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是国内燃料电池行业举办的国际一流的年度行业盛会,聚集全世界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的专家、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商、氢能燃料电池领域投资者和政府政策的制定者,携手促进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发展。本文以第四届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内容为基础,结合目前行业发展现状对未来燃料电池汽车与氢能关键技术趋势进行了阐述。
2 上游制氢技术趋势
2.1 制氢的主要途径及技术对比
制氢的主要途径有热化学重整、电解水和光解水3 类。目前主要以石化燃料化学重整为主,但消耗储量有限的化石燃料并不能摆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电解水制氢低碳、可持续,但效率只有50~70%,并且电解水制氢需要消耗大量电能,高电价抬高制氢成本,但在电价下降将逐步扩大规模。光解水是理论上最理想的制氢技术,但当前仍处于研究的初期阶段。生物制氢法是以生物活性酶催化为主要机理来分解有机物和生物质制氢,其主要优势是来源广且没有污染,反应环境是常温常压,生产费用低,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能源的生产过程。主要制氢技术的对比结果见表2。
2.2 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的突破
对于重整制氢来说,制氢的过程也会消耗大量能源,破解此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尤其是将本来弃掉的风电、光伏电能转化为氢能储存起来最为经济。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取氢气的技术近年来备受关注,可再生能源制氢研究成果及示范项目也在不断涌现,如表3所示。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导致弃风、弃水、弃光现象十分严重,通过将风电和光电转化为氢能储存起来,不仅可解决弃电问题,还能反过来利用氢气再发电增强电网的协调性和可靠性。
2.3 制氢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制氢成本角度上看,煤气化制氢成本最低,其次是天然气制氢,而电解水制氢的成本最高。目前,相比于石油价格,煤气化和天然气制氢的市场已有利润空间,但电解水制氢的经济成本大于收益,仍需要政府补贴。从绿色发展角度分析,煤气化和天然气制氢碳排放量较高。利用弃水、风、光、核等可再生能源来电解水制氢,更符合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未来制氢方式的发展趋势主要受技术可用性、成本可控性、绿色可循环性这三大因素驱动。
煤气化制氢技术成熟,适合大规模制备,成本低,空间布局广泛,煤炭资源丰富,但是能耗高、不环保、碳排放高。在未来10~20年内,煤气化制氢仍会是是制氢的主要方式,并通过CCS(通过碳捕捉技术,将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再通过碳储存手段,将其输送并封存到海底或地下等与大气隔绝的地方)/CCUS(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循环再利用)技术降低碳排放污染[4]。
可再生能源制氢能耗低、环保、碳排放低,但是全生命周期内成本较高、可用于制氢的风能、光能、水能等资源无法稳定供给。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30年,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氢气成本可能下降30%[3]。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在《可再生能源制氢经济性》报告中表示,目前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维持在2.5~6.8美元/kg,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有望降至1.4美元/kg。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则可能降至0.8美元/kg。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解水设备成本的迅速下降,预计2030年后将逐步替代煤气化制氢的地位。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电解水将成为主流制氢技术。
3 中游氢气储运技术趋势
3.1 主要氢气储运技术
氢气体积能量密度极低,且极易燃爆,如何将分散在各地的氢气高效配送到加氢站,提高储运效率和氢气品质是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重大瓶颈。安全、高效、廉价的氢气储运技术将成为实现氢能商业化应用的关键。目前主要的储运氢材料与技术有高压储氢、液体储氢、金属氢化物储氢、有机氢化物储氢等。
选择何种运输方式,需基于以下4点综合考虑:运输过程的能量效率、氢的运输量、运输过程氢的损耗和运输里程。主要储、运氢技术的对比见表4、表5。
3.2 氢气储运技术发展趋势
总体看来,目前高压气态储(运)氢技术相对成熟,但实现大规模、长距离储运技术的商用化前需要攻克几大关键技术难题。
