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Maxwell(Maxwell Technologies/Maxwell Laboratories等)截至2020年初已有近1100项专利公开,主要分布为电容器相关内容;电极、添加剂也有部分内容。干法电极技术可为超级电容器和动力电池制备电极。
干电极的主要制备工艺(亦称“干法涂布”)为:选择非纤维化粘结剂;球磨非纤维化粘结剂造粒;混合非纤维化粘结剂、纤维化粘结剂和电极活性材料(正极/负极)等;压延成膜。为保证物料的塑性,成型过程中多需要加热混合物至100oC以上。
Maxwell使用的非纤维化粘结剂包括聚偏氟乙烯、羧甲基纤维素等;使用的纤维化粘结剂主要是聚四氟乙烯;工艺多采用并行流程。
相比于传统湿法电极工艺,干法以球磨替代搅拌,以压延替代涂布,并省去了湿法涂布后的烘干过程,可节约溶剂、缩短工时、避免溶剂残留、降低设备复杂度。
但是干法工艺也存在弱点,即难于实现活性材料的均匀分散,对锂电池而非超级电容电极材料而言尤其如此。良好的分散效果与材料导电性要求使得粘结剂与导电剂的减量、活性物质占比的提升具有相当挑战性(且厚电极或为被动选择,见WO2017/151518A1原文:Increasing fibrillization of the binder material may facilitate formation of thinner electrode films, such as dry electrode films)。
2、干法正极:三元迎倍率挑战,硫系或奇兵出击
专利WO2019/222110A1对多种正极材料干法工艺的适用性进行了权利要求,包括磷酸铁锂、锰酸锂、钴酸锂、NMC、NCA、镍锰酸锂、钛酸锂(考虑对锂电压,钛酸锂事实上是负极材料)、硫系正极等。实施例小软包电池采用的正极以三元材料为主。三元正极样品的首次循环容量保持率多在90%以上。
后续实施例的循环性能分析仅依托NMC111样品展开,或说明干法正极对高镍的兼容性有待提高。
在容量-放电倍率的分析中,相关样品在2C放电倍率下取得了超过90%的容量保持率。但是并无配套的充电倍率-循环寿命研究,数据完备性相比于本报告第一部分介绍的公司在无钴正极、电解液添加剂方面的研究差距较大。
我们认为,专利中的采用干法NMC111正极的小软包电池实施例初步体现了干法制备正极三元材料的能力,在较低倍率充放下有一定循环寿命。但是,其元素配置比例相对保守,正极容量较低;循环寿命相比于当前商业化的湿法产品(如宁德时代NMC532-石墨产品)仍有相当差距。
专利US2019/0237748A1对干法NMC622正极及配套小软包电池的性能表现进行了探讨。正极首次放电容量在约180mAh/g,首次效率90%,厚度117微米;配套石墨负极首次放电容量在约354mAh/g,厚度137微米。
样品的不同倍率充放曲线见下两图。不论充电放电,高倍率表现都较差,在1C以上的容量保持率即不足80%且专利未给出循环寿命(对照组湿法电池数据更差,但图表13所示数据的性能出色,和优质样品比较更有意义),样品体现的性能对特斯拉超级快充(最大倍率约3C)兼容性差,故可以认为干法NMC622正极的实用性仍不足。
除常规NMC正极外,特斯拉专利WO2019/222110A1还涉及了少许硫碳复合正极材料的研究。实施例中的硫碳复合正极虽然除一张容量图外没有其他实验数据,但是硫系正极材料用于锂硫电池可能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300Wh/kg以上)的值得探索的路径。
锂硫电池的研究工作是学术界的重点工作之一。如发表于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上的论文High-performance all-solid-stat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with sulfur/carbon nano-hybrids in a composite cathode即采用硫-碳纳米管、硫-介孔碳等复合材料正极,初步获得了较高的电池性能表现。同时有研究者认为,干法工艺对抑制循环过程中的正极体积膨胀有一定作用:发表于Science Advance上的论文Expansion-tolerant architectures for stable cycling of ultrahigh-loading sulfur cathodes in lithium-sulfur batteries采用胶质硫、导电碳材料、羧甲基纤维素(特斯拉也使用此粘结剂)干法混合后润湿制得厚电极,在实验室层面兼顾了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依托小软包电池测试的容量、循环寿命等有了相当程度提高。
综合上述有效信息,我们认为:干法正极材料(三元)的主要难点在于材料均匀性不足导致的电池倍率性能劣势,中镍性能指标尚难言优秀(1:1:1对应0.5C/1C,20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85%),后续性能提升需要大量工作。同时我们对前瞻性的干法硫系正极材料及对应锂硫电池表现出较大兴趣;“无钴电池”也可能指代使用干法硫系正极材料的锂硫电池。锂硫电池的技术难度非常大,倍率不高、寿命不足、自放电较明显、体积能量密度有待提高等问题仍需解决,所以材料体系构建、机理分析与性能测试等更多的理论有待完善、实验有待完成、数据有待披露。
3、干法负极:倍率同迎接挑战,期待预锂化硅碳突破
专利WO2019/213068A1分析了石墨和硅材料复合后的负极-半电池表现。石墨-硅复合样品的测试充电容量接近于理论容量,但是充电至负极容量350mAh/g附近即开始出现明显的电压抬升,对应全电池的能量密度预计会受到较大不利影响。没有循环寿命测试数据提供。石墨-氧化亚硅复合样品体现出了相近的容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多家储能上市企业披露其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包括比亚迪、特斯拉、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国轩高科、阿特斯阳光电力、远东股份、骆驼股份、平高电气、许继电气、鹏辉能源、科陆电子、南都电源、科士达、上能电气、通润装备、禾望电气、华宝新能、智光电气、同力日
