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导语:两大电网公司的规模是多少年发展与积累的结果?大家谈到的电网公司强势,这个强势与任性的背后有一个万亿级的现金流在做支撑,而且正是这个现金流,支撑起了电网的发展创新与服务品质。自然垄断形成的资源及资金沉淀,不是一个增量配电网项目公司能够与之匹敌的。
(来源:微信公众号 智见能源 ID:SmartEnergyView 作者:智见)
纵观我国四十年的改革历程,不论是哪一场哪一个阶段的改革,是什么形式的改革,都离不开“投资”这一驾有力的马车,当然,中国的电力体制与增量配电网的改革亦应不会例外。2015年中发9号文,中共中央的电力体制改革旨在让社会资本公平的参与到配电网的投资建设,通过改革来激发市场的活力,释放电力体制的巨大红利,是这一轮改革总设计师的“初心”。
一、关于收益及其合理性。
投资就要解决收益的问题。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曾经提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这里面包含着一个深刻的市场哲理与资本天性,市场与资本都是逐利的,没有客观的利益存在,就不会有主观的利益驱动。市场化的投资,用市场去配置资源,用改革改倒逼价电价形成机制,理顺投资与收益的关系。我们回过头看,当年的“集资办电”,背后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客观上为电力用户解决了电力供应问题,平衡了负荷与电量,但在主观上,是投资者的有利可图,让资本找到了出路,大家盆满钵满。后来“厂网分开”,电力需求随着经济增长是长期稳定的需求,发电集团在市场的驱动下,在国家政策及地方政府的推动下,进行了大量的电源点投资,市场也是积极的,投资的惯性,终于把发电装机干到了20亿千瓦,发电集团与电网公司,皆大欢喜。近年来,新能源方兴未艾,也在印证亚当斯密的这句话,市场的利益驱动,国家的政策引导及补贴,只要有利益的驱动,没有干不成的事业。
社会资本投资增量配电网,从第一批试点的业主确定到第五批试点申报,历时四载有余,电网公司也从当初的“守土有责”到了今天开放心态、积极配合。然而,参与市场投资者的态度却从改革之初的群情激昂,摇旗呐喊,跃跃欲试,到了今天审慎与迟疑。这些社会资本中,可也不乏资金雄厚的国家队与优质的上市公司资源。何至于此?
在已经公布的《关于制定地方电网和增量配电价格的指导意见》中,对增量配电网的用户电价价格为“上网电价+省级输配电价+配电价格+基金及交叉补贴”,同时规定用户终端价格不能高于直接接入本级电压等级的价格。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基金及补贴都已经划定,那配电价格的空间又将何在?投资业主及资本的投资收益能否保证?谁来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带有垄断性质的,公共基础服务中“准许成本+合理收益”是基本的定价原则。
如果我们说输配电价的核定很“奇葩”,将来的增量配电网价格的准许成本也会让你纠结,谁会是既得利益者?合理收益要完全剔除由于辅业的大量滋生导致的利益转移,它的核算基准是什么?以基础投资的成本还是未来的销售收入?这里面却又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可以料见,未来的增量配电网投资主体,也会有今天两大电网面临的主辅分离的管理和监督相同的境况。
二、关于现金流与边际成本。
资本还关注一个现金流的问题。这个问题分解一下就是:增量配电网在现有的法律及政策背景下,前期对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未来产生的运营现金流能否支撑公司的运营?未来收入的增长是否可期?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就是项目公司现有的估值,有没有可靠的现金流保证且是持续的增长是资本最关心的指标之一。大家可能都会想,搞增量配电网去卖电怎么可能不挣钱呢?两大电网公司不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们可以清晰的认识到:增量配电网的试点项目,大多位于新设的产业园、工业区、高新区等。“通电”为产业园“多通一平”的基础工作之一,出于招商引资需要,电网建设需先于产业发展。根据产业园发展规律,理论上,园区的用电需求为“先低后高”。因此,社会资本在新设产业园内投资增量配电网,前期投资的现金流出巨大,运营前期的售电量较低,现金流入较少。预计多数增量配电网项目的前期营业收入会低于付现成本,项目公司偿债备付率会低于1.0,由此,项目公司就是“短债长投”。另外,理论上,新建产业园的用电需求为“先低后高”。但是,这仅是理论上的判断,后期用电量能否达到预期,项目公司无法通过市场手段获得保证。如果政府不提供最小需求量保证(保证担保),以及其他增信措施,则无法实施以收益权质押为特征的项目融资。融资渠道窄、融资成本高、融资期限有限,配电网底层资产大概率无法平衡融资成本,另外,投资的机会成本亦较大。
回过头来看,两大电网公司的规模是多少年发展与积累的结果?大家谈到的电网公司强势,这个强势与任性的背后有一个万亿级的现金流在做支撑,而且正是这个现金流,支撑起了电网的发展创新与服务品质。自然垄断形成的资源及资金沉淀,不是一个增量配电网项目公司能够与之匹敌的。
边际成本是你的资本无法与电网企业相提并论的不争事实。电网企业通过多年的发展,存在一个供电边际成本的问题。社会资本在增量配电网的前期投入与产出,相比两大电网公司,在成本上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的。
电网企业干一个增量配电网,从建设到运营的轻松程度与社会相比,那是万事俱备,连东风都不欠。社会资本要干成一个增量配电网项目,难度与成本在此不赘。
三、不忘初心,重温《中发(2015)9号文》。
新电改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改革,建立健全电力行业“有法可依、政企分开、主体规范、交易公平、价格合理、监管有效”的市场体制,努力降低电力成本、理顺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打破垄断、有序放开竞争性业务,实现供应多元化,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水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安全可靠性,促进公平竞争、促进节能环保。
9号文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设计,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放开、一独立、三加强”,即: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开放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规范运行;强化政府监管,强化电力统筹规划,强化电力安全高效运行和可靠供应。
增量配电业务的试点本是对“放开两头”的主旨精神的践行,走过这些年来看,改革命运多舛,究其根本,还是参与竞争的主体身份不对称,缺少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中间与两头的模糊界线,在增量配电业务上,你拿什么去与电网企业竞争?
