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发现运输、购买劣质散煤的一律没收”“治理散煤污染,还天空一片蔚蓝”……采暖季前夕,在推广“清洁取暖”的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部分农村,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
走进定州市砖路镇岸下村一户人家,院子一角的袋装清洁煤堆成了小山。“村里早就把各家散煤收走了,今年必须烧清洁煤,由大队统一采购、统一发放,想买过去那种煤也买不到。”男主人吴某告诉记者,根据质量不同,大队指定的清洁煤分为1350元/吨和950元/吨两种,凡是提前购买均可享受补贴,实际价格各为950元/吨、750元/吨。“预定才有补贴,所以我们一个多月前就去登记了。现在要买只能按照原价,说实话还是有点贵。”
“有点贵”,这是村民们主动提及、频繁说起的一个词。记者走访发现,清洁取暖推行2年多来,其效果已得到普遍认可,但无论采用清洁煤取暖,还是“煤改气”“煤改电”,用户都提到 “贵”的问题。
事实上,我国已为北方清洁取暖改造补贴了大量资金——3年来,中央财政对43个清洁取暖试点城市累计拨款351亿元,各级地方财政仅2017-2018年的补贴就达到555亿多元,两者合计约906亿元。但即便如此,不少用户依然因取暖支出上涨而发愁。是补贴额度仍然不够,还是另有隐情?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 ID:cnenergy 作者:朱妍 于孟林)
“在山东德州、河北衡水等地调研发现,在享受补贴的基础上,仍有76.6%的‘煤改气’用户、91.5%的‘煤改电’用户面临支出增加”
“我家一共60多平方米,过去烧煤一天花费二三十元。现在用气,就算有补贴每天也要掏七八十元。经济条件有限,家里没有老人、孩子,两口人能少用就少用,冷一点也挨得住。”在定州首批实施“煤改气”的庞村镇苏泉村,一位不愿告知姓名的村民说。
同村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薛某告诉记者,家里140多平方米的屋子,过去一冬天约用5吨煤,去年烧气1400多方,比用煤贵出1000多元。“天然气是2.77元/方,每家只有1200方的补贴额度。用不到1200方时,用多少补多少,超出部分没有补贴,按阶梯气价支付。”不过他坦言,像他这样了解政策、愿意敞开用的家庭,在全村并不算多,“没有补贴的部分还是很心疼,家里有两个孩子,又非开不可。”
“贵”,不止发生在“煤改气”家庭。家住岸下村的吕大爷说,由于经济困难,自己本就不烧散煤,而是买更便宜的煤泥取暖,每吨400元出头,一冬用不到2吨。“听说邻村今年还有煤泥卖,这两天准备去看看,实在没有其他办法,反正有补贴也买不起煤。”
另外,在不同地区,补贴方式也不尽相同。例如,在定州部分农村,清洁煤补贴是限时下发,早买早补贴、晚买无补贴;在保定曲阳是定量补助,每户每人不超过1吨。换言之,“超时”或“超量”均无法享受补贴。不止一位村民表达担忧,“若不够用、想再买,只能自己花高价”。
除了上述地区,多位专家也证实,即便享有补贴,采暖成本上涨的情况仍普遍存在。“我们在山东德州、河北衡水等地调研发现,在享受补贴的基础上,仍有76.6%的‘煤改气’用户、91.5%的‘煤改电’用户面临支出增加,涨幅分别在33-3250元、250-3000元。”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公共财政与投资研究室主任宋玲玲称,北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在1万-1.8万元,合理燃料支出占比应在5%左右。以三口之家计算,户均可承受范围在1500-2700元/年,“目前,清洁取暖的使用成本远高于这一水平。”
“一台壁挂炉寿命至少十几年,以后想买还得自己花钱,有补贴不装白不装”
用户纷纷喊“贵”,是不是现有补贴力度不够?多位专家指出,补贴在清洁取暖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但资金有限是目前最突出的矛盾。在已有资金本就有限的情况下,这些钱非但未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反而频现浪费,进一步加重了各方负担。
在苏泉村,多位村民直言,“煤改气”并非主动为之,而是村里统一要求。改造之后,用不用则是另一码事。“购买壁挂炉,村里补贴70%,相当于自己只掏1590元,就能装上5000多元的设备。一台壁挂炉寿命至少十几年,以后想买还得自己花钱,有补贴不装白不装。”上述未具名的村民表示,村里实际更侧重“禁煤”,只要不烧煤就没人管。因此,即便装上壁挂炉,村民也可选择少用甚至不用。也就是说,这笔设备“专款”,并未真正起到作用。
薛某还称,燃气还可用于炊事、洗澡,因为这部分用量远低于取暖用气,开销不大,所以村民相对舍得用气,而且可以趁机“搭便车”获得用气补贴,“不用白不用”。“补贴只看用了多少气,不区分具体如何用。只要不超过1200方,非采暖用气照样补。”
“自己开通天然气,还要单独交一笔费用,光是燃气开通、保险就得520元。趁着有补贴,开了就算不用也不吃亏,至少能省下一笔开通费。”薛某坦言。
此外,还有“大马拉小车”的现象。“有地区100%承担了老百姓的节能门窗改造费用,有没有这个必要?还有地方户均设备补贴高达两万多元,是不是一定要这么多?”一位暖通行业资深专家向记者举例,即使是用空气源热泵,在同一温度设置条件下,热风机、热水机等不同技术的改造、使用成本也不相同。“但目前,无论设备购置还是用电补助,地方多参照同一标准。究竟补多了,还是发少了,事后也没有一套科学评估。”
宋玲玲还称,由于中央财政主要是按城市行政级别进行划分,从发放之初,补贴就缺乏一定的精准性。比如,同在河北,保定与廊坊每年都拿5亿元补贴,3年改造量却分别为246.6万户、84.95万户,平均到户的补贴力度势必差异巨大。再如,同为第二批试点城市,补贴额度相同,地区改造任务不同,由此计算每户可获得中央财政补贴的额度,山西阳泉高达9282元,陕西西安则只有425元。“即便同为地市一级,不同地区的改造任务也有很大差距。补贴标准应该针对不同地区的财政实力、改造任务,及不同用户的可承受能力进行制定,而不是简单‘一刀切’。”