(1)解决氢脆问题的技术。氢气本身活跃性较高,容易和钢材、岩石发生化学反应,当涉及管道掺氢和地下地质储氢时,应做好不同掺氢比例对现有管道影响的研究,测试氢气与管材的相容性,确定安全掺氢比例范围。
(2)液态储氢技术。液态储氢技术主要是采用液体有机化学储氢,如日本LOHC 技术是使用甲苯作为载体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氢气结合形成有机氢化物进行储氢[6],该技术的主要问题是加载氢和卸载氢反应温度较高,因此该技术较适合应用于长距离、大规模的氢气储运场景。
(3)化学固体储氢技术。化学固体储氢的突出优点在于安全,氢是处于低压下与另一种物质(储氢化学固体)结合成准化合物态而存在,不需要高压和低温。储氢化学固体主要包括储氢合金 (LaNi5),轻质金属氢化物(MgH2)[7],配位氢化物(NaAlH4),非金属氢化物(NH3·BH3)等材料。
4 下游加氢技术趋势
4.1 世界各国加氢站总体概况
加氢站作为氢能源产业或者氢能源下游应用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全球氢能产业建设布局的重点。据H2 stations统计,截至2018年欧美国家的加氢站供应链已初具规模。截至2018年底,全球加氢站数目达到369座(图1),其中欧洲地区拥有加氢站152座,位居第一;亚洲 136 座、北美 78 座,其他地区仅3 座。
在全部 369 座加氢站中,有 273 座对外开放。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图2),日本凭借102座加氢站位居第一,德国和美国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但与日本差距较大。日、德、美三个国家加氢站共有204座,占全球总数的55%,显示出三国在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及前沿地位。此外中国加氢站数量为23座,位居全球第四位。
4.2 美国加氢站分布
美国为调整能源结构,构建低碳社会,对氢能的发展进行了大力的扶持。美国加州陆续出台了零排放汽车法规和低碳积分等激励政策,将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促进了加氢站的建设,发达的加氢网络又保障了燃料电池汽车的自由出行。截至 2018 年 12 月 25 日,美国加氢站已达37座,且大部分位于加州地区。加州地区的加氢站全部对外开放,供应规模在 100~350 kg/天,并可实现 35 MPa/70 MPa 双压力加注。加州发达的加氢网络主要得益于精准的布局模型、完善的商业模式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其布局依据加州大学STREET 模型,基于市场分析、土地利用、交通路网和驾驶可达性等基本要素进行综合优化,确定加氢站位置和数量,精准布局加氢站网络,美国加州加氢站布局见图3。
而商业模式方面,美国则采取“以站促车”的方式,通过适度超前建立完善的加氢站网络,解决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需求,来促进燃料电池汽车的快速发展,截至 2018 年 12 月 1 日,在美国销售与租赁的燃料电池汽车共有 5 658 辆。政府不仅在政策上支持,发布了加氢站许可指南,为加氢站建设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意见,有效提升了审批速度;同时也在资金上进行激励,加州政府将提供加氢站 70%的投资资金,并在前三年每年提供10万美元的运行资金支持,并确立每年10月8日为国家氢能及氢燃料电池日。
4.3 德国加氢站分布
德国为遏制环境进一步恶化,于 2016 年 11 月发布《德国 2050 年气候行动计划》,政府将通过严格的措施降低尾气排放。同时,德国还出台了《氢燃料电池技术政府计划 2016-2026》,计划将拨款 2.5 亿欧元支持氢燃料汽车量产,激活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奔驰、宝马等车企也在积极研发氢燃料电池技术,分别开发出奔驰 GLC F-CELL、宝马 i8 等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在德国已得到了长足发展。加氢站在德国主要城市及其连接走廊上进行了布局,截至2018 年 12 月 25 日,德国已建成加氢站 58 座、立项规划 4 座、正在审批 11 座、正在建设 11 座、调试阶段 10座,基本覆盖德国 7 大都市区范围,运营加氢站均能实现 70 MPa 的压力加注,并能实现全天对外运营,德国加氢站布局见图 4。同时,由 Air Liquide、Daimler等 6 大股东为主成立了联合机构 H2Mobility,负责加氢站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并成立专项运行基金。
图4 德国加氢站布局[9]
H2Mobility计划在汉堡、柏林、鲁尔、法兰克福、斯图加特、慕尼黑6大都市圈的主干道和高速公路上建成100座加氢站,其中以上6大城市圈各布局10座,其余40座布局在相邻城市之间,作为加氢站网络的连接站和目的地站形成环网状氢能高速公路。
4.4 日本加氢站分布
日本受限于大部分化石能源依赖于进口的现状,极其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并将氢能列为极其重要的战略能源。同时日本认为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是实现3E(环境保护、能源安全和经济增长)目标的有力方式。日本是全球加氢站建设数量最多的国家,截至2018年2月,已达102座,其中39座移动加氢站,63座固定加氢站,加氢站可在70 MPa压力标准下,3 min左右加注 5 kg 氢气。加氢站主要围绕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4大都市区而建,并由大城市向周围地区辐射,形成了区域联动加氢网络。其中部分加氢站采取分时开放模式,以确保商业运营经济性。日本加氢站布局见图5。
