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氢能制氢电解水制氢评论正文

氢能补贴:不烧钱就烧未来?

2025-03-10 09:37来源:北极星氢能网关键词:氢燃料电池加氢站绿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两会提案看中国氢能的“黄金三年”

——一场关于“钱”的能源革命

“氢能源是个烧钱的大玩具”这句话在氢能圈流传已久。

过去三年,中国氢能行业上演了一场史诗级“逆袭”:加氢站数量从2022年的270座增至2024年的超450座,2025年预计将突破1000座;氢燃料重卡价格从180万元降到120万元,绿氢生产成本从“贵族价”迈向“白菜价”。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关键词:补贴。

如今正值两会,为了加速氢能行业发展,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让我们从两会提案的变迁出发,看看这场“钱与未来”的博弈,正在如何改写着中国氢能的命运。

两会提案三年变局:从「补车」到「补链」

2023年两会:氢能首入政府工作报告,但提案多集中在“车”上

“买氢车给补贴”“建加氢站给奖励”是当年的高频词。代表们关注的是如何让氢燃料电池车跑起来,比如建议将示范城市群从3个扩大到5个,对每辆氢车补贴最高60万元。但此时的氢能,更像是“交通领域的配角”。

2024年两会:政策转向全产业链

这一年,氢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能源体系”,提案出现三大变化:

向源头延伸:要求将氢气从“危化品”转为“能源”管理,允许非化工园区制氢;

向绿氢倾斜:多地代表呼吁对绿氢生产按度电补贴0.15-0.2元,成都率先落地;

向技术攻坚:提出设立国家级氢能研究院,重点突破电解槽、储氢材料等“卡脖子”技术。

2025年两会:补贴更精准,市场机制成型

今年提案焦点已从“给钱”转向“造血”:

绿氢平价:按产量给予财政补贴,直接降低制氢成本;

碳市场联动:建立全国绿氢交易机制,溢价收益反哺基建;

告别“撒胡椒面”:多地明确2025年后取消购置补贴,转向加氢站运营、管道输氢等长效支持。

补贴点亮的“三大奇迹”

1.加氢站:从“荒漠”到“绿洲”

2019年,全国加氢站不足100座,车主加氢得跨省奔波。2025年,这个数字预计突破1000座,秘诀在于“阶梯式补贴”:

建设补贴:最高500万元/站(如濮阳);

运营补贴:按氢气销量补15元/kg(如上海);

技术补贴:70MPa高压站额外奖励300万元。

效果如何?加氢站日均服务车辆从5辆增至30辆,长三角已实现“200公里加氢圈”。

2.重卡:从“实验室”到“物流线”

三年前,氢能重卡还是“政策示范车”;如今,它们已奔驰在港口、矿山、高速路上。补贴政策功不可没:

购车补贴:单车最高补60万元,山东等地还免高速通行费;

用氢补贴:宁东基地补5.6元/kg,让氢价低于柴油;

运营奖励:深圳对氢能物流车按里程补0.5元/公里。

结果呢?氢能重卡销量三年增长超11倍,快递小哥都说:“加氢比加油还快!”

3.绿氢:从“PPT”到“生产线”

过去,绿氢(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是灰氢(化石能源制氢)的3倍。如今,这个差距已缩小到1.5倍,靠的是“度电补贴+设备奖励”:

电费打折:内蒙古对绿氢项目电价按0.3元/度结算(市价0.6元);设备补贴:电解槽企业每卖1台补50万元;项目包干:中石化风光制氢项目获1132公里输氢管道专项支持。

还有更震撼的数据:2024年全国绿氢规划产能突破100万吨,可满足10万辆重卡全年需求。

如果没有补贴,氢能靠什么活?

争议焦点:

“补不起”:据行业估算,2024年地方氢能补贴支出超百亿元,其中上海2024年氢能专项预算达23亿元;

“补不均”:东部省份加氢站补贴最高可达西部的2倍以上;

“补错位”:部分企业为拿补贴盲目上项目。

行业也许已经有了答案:

1.从“补钱”到“补机制”

碳市场:1吨绿氢可赚200元碳积分;

绿电交易:氢能企业优先购买低价风电;

金融创新:氢能REITs基金已开始试点。

2.技术降本加速度

新一代电解槽效率提升20%,寿命突破8年;

液氢储运成本下降50%,堪比液化天然气。

3.市场自造血

氢能炼钢:每吨钢减碳1.8吨,钢厂愿多付500元;

氢能储能:度电成本逼近抽水蓄能。

结语:烧钱是为了不再烧碳

回望这三年,补贴像一剂“强心针”,让中国氢能从跟跑变为并跑。但真正的胜利,不是靠烧钱烧出规模,而是用市场机制和技术突破,让氢能“自己会赚钱”。

正如一位从业者所说:“现在每补1块钱,都是在为子孙省下10块钱的治污费。”这场关乎未来的豪赌,我们输不起,更赢定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氢燃料电池查看更多>加氢站查看更多>绿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