2020年1月18日星期六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相比于之前各地建设的零碳园区,这次是从中央政府层面顶层规划和推动,并且给出了具体的细则,比如申报条件,核算方法等。这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首次从国家层面为“绿电直连”模式构建了完整的规则框架。这一政策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相对明确的物理隔离与权责重构,为新能源高效消纳与碳足迹溯源认证带来新的市场机遇。(来源:电联新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25年1-6月共有28个省区市核准了583个风电项目,规模高达76654.01MW。根据项目类型看,其中陆上集中式风电项目389个,总容量51018.31MW;陆上分散式风电项目124个,总容量3292.2MW;海上风电项目6个,总容量3104MW;一体化项目64个,总容量19239.5MW。*注:贵州省为1-4
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方案》明确,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和。重点任务方面,《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
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文件指出,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加强园区及周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支持园区与周边非化石能源发电资源匹配对接,科学配置储能等调节性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模式,鼓励参与绿证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国家发改委将在试点探索、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等方面对零碳园区建设给予积极支持。各地区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本地区工业和信息化、能源主管部门等推荐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以下简称《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通知》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答:当前,我国已进入实现碳达峰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建立一批零碳园区”。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零碳园区的建设条件、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组织方式等一系列内容。《通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7月16日,河北永年区2025年第三季度屋顶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容量信息公示。公示显示,永年区2025年第三季度区域预警等级为黄色,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并网分布式光伏124873.554兆瓦。原文如下:河北永年区2025年第三季度屋顶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容量信息公示根据《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屋顶分布式光
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有力支撑。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大力推进生态强企建设,加
6月28日,许继电气9项科技成果顺利通过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组织的鉴定,其中8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本次鉴定会邀请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润电力、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行业专家学者组成鉴定委员会,共同对电网运行控制、智能量测与计量、人工智能与电力系统融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7月16日,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公布海南省2025年第二季度分布式光伏配电网可开放容量的通知(琼发改便函〔2025〕2065号)。原文如下: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公布海南省2025年第二季度分布式光伏配电网可开放容量的通知琼发改便函〔2025〕2065号各
夏季高温,且是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季节,保供电形势严峻复杂。国家电网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在各地,科技保供手段不断涌现,提升了负荷预测、灾害预警、电网巡检及抢险救灾质效,为迎峰度夏保供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雨绸缪精准预测天气负荷变化准
记者16日从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获悉,今年1至6月,贵州绿电交易电量43.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4%,参与绿电交易的电力用户达703家,同比增长了7倍。近年来,贵州加快构建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有序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6月底,贵州电网统
北极星储能网讯:大城县悦储新能源100MW/400MWh独立储能项目EPC招标发布,建设资金来自企业自筹,项目出资比例为100%。项目业主为大城县悦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河北悦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企业。项目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新建设一座100MW/400MWh的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并配套新建一座220
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参照国家学科分类标准,坚持“统筹协调、继承发展、交叉融合”原则,创新构建“电力学科引领、多学科协同赋能”的新型电力系统特色技术学科体系,全面厘清电网发展底层根技术,绘制形成技术学科图谱,邀请行业内外优势力量以学科建设为锚点,携手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科技创新。公司
2025年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相比于之前各地建设的零碳园区,这次是从中央政府层面顶层规划和推动,并且给出了具体的细则,比如申报条件,核算方法等。这
7月14日,甘肃发改委员发布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指出,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电网侧新型储能,均不含直流配套电源。容量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跨电网经营区中长期、绿电、现货等各品种和场景的交易规则。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打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关键堵点的重要突破性举措,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正式迈入跨电网
我国自2022年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以来,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下,电力行业加速市场化转型,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电力资源正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发改体改〔2025〕915号,以下简称《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深化
7月9日,新疆办市场监管处关于印发《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实施细则》的通知,通知指出,新疆省调及以上电力调度机构直调,参与疆内电力电量平衡,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上的并网公用火电(以下简称火电),风电、光伏、光热(以下风电、光伏、光热统称新能源),全厂容量5万千瓦及以上的水电,抽水蓄能
山东省作为国内储能发展的先行区域,其政策环境持续引导着独立储能项目的运营形态与收益模式深刻演进。在电力体制改革深化,尤其是电力现货市场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山东独立储能项目已从早期主要依赖容量租赁和容量补偿的单一模式,逐步转向更为复杂多元、与市场波动紧密关联的运营格局。本文旨在解读现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迈向常态运行之后,中国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突破经营区域限制,建立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中国统一电力市场“最后一公里”被打通。今年6月底,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标志着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试行验证”迈向“常态运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
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7月1日至9月15日,超20亿千瓦时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电能,将通过闽粤联网工程全天候送至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跨经营区电力交易进入常态开展新阶段。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次交易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