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复产复工,电力先行。
电力运行情况、用电量情况可以反映企业生产活动开展情况,备受各界关注。为此,小编将近期部分省份电力运行和复工情况更新汇总如下:
南方五省区负荷电量快速增长
自2月10日复工以来,南方五省区负荷电量水平持续恢复。3月5日,南方电网最高统调负荷为13386万千瓦,比2月9日增长33.18%,恢复到节前负荷水平的81.58%。广东、云南、贵州电网统调最高负荷超过节前负荷水平的八成,广西、海南电网最高统调负荷分别恢复到节前的78.09%、79.83%。其中,广东深圳、广州、东莞、佛山电网统调最高负荷分别为972万千瓦、980万千瓦、1018万千瓦、770万千瓦,较2月9日分别增长85.89%、45.57%、190.28%、150.42%。
广东
3月10日,广东省复工复产整整一个月,用电量与去年同比减少仅2.3%,恢复至今年春节前水平(1月上旬平均用电水平)超过9成。
10日,广东统调最高负荷较复工第一天的2月10日增长61.3%。按复工周期计算,复工第四周(3月2日-3月8日)全省累计用电量87.9亿千瓦时,较复工第三周(2月24日-3月1日)环比增长近15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环比增长超过2成,仍是拉动全省用电量增长主力,拉动全省用电环比增长12.1%,制造业、建筑业用电量环比第三周保持较快速增长。第三产业复工第四周用电量环比增速较第三周放缓,环比增幅回落7.3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第三产业的其他行业同比均为负增长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增长势头,同比去年增长超1成。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第四周用电量环比第三周增长显著,住宿和餐饮业环比增长缓慢。
根据广东省相关部门统计,复工一个月,广东省规上工业企业复工5.2万余家,复工率97.4%。从行业看,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复工率均超过9成。
海南
随着海南复工复产企业不断增加,全省用电量也逐日递增,截至3月10日,13万户工商业企业日均用电量达到2019年12月日均用电量的八成。海南工商业企业3月10日的用电量较2月10日增长54.43%,企业用电需求明显增加。目前,海南省统调电力供应能力达490万千瓦,电力盈余在100万千瓦左右。
据悉,目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用电量提升最为明显;海南省55家较大制药企业日均用电量已达到2019年12月日均用电量的112.75%,反映医药企业已进入良好的生产状态。
据了解,海南省第二、三产业用电量占全省用电量70%左右,此次受疫情影响较大。在第二产业中,影响较大的水泥制造业也逐步复苏;石油化工业电量影响较小,海南炼化等大型工业企业春节和疫情防控期间基本未停产,目前复工率61.68%,复产率91.11%。
云南
云南大工业用电升势明显。3月5日,云南全省大工业用电量2.32亿千瓦时,复产率达87.70%,一般工商业用电量4384万千瓦时,较2月10日增长22.81%。
贵州
随着复工复产企业逐渐增多,贵州用电负荷稳步增长。截至3月7日,全省日用电量3.08亿千瓦时,与2月13日前相比,20多天来用电量逐步回升,增幅达15.2%。
湖北
3月11日,湖北省电网日用电量3.2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7.43%;最大用电负荷1722.6万千瓦,同比下降29.16%。其中,武汉电网日用电量0.8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5.84%;最大用电负荷445.9万千瓦,同比下降34.80%。
3月11日,湖北全省55台2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开22台;全省统调电厂合计存煤500.49万吨。
青海
截至2020年3月3日,全国(除港澳台地区)范围复工指数已达57.42%,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统计中,复工指数高于50%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27个,其中青海省以70.62%位列第一,高出全国平均数13.2个百分点,在全国37个主要城市中,西宁以65.03%位居第一。
截至3月10日,全省总体复工用户16436户,复工率达到83.43%,跑出了青海复工复产的“加速度”。
甘肃
3月1日至8日,甘肃电网用电量达218797万千瓦时,同比下降2.82%;发电量311492万千瓦时,同比降少7.96%。截止3月8日,本月最大用电负荷1281万千瓦,同比下降0.47%。(注:以上数据均不含自备电厂自用部分)
山东
随着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山东用电负荷由受疫情影响初期的不足4500万千瓦稳步回升至3月4日的5800万千瓦,日供电量也从不足9亿千瓦时回升至12.7亿千瓦时,电力总体消费水平已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5%以上。根据能源供需日调度情况,全省电力负荷自除夕以来经历了由低到高、平稳步进的回升过程。
据了解,受疫情初期电力需求不足影响,全省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整体出力控制在较低水平,局部地区出现过弃风弃光情况。随着用电需求稳步回升和电网企业积极争取省外电力调峰支援,目前全省风电场与光伏电站均已稳定实现足量满发与全额上网。
上海
2020年2月,上海全社会用电量98.7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5.04%,较去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较上月回落3.83个百分点。本月最大用电负荷1877.7万千瓦(发生在2020年2月17号)。
2020年1-2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完成230.7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2.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0.5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5.91%,占比为0.24%,负增长贡献率为0.57%;第二产业用电量100.9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64%,占比为43.73%,负增长贡献率为50.71%;第三产业用电量79.8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1.80%,占比为34.59%,负增长贡献率为31.29%。城乡居民用电量49.4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0.74%,占比为21.44%,负增长贡献率为17.43%。
江苏
2月份,江苏省全社会用电量323.9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3.09%;1-2月累计全社会用电量812.1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6.84%。本年度全省统调最高用电负荷8916.20万千瓦,同比下降3.88%。
2月份,全省发电量270.8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5.93%,1-2月累计发电量679.7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7.97%。其中,统调电厂累计614.6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9.48%;非统调电厂累计65.1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41%。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日,江西省将正式执行《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赣发改价管〔2025〕463号),优化后的分时电价机制适应了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电力市场加快建设、电力系统峰谷特性变化等新形势新要求。工商业用户可通过调整用电时段安排,增加谷段用电、减少峰段用电,整体降低用电成本,共同