为实现加氢站规模化商业应用,2018 年 3 月,在日本政府的授权许可下,6 家加氢基础设施开发商、3家汽车制造商以及 2 家金融机构等企业联合成立了JapanH2Mobility(JHyM)公司,并统一对其管理的加氢站进行投资部署、建设运营以及商业模式探索。同时,日本经济产业省制定了加氢站补贴计划,包括建设、运营补贴等,并且设定了在 2030 年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到80万辆的目标;新能源和工业技术发展组织联合相关企业正研发高效低成本的加氢站关键技术。
4.5 中国加氢站问题探究及发展建议
2018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月产量达465辆,但是加氢站布局发展体系尚未成形,对标国外加氢站布局发展情况,正视我国加氢站布局发展现状,从立项审批、布局建设以及运营管理等发展环节出发,全视角剖析加氢站目前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出目前我国加氢站建设中监管体系待完善、审批流程不明晰、商业模式不成熟、核心技术未突破4大主要问题。立足问题根源,破解发展困局,有利于加快我国加氢站发展体系成形,促进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正视我国加氢站发展现状,借鉴国外加氢站先进发展经验,有针对性地为我国加氢站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使加氢站朝着布局规模化、技术自主化、设备国产化、流程安全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业内认为加氢站建设正进入商业化早期,单位燃料的建设成本和氢气成本均可大幅度下降。现有每个加氢站的加氢能力为160 kg/天,可以满足300辆燃料电池轿车加氢;进入商业化早期后加氢能力可以提高到 450 kg/天,利用率将提高到 74%,建设成本预期提高 5.7%。按每个加氢站每天加注450 kg 氢气计算,相应氢气成本为 5.9 美元/kg;大规模运行阶段氢气的成本将下降到 3.49 美元/kg,成本降幅超过40%。加氢站运营呈现集成化、模块化发展的新趋势,混合站数量逐渐增长,混合形式从独立式加氢站、加油站并设加氢站,发展到加油站、加气站、加氢站三站合一,以及与便利店并设或与充电桩并设的加氢站。为燃料电池汽车的普及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5 结束语
氢能是未来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的多元能源供给系统的重要载体,其开发与利用技术已经成为新一轮世界能源技术变革的重要方向。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能源短缺国家。氢能对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新时代能源转型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本次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全世界氢能关键技术的专家、制造商、投资者和政府政策及标准的制定者齐聚一堂,携手促进氢能的市场化及商业化发展。大会通过促进氢能技术领域的国际交流、展示与合作,实现产业推进和升级并达到共赢,为人类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新时代能源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再次期待未来氢能领域有更多新的声音。
参 考 文 献
[1] Hydrogen Council. Research Report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hydrogen energy in Germany[C]//2018 23rd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Bonn, Germany,Sep 4, 2018.
[2] China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and National Technical Committee for hydrogen energy standardization. China's hydrogen industry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blue book 2016 in China[C]//2016 China hydrogen energy and Fuel Cell Industry Summit Forum, Yunfu, China, Oct 28, 2016.
[3] Jiangsu Center of China Economic Information Society.Annual Evaluation Report on Hydroge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C]// 2019 4th International Hydrogen Fuel Cell Vehicle Congress, Rugao, China,Oct26-28,2019.