“补贴也不是越多越好。补贴方式不科学,反而会刺激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因此,补贴既要及时发放,也需标准合理、程序合规”
根据最新发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清洁取暖力度将继续加大。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也已明确表态,“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对‘2+26’城市做到全覆盖,全面加大支持力度”“要加大清洁取暖资金投入,保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
那么,如何用好这笔钱?上述资深专家透露,由国家能源局牵头、多个主要单位参与,今年曾专门针对北方地区做过一项清洁取暖中期评估调研,这也是首次对清洁取暖的各项任务进行全面“回头看”。“遗憾的是,评估并未过多涉及补贴细节,更偏重于统计发放数额、覆盖范围等基本信息。已发放资金究竟有没有用在实处,发挥多少效果?后期是否继续按照现有标准进行发放,要不要调整?针对不同地区,未来需要加大多少投入?这些均无系统评估、科学测算。”
宋玲玲也认为,现行补贴政策亟待优化。以试点城市为例,中央财政的发放标准应由按照行政级别,转变为单位改造面积或改造户数,并充分考虑各城市的发展实际、财力差异。“目前,中央对试点城市只有惩罚机制,缺少奖励办法,不足以调动合理分配补贴的积极性。可建立绩效补贴机制,对年度绩效评价结果为‘优秀’的城市给予额外奖励。”
此外,随着改造规模、推进速度、技术进步等实际变化,补贴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宋玲玲称,结合各城市的资源条件、基础设施等状况,以及不同清洁取暖技术的经济性、商业成熟度,应制定差异化的补贴标准。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规划部主任雷宇还提醒,由于部分地区的补贴是直接发放到户,同时又未做好分类管理工作,不乏一边拿补贴、一边烧煤等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补贴也不是越多越好。补贴方式不科学,反而会刺激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因此,补贴既要及时发放,也需标准合理、程序合规。”
评论:老百姓是最好的经济学家
文丨贾科华
3年来,中央财政对覆盖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的43个试点城市,累计拨款351亿元;各级地方财政仅2017-2018年的补贴就超过555亿元;今冬明春,中央财政将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对“2+26”城市做到全覆盖,并全面加大支持力度……一连串财政实际投入和明确承诺,为近年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工作,提供了雄厚的、持久的资金支撑。
清洁取暖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措施,关系北方地区广大群众温暖过冬,关系雾霾天能不能减少,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清洁取暖工作,去年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对其做了专门部署,要求集中力量重点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的散煤治理,并提出明确目标:2020年采暖季前,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前提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的平原地区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这既敲定了我国推进北方清洁取暖的“路线图”“任务表”,也彰显了政府的信心和决心。
政策推动、资金“给力”,各地政府部门守正创新、积极落实,清洁取暖推广工作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截至今年9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率达到50.7%,相比2016年提高12.5个百分点,替代散煤约1亿吨,超出预期规划的7400万吨;其中,“2+26”城市的清洁取暖率更高,部分城市地区、县城和城乡结合部分别达到96%、75%。这一系列漂亮的数字,为近年来北方地区打好蓝天保卫战、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作出了积极的、巨大的贡献。
但清洁取暖工作涉及面广、覆盖人口多、地域差别大,此前各地也缺乏短时间、大规模推广的有益经验,所以在新建、改造过程中,也暴露出了技术路线单一、设备不匹配、施工安全存隐患等技术层面的问题,也出现了规划目标冒进、天然气供需脱节等体制机制层面的问题,尤其是个别地区、个别时段的“煤改气”规模、节奏把控失当,曾一度引起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对清洁取暖工作的推进产生了不利影响。 历经挑战、考验,目前清洁取暖改造工作已从“追求数量”进入“更侧重质量”的发展阶段。如何巩固成果、夯实基础成为当前工作的核心内容。毋庸讳言,没有大力度、持续的补贴,就没有清洁取暖改造漂亮的“成绩单”。因此,能否处理好补贴问题,是清洁取暖能否“用得上”“用得好”,未来能否“持续用下去”的关键。