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联合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在会上发布《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2025》的研究报告。根据预测,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0.3万亿kW·h,比上年增长5%。全年新投产装机容量比上年增长53.2%,规模再创历
蒙古自治区能源局7月4日消息称,内蒙古首个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配套外送通道——蒙西(内蒙古西部)至京津冀直流输电工程,顺利取得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标志着该工程正式转入建设实施阶段。蒙西至京津冀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三交九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首批
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有很多,最为人熟知的当属供电可靠性,就是一年内停电的时间多不多,用全年供电的时间占比全年总时间的数值来体现,通俗的讲法就是几个9。比如4个9,那可靠性就是99.99%,5个9那么可靠性更高。这是宏观层面的电能质量,而微观层面上的电能质量要求就比较多,有电压偏差、电压波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4日,中核科右前旗风储制氢制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制氢侧监理监造终止公告发布。公告称,项目至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参与投标人数量未达到法定要求,项目招标失败。据悉,6月10日,招标公告发布。中核科右前旗风储制氢制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东部
这个超级周末,“苏超”第六轮迎来最“热”赛事。天气“炎热”,温度直逼40℃,频繁刷新历史记录。人气“火热”,南京队主场0:0战平苏州队,观赛人数60396人,创下“苏超”单场观众人数新高。战况一度焦灼,呈现“白热化”态势……让我们来领略一下这场江苏最“热”赛事背后的风采。38℃!10142.4千瓦
路透社6月23日报道,由于席卷美国东部地区的危险热浪,电价飙升,美国电网运营商指示发电厂最大化其电力输出。在极端高温的影响下,社会用电量激增,如果发电量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停电风险将会继续增加。同时,电价的飙升也表明了几个主要耗电区域的能源供应紧张。据覆盖六个州的电网运营商
7月4日,随着9号机组叶片缓缓转动,三峡集团江苏大丰8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实现首批机组并网。三峡集团江苏大丰8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东北方向海域,由H8-1#、H9#、H15#、H17#四个场址组成,其中H8-1#场址中心离岸距离80千米、最远点离岸距离85.5千米,是我国当前已并网发电的离岸距
近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临时调整武汉市工商业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多家官方权威媒体对其进行解读。(来源:鄂电价格)看似再普通不过的一项电价政策临时调整,为何得到官方如此高度重视?!笔者以为,这事儿看似简单,但说来话长!彰显了电力保供稳
摘要随着光伏渗透率和用户用电量的不断提高,配电网经常出现源荷功率差异大的情况,进而导致部分节点电压上、下界严重越限问题,既增加电网功率和电能损耗,又影响用户正常用电。从配电系统供需平衡角度出发,构建了一种虚拟电厂和配电网的协同调度模型,利用虚拟电厂能聚合多种分布式能源的特性,通过
近日,除云南外,各省7月代理购电价格陆续公布。据北极星储能网统计,由于进入迎峰度夏阶段,7月共有23地执行尖峰电价,5地执行深谷电价。峰谷价差较高的地区有上海1.6984元/kWh、湖南1.5209元/kWh、浙江1.3408元/kWh、广东1.2459元/kWh。江苏自2025年4月30日发布新的峰谷电价计算方式后,到7月份,电
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联合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在会上发布《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2025》的研究报告。根据预测,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0.3万亿kW·h,比上年增长5%。全年新投产装机容量比上年增长53.2%,规模再创历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又到迎峰度夏时,煤炭价格会否大涨?#x2014;#x2014;煤炭市场研报(2025年6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刘纯丽)#x25C6;5月关税冲击显现,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多数指标实现超预期增长。“两重”“两新”政策效能持续释放,产业转型升级提速支撑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另一方面,中美关税摩擦对部分中下
“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已成行业流行语。近年来,在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和AI大模型技术应用的双重驱动下,全国算力产业的用电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随着以阿里和杭州六小龙等为代表的一批人工智能产业的不断升温,据统计,今年以来,浙江算力产业带来的用电增长已超过20%。算力“吃电”
2025年5月,湖北省全社会用电量242.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3.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5%;第二产业用电量146.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3%;第三产业用电量54.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0%;居民生活用电量38.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7%。2025年5月,湖北省发电量213.6
1—5月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66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其中,在大部分地区气温同比偏高、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的背景下,5月份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用电需求增长恢复较快水平,全社会用电量14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高于全国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5月份,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第一、二、三产业和城
