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韩国钢铁行业将逐步用液化天然气取代重油,并加快现有设备升级改造和以氢气还原炼铁技术为代表的新工艺的研发推广,持续推进生产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韩国钢铁业界一直在积极开发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
就目前而言,韩国综合钢铁企业在促进温室气体减排方面,主要采取烧结和冷却余热回收、干熄焦(CDQ)、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TRT)、转炉副产煤气余热回收等措施,而电炉企业则主要采取尾气燃烧余热回收等手段。此外,通过开发高强钢板,减轻车身重量,由此提高燃油经济性;开发低铁损电工钢板,提升能效;利用高炉水淬渣和炼钢渣制造人工鱼礁等方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
尽管各大钢铁企业前期在不同领域进行了探索,但温室气体减排的努力主要集中在提高能效上,而目前已经达到了能效的极限值,很难实现进一步的提升。考虑到现有技术的局限性,为了进一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钢铁业界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开发的重要性。
今年10月22日,韩国政府正式确立并发布了《2030年国家温室气体减排路线图》第二个气候变化应对基本计划,计划将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降至5.36亿吨,相比2017年的7.091亿吨下降24.4%,以期达成“可持续低碳绿色社会”的目标。与此同时,韩国钢铁业界也将通过开发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实现预期目标。
韩国2030年国家温室气体减排路线图第二个基本计划出炉
《2030年国家温室气体减排路线图》是由韩国环境部牵头,17个相关部门联合确立的节能环保计划,每隔5年确立一次。第一个气候变化应对基本计划是在2016年底确立的,尚未到期,但为了满足2020年之后的《巴黎协定》新气候要求,加之第一个基本计划未明确部门职责,执行情况不尽如人意,韩国政府提前制订了第二个基本计划。两个版本的计划具体目标没有变动,但第二个基本计划除要达成各项节能环保指标外,还包括构建对应的评价体系,并在《巴黎协定》正式实施之前,提升各行业部门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为了加快向低碳社会转变,韩国将在能源(供热、供电)、工业、建筑、运输、废弃物、农畜和山林等八大领域推进温室气体减排。八大领域中,工业领域计划减排二氧化碳9860万吨,占比最大,将主要通过提升能源效率、推广普及新技术等手段实现减排目标。韩国一方面将逐步淘汰、禁止兴建火力发电项目,并通过扩大再生能源发电比重等手段,逐步向“环保型能源组合”转变;另一方面将充分利用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加快推广新型高效的电动机、锅炉、水泵设备,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温室气体排放更少的替代型原燃料,进一步强化资源交易制度,加强建设并完善工厂能源管理系统。
韩国钢铁行业将逐步用液化天然气取代重油,并加快现有设备升级改造和以氢还原炼铁技术为代表的新工艺的研发推广,持续推进生产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韩国氢还原冶炼技术开发计划
为了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韩国钢铁业界正在积极开发采用氢还原冶炼的创新型环保技术。
自2004年以来,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地区和国家开始着手环保冶炼技术的开发工作,基本的技术理念就是从现有的“碳还原”逐步转化为“氢还原”。自2017开始,韩国开始研究氢还原冶炼技术,并将其作为国家核心产业技术加紧研发。其中,“以高炉副生煤气制备氢气”和“替代型铁原料电炉炼钢”两项关键技术是作为韩国政府课题进行研究的。
韩国的氢还原冶炼技术计划在2017年~2020年进行实验室开发,在2024年之前推进中试阶段的技术开发,在2024年~2030年间完成商业应用的前期研究,在2030年之后开发具有经济性且切实可行的应用型技术,并投入商业化应用。该技术最多有望减排15%的二氧化碳。
此次技术开发课题由韩国金属材料研究合作社(KOMERA,韩国钢铁协会研究开发室)统管,浦项制铁、现代制铁、SAC环保热能技术公司、韩国能源技术研究院(KIER)、浦项产业科学研究院(RIST)等22家相关产学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
COOLSTAR技术项目是该课题的核心。为了减少钢铁工业的二氧化碳排放,该项目计划在高炉(第一部分,浦项制铁主管,预计投资415亿韩元)、副产煤气改质与精制(第二部分,SAC主管,预计投资290亿韩元)、电炉(第三部分,现代制铁主管,预计投资180亿韩元)等三大领域分别进行技术开发。其中,第一部分关键性技术为氢气应用技术,第二部分关键性技术为氢气制备技术、副产煤气精制及分离技术,第三部分关键性技术为氢气DRI(直接还原铁)制备技术、DRI电炉利用技术、转炉废钢大批量利用技术等。项目的实施周期为2017年12月~2024年11月,终极目标是实现钢铁冶炼的高效和环保生产,同时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稳定性。
韩国业界对减排路线图持不同意见
尽管韩国政府曾针对《2030年国家温室气体减排路线图》计划的制订举办过数次听证会,同时收集了各方的意见,但有相关学者指出,该计划未能很好地反映出业界的实际情况。
首先,从技术开发完成到实现商业化应用,需要耗费较长时间。根据该计划,韩国将在2030年之前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商业化,并达到预期减排效果。对此,业界普遍持谨慎态度。他们认为,从目前的氢还原冶炼技术开发进展来看,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至少要到2050年左右才有望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而事实上,韩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连续4年呈增加趋势。2015年排放量为6.923亿吨,2016年为6.926亿吨,2017年为7.091亿吨,2018年预计为7.2亿吨。
10月23日,在大韩金属材料学会秋季学术大会中的钢铁冶炼二氧化碳减排技术专题研讨会上,来自韩国产学研各界的专家经过讨论后认为,氢还原冶炼技术开发的前提条件是可以低成本、大批量地制备氢气,而目前这一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尚无解。
此外,该技术开发项目涵盖多种不同类型的技术,从研发到实际应用的整个过程中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和潜在的风险,而且一旦该技术成功研发应用,将对韩国工业结构造成巨大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欧盟地区,钢铁工业在经历了成熟期之后,已经开始进入衰退期,因此在引进氢还原冶炼技术时,正好可以对落后的设备进行整体更换。但在韩国,钢铁工业是大型设备出口主导型结构,如果钢铁工业的结构发生转变,将对韩国国内工业发展产生影响。
也有专业人士认为,减排路线图的各减排指标能否被相关行业所接受,也是一大问题。