“老百姓是最好的经济学家”。相比于传统燃煤供暖,清洁取暖“有点贵”,直接导致居民家庭开支的增加。在清洁和便宜之间,群众都有自己的“账本”:由于补贴额度不足,部分地区此前已经出现较为普遍的“返煤”现象,走上了“回头路”;更有甚者,有的居民因补贴额度低,买不起清洁煤、用不起天然气,清洁取暖也就无从谈起;而另一极端则是,有的地方则补贴偏高,用户趁机“搭便车”利用补贴资金低价购买取暖设备,但并不使用、当摆设,出现了补贴失度、浪费普遍等不好的“苗头”。
亡羊补牢、防患于未然,补贴问题马虎不得、轻视不得。我国北方各地经济条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资源禀赋、人口分布等条件迥异,这就决定了各地清洁取暖的补贴标准、发放方式千差万别,但让百姓用得起、让清洁取暖可持续是各地共同的根本遵循。精打细算地利用好有限的财政补贴,杜绝浪费,是落实这一根本遵循的题中之义,也是当务之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鸟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一道总长达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令人瞩目,环绕塔里木盆里,有许多大文章可作,其中一篇便是南疆主网架建设的加快推进。”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新疆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研究中心专责于国康向记者介绍南疆主网架的建设思
作为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内蒙古多年来将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持续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举办的“走进新国企·中广核青山绿水行”采访活动走进内蒙古,探寻中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如何在这原野群山间种下万亩星河。
在风电富余的北方,利用谷电供暖正成为清洁取暖、扩大新能源消纳的重要途径。山西灵丘的风电储热集中供暖工程便是治理冬季大气污染、实现绿色转型的一个样本。北风与太阳较量,结果温暖的太阳比凛冽的寒风更容易让人脱去棉衣。不过,如今寒冷的北风却被借来转化为风电,成为供暖的“主力军”。“三北”
4月21日,华东能源监管局关于征求《关于实施电力本质安全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关于实施电化学储能电站本质安全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意见的通知。其中指出,实施老旧配电设备升级改造。适应分布式光伏、储能、电动汽车发展,加快配电网发展规划研究,打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晋中市人民政府印发晋中市碳达峰实施意见的通知。通知提出,实施煤电行业碳达峰行动。充分发挥煤炭“压舱石”和煤电基础性调节作用,统筹煤电发展和保供调峰,继续加强煤炭保供任务日常监测和调度管理,强化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监管。夯实煤电机组保供基础,协调督促发电供
东风醒芳草,沃野千里处处春。又是一年春耕春播好时节,亦是一年谋划、发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节点。乡村振兴,“国之大者”,民之关切。国家电网公司贯彻落实2025年全国两会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发布《2025年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要点》,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服务农业强国建设作贡献。这份2025电“靓”乡
2025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天津市节能环保中心、河北省绿色发展服务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聚焦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示范应用,联合发布《京津冀绿色低碳技术典型案例(2024-2025)》。本次发布的23个典型案例涵盖多领域前沿技术,旨在推动
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在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随着自治区农村牧区生产生活电气化程度的持续提高,智慧农牧业设施24小时用电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3月12日,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发布《2025年山东省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要点》,强化能源资源消费“双控”管理。严格执行能源资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差异化分解下达各市公共机构节能降碳目标任务,完善省直机关能耗定额管理指标,2025年确保全省公共机构能源
日前,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南昌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提出,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方大特钢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在用6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含电力)全面实现超低排放。全文如下