我国虚拟电厂发展问题分析及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徐东杰李振杰侯金秀高远)(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培育能源新质生产力,是我国能源转型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进程中,需要创新电力解决方案
2025年5月,全国全行业用电指数为137.5,全行业用电量比2020年基期(以2020年基期为100)增长了37.5%,年均增长6.6%,同比增长3.7%。5月,农林牧渔业用电指数为177.0,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77.0%,年均增长12.1%,同比增长8.4%。5月,制造业用电指数为130.9,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30.9%,年均增长5.5%,同
6月20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6月16日-6月20日)。政策篇定了!山东分布式光伏新政下发:工商业自用比例≥50%,余电参与现货6月17日,山东省能源局正式下发《山东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细则指出,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
1—5月,青海省发电量47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其中:水电17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火电57.5亿千瓦时,同比减少8.7%;风电8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2%;太阳能15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1—5月,全社会用电量437.1亿千瓦时,同比减少4%。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
6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0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第二产业用电量54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第三产业用电量15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
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联合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在会上发布《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2025》的研究报告。根据预测,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0.3万亿kW·h,比上年增长5%。全年新投产装机容量比上年增长53.2%,规模再创历
蒙古自治区能源局7月4日消息称,内蒙古首个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配套外送通道——蒙西(内蒙古西部)至京津冀直流输电工程,顺利取得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标志着该工程正式转入建设实施阶段。蒙西至京津冀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三交九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首批
“预计2025年新投产装机规模再创历史新高,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新投产装机规模突破5亿千瓦。到2025年底,预计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9.9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8.2%。”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上,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双碳”目标的落实,我国能源电力需求仍将持续刚性增长,新能源已逐步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主体电源。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电力供应和需求都面临关键影响因素变化大、不确定性增多等挑战,电力供需平衡的难度越来越大。国网能源研究院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从用电侧看,
又是一年迎峰度夏季。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今夏浙江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已13次超过1亿千瓦。随着梅雨消散,副高北上,高温成为主导。气象部门预测,本周浙江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将超过38#x2103;,意味着浙江电网进入常态化负荷过亿阶段,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时刻。这几年,高温引发电力供应紧张,持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日,黑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黑龙江发用电整体情况。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12084387.17万千瓦时,全口径发电量13306849.26万千瓦时。详情如下:
1-5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2449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8%,同比提高1.36百分点,占售电量比重为75.9%,同比提高1.74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1841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成
又到迎峰度夏时,煤炭价格会否大涨?#x2014;#x2014;煤炭市场研报(2025年6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刘纯丽)#x25C6;5月关税冲击显现,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多数指标实现超预期增长。“两重”“两新”政策效能持续释放,产业转型升级提速支撑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另一方面,中美关税摩擦对部分中下
“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已成行业流行语。近年来,在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和AI大模型技术应用的双重驱动下,全国算力产业的用电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随着以阿里和杭州六小龙等为代表的一批人工智能产业的不断升温,据统计,今年以来,浙江算力产业带来的用电增长已超过20%。算力“吃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