事实上,关于203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韩国工业部也意识到了现实的问题,并公开表示,政府方面将根据项目的成败与否,对2030年的减排目标进行调整,并加强与相关行业的沟通协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月20日,四川新津区中材科技年产10万只氢气瓶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设计-施工总承包(第二次)/标段招标,建设内容及规模:拟通过购置土地88亩(含既有厂房、办公楼等约3.6万平方米),建设一条年产10万只氢气瓶生产线。项目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对厂房、办公楼、辅房进行局部改造翻新,采购拉深机、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实施,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坐落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的浙江鲲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鲲华”)抢抓机遇,依托当地氢能资源和自身技术优势,积极谋划氢能市场的产业布局,把绿色发展的道路走实走宽。“氢”能绽放,拓展交通应用场景涂装绿色和“H2”标识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实施《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以拓展清洁低碳氢在工业领域应用场景为着力点,加快技术装备产品升级,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增长点。氢能具备清洁环保、能量密度高、来源丰富等优势,是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
近日,北极星氢能网获悉,齐鲁氢能(山东)发展有限公司氢能一体化项目正在进行试生产,今年年初将投入运营,项目全部达产后,其将成为国内第一大液氢供应商。项目总投资5.5亿元,主要生产高压氢气和液氢,该项目分为一期和二期,其中一期年产液氢3300吨、二期年产液氢9900吨,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
1月15日,武汉经开区与马勒投资(中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光伏和氢气内燃机等领域深化合作、共谋发展。以此为契机,武汉经开区将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全链协同的“车能软芯材”汽车生态,有力推动汽车产业向“新”向“智”转型升级。马勒集团成立
1月15日,汉思集团控股发布公告,公司、其附属公司城巴有限公司与巨正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巨正源氢能)订立氢气供应合作框架协议,以共同推动香港的氢能运输及供应。根据框架协议,巨正源氢能承诺每日向公司及城巴供应不低于5吨氢气,出厂价格不高于中国国内用户的保供价格。巨正源氢能亦承诺会根据公
1月2日星期四,法国贝尔福地区Danjoutin氢能公交车站发生令人震撼的火灾、爆炸,7辆氢动力公交车被毁。后续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这场火灾与氢气及其使用无关,初步分析表明火灾是由电力引起的,但确切的故障仍在调查中。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据当地媒体报道,为了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及其温室气体排放,突尼斯政府制定了2050发展绿色氢能及其衍生产品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改计划旨在通过整合大量可再生能源来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突尼斯计划从2030年开始,每年出口相当于300吨的氢气,到2035年将达到约1,000吨,然后在2050
1月10日,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0723,以下简称“美锦能源”)与博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649.SZ,以下简称“博彦科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推进能源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博彦科技董事长兼CEO王斌与美锦(北京)氢能科技董事长姚锦丽出席活动并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0日,中国石化天津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天津石化”)接收天津新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氢动力”)交付的首批3.5T双瓶氢能叉车,为装置现场物料搬倒“零碳”作业提供了可靠支撑。这是双方在推动绿色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上的首次合作。作为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标准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下称《标准方案》)。《标准方案》提出,促进新能源车辆广泛应用,加快制定氢气道路运输技术规范等标准,支撑构建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在《标准方案》的关键核心标准项目清单中,列出了《氢气(含液氢)道路运输技术规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南股份发布公告,拟将持有的参股公司宝氢科技24.5%股权与宝武清能持有的宝氢科技26.5%股权在国有产权交易所联合公开挂牌转让。此次交易的挂牌底价分别为2070万元和2238万元,最终交易价格将根据竞买结果确定。为了优化资产配置,决定放弃对宝武清能挂牌转让宝氢科技26.5%股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7日,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2024年度镇海区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专项资金补贴情况公示》。根据公示,宁波镇海区2024年度拟发放的资金补贴为1100万,共有11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享受补助,主要由三家车辆运营公司分享。详情如下:关于2024年度镇海区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氢能源作为一种清洁、低碳、高效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新星。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凭借其丰富的资源禀赋和强大的技术实力,在氢能源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推动,中国氢能源行业迎来了前所
