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3)市场力控制。
由于容量市场机制和价格增量机制环境不允许发电主体的经济持留行为,市场运营机构会对发电主体报价行为进行严格的市场力控制。其中一个主要的方法是三寡头垄断测试,被用于容量市场和现货市场中。
市场稀缺电价机制允许发电主体的经济持留行为,因此不需要直接的市场力控制手段。主要通过充分的信息公开促进市场竞争,具体包括中短期充裕度评估机制、滚动预出清机制、以及运行日后及时的报价数据公开。
4)关键参数及其影响。
不同充裕性机制均需提前设定市场运行相关参数,这些参数的准确性、合理性会直接影响发电容量充裕性。
3种机制都设定了电能量报价上限,稀缺定价机制的电能量报价上限一般高于容量市场机制下的电能量报价上限。为了避免发电主体的超额利润,两种稀缺定价机制下均设计了收益限制方案,视情况调整电能量市场的报价上限。市场稀缺电价机制下对报价上限的调整依据为高电价出现的频率,价格增量机制的调整依据为实时测算的机组累计收益。
容量市场机制和价格增量机制均需提前设定系统需求。容量市场机制需要设定容量需求曲线的目标需求容量和对应的需求价格。价格增量机制需要确定运行备用需求曲线的失负荷概率和失负荷损失值。容量市场和价格增量机制在引导发电投资方面各有优缺点。容量市场可以提前为发电主体提供部分收益保障,价格增量机制可以通过运行备用需求曲线及时反映市场供需情况的变化。
5)市场化程度。
澳大利亚市场稀缺电价机制下的管制行为较少,与容量市场机制和价格增量机制相比,市场化程度最高,但需要一系列的信息公开机制保证信息的充分、及时和对称。
容量市场机制和价格增量机制相比,容量市场机制直接干预长期的发电规划,价格增量机制则通过干预短期价格信号引导长期的发电投资。相对来说,容量市场机制的管制性更强。
6)价格风险规避。
3类充裕性机制环境下的市场主体都可以通过金融衍生品市场规避现货价格的风险。澳大利亚设计了一种特殊的金融衍生品——单向封顶差价合约,来帮助用户规避高电价风险。
单向封顶差价合约的合约费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容量费的效果。但与容量市场不同的是,单向封顶差价合约的价格信号取决于公开、透明的合约交易,能够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反映真实的供需情况。而容量市场的需求由监管机构集中决策,产生的价格信号受管制行为影响。单向封顶差价合约能够将价格风险和投资风险的判断分散到所有市场主体,从而避免集中决策的片面性。
7)对灵活性的激励。
稀缺定价机制通过电能量价格为电源和用户提供分时(15 min)的价格信号,而容量市场通过容量费的形式提供的是年度不变的价格信号。相对来说,稀缺定价机制能够更有效地激励灵活性资源响应。也有学者提出容量费按失负荷概率分摊到不同的时段,从而实现对灵活性的激励[43]。
3.2 适应性分析
1)适用条件。
系统预测能力。容量市场机制和价格增量机制分别需要由市场运营机构设定长期容量需求和短期备用需求,如果需求预测不准确,将给市场带来错误的信息。因此,这两种机制均要求市场运营机构具有准确预测系统供需的能力。
成本监审能力。容量市场机制和价格增量机制下的报价都是一种基于成本的报价,不允许发电机组的经济持留,因此要求监管机构有较强的成本监审能力,能准确判断市场主体的市场力行为。
信息要求。市场稀缺电价机制对系统预测能力、成本监审能力都无特别要求,但要求为市场主体提供充分、及时、对称的信息,及时反映供需情况的变化,促进市场主体的合理报价。容量市场机制要求提供长期的供需信息,为发电主体的容量报价提供参考。
用户特性。稀缺定价机制要求零售市场活跃、需求响应充足,将现货市场的稀缺价格信号有效地传导至用户侧,提高用户侧效率。而容量市场对用户特性无特别要求。
2)配套机制。
充裕度评估。3类充裕性机制均需要配套充裕性评估机制,并及时发布。其中容量机制必须配套长期充裕度评估。
市场力控制。容量市场机制和价格增量机制需要对现货市场的报价、出清进行严格的市场力监控。市场稀缺定价机制则需要滚动预出清机制帮助市场主体及时了解实时的供需状况。
信息披露和风险规避机制。对于市场稀缺定价机制,需要配套市场报价信息公开的信息披露机制,促进市场信息的充分、及时和对称。此外,还需要配套合理的风险规避机制,如单向封顶差价合约,为市场主体提供充分的风险规避手段。
4 对我国电力市场设计的建议
1)尽快研究不同地区的充裕性机制。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电力交易产品不够完善,发电企业的收入来源单一。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全面放开经营性电力用户发用电计划的通知。早期发电企业能够通过高比例计划电量合同保证部分收益,但随着发用电计划的放开,发电企业的收益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尽快研究保证发电容量充裕性的方法,避免供需形式的变化造成新一轮的发电容量不足。
