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智航新能源官网信息显示,智航新能源成立于2012年7月,位于江苏泰州,注册资本11467万元,是一家专注于动力型锂电池正极材料、锂电池、电池组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从股权结构来看,智航新能源背后是一家名为*ST尤夫(原尤夫股份)的A股上市公司。2016年11月,*ST尤夫斥资100980万元完成收购智航新能源51%股权;2017年12月,*ST尤夫斥资108000万元完成收购智航新能源49%股权。至此,*ST尤夫实现对智航新能源的全资控股,前者主营业务从原有的涤纶工业丝转变为双主业,即涤纶工业丝和锂电池。
据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智航新能源动力电池装机量仅为8.64MWh,而公司在2018年的装机量为413.88MWh,装机量大幅减少。公司2018年主要车企客户有山西成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一汽客车(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国宏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15家车企;2019年1-10月,公司装机车企仅有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吉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山东凯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烟台舒驰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客户。
根据*ST尤夫公布的财务数据,*ST尤夫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51.12亿元,较2016年增加107.78%;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3.28亿元,同比增长94.24%。*ST尤夫称,主要系报告期内合并智航新能源全年收入、成本导致本公司归属于母公司净利增加,进而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总额上升。
不过,2018年,*ST尤夫业绩变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8.6亿元,同比下滑24.07%;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47亿元,同比减少423.25%。*ST尤夫称,主要系报告期内智航新能源的营业收入下降及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所致,公司锂电池板块同时受到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下调、行业景气等因素的影响,产销同比下降,开工率不足,收入下降并出现亏损。
今年以来,*ST尤夫的业绩情况有所改善。财务数据显示,*ST尤夫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10亿元,同比下降15.57%;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1553.90万元,同比下降32.87%;扣非后净利润亏损3105.19万元,去年同期为盈利1506.44万元。*ST尤夫表示,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池板块对销售策略进行了调整,正在着力于开发新客户,同时受到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下调、行业景气等因素的影响,产销同比下降,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但在第三季度,*ST尤夫再度出现亏损,亏损额达5372.86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亏损6530.82万元。原因还是那句话:锂电池板块受到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下调、行业景气等因素的影响,产销同比下降。
*ST尤夫表示,报告期内全资子公司智航新能源销售订单同比去年大幅下降,因订单减少,开工率不足,产品单位成本大幅提高;同时智航新能源锂电池产品正在转型升级,生产线技术改造尚未完成,产能利用率不足,因此造成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下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年来,新能源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锂电池产业持续景气。(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电池工业网”ID:dcgyw2018)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219.7GWh;装机量方面,2021年1-12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累计154.5GWh。从全球来看,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296.8GWh,比上年增长102
根据相关统计,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由于动力电池问题所引起的召回数量为6217辆,占到2019年新能源汽车召回总量的18.68%。而在2020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召回总量为14282辆(含商用车),但仅仅是有3596辆商用车由于动力电池问题引起的召回。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新能源乘用车在安全性方面正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总局一汽汽车召回两款纯电动厢式运输车的通知,一汽汽车表示由于动力电池供应商江苏智航新能源制造过程中的原因、导致动力电池单体一致性差,存在引起动力电池自燃的安全隐患。据了解,2019年11月,26日,工信部曾约谈江苏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要求企业针对新
圆柱动力电池市场占比持续下滑的趋势依然没有得到扭转。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通过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数据库》统计显示,2019我国全年累计实现动力电池装机量约62.38GWh,同比增长9%。其中,圆柱电池装机电量约4.17GWh,占比6.7%,同比下滑41%。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ID:weixin-gg-lb作