在当前全球能源结构深刻转型的浪潮中,氢能产业,特别是绿氢领域,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一环,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被视为塑造未来产业格局中具有前瞻性和潜力的培育方向。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紧迫挑战,“加速构建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的新型能源体系”已成为国家层面的重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8日上午,在镇江海事局维护保障下由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为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助研发设计建造的全球首艘大功率氢电混合动力全回转拖轮“氢电拖1”轮顺利下水。据悉,该船船长39米,宽11米,设计吃水4.2米,采用全球首创的“氢燃料电池+液冷锂电池”动力模式打造出全新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1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谢和平带队赴广东南沙考察东福研究院、东方重机建设的“谢和平院士团队-东方电气”海水无淡化直接电解制氢规模化研发陆地试验基地,开展现场工作调研。东方电气
1月20日,林德叉车和风氢扬在国内市场合作的第一款氢能叉车批量交付。在批量交付仪式上,林德叉车与风氢扬联合发布由林德、风氢扬联合研发的氢能叉车专用制氢加氢一体化解决方案。该方案中叉车专用轻型加氢机具备50kg每天的加氢能力,可以满足15台氢能叉车的加氢需求,具有高安全、高集成、高性能、成
1月20日,合肥市区首座加氢站——合肥公交集团经开综合能源港顺利通过工程项目验收,正式投入使用。经开综合能源港由合肥公交集团打造,于2024年7月投入试运行。该站位于合肥市经开区锦绣大道,占地面积2273.9平方米。经开综合能源港的储罐容量为9m,最高储氢压力45mpa。该站配备了两台加氢机,设施完
1月20日,江苏盐城市大丰港光氢储综合能源制氢站设计服务招标,项目资金49万元,建设规模:新建一座制氢站,产量为氢气400Nm3/h,氧气200Nm3/h(站内配置储能装置包括储能舱、PCS舱等)。
1月20日,陕西氢能与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座谈交流。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院长任晓光,陕西氢能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晔出席座谈会。黄晔对任晓光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并介绍公司发展思路、科技创新、产业布局、2024年重点项目进展及下一步计划安排等。黄晔表示,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拥
近日,氢能龙头企业东华能源公布了其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在4亿元至5亿元之间,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了165.75%至232.19%。业绩变动的原因报告期内,尽管主业面临周期性产业的低谷,但公司依然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同时,公司还抓住了国际船舶市场周期性高位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29日,云南省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云南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21—2025年)》,其中提到: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控制(三)推动低碳能源体系建设到2025年,全省电力总装机1.4亿千瓦以上,绿色能源装机达到1.2亿千瓦以上,占比86%以上,清洁能源发电量约4200亿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9月27日,重庆市经信委等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重庆市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其中氢能方面指出:鼓励钢化联产,探索推动氢能炼钢替代;加快推动能源电子产业技术进步和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新型储能技术产品在工业领域应用,探索氢能、甲醇等利用模式。详情如下:关于印发《
1月25日,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安徽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强省建设)规划》,其中氢能方面指出:到2025年,培育3—5家有重要影响力的整车企业和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关键配套企业,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20%左右,燃料电池汽车实现批量生产和销售,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创新、设计
6月11日,中国宝武绿色低碳冶金实验平台——八钢富氢碳循环高炉成功接入经过脱碳处理的八钢欧冶炉煤气,这是全球首次实现脱碳煤气循环利用的案例,标志着八钢在高炉碳减排、碳循环技术探索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宝钢股份批准湛江钢铁建设氢基竖炉系统项目(一步)工程,充分利用球团矿、COG、H2资源条件,先期建设一套氢基竖炉的试验生产线,实践低碳冶金,提升碳减排竞争力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对酒钢宏兴提问其煤基氢炼钢进展;酒钢宏兴表示氢冶金技术目前还在中试研究阶段
德国萨尔茨吉特公司(SalzgitterAG)为μDRAL示范工厂的正式开工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该工厂将以最高达到100%的氢气作为还原剂生产直接还原铁(DRI)。
当前,国内宝武、河钢、酒钢等钢铁企业正在探讨氢能炼钢。
氢能与钢铁行业结合将是双赢的结果。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曾表示,冶金行业和气体接触密切,工业基础扎实,是开启氢能社会的重要载体。
钢铁产业是碳排放大户,随着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与环保政策的日趋严厉,“氢冶金”的概念开始逐步在国内外钢铁企业中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解决钢铁产业节能减排最理想的方案之一。(来源:微信公众号“氢云链”ID:qingyunliankeji作者:Herny)据公开信息显示,我国钢铁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国二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河北张宣高科科技有限公司氢能源开发和利用工程示范项目(BT模式)招标公告发布,公告中显示河北张宣高科氢能源开发和利用工程示范项目依靠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于2020年在全球首次开发“富氢工业气体直接还原”冶金技术,并建设年产55万吨冷态高品质脱氧球团氢能源开发和利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