新春伊始,内蒙古电力集团紧紧锚定护航自治区民生用电计量装置需求,以电能计量“六线一库一平台”的实质化运行为关键发力点,积极响应内蒙古电力集团重点工作部署,多点发力推进线体高效运行,全面提升检定质效,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姿态,全力冲刺2025年工作“开门红”。踏入电能计量
4月22日,中国资环新能源科技公司揭牌。在揭牌活动上,王冬容以中国资环新能源科技公司董事长的身份致辞,并代表中国资环新能源科技公司分别与南京市政府、盐城市政府、江苏省环保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作为由国家层面主导组建的全国性、全品类的资源循环中央企业,中国资环成立以来,始终立足“两个大局
4月11日,国家电投集团在辽宁大连召开2025年火电供热交流会。会议全面落实集团2025年度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2024年火电供热安全生产与经营成效,部署2025年供热产业重点工作。国家电投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绍民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国家电投集团切实扛牢能源央企民生保供责任,所属企业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7日,宁夏自治区国资委发布关于印发《自治区属国有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意见》明确,到2025年,区属企业实现智慧水务、智慧矿山、智能制造等应用场景的网络互联、业务协同、数据共享。到2029年,区属企业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
近日,清洁供热产业委员会(CHIC)正式公布第三批清洁供热企业服务能力评级结果,北京清新环境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新节能”)凭借“投建运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的核心竞争力,在技术研发、项目运营及服务质量等维度表现突出,荣膺行业最高5A级认证。获此殊荣标志着企业综合实力达到国
近日,浦发集团下属浦东环保能源公司成功参加2025年上海年度电力直接交易,共完成交易电量5亿度电力。浦东环保能源公司也成为了首批开展上海市内生物质绿色电力可溯源交易的售电公司,在服务浦东新区工商业电力用户获取绿色能源领域迈出了新的一步。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做
截至12月24日,国家能源集团年累计供热量达5.4亿吉焦,提前7天完成年度供热量计划,同比增长6.7%。供热增量与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领先,全国第一热力供应商领军地位进一步巩固。国家能源集团热力产业深入开展“国能热力”品牌卓著行动,围绕市场开发、行业对标、客户服务扎实推进供热业务。2024年高质量
2024年12月9日,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绿色环保”)与淮安国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淮安国控”)在淮安市淮阴区正式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此次签约标志着双方将以光大城乡再生能源(淮安)有限公司为热源点,携手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拓展新能源及环保项目。光大绿色环保总裁朱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东方锅炉协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开展技术攻关,首次天然气掺氨燃烧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技术指标优异,标志着东方锅炉掺氨燃烧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公司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的研发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面向“双碳”目标,我国风、光等绿色能源呈现
余热利用不遗余力——探访华能北京热电厂燃机烟气余热利用项目供热面积约8000万平方米,年供热量约占北京市集中供热量的三分之一……11月25日,北京寒潮来袭,记者来到毗邻东五环的首都东南热电中心——华能北京热电厂,感受这里燃机烟气余热利用项目的绿色供暖温度。拼:余热利用迎战寒潮当天,北京市
多项改革举措激发创新活力③改革最大的特点是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基层是政策执行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是落地在基层、落实靠基层。河北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资委和集团公司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部署,聚焦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围绕构建“1+4+N”新能源产业发展体系,在战
