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一季度,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电力行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电力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为社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坚强电力保障,确保了电力供应充足可靠,并积极落实好阶段性降电价,降低用户电力成本。
一、2020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情况
(一)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3月份降幅明显收窄
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57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下降6.5%。初步测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1700亿千瓦时左右。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行业企业加快推进复工复产,疫情对电力消费的影响明显减弱,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4.2%,比2月份降幅收窄5.9个百分点。
一是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0%,畜牧业和渔业用电量较快增长。一季度,第一产业用电量1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其中,农业、畜牧业、渔业用电量分别增长0.4%、8.2%和10.4%。
二是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下降8.8%,3月份降幅明显收窄。一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997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8%,其中2月、3月同比分别下降14.6%和3.1%,3月降幅比2月收窄11.5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979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7%。制造业用电量同比下降9.1%,其中,四大高载能行业、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其他制造业行业等四大类制造业行业用电量同比分别下降5.0%、14.8%、18.5%、8.9%,有色、黑色等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受疫情影响相对偏小;3月份,四大类制造业行业用电量降幅比2月份均明显收窄,其中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分别收窄17.0、19.3个百分点。
三是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下降8.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保持高速增长。一季度,第三产业用电量262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用电量下降5.2%,房地产业下降12.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下降14.4%,批发和零售业下降15.5%,住宿和餐饮业下降22.8%。部分科技类服务行业仍保持快速增长,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增速达到27.0%,其中互联网数据服务业增速高达92.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高达71.5%。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增长36.5%。
四是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3.5%,乡村居民用电增速明显高于城镇居民用电增速。一季度,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9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暖冬天气对居民取暖负荷及电量增长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分城乡看,城镇居民用电量下降0.6%,乡村居民用电量增长8.9%。
五是西部地区用电量略有增长,东部和中部地区用电量下降10%左右。一季度,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分别为-9.9%、-10.1%、0.2%、-0.7%。云南、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吉林、黑龙江等7个省份用电量实现正增长。3月份,安徽、江西、江苏、河南、浙江等5个省份用电量降幅均比2月收窄15个百分点以上。
(二)电力供应继续呈现绿色低碳发展趋势,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保持较快增长
截至3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0.2亿千瓦,同比增长5.7%,其中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8.5亿千瓦,同比增长7.9%,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2.1%,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为1.58万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8%;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815小时,同比降低104小时;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合计完成投资961亿元,同比增长0.3%。
一是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减少,风电投资快速增长。截至3月底,全国全口径水电装机容量3.6亿千瓦、火电12.0亿千瓦、核电4877万千瓦、并网风电2.1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2.1亿千瓦。一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356万千瓦,同比减少433万千瓦;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709万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52.3%。纳入行业投资统计体系的主要电力企业风电投资281亿元,同比增长185.9%。
二是水电和火电发电量下降较多,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水电、火电发电量分布为1963、11746亿千瓦时,同比分别下降9.5%和8.2%;核电发电量7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全口径并网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分别为1149、528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0.4%和20.3%。
三是太阳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略有提高,其他类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均同比降低。一季度,全国并网太阳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289小时,同比提高6小时。水电设备利用小时622小时,同比降低69小时;并网风电设备利用小时为548小时,同比降低8小时;核电设备利用小时1599小时,同比降低56小时;火电设备利用小时946小时,同比降低137小时,其中煤电969小时,同比降低153小时。