2)澳大利亚的市场稀缺电价机制不适合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我国电力市场信息公开机制严重不足,市场透明度不高,不能很好支撑这种市场化程度高的充裕性机制。
3)容量市场需要在电能量市场外组织,并要求能够准确预测未来的容量需求。我国市场建设还未完善,直接开展容量市场对于现阶段来说难以立即实现。由于其对零售市场的活跃度、需求响应能力没有特殊要求,未开放零售市场的地区可以考虑采用容量市场机制。
4)价格增量机制适合我国现阶段大多数地区的市场环境,主要原因有以下4点:①我国的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价格增量模式对实时信息披露的要求不高;②备用价格增量的相关参数由监管机构核定,市场价格的整体可控性较强;③第二轮电力市场改革以零售市场改革试点为起点,稀缺价格有利于提升零售市场活跃地区的用户侧效率;④在可再生能源不断增多的情况下,稀缺价格有利于激励系统的灵活性。
5)发电企业的计划电量合同可以作为一种过渡或补充的发电容量充裕性机制。计划体制下由政府分配给发电的计划电量电价综合考虑了可变成本和容量成本。在现货市场的全电量竞价模式下,可以将计划电量合同转为政府授权差价合约,在不影响实时调度效率的情况下给予发电企业一部分容量收益。从这个角度考虑,在发电容量充裕度机制未完善的情况下,不易过快放开发电计划。实际市场设计中可以采取将政府授权差价合约与价格增量机制相结合的模式。初期的发电报价上限和价格增量上限水平可以设置在较低水平。随着计划发电量的放开,价格增量上限水平可以逐步提高,具体数值需要根据实际的运行情况进行测算。另外,在价格增量较高的情况下,可以参考澳大利亚的单向封顶差价合约设计类似的合约交易,帮助市场主体规避高价风险。
6)为保证发电容量的充裕性,除了具体的充裕性机制设计外,还需要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包括信息披露机制、成本监审机制、市场力监控机制及风险规避机制等。另外,价格上限的设置需要和其他市场设计相协调。如果考虑到社会安全稳定而设置了过低的电能量市场价格上限,那么需要通过其他机制(如容量市场、价格增量)补偿发电的固定成本。如果设置了较高的价格上限,则需要定期评估发电机组的收益,根据评估的收益适时调整发电报价上限,避免发电主体获得超额利润。
5 结语
电力市场中如何保证发电容量的长期充裕性,是相关市场设计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目标或约束,在可再生能源比例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变得更加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3种典型的发电充裕度机制,分析了其设计理念的核心差异及在市场力控制、关键配置参数、风险规避机制等方面的不同。讨论了每种机制的适用条件以及所需的配套市场机制。 3种机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各有对应的适用条件。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充裕性机制,如固定电量合同、容量支付、战略备用机制,本文没有详细讨论,也各有其适用的情况。实际电力市场的设计中首先要根据市场的整体环境特点选择可行的机制,然后进行相关配套机制的设计并进行定量的分析测算。
参考文献
[1]ByersC,LevinT,BotterudA.Capacity market design and renewable energy:performance incentives,qualifying capacity,and demand curves[J].The Electricity Journal.2018,31(1):65-74.
[2]MilliganM,Frew BA,BloomA,et al.Wholesale electricity market design with increasing levels of renewable generation:Revenue sufficiency and long-term reliability[J].The Electricity Journal.2016,29(2):26-38.
