今天我们新机遇、新挑战这个课题讲的非常好。

我从三方来讲,我们第一台风机就开始创新。

开始招标的时候就要求我们创新,还有我们鲁能的项目,我们马上接下来在这个项目50台风机,我们也是会推出一些创新的意志。

第二要抓住前沿进展性。我们第一次造船就2400台就满足5GW,现在主机最大的重量已经400多吨、500多吨,我觉得我们吊装是没有问题的。

第三,潮间带和深水区的安全。我们要抓住我们整个产业链上面的设计和装备企业的发展趋势,然后我们来制造特有的施工装备和施工,否则我们做这个船它不能去打仗也没有用,所以要适合于我们整个施工产业链的装备。

另外一个就是区位优势。在于当地的地形地貌包括上下游的厂家,我觉得在装备上没有什么可怕的,要多条腿走路。我们现在安装一台就做平台船,到上海平台船不行,我们要有多条的方法和施工路线。通过科技创新、工业创新有新理念,才能符合新时代的特色。

所以我觉得也,这种机遇在这种挑战也成就了我们这个产业链,我觉得从一开始在这个风场可行性的时候我们怎么面临国家大的形势下,设备厂家要求不断提高,这是我们大家需要共同努力才可以做到的。

主持人:我希望你给两个数字,第一个数字,三航局拿到了江苏整年装机的50%的施工份额,现在还能干几个工程?如果我们今年就招标明年要完成还能完成几个工程?

张成芹:不太好量化,我们只能说百分之四十、五十,我还不能代表我们公司老总的说话,我觉得是有信心的。现在就四条船在造。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际风电产业论坛查看更多>海上风电查看更多>风电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