四是基建新增交流变电设备容量和输电线路长度同比减少,跨区送电量保持增长。一季度,全国基建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4415万千伏安,同比减少1757万千伏安;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3855千米,同比减少1890千米。全国跨省合计送出电量284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2%,主要是因云南和四川水电发电量下降,外送电量减少较多;全国跨区送电量11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
五是电力燃料供应前紧后松,供应总体有保障。一季度,受疫情导致部分地区煤矿复工延期以及煤炭运输受阻等因素影响,电煤供应经历了从部分地区偏紧到全国电煤供应总体有保障的变化过程,3月底全国电煤库存总体充足;电煤价格先升后降,进口煤价大幅下跌,反映电煤采购综合成本的CECI沿海指数综合价一季度波动范围为542-560元/吨,持续运行在绿色区间。
(三)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有余
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有余,为疫情防控和社会复工复产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分电网区域看,华北、华东、华中、南方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东北、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
二、全国电力供需形势预测
(一)电力消费增速逐步回升
当前国际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进出口贸易仍面临挑战,是影响我国电力消费的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复工复产继续推进,国内需求对电力消费的拉动将逐步显现。总体判断,电力消费增速将逐步回升,预计二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比一季度回升9个百分点左右;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从一季度的6.5%回升到-1.5%至-2.5%;初步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3%。
(二)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继续提高
预计上半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4200万千瓦左右;预计全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2亿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投产8900万千瓦左右。预计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1.3亿千瓦,同比增长6%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合计达到9.3亿千瓦左右、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上升至43.6%,比2019年底提高1.7个百分点左右,电力系统对调峰能力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三)全国电力供需保持总体平衡
预计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局部地区高峰时段电力供应偏紧。分区域看,预计华北、华中区域部分省份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华东、南方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东北、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
三、有关建议
为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出有关建议如下:
(一)关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建议
受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消费模式和新业态加快崛起、新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提高等多重因素影响,系统运行状态、负荷特性及峰谷差都在持续发生变化。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更好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用电需求,建议:一是加快建立并完善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补偿机制和两部制电价机制,进一步提高煤电灵活性改造以及抽水蓄能、储能等灵活性调节电源建设的积极性,持续提高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二是保持进口煤政策的稳定性,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稳定电煤供应,保障煤电企业发挥系统调节兜底保供的基础作用。三是重视大规模新能源装机在年内抢期并网的现象,继续执行新能源投资监测预警制度,合理引导新能源装机布局和投产时序,使新能源发展与电力系统的接纳能力相匹配,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四是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能力。当前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带来的电力消费结构变化,以及新能源比重持续提升带来的电源结构变化,使得电力系统形态及特征发生重大变化,系统运行的不确定性增加,电网企业要加强电力系统运行特性分析,研究运行方案,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认真落实迎峰度夏相关政策及工作方案,加强厂网协调,周密编制检修和运行计划,制定各种应急预案,按最大供需缺口制定落实有序用电措施。
(二)关于保障电力基建供应链的建议
受新冠疫情影响,部分国内设备厂家复工晚或复工后产能不足,特别是随着疫情在欧美等国家持续蔓延,电力设备中的部分关键原材料与零部件供货受到直接影响。建议:一是国家有关部门协调帮助各企业做好关键设备替代国、替代厂商以及进口部件国产替代工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解决供货保障问题。二是相关地方和企业加快落实国家减税减负及推动复工复产等有利政策,推动智慧能源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发挥新基建中能源电力投资在稳增长中的作用。三是电力企业加大国产设备技术科研力度,进一步掌握电力产业链的关键技术和关键环节,持续提高关键设备国产化率。
(三)关于缓解电力企业经营压力的建议
电力企业贯彻落实2018、2019年连续两年下调一般工商业电价10%政策,并在今年落实阶段性降低用电成本政策,在惠及电力用户的同时也给经营带来较大压力,目前全国已有多家省级电网企业出现亏损,为保障电力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建议:一是在第二监管周期输配电价测算中,统筹平衡考虑电网企业执行降价政策的影响,在后续省级电网第二监管周期核价时多渠道筹集降价资金,降低电网企业亏损面,提升企业发展和服务能力。二是将复工复产的电力企业纳入疫情期间融资支持范围。三是支持电力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相关服务,针对新能源补贴不到位形成的资金缺口提供相应的融资产品,加快新能源企业资金周转。四是针对疫情影响新能源在建和拟建项目工期3个月以上的实际情况,建议对《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中关于“陆上风电2020年底投产、海上风电2021年底投产”的时限要求延期6个月左右;同时对竞价光伏、生物质发电适当放宽投产时限要求,为工程安全质量、投资效益提供必要保障。