[3]OlsinaF,GarcésF,Haubrich HJ.Modelling long-term dynamics of electricity markets[J].Energy Policy,2006,34(12):1411-1433.
[4]SheffrinA.California power crisis:failure of market design or regulation?[J].IEEE Power Engineering Review,2002,22(8):8-11.
[5]HeidarizadehM,AhmadianM.Capacity certificate mechanism:a step forward toward a market based generation capacity incentive[J].Energy,2019,172:45-56.
[6]PetitetM,FinonD,JanssenT.Capacity adequacy in power markets facing energy transition:a comparison of scarcity pricing and capacity mechanism[J].Energy Policy,2017,103:30-46.
[7]国网能源研究院.重塑电力市场:低碳电力系统转型过程中的市场设计与监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223.
[8]BublitzA,KelesD,ZimmermannF,et al.A survey on electricity market design:insights from theory and real-world implementations of capacity remuneration mechanisms[J].Energy Economics,2019,80:1059-1078.
[9]LiuY.Demand response and energy efficiency in the capacity resource procurement:case studies of forward capacity markets in ISO New England,PJM and Great Britain[J].Energy Policy,2017,100:271-282.
[10]MilliganM,Frew BA,BloomA,et al.Wholesale electricity market design with increasing levels of renewable generation:revenue sufficiency and long-term reliability[J].The Electricity Journal.2016,29(2):26-38.
[11]张粒子,唐成鹏.英国容量市场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J].电力建设,2016,37(3):124-128.ZhangLizi,TangChengpeng.Applicability analysis of british capacity market mode in China[J].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2016,37(3):124-128(in Chinese).
[12]Roques FA.Market design for generation adequacy:healing causes rather than symptoms[J].Utilities Policy,2008,16(3):171-183.
[13]SpeesK,Newell SA,Pfeifenberger JP.Capacity markets-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first decade[J].Economics of energy & Environmental Policy,2013,2(2):1-26.
[14]PetitetM,FinonD,JanssenT.Capacity adequacy in power markets facing energy transition:a comparison of scarcity pricing and capacity mechanism[J].Energy Policy,2017,103:30-46.
[15]Bhagwat PC,Richstein JC,Chappin E J L,et al.Cross-border effects of capacity mechanisms in interconnected power systems[J].Utilities Policy,2017,46:33-47.
[16]RinglerP,KelesD,FichtnerW.How to benefit from a common European electricity market design[J].Energy Policy,2017,101:629-643.
[17]孙云涛,宋依群,姚良忠,等.售电市场环境下电力用户选择售电公司行为研究[J].电网技术,2018,42(4):1124-1131.SunYuntao,SongYiqun,YaoLiangzhong,et al.Study on power consumersꞌ choices of electricity retailers in electricity selling market[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8,42(4):1124-1131(in Chinese).
[18]苗树敏,罗彬,申建建,等.考虑市场过渡和中长期合约电量分解的水火电短期多目标发电调度[J].电网技术,2018,42(7):2221-2231.MiaoShumin,LuoBin,ShenJianjian,et al.Short-term multi- objective hydro-thermal generation dispatch considering electricity market transition and -and long-term contract decomposition[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8,42(7):2221-2231(in Chinese).
[19]陈雨果,张轩,罗钢,等,用户报量不报价模式下电力现货市场需求响应机制与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9,43(9):179-186.ChenYuguo,ZhangXuan,LuoGang,et al.Demand response mechanism and approach of electricity spot market in bidding mode without price in user side[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9,43(9):179-186(in Chinese).
[20]张茂林,黄宋波,涂启玉,等.一种基于挂牌的电力市场竞价模式与实践[J].电网技术,2018,42(2):434-440.ZhangMaolin,HuangSongbo,TuQiyu,et al.Multi-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model for customer evaluation and ion in electricity market[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8,42(2):434-440(in Chinese).
[21]郭鸿业,陈启鑫,钟海旺,等,基于标准化金融交割曲线的现货市场建设路径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41(17):1-8.GuoHongye,ChenQixin,ZhongHaiwang,et al,Spot market design and path planning based on standard curve for financial delivery[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7,41(17):1-8(in Chinese).