据起点锂电大数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锂电池行业共有15家企业拿下大单,总金额超千亿元,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桑顿、欣旺达、普莱德等动力电池企业,其中宁德时代拿下宝马569亿元大单,成为2019年单笔最大的订单。具体如下:1、比克与开沃签订亿元电池采购协议12月12日,比克动力与开沃新
11月新能源专用车市场各项数据继续环比大增。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11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总装机量为6.29GWh,环比10月的4.08GWh增长54.17%。(来源:微信公众号“起点锂电大数据”ID:weixin-lddsj作者:陈荣逸)其中,11月新能源专用车产量为10623辆,产量环比10月的7909辆增长24.32%;动力
导读:“动力电池回收试点示范工程可以更好的推动区域协作,打通产业链上的多个环节,从而形成更加良性的发展体系,同时这也是国家政策引导的题中之意。”(来源:微信公众号“电池联盟”ID:zgcbcu)从行业整体看,据业内预测,到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数量将降至20余家,相较2016年的200余家,将
11月26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就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约谈了江苏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要求该企业立即对已销售产品开展自查整改,针对产品质量问题逐条提出解决措施,并对研发、生产、检测和售后等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梳理和整顿优化。本文来源:中新汽车微信公众号ID:CNWAUTO作者李杨近日
东方不亮西方亮,灵活的圆柱电池总能找到适合的生存空间。(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ID:weixin-gg-lb作者:魏文柱)2015-2017年,在补贴刺激作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对动力电池产生强劲需求。而圆柱电池凭借着产品标准化、产能利用率高、制造成本低等优势快速切入动力市场,快速占领了A
10月新能源专用车产量为7909辆,数量环比9月的2889辆大幅增长173.76%;动力电池装机量为0.45GWh,环比增长达136.84%。(来源:微信公众号“起点锂电大数据”ID:weixin-lddsj作者:陈荣逸)10月新能源专用车捷报频传。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总装机量为4.08GWh,环比9月的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落实国家、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部署,结合锡林浩特市实际,锡林浩特发改委牵头制定并印发《锡林浩特市落实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任务分工清单》,明确年度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确保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清单》围绕能源转型、节能
自从被纳入国家级规划以来,以eVTOL为代表的低空经济就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业内对该领域的布局不断加码。5月1日,由贵旅集团携手亿航智能举办的“贵州文旅观光飞行展演首飞活动”,在贵州黄果树瀑布正式启动。这是全国首次在大型瀑布景观区开展eVTOL低空观光飞行活动,也是贵州低空经济在低空旅游领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6日,据香港交易所官网披露,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H股发行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联席保荐人包括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中信建投(国际)融资有限公司、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等。根据招股书,此次募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长沙市生态环境局宁乡分局公布长沙弗迪电池有限公司PACK产线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通过行政许可。该项目总投资100000万元,扩建后可年产19GWh的电池包,项目PACK产线以电芯、电池信息采集器、电池包冷却器等为原辅料,经过组装、焊接、检测等工艺,生产电池包产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6日晚,中创新航及苏奥传感同时发布公告称,双方签订协议,中创新航将以5.1亿元收购苏奥传感1.56亿股A股股份,同时苏奥传感还将放弃部分表决权。收购完成后,苏奥传感将成为中创新航的控股子公司,中创新航累计获得22.61%股份、取得苏奥传感控制权,并成为苏奥传感的控股股东、实
近日,山西省发布了国内首个针对新能源重卡底盘式换电站的地方标准——《纯电动底盘式换电载货汽车换电站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标准将于今年7月10日起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的出台,首次系统性地解决了底盘式换电站建设与运营缺乏统一规范的难题,为底盘式换电模式走向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明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孚能科技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在全固态电池方面,公司硫化物及复合物路线均取得较大突破,其中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进入产品产业化开发阶段,产品、工艺及生产设备均处于开发中。硫化物固态电池沿用公司完善的叠片软包电池的制备工艺及设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5日晚间,比亚迪发布2025年4月产销快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继续强势领跑,公司2025年4月新能源汽车产量385,064辆,销量380,089量,同比增长21.34%,2025年1-4月累计产量1442143辆、累计销量1380893量。2025年4月公司海外销售新能源汽车合计79,086辆,2025年1-4月累计海外
