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企业正文

聚焦 | “三峡系”铺开资本版图 豪掷逾50亿元速揽12家上市公司股权

2020-03-16 10:23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王雪青关键词:三峡集团电力上市公司电力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年间,三峡集团为何选择了这些标的公司,背后究竟是盘怎样的大棋?

值得注意的是,三峡集团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郭亚丽博士曾在2019年8月一个行业论坛上透露,三峡集团的“资本+”模式,主要联手全国性业务平台、区域性地方平台、专业技术型企业等三类企业。

13.jpg

三峡集团“资本+”模式

而这三类企业,也正符合三峡集团在A股“结盟”的核心逻辑。

例如,上述被投上市公司的类型可以分为:

14.jpg

其中,北控水务集团是北京控股集团旗下专注于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旗舰企业,全产业链运作成熟,是名副其实的行业龙头企业,亦是三峡集团“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合作伙伴,合作范围覆盖了股权、基金、业务、双平台、研究及产业联盟等六个方向。

与此同时,区域性水务上市公司的选择,则着眼于三峡集团在长江沿岸的先行先试合作城市。

据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官网披露,目前16个长江沿岸城市的先行先试工作已全面启动。其中,第一批江西九江、安徽芜湖、湖南岳阳、湖北宜昌四个城市的先导工程已经全面开工。第二批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多个试点城市的目标清单正在快速成型。后期,还将进一步拓展试点城市范围,围绕长江干流、重要支流等,策划多轮次、多批次重点项目,实现由单个项目建设向综合治理流域统筹跃升。

15.jpg

长江沿岸12个重点合作城市

目前,“三峡系”参股的区域性行业龙头公司中,基本都分布在重点合作省市。

例如:国祯环保是总部在安徽的水处理行业龙头之一;兴蓉环境是成都市国资委控股的成都市水务龙头;浦华水务在股权变更前为启迪环境的水务业务实施平台;武汉控股是武汉市污水处理行业的龙头企业;洪城水业则是江西省南昌市的自来水及污水处理国资企业。

而作为“三峡系”参股的专业技术型公司,纳川股份是国内专业的高品质、大口径、重负载给排水地下管网制造商及运营商,在业务上,纳川股份与三峡集团具有一定协同效应。

记者发现,在具体项目运作中,三峡集团探索形成了“资本+”模式,即通过股权合资、企业并购等方式,投入增量资金接手相关城市污水处理厂、管网等水务平台存量资产,缩短获得城镇污水治理项目的时间,不仅不增加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而且给地方政府带来大量资金用于污水治理。

据官网披露,目前,三峡集团已对接上游重庆水务、泸州兴泸水务,中游武汉水务、长沙水业,下游安徽六安水务、江苏省环保集团、南京水务等15家地方水务平台,确定8个平台股权合作方案。截至2019年底,三峡集团已选定20个股权投资项目,总投资额154亿元。

“三峡系”的资本闭环

可以看出,三峡集团正在进行一次中国水务治理行业的大整合。然而,肩负着“长江大保护”的国家级战略任务,动辄需要百亿级的投资资金,仅一年内的上市公司参股成本已逾50亿元,三峡集团的钱从哪来?

由此,记者梳理发现,三峡集团正在悄然构建一个“实体业务、上市平台、金融机构”三方良性循环的产融结合链条,形成“三峡系”闭环。

记者注意到,在“三峡系”参股的上市公司中,不乏国银租赁、长江证券等金融机构;同时,北控水务集团也参与了三峡集团“长江绿色发展基金”的投资运营。

在三峡集团内部,已搭建起了囊括实体与金融的五大平台,作为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完整运作体系。

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底,三峡集团参与“长江大保护”的业务平台(长江生态环保集团)、筹资平台(长江绿色发展投资基金)、技术平台(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平台(长江生态环保产业联盟)、支持平台(长江生态环保专项资金)等“五大平台”已全部组建成立,并有效运转,实现了清洁能源和生态环保“两翼齐飞”。

其中,作为“长江大保护”核心的筹资平台,长江绿色发展投资基金于2019年11月正式成立,这个由国家发改委与三峡集团共同设立的国家级产业投资基金,首期募集资金200亿元,未来计划形成千亿级规模。该基金将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入社会资本,解决“长江大保护”资金需求。

据三峡集团披露,截至2019年底,三峡集团与地方政府深化城镇污水治理合作,累计项目总投资额已达到589亿元(含新建投资项目及股权投资项目),形成了政府主导、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格局。

在三峡集团外部,对参股的上市公司“广合作、共融资”,在为后者扩大业务规模、提升治理效率的同时,实现深度利益捆绑、又分享了资本增值的投资收益,是“三峡系”共抓“长江大保护”的重要运作模式。

2020年,对三峡集团“长江大保护”来说是关键之年。按照发改委要求,至2020年,三峡集团规划每年投入“长江大保护”项目规模300到500亿元,带动社会资金3000到5000亿元。

随着央企复工复产,“长江大保护”已在加速推进。这一年,三峡集团还将在资本市场有何新动作,值得持续关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三峡集团查看更多>电力上市公司查看更多>电力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