[22]赵博石,严宇,刘永辉,等.基于区域发电成本核准的跨区跨省电力交易偏差电量定价方法[J].电网技术,2016,40(11):3334-3341.ZhaoBoshi,YanYu,LiuYonghui,et al.Pricing method of deviation electric quantity based on regional generation cost of cross- regional and cross-province electricity transaction[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6,40(11):3334-3341(in Chinese).
[23]ArangoS,LarsenE.Cycles in deregulated electricity markets: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wo decades[J].Energy Policy,2011,39(5):2457-2466.
[24]刘国跃,曾鸣,肖霖,等.不同市场机制下发电投资周期性波动的模拟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29(1):63-67.LiuGuoyue,ZengMing,XiaoLin,et al.Dynamic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generation investment fluctuation under different market mechanisms[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09,29(1):63-67(in Chinese).
[25]SheffrinA,California power crisis:failure of market design or regulation?[J].IEEE Power Engineering Review,2002,22(8):8-11.
[26]王锡凡.电力市场条件下电网的安全保证体系[J].电网技术,2004,28(9):7-13.WangXifan.System security of power gri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lectricity market[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4,28(9):7-13(in Chinese).
[27]鲁刚,文福拴,薛禹胜,等.电力市场环境下的发电容量充裕性(三)市场设计要素与原则[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5):12-18.LuGang,WenFushuan,XueYusheng,et al.State-of-the-art of studies on generation capacity adequacy in electricity market environment part three key market design factors and principles[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9,33(5):12-18(in Chinese).
[28]彭慧敏,薛禹胜,朱寰,等.发电容量长期动态的仿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16):7-13.PengHuimin,XueYusheng,ZhuHuan,et al.Generation capacity long-term dynamic simulation[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7,31(16):7-13(in Chinese).
[29]AEMC.National Electricity Rules Version 119[EB/OL].(2019-06- 01)[2019-06-30].
[30]Sioshansi FP.Competitive electricity markets:design,implementation,performance[J],Electricity Journal,2008,21(2):74-87.
[31]Hogan WW.Electricity scarcity pricing through operating reserves[J].Economics of Energy & Environmental Policy,2013,2(2):65-86.
[32]NewberyD.Missing money and missing markets:reliability,capacity auctions and interconnectors[J].Energy Policy,2016,94:401-410.
[33]骆子雅,季天瑶,荆朝霞,等.电力差价合约机制设计与应用[J].电网技术,DOI:10.13335/j.1000-3673.pst.2019.0539.LuoZhiya,JiTianyao,JingZhaoxia,et al.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contract for difference in electricity market[J].Power System Technology,DOI:10.13335/j.1000-3673.pst.2019.0539.
[34]ERCOT.Methodology for implementing operating reserve demand curve (ORDC) to calculate real-time reserve price adder[EB/OL].(2018-12-01)[2019-06-01]..
[35]FERC.Staff analysis of shortage pricing in RTO and ISO markets[EB/OL].(2014-10-01)[2019-06-01]..
[36]NERC.2018long-term reliability assessment[EB/OL].(2018- 12-31)[2019-06-01].https: //www.nerc.com/pa/RAPA/ra/Reliability%20Assessments%20DL/NERC_LTRA_ 2018_12202018.pdf#search=Long%2DTerm%20Reliability %20Assessment%20ERCOT%202018.
[37]FERC.Scarcity pricing inERCOT[EB/OL].(2016-6-27)[2019-06- 01].https://www.ferc.gov/CalendarFiles/20160629114652-3%20-%20FERC2016_Scarcity%20Pricing_ERCOT_Resmi%20Surendran.pdf.
[38]Bhagwat PC,de Vries LJ,Hobbs BF.Expert survey on capacity markets in the US:lessons for the EU[J].Utilities Policy,2016,38:11-17.
[39]CramtonP,OckenfelsA,StoftS.Capacity market fundamentals[J].Economics of Energy & Environmental Policy,2013,2(2):27-46.
[40]European Commission.Generation adequacy methodologies review[EB/OL].(2016-12-01)[2019-06-01]..
[41]RogersJ,Porter K.Summary of time period-basedandother approximation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capacity value of windandsolar in the united states:September2010-february 2012 [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 (NREL),Golden,CO(United States),2012.