近日,由中国节能承担设计的西安热电“地热+”减碳互补清洁供热一期工程项目成功并网投运。这是国内首个采用地热能集中替代传统供热的示范项目,也是国内单站换热规模最大的地热能热源项目。该项目位于西安市西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内,采用地热井工厂模式。项目在厂区内群式布设20口中深层地热井,运用
中煤京能秦皇岛热电二期2×660MW工程电袋除尘器及附属设备物资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1名: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8279(万元);交货期:响应招标文件;质量:合格;第2名: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8760(万元);交货期:响应招标文件;质量:合格;第3名:浙江天洁环境科技
华能华北分公司杨柳青热电厂8号汽轮机高中压缸通流改造采购招标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4-1-479)项目所在地区:天津市1.招标条件本华能华北分公司杨柳青热电厂8号汽轮机高中压缸通流改造采购招标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自筹,招标人为天津华能杨柳青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本项目已具备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大唐集团近日发布2家火电厂DCS改造招标,分别是:许昌龙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4号机组、山西公司临汾热电1、2号机组,详情如下:山西公司临汾热电1、2号机组DCS改造项目(二次)招标公告[$NewPage$](河南公司)许昌龙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4号机组DCS系统自主可控改造项目招标公告
大唐哈一热电厂1X660MW超超临界热电联产项目全厂桩基工程施工招标公告
以风为弦、以氢为谱,“捕风制氢”在河北张家口赤城变成了现实。近日,笔者走进京津冀首个全链条绿氢基地,探访自然之力如何转化为绿色氢能。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交会地带的赤城县,风能资源丰富。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河北分公司赤城制氢厂厂长袁建栋说,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解读《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发展氢能产业对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华能国际4月28日公告称,第十一届董事会副董事长王志杰先生和董事李海峰先生已于近日分别向公司董事会提交书面辞职报告。王志杰先生因年龄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董事长、董事以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职务,李海峰先生因工作调动申请辞去公司董事以及董事会薪酬与考
4月28日,国能辽宁公司葫芦岛公司锅炉超低排放改造EPC工程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发布。详情如下:辽宁公司葫芦岛公司锅炉超低排放改造EPC工程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第一章公开招标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辽宁公司葫芦岛公司锅炉超低排放改造EPC工程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303828,招标
河南公司民权公司商丘供热首站改造施工总承包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河南公司民权公司商丘供热首站改造施工总承包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503892,招标人为国能民权热电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能民权热电有限公司,资金来源为自筹。招标代理机构为国家能源集团
4月23日,辽宁电力交易中心发布辽宁省5月月度双边交易出清结果,国家能源集团辽宁电力有限公司沈西热电厂获得交易电量3465万千瓦时,交易价格435元/兆瓦时,高出辽宁省煤电基准价16%。此次交易为该厂首次获得月度双边交易电量,有效增加月度中长期持仓,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助力赋能。
4月29日,协鑫能科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度,协鑫能科实现营业收入97.96亿元,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其中,扣非归母净利润2.94亿元,较上年上升190.83%。在行业同质化内卷严重的大背景下,协鑫能科取得骄人业绩,得益于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深入推进“双轮驱动”战略。2025年首季,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