注释:
四大高载能行业包括: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4个行业。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9个行业。
消费品制造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12个行业。
其他制造行业为制造业用电分类的31个行业中,除四大高载能行业、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消费品行业之外的其他行业,包括: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6个行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人社部发布公示,拟增加电力可靠性管理员、电力聚合运营员、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电子电路设计师、装修管家、咖啡加工工等17个新职业。同时,拟新增黄金鉴定估价师、旅拍定制师、智慧仓运维员、睡眠健康管理师、服务犬驯养师、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
一、我国经济与用电增长的历史变化趋势我国用电总量与经济总量长期高度相关,用电的变化趋势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周期基本一致。电力弹性系数(同一时期用电增速与经济增速的比值)是表征经济与用电量增长关系、反映我国产业和用电结构发展变化趋势的重要指标。“十五”末至“十二五”,随着我国由重化工
导语自数据被列为第五大生产要素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近年来密集出台政策法规,对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作出系列部署,并组建国家数据局,统筹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各地方、各行业多措并举,推进数据要素流通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千亿级。电力行业是一个高价值
近期,全球贸易格局重塑。浙江政企抱团形成合力,既应对短期问题,也谋划长期转型。作为经济“血脉”的电力系统,通过加强电力数据监测分析,为各地政府制定政策、企业优化生产策略提供科学支撑。在“世界超市”义乌,当地供电公司通过电力数据每日监测企业生产动态,结合企业对美依赖度形成多维分析模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解读《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回复了2025年一季度用电量增速相关问题。记者:我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解读《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就一季度全国能源形势作简要介绍。今年以来,能源行业深入贯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研讨班强调,全面抓好公司贯彻全国两会精神22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公司各单位围绕“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化碳业务体系建设,服务碳排放双控,助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能效服务促进企业
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093.6亿元,同比增长0.8%(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99.5亿元,同比下降1.4%;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101.5亿元,增长0.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883.5亿元,增长2.8%;私
4月2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2025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报告全文如下:一季度,电力行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电力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弘扬电力精神,攻坚克难,统筹做好保供电、
4月25日,记者从内蒙古能源局获悉,一季度内蒙古能源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较去年同期提高12.7个百分点。从宏观指标看,全区能源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38.8%,同比增长60.9%,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59.1%,比去年同期高32.5个百分
3月份,全省全社会用电量86.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9%。全省全口径发电量98.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8%。全省原油产量35.30万吨,同比下降7.08%;原油加工量82.00万吨,同比增长2.03%。天然气产量1.56亿立方米,同比基本持平;天然气消费量3.5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8%;原煤产量58.85万吨,同比下降1
德国当地时间5月7-9日,海辰储能携旗下全场景储能产品矩阵亮相欧洲智慧能源展(ThesmarterEEurope),重磅发布了专为欧洲市场定制的欧版#x221E;Power6.25MWh2h/4h储能系统。该系统凭借极致安全、极易适配、极易维护、超高效益和环保引领五大特性,成功解锁“容量、场景、环保”多重限制,助力欧洲能源
当地时间5月7日至9日,IntersolarEurope2025在慕尼黑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采日能源亮相展会,重点推出适配工商业全场景的智慧储能解决方案矩阵。此次参展不仅系统呈现了采日能源持续深耕欧洲市场形成的深厚技术积淀,更通过多维度产品生态彰显了其在储能赛道的战略纵深。新品发布:新一代“星链”
2025年5月15日,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联合北极星电力网在浙江杭州举办“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现场将设机器人互动区,云深处将携机器狗,宇树科技将携机器人,杭州电力大有科技将携机器人/狗+无人物流车参会,与大家共同探讨“AI+”在电力行业的落地应用。5月15日·浙江杭
5月7日,国能信控公司承建的国能福建连江公司输煤廊道挂轨式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已上线投运一个月,运行状态良好,标志着电厂迈入智能化发展新阶段,打造成为国内火电行业智能化升级的标杆案例,助力连江公司从传统“人防”向“技防”的跨越式升级,推动能源数智化转型发展。该项目基于国能信控自主研发
5月9日,淮河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获得安徽省国资委批复。公告显示,淮河能源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淮河能源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89.30%股权。本次交易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不会导致公司
随着“430”并网节点尘埃落定,不少抢在节点前完成并网的经销商、EPC承包商长舒一口气,但市场的紧张氛围并未消散——距离“531”政策节点不足一月,从资本方到行业龙头,再到中小平台商与经销商,整个分布式光伏行业都笼罩在焦虑之中。变局之下,分布式光伏领域究竟发生了哪些深层次变化?又该如何在