[42]FERC.FERC approves in part PJMꞌs proposed changes to the minimum offer price rule[EB/OL].(2013-05-24)[2019-06- 01]..
[43]Klein A.Competitive electricity markets:weening markets from rent-seeking subsidiesandcapacitymarkets[EB/OL].(2017-10-26) [2019-06-01].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7月14日,甘肃省发布《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全容量+四大补偿”电价政策的省份。为何甘肃在稀缺定价、容量市场、容量补偿三种主流机制中独选后者?这需要从机制本质差异出发,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展开系统性分析。(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闫鑫)
截至7月14日,国能(泉州)热电有限公司年累计发电量突破60亿千瓦时。能源保供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为实现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7月份以来,全省多地出现高温天气,电网用电负荷持续攀升。面对复杂多变的电力市场形势,该公司锚定年度目标任务,从安全保供、设备运维、生产经营等方面持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近日,多家电力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陆续披露。据统计,上半年11家电力上市公司预计实现盈利,上海电力、晋控电力、晋控电力、赣能股份、穗恒运A、建投能源、深南电A、华银电力、京能电力、豫能控股8家企业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其中净利润增长幅度最大的为豫能控股,上半年预计盈利9500万元-1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7月17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告陕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书。2025年1月1日起,陕西电力现货市场启动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叠加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及电煤价格下行因素影响,省内电力交易整体价格持续下探,售电公司在批发市场的累计购电均价从1月0.362元/度下降至6月0.339元/度,降幅达0.023元/度;但是零售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7日,在澳大利亚风能大会期间,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远景能源与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开发商FERAAustralia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将在澳大利亚国家电力市场(NEM)联合开发大型混合可再生能源项目。这一合作标志着澳大利亚首个此类合作框架的达成,项目目标总装机容量达1GW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了广东电力市场主体不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其中提到,发电企业、售电公司、批发电力用户有下列违反批发交易管理规定行为之一的,可按不良行为处理:(一)经法院判决或仲裁机构裁决,认定存在批发市场合同违约行为;(二)在双边协商、摘挂牌交易
跨电网经营区交易机制的完善,为应对度夏保供挑战提供了坚实支撑。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的建立,意味着在两个电网分别组织电力交易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网上电力商城”。面对长三角、大湾区等经济活跃地区日益增长的绿色用能需求,跨区域交易机制也在积极发力。目前正组织多方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公示2025年第十六批电力市场注册售电公司相关信息。2025年7月,按照《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相关规定,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受理2家售电公司外省推送注册和2家售电公司新增业务范围申请。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对上述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注册申请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天津、河南、黑龙江三地发布了售电公司暂停电力市场交易资格、市场注销信息,涉及4家售电公司。详情如下:天津:天津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对连续12个月未参与交易售电公司暂停天津电力市场交易资格的通知,经核查,目前具备交易资格的售电公司中,存在1家售电公司连续12个月未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7月17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告陕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书。2025年1月1日起,陕西电力现货市场启动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叠加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及电煤价格下行因素影响,省内电力交易整体价格持续下探,售电公司在批发市场的累计购电均价从1月0.362元/度下降至6月0.339元/度,降幅达0.023元/度;但是零售
跨电网经营区交易机制的完善,为应对度夏保供挑战提供了坚实支撑。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的建立,意味着在两个电网分别组织电力交易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网上电力商城”。面对长三角、大湾区等经济活跃地区日益增长的绿色用能需求,跨区域交易机制也在积极发力。目前正组织多方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天津、河南、黑龙江三地发布了售电公司暂停电力市场交易资格、市场注销信息,涉及4家售电公司。详情如下:天津:天津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对连续12个月未参与交易售电公司暂停天津电力市场交易资格的通知,经核查,目前具备交易资格的售电公司中,存在1家售电公司连续12个月未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发布显失公平法律风险提示。
7月15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提示,其中提到,本次所有准入且计量满足现货市场结算条件的的批发用户、售电公司代理的零售用户和市场化机组均参与结算,请各市场经营主体充分理解市场交易规则,及时调整合同。详情如下:
泸州航发空港电力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是泸州航空发展投资集团全资子公司,承担泸州市长江经济开发区20.97平方公里增量配电试点范围内供配电及园区电力要素保障。公司是泸州市首家地方国有竞争性电力公司,泸州市唯一一家拥有配电网运营权、施工、维护、售电资质的综合性能源