近期固态电池市场再度升温,行业关注点也经历深刻转变。据观察,相较于以往对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的讨论、主机厂与电池制造商的布局、量产时间表的预期以及eVTOL等新兴应用的探索,当前市场的目光更聚焦于若干核心层面。具体来看,以固态电解质膜为代表的关键材料革新、以硅碳负极为核心的负极材料迭代
日前,西澳大利亚州能源开发商Synergy公司宣布,该公司部署的2GWhCollie电池储能项目中的640个电池组已经安装完毕。电池组和逆变器的安装工作于2024年10月初启动,该项目于2024年3月在退役的Collie燃煤发电厂原址上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电池储能项目之一。该项目将接入西南联网系
在“双碳”目标倒逼能源革命的当下,分布式新能源正以每年30%以上的增速重塑电力市场格局。但当投资者还在纠结“隔墙售电”能否打破电网垄断时,头部企业已悄然用“绿电直供”撬动百亿级市场。这两种模式究竟是政策博弈的产物,还是产业升级的必然?本文将穿透概念迷雾,用真实案例揭秘分布式能源的未
在“双碳”目标与新能源革命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电力系统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当风电、光伏装机占比突破35%,传统电网的调度瓶颈与新能源消纳矛盾日益尖锐,一种名为“虚拟电厂”的新型电力组织模式正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落地。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突破5000万千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消息,SNEresearch发布2025年1月至3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及数据,2025年1月至3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量为221.8GWh,同比增长38.8%。据了解,3月单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91.9GWh,环比上升40.09%,实现大幅增长。另外,本次榜单排名有较大变化,松下从2月的第五位下浮到了
和各个领域的人聊虚拟电厂,有三种不同的底层逻辑。发电企业:福特主义的虚拟电厂作为工业2.0的产物,现代电力系统和汽车产业的底层范式是一脉,即源自福特流水线制造、铁路的时间管理、和泰勒的工作管理。这种思维延伸到虚拟电厂,其特点是:1、强调流水线分工和协作即虚拟电厂就是电厂,电厂是电力系
在“双碳”目标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双重驱动下,一种无烟囱、无冷却塔,却能调度百万千瓦级资源的“隐形电厂”正在全球崛起——这就是虚拟电厂(VirtualPowerPlant,VPP)。它不生产一度电,却通过算法与数据将零散的分布式光伏、储能、电动汽车乃至空调负荷,编织成一张覆盖全社会的能源互联网。从特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LG新能源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第一季度整体营收为6.3万亿韩元,环比下降2.9%,同比增长2.2%;营业利润为3,750亿韩元,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20%,实现扭亏为盈。本季度营业利润包含了4,580亿韩元的《通胀削减法案》(IRA)税收抵免额。按照5月8日汇率
日前,电池巨头松下宣布,计划关闭其太阳能及储能业务部门。松下在其网站上声明:“我们决定终止太阳能及储能业务线。这一调整使我们能够专注于具有最大战略影响力的领域。我们仍对太阳能及储能技术充满信心,并感谢支持这一旅程的合作伙伴和客户。”作为全球储能电池头部供应商之一,松下切入储能赛道
2025年,锂电池行业发生关键性转折的一年,多年后回望,也许你会发现2025年将成为诸多技术产品的爆发元年。其中,固态电池、硅碳负极、高压密磷酸铁锂、9系超高镍、磷酸锰铁锂、无极耳大圆柱、兆瓦超充、盐湖提锂、新型钠电池,以及更加安全的锂电池系统,以上10大技术和对应产品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
2024年,中国锂电池材料行业在产能结构性过剩与需求增速减缓的多重压力下,交出了一份“量增价跌”的答卷。GGII统计了2024年中国38家主要锂电材料上市企业财务数据,以剖析行业发展态势。01行业全景:营收普降,利润分化加剧2024年,中国锂电材料企业整体业绩承压,四大主材营收合计均出现下滑,其中正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多家储能上市企业披露其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包括比亚迪、特斯拉、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国轩高科、阿特斯阳光电力、远东股份、骆驼股份、平高电气、许继电气、鹏辉能源、科陆电子、南都电源、科士达、上能电气、通润装备、禾望电气、华宝新能、智光电气、同力日