储能行业加速“洗牌”。2025年2月,136号文明确不得将储能配置作为新能源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4月底,394号文明确要求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政策风暴”正在推动储能行业的市场化加速前行。在储能行业价值重构、技术博弈的双重压力下,一面是头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出海寻求机遇等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了新修订的《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第30号令,以下简称《办法》),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原《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2020年第36号令)同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5月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全文如下: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5月9日,长源电力公告,4月完成发电量27.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61%。其中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23.81%,水电发电量同比降低51.99%,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29.48%。公司2025年1—4月累计完成发电量112.40亿千瓦时,同比降低5.92%。其中火电累计发电量同比降低5.88%,水电累计发电量同比
近日,国网甘肃电科院完成110千伏龙首变1113间隔GIS设备X射线检测。此次检测利用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对设备内部进行了细致检查,目前,已完成4个变电站共6台罐式断路器、23个间隔GIS设备的X射线检测,为这些关键电力设备进行了全面“体检”。射线检测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通过穿透物体并记录不同部位对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电力市场交易规模逐步扩大,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程度进一步提高,对电力交易员从业者的要求不断提高。为切实提升电力交易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2025年电力交易员(中级)专项培训班(总第五期)将定于6月24-27日举办,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
技术驱动、机制护航,助力破解电网灵活调节难题——《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解读一、政策背景和市场环境为贯彻落实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指导和规范全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运营管理,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能源电力安全供应,国家发展
1-3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1457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1%,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占售电量比重为75.3%,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11100.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3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引导民营经济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做大做优做强。在国家政策与技术创新双重驱动下,中国光伏行业正加速构建政策-技术-市场三维联动发展新格局,以突破性技术革新引领全
氢启绿色未来!新能源制氢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引擎,更是解决新能源消纳的破局利器。凭借电氢灵活转化与储能调节的双重优势,可以大幅提升系统调节能力,精准平衡电力供需,助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2025年4月24日,由南瑞继保牵头编制的《新能源制氢一体化控制技术导则》初稿讨论会在北京顺利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指数分析周报》(2025年第15期)显示,CECI沿海指数中高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格小幅上扬。曹妃甸指数小幅下行。进口指数高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继续下行。CECI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15期处于收缩区间,分项指数中,供给、库存和航运分指数处于扩张区间,需
4月24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燃料分会(以下简称“中电联燃料分会”)在京组织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电力燃料形势分析座谈会。中电联党委委员、专职副理事长、燃料分会会长安洪光出席会议并讲话,中电联燃料分会轮值会长、中国华能生产环保部主任罗发青主持会议。会议通报了CECI2024年度指数编制和发电天
4月25日下午,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于杭州举办“做时间的朋友”工商业储能全生命周期闭环解决方案发布会。此次发布会上,厦门新能安联合生态合作伙伴发布了集“开发,建设,投资,设备,运营,保险,回收”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闭环解决方案,得到了行业极大的认可。60余家企业现场完成战略合作签约,
独立储能的风,会在136号文之后刮的更大。相比地方性的强制配储,独立储能可以凭借独立主体身份直接与电力调度机构签订并网调度协议,不受地理位置限制,可跨区域共享资源,提升新能源消纳效率。从投建规模上看,中电联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年底,独立储能累计投运34.58GW。2024年新增装机23.22GW,同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5日,中电联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中指出,全国煤电装机12.0亿千瓦、同比增长2.5%,煤电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4.9%,同比降低4.1个百分点,全国所有省份的煤电装机占比均已降至50%以下。3月底,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指数为115.5,“十四五”以
4月2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2025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报告全文如下:一季度,电力行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电力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弘扬电力精神,攻坚克难,统筹做好保供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