发挥省间市场作用筑牢电力保供基石——访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常青当前,我国多地电力负荷持续攀升,能源资源逆向分布的国情与新能源波动性、负荷尖峰化带来的供需挑战交织,省区电力资源调配作用的重要性凸显。作为推动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平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如何利用省间
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能源版图。2025年上半年,一系列以系统性改革为引擎的政策密集出台,通过市场化机制激活、基础设施跃升、技术创新驱动、数字智能赋能四大支柱,合力构建能源新生态,形成覆盖能源全链条的战略布局。2025年7月10-11日,由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榆林市国有
选择接受市场价格的分布式光伏只有全部上网电量按照实时市场价格结算这一个场内结算项。具体是如何结算的我们通过上文接受市场价格:量价双不报的分布式光伏如何结算进行了专项分析。要视计量条件而定,终局都将是分时段计量电量的日清月结。大部分地区的存量分布式项目因为全部电量都在机制范围内,所
7月15日,海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征求《海南省增量新能源项目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竞价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稿)等两个细则意见的通知,其中包含《海南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差价结算实施细则》。《海南省增量新能源项目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竞价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指
上文中我们提到了有关电力系统的两类容量功能,一类是与电源有关的长期供给容量,一类是与电网有关的输配通道容量。因为这两类容量都具备稳定且随时可用的功能,所以在电力行业中,就以采用两部制的容量费来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而作为容量费缴费方的广大电力用户,按照对于容量的需求来缴纳容量费,如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展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29日,江苏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达1.01亿千瓦,占全省电源总装机的46%,比“十四五”初增长1.91倍,成为长三角首个新能源装机“破亿”省份。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和能源技术创新高地,至4月末,新能源装机总量超2.32亿千瓦,绿色低碳
改革是电力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进入“十四五”以来,在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能源安全韧性的拷问下,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全面提速,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探索适配的“软件系统”。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
2015年,对能源电力行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刻度。这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印发,确定了“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提出了包括有序推进电价改革、推进电力交易体制改革、建立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稳步推进售电侧改革、开放电
记者5月29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江苏新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亿千瓦,达1.01亿千瓦,成为长三角地区首个新能源装机“破亿”省份,助力推动区域能源绿色转型。“江苏土地资源相对紧张,近年来新能源发展呈现‘风光剧增、海陆并举’的特点。目前光伏发电装机达7441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53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5月20日,河南能源监管办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赴国网河南综合能源公司调研。调研组观摩了综合能源“零碳”展厅,与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就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助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等事宜进行座谈交流。河南能源监管办主要负责同志对河南综能公司积极融入能源转型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技术
改革是电力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进入“十四五”以来,在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能源安全韧性的拷问下,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全面提速,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探索适配的“软件系统”。(来源:电联新媒作者:翁爽)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华中能源监管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华中区域“两个细则”部分条款修订意见的通知。修订内容包括:新型储能按照《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GB/T36547)、《参与辅助调频的电厂侧储能系统并网管理规范》(DL/T2313)要求,自第一台PCS并入电网时纳入。并网主体应严格
1988年前后,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开始,华东电网体制改革作为“政企分开”的试点。1984年,华东三省一市通过征收电力建设资金等方式成为全国集资办电的试点,地方办电积极性提高,华东地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和电网规模快速增长。1988年6月,华东电网集资办电的经验和办法被能源部批准,并推广至其他网局、
近年来,虚拟电厂概念火爆,政产学研各界参与建设的热情高涨,但实际进展却较为缓慢。关键原因之一在于虚拟电厂作为新型市场主体参与电力市场机制尚不完善,难以获取支撑常态化运营的稳定收益。针对这一现状,国网能源院虚拟电厂研究团队开展了深度调研分析,提出了虚拟电厂参与市场机制的实施路径。(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启动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本轮电力体制改革旨在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着力构建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电力交易格局,采用“渐进式”改革路径,有序缩减发用电计划,逐步放开各类电源上网电价。2021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