近日,采日能源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满都拉100MW/400MWh电网侧储能电站一号项目成功并网运行。该项目的成功投运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在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与电网协同发展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蒙西地区能源结构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作为内蒙古首批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该储能电站采用非步入式液冷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3日消息,通用汽车与LG新能源将通过一项新的电池技术突破,将富锂锰基(LMR)方形电池单元商业化应用于未来通用电动卡车和全尺寸SUV。通用汽车目标成为首家在电动车上部署LMR电池的汽车制造商。由通用汽车与LG新能源合资成立的Ultiumcels公司拟于2028年前在美国启动LMR方形电池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3日,新疆华电哈密十三间房100万千瓦时共享储能+100万千瓦风电一体化25MW50MWh高压级联磷酸铁锂储能设备中标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2754万元,折合单价0.551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2644万元,折合单价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安徽省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合肥融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有限公司动力电池循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征求意见稿公示),目前已编制完成。据相关报道项目位于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项目名称:动力电池循环利用。项目总投资36.2097亿元,规划新建电池包拆解车间、电芯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3日,巴能集团所属内蒙古淖尔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乌拉特中旗德岭山500千伏变电站电网侧储能项目开工仪式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举行。本项目建设容量100MW/400MWh,采用磷酸铁锂储能技术,配套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具备高效调峰、调频及应急备用等功能。项目建成后,可
5月12日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新疆电源装机规模突破2亿千瓦,达到2.01亿千瓦。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2亿千瓦,占比55.72%。在新能源发电装机中,风电装机4952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6286万千瓦。近年来,新疆紧扣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定位,加快推动新能源发展。截至2024年年底
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日产汽车公司由于业绩持续恶化,已决定在日本国内外追加裁员超过1万人。这次裁员同样是日产汽车改善经营状况计划的一部分。就在5月9日,日产汽车还宣布,将放弃在日本西南部的九州岛投资约1533亿日元(约74.6亿元人民币)建造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计划。基于这一计划,日产汽车、丰
近日,比亚迪储能与圣劳伦佐集团(简称“圣劳伦佐”)在深圳坪山比亚迪总部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圣劳伦佐首席创新官PaoloBertetti、圣劳伦佐集团采购总监DamianoVincenzoPatelli,比亚迪储能及新型电池事业部总经理尹小强、新型应用产品线总监姜新军等出席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内容,双方确定“开放创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发布公告2025年第3号(总第35号)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批准发布2025年第三批团体标准,现予公告:1、《电池护照指南》(T/CIAPS0049—2025),本文件提供了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数据管理的信息披露指南,旨在指导企业为其生产的电池产品生成电池护照,以便于对