[4] MIAO Ping. Analysis of China's Hydrogen Production and Hydrogen Industry Chain[C]// 2019 4th International Hydrogen Fuel Cell Vehicle Congress, Rugao, China,Oct26-28,2019.
[5] China hydrogen energy alliance. China's hydrogen energy and fuel cell industry white paper 2019[C]// 2019 Press conference of China's hydrogen energy and fuel cell industry white paper (2019 version), Weifang, China, Jun 26,2019.
[6] KOIKEDA Kira. The Commercial Potential of LOHC in China[C]// 2019 4th International Hydrogen Fuel Cell Vehicle Congress, Rugao, China, Oct26-28,2019.
[7] ZHOU Jianan.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Magnesium- based Solid Hydrogen Storage in Hydrogen Energy Industry[C]//2019 4th International Hydrogen Fuel Cell Vehicle Congress, Rugao, China, Oct26-28,2019.
[8] Ludwig bölkow systemtechnik,TüV SüD. The 11th global hydrogenation station statistical report [EB/OL].[2019-2-15]. https://h2stationmaps.com/.
[9] Zhao J., Chen Y., Fang H., Liu Y.,et al.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ydrogenation Station Network Layout in China for Fuel Cell Vehicles [J].Journal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 2019(06):201-208.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5日上午,上海电气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仪式在吉林省洮南市举行,在吉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蔡东,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吴靖平,白城市委书记李洪慈,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大勇,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等领导的共同见证下,首批绿色甲
当地时间7月14日,北京明阳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阳氢能”)与巴西GreenWorldEnergyHydrogen(GWE)在巴西MatoGrossoDoSul的CampoGrande举行隆重的签约仪式,正式签署了供货协议。根据协议,明阳氢能将向GWE的多个绿色发展项目提供成套制氢装备和技术支持,其中包括1000Nm³/h及2000Nm³/h的A
在“双碳”目标与全球环保技术迭代的大背景下,由粤港澳大湾区洗涤商业联合会指导,广州加贝斯展览有限公司主办的2026中国(澳门)国际环卫、清洁设备及用品展览会(简称“澳门清洁展‘’)将于2026年3月18-20日在澳门威尼斯人金光会展A、B馆盛大举办。展会“智净未来·绿动全球”为主题,聚焦环卫清洁全产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指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国华投资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制氢项目EPC总承包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第一章公开招标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国华投资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制氢项目EPC总承包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106609,招标人为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国华投资国华(赤城)风电有限公司氢气运输服务公开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国华投资河北分公司赤城制氢厂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经济开发区,该项目用自有新能源电源开展电解水制氢,项目总氢气产能为4000Nm/h,一期建设2000Nm/h(折合4272kg/d),二期预留用地(规模2000Nm/h)。产品氢纯度为99.999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的通知。文件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鄂托克旗人民政府先后与深圳市好风光氢能科技公司、浙江阳明电力建设公司和东方电气自动控制工程公司座谈并签署框架协议。旗委副书记、政府旗长苏智雄出席并讲话。深圳市好风光氢能科技公司董事长王小成、浙江阳明电力建设公司副总经理陈建磊、广东省内蒙古商会执行会长郭晓东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5日,中国能建发布公告,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新签项目数量为10740个,新签合同额3864.6亿元。2025年上半年新签项目20273个,新签合同额7753.57亿元,同比增长4.98%。一、按业务类型统计注:1.传统能源业务包括火电、水电、输变电、核电等业务。2.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业务包括风电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7月11日,北京明阳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阳氢能”)与QairBrasil于巴西Ceará州的Fortaleza正式签署制氢装备合作协议,明阳氢能将作为氢能设备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执行QairBrasil在Fortaleza的H2BRASIL项目20MW成套制氢装备的设备合作和运维任务。明阳集团、明阳氢能
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与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攀枝花川港燃气有限公司在攀枝花市共同签订《掺氢管道输送应用验证及科技试验平台合作共建协议》。四方将共同推进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的掺氢管道输送应用验证及科技试验平台建设。根据协议内容,四方共
6月27-28日,2025IEEEPES能源发展与发电技术研讨会氢能与发电技术论坛在北京召开。会上,国家电力投资集团首席科学家柴茂荣教授作了题为《清洁氢技术及产业发展趋势》的报告,欢迎品读。[$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专家介绍柴茂荣,教授,国家电力投资集团首席科学家,国家电投氢能