北极星氢能网讯: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4月共发布33项氢能相关政策。其中国家层面有6个,地方层面28个。截至目前,2025年度共计发布氢能相关政策96条,4月份为峰值。注:以上统计截止时间为4月30日从国家层面来看,4月21日,财政部下达2025年第一批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超135亿元。4月28日,国家发展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消息,欧洲汽车巨头Stellantis与美国初创公司FactorialEnergy联合研发的FEST固态电池成功通过车规级验证。据了解,FEST固态电池容量为77Ah,能量密度达到375Wh/kg,理论上可使电动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经6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保持90%以上容量,达到车规级耐久标准。具备4C放电
北极星储能网在天眼查APP获悉,4月27日,东营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曲涛,注册资本20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电池制造;电池销售;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宁德时代全资持股。值得注意的是,近几个月,宁德时代在山东接连注册
自从被纳入国家级规划以来,以eVTOL为代表的低空经济就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业内对该领域的布局不断加码。5月1日,由贵旅集团携手亿航智能举办的“贵州文旅观光飞行展演首飞活动”,在贵州黄果树瀑布正式启动。这是全国首次在大型瀑布景观区开展eVTOL低空观光飞行活动,也是贵州低空经济在低空旅游领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二五年度第21批集中招标(第一批储能系统设备)招标中标结果公示。海博思创、融和元储、新源智储、天合储能、中车株洲所、天诚同创6家企业中标,其中海博思创中标容量1.4GWh,融和元储中标容量1.5GWh,新源智储中标容量800MWh,天合储能中标容
4月30日,内蒙古能源集团旗下的内蒙古蒙能斓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200万千瓦“阿电入乌”区域互济新能源项目储能系统设备采购招标公告,项目拟建场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乌斯太镇)境内,拟采用磷酸铁锂电化学构网型储能设备,总容量为300MW/600MWh。该储能设备分开建设1#升压站
4月30日,宁夏电投永利(中卫)新能源有限公司300万千瓦光伏基地项目300MW/600MWh储能电站EPC工程招标公告发布,项目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光伏基地储能工程拟建形式为电源侧储能,储能项目包含3座储能电站,分别设置于三座新建330kV升压站内。每座升压站的储能设施容量均为100MW/2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星云股份发布投资者活动关系记录表。针对未来行业发展前景,公司表示,随着全球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加深,新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电动化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电动飞机、电动船舶、机器人等诸多新型应用场景层出不穷,固态及半固态电池技术也陆续取得突破
5月6日,中国电建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发布中国电建水电十二局凉山盐源牦牛坪光伏发电项目升压站EPC工程项目68MW/136MWh构网型储能采购项目招标公告,项目位于四川凉山,本次采购的范围为额定容量68MW/136MWh储能系统所需设备的供货及指导安装,包括电池系统(集装箱形式)、储能变流、箱变、
欧洲最大的锂电池企业Northvolt破产后,一系列后续问题接踵而至。5月5日,沃尔沃旗下锂电池公司NOVOEnergy宣布启动深度重组计划,将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并调整运营规模,这将导致50%的员工面临裁员。据了解,此次裁员涉及多个部门,仅保留关键技术团队及首期工厂运维人员。其位于瑞典谢莱夫特奥的首期电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海目星发布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评估报告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公司深度参与新一代锂电池技术固态电池设备的开发,与某固态电池的技术领军企业达成5年期战略合作协议,并签订了价值4亿元的2GWh固态电池设备量产订单,成为了行
2025年,锂电池行业发生关键性转折的一年,多年后回望,也许你会发现2025年将成为诸多技术产品的爆发元年。其中,固态电池、硅碳负极、高压密磷酸铁锂、9系超高镍、磷酸锰铁锂、无极耳大圆柱、兆瓦超充、盐湖提锂、新型钠电池,以及更加安全的锂电池系统,以上10大技术和对应产品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30日,国家电投2025年度第一批5GWh储能系统中标候选人公示,海博思创、融和元储、新源智储、天合储能、中车株洲所、天诚同创6家企业入围。整体报价为0.422-0.477元/Wh。据悉,此次集采规模共5GWh,其中标段一集中式4GWh,标段二组串式1GWh。其中,集中式储能系统的中标候选人分别为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5年)》。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度,纳入EVTank研究范围的140家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合计营业收入达到21842.54亿元,合计研发投入达到1235.33亿元,行业总体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5.66%。从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