2024年,中国锂电池材料行业在产能结构性过剩与需求增速减缓的多重压力下,交出了一份“量增价跌”的答卷。GGII统计了2024年中国38家主要锂电材料上市企业财务数据,以剖析行业发展态势。01行业全景:营收普降,利润分化加剧2024年,中国锂电材料企业整体业绩承压,四大主材营收合计均出现下滑,其中正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5月13日,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办“未来能量引擎”固态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发布会暨投资者交流会,并在会后就投资者关注的问题进行交流、回复。公司发布了贝安FLEX半固态及GUARD全固态系列高镍正极、硅基负极、固态电解质、锂碳复合负极等材料,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于湖南省湖南力合厚浦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锂电池材料建设产线循环利用改造项目进行环评公示。项目位于湖南省株洲云龙示范区,现有一条年产0.5万吨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生产线及其中试线、一条年产0.5万吨电池级磷酸铁生产线。改建内容为利用现有厂房改造现有的2条年产5000吨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芳源股份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针对2025年终止“电池级碳酸锂及废旧电池综合利用项目”,原因为“市场环境变化”问题,未来是否重新布局磷酸铁锂领域,现有碳酸锂产能(3.64亿元收入)如何消化等问题做出了回答。芳源股份表示,2025年公司将一如既往地专注于主营业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龙蟠科技发布公告称,与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楚能新能源”)的全资子公司签署了协议,自2025至2029年间合计向其销售15万吨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合同总销售金额超50亿元。具体情况如下:5月9日晚间,龙蟠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常州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慕尼黑当地时间5月7日,全球瞩目的2025欧洲智慧能源展(ThesmarterEEurope)拉开序幕。作为融捷集团旗下新能源事业板块的核心企业,融捷能源(YoungyEnergy)携多款明星产品亮相,涵盖72Ah至587Ah全容量电芯矩阵、1P52S/1P104S电池PACK、多款工商业户外储能柜及5MWh液冷储能电池舱等,为欧洲市场提供覆
1月4日,锂源科技印尼生产基地磷酸铁锂产品成功出货,为中国铁锂厂海外最先开始量产的企业。据了解,锂源科技印尼生产基地总规划产能达12万吨,一期3万吨的年产能已建成,二期9万吨的产线建设也已蓄势待发。且公司已与LGES、BlueOval等国际顶级电池制造商锁定五年期供应协议。24年12月,常州锂源及亚太
7万元/吨后,碳酸锂价格还在更剧烈地下跌。5月8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大跌1400元/吨,五一节后三日降幅超1800元/吨,现来到6.5万元/吨的关口。而期货价格已经跌破6.5万元/吨。5月8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价6.3万元/吨,刷新历史最低。此前,7万元/吨被业内视为碳酸锂价格的成本线,但即便在目前击穿成本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国轩高科在其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披露,公司全年出货约63GWh,其中动力出货占比约65%,储能出货占比约35%。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8%。海外收入占比31.09%。应对海外项目风险国轩高科表示在海外项目推进过程中,通过以下措施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1、搭建国际运营的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振华新材发布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评估报告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指出,多元化产品矩阵及前瞻性技术储备为公司在大增程电池、半固态/固态电池、低空经济、电动两轮车、UPS启停电池、重型商用电动车及储能等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
尽管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动力市场高歌猛进,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并未沉寂,反而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GGII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装机份额首次达到49.9%,以微弱优势领先于三元动力电池。尽管如此,两者差距极小,市场竞争格局依然胶着。在此背景下,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三元正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