近日,由隆基氢能联合国际能源巨头ACWAPower、中国电建华东院共同打造的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绿氢项目(以下简称“乌兹绿氢项目”)成功实现产氢,为全面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标志着隆基氢能在中亚地区的首个大型绿氢项目取得里程碑式突破,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技术+国际协作”的典范案例。成功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4日,上海市海洋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指出,大力支持新能源船舶的研发和应用以及传统船舶的低碳化转型,加快研制新一代双燃料环保船、液氢运输船和电动船舶,加快LNG、甲醇、液氨、氢等燃料动力船型的研制
能源与产业协同转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周原冰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能源与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落实“双碳”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抓手。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值此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
近日,在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重钢集团”)环境评价攻坚工作中,重钢集团旗下重庆钢铁集团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重钢运输公司”)联合渝鸿创能,部署50辆搭载国鸿氢能燃料电池系统的氢能重卡,构建起覆盖钢渣、钢材等工业物资的清洁运输网络。该批次氢能重卡的运输范围辐射重庆长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18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福建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中长期规划(2025—203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氢能产业分为两个阶段发展任务:一是2025至2030年为起步发展期,建成10个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1-3个百兆瓦级绿电制氢示范项目,建成1-3个氢基绿色船舶燃料加注港口
国际能源研报(2025年6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本期核心观点❖进入6月,俄乌冲突进入关键阶段,双方博弈持续升级,美伊核谈判陷入僵局,中东局势骤然紧绷,地缘政治风暴瞬间席卷全球原油市场,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截至目前,中东局势仍陷于紧张漩涡中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湖南省政府在官网发布了《湖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7年在交通运输、氢储能、氢冶炼、氢化工等部分领域实现规模应用,市场机制和管理机制更加健全,集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骨干企业10家左右,氢能关键材料部分领域产业规模全国领先,氢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筹建的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在氢能检测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填补空白,打造全链条检测平台中心总投资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国华投资国华(赤城)风电有限公司氢气运输服务公开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国华投资河北分公司赤城制氢厂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经济开发区,该项目用自有新能源电源开展电解水制氢,项目总氢气产能为4000Nm/h,一期建设2000Nm/h(折合4272kg/d),二期预留用地(规模2000Nm/h)。产品氢纯度为99.999
十年蜕变——国家电投重组成立以来改革发展成就综述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
继4月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交能融合指导意见之后,交通运输部再次携手此前十部门中的三部委,出台与交能融合相关细分领域的规划建设文件。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编制的《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4日,深圳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深圳市坪山区落实“双碳”战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指出,支持企业建设新型电池及储能、充电设施、光伏、氢能、智能电网和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中试生产线,对项目总投资额(不含土建)在500万元以上的,按设备投资额的1
近日,成都市发布了《关于开展2025年度成都市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应用项目(第一批)申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成都将以“揭榜挂帅”方式稳步推进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推广工作,2025年分两批次推广1000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其中第一批推广500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应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7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天津市科技局天津市财政局发布关于修订印发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内容指出,支持工业企业高质量投资,给予最高5000万元支持;推进产业基础再造,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全文如下:市
7月7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天津市科技局天津市财政局发布关于修订印发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内容指出,支持新能源发展。围绕先进新型电池(锂电池、半/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产品及关键材料,高效光伏产品、风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消息,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关于修订印发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提到,围绕先进新型电池(锂电池、半/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产品及关键材料,高效光伏产品、风电整机及关键部件,制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威孚高科)发布关于聘任公司副总经理的公告。公告称,威孚高科于2025年6月25日召开了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公司副总经理的议案》。经公司总经理提名,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核通过,公司董事会同意聘任薛亮先生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