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推进科学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并首次提出“六保”。保障能源安全,通过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支撑各行业复工复产、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深化依法治国、保障能源安全,江苏率先交出答卷。5月1日,全国首部规范电力事业发展全过程的地方性法规——《江苏省电力条例》正式颁布施行。
“制定《条例》,可以充分体现能源革命对电力事业的新要求、新规范,有利于从法律层面为江苏省能源转型发展提供依据,推动全社会综合能效水平提高和绿色低碳发展。”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李侃桢在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表示。
破题:用法治护航能源安全新战略在江苏落地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这在处于我国经济发展前沿的江苏得到深刻验证。2019年,江苏全社会用电量达到6264亿千瓦时,较2008年的3118亿千瓦时足足翻了一番。强劲的电力供应支撑了江苏经济的高速发展,也让这个能源消费大省对能源供给和能源消费转型有了新的需求和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近年来,江苏认真领会能源安全新战略,大力推动以清洁电能消纳为代表的能源供给革命和以电能替代为代表的能源消费革命。
风电、光伏发电如何规划?散布各地的分布式能源点如何维护?全新的电力商业模式如何规范?……在全新领域探索,江苏遇到诸多新问题,仅靠老办法来解决已不合时宜。
形势决定任务,行动决定成效。
“要切合江苏实际,科学合理地明确电力规划的要求,安全稳定地确保电网运行,突出对人民群众利益的保护,体现清洁能源发展需要。”正如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曲福田于2019年12月就《条例》进行立法调研时所说,如何对电力发展的各参与方及各环节进行全过程、全主体规范,明确各方的权利与义务,成为一项亟待完成的任务。江苏省立法机关、电力企业等各方积极行动,调研、分析、座谈……这部规范电力发展全过程的地方性法规,逐渐从模糊转向清晰——
2018年6月,修改电力保护条例纳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18~2022年立法规划;2019年3月,《条例》纳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年度立法计划;2019年8月,《条例》经江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随后经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一审、二审通过;2020年1月15日,《条例》正式发布,5月1日起施行。
《条例》以明文形式规范行为准则,为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江苏落地提供了法治保障。
提升:为社会凝聚共建共治共享广泛共识
早在2008年,江苏省就颁布实施了《江苏省电力保护条例》。然而,该条例在权利义务主体、范围等方面存在局限,已与新时代江苏不断建设提升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相适应。
相比于2008版的《江苏省电力保护条例》,今年施行的《条例》名称减去了“保护”二字。这一“减法”,实际上包含着多项“加法”。
《条例》将适用范围规定为在本省行政区域和毗邻海域内的电力规划、建设、生产、供应、消费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明确了各级政府职责及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协助开展电力保护工作提出要求。把社会各参与主体全部纳入适用范围、将保护范围扩展至电力各环节,成为《条例》的一大亮点。
《条例》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融入具体法律条文,分别赋予电力行政管理部门、供电企业、用户相关权责,并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作为追求的首要目标与核心利益,全面构建电力运行的安全保障制度。
1月25~27日,国网江苏电力在省发改委统一组织下实施填谷电力需求响应。全省105户电力客户、5家集成商参与,累计填谷1412.38万千瓦,促进消纳新能源电量9665.92万千瓦时,降低电网峰谷差率约4.76%。对于此类需求响应,《条例》第三十条给予明确规定:“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电力需求响应管理机制,采用市场化手段引导用户在电网需要时增加或者削减负荷,保障电力供需平衡。”
在《条例》框架下,电网安全成为政府、供电企业、客户等社会主体的共同责任。《条例》还建立了一系列尊重和保护居民合法权益的制度,如办电时限、故障抢修等。
《条例》对供电企业工作人员到达现场抢修的时限作了明确规定:自接到报修之时起,城区范围内不超过45分钟,农村地区不超过90分钟。为此,国网江苏电力进一步加强省市县三级应急抢修和救援基干队伍建设,并常态化开展城市电网停电等专项演练,确保满足《条例》相关要求。
《条例》明确禁止供电企业无法律、法规依据拒绝向用户供电等7类行为,同时也禁止了用户危害供电安全、扰乱用电秩序等8项行为,明晰了各方权责,促进各方共同满足和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用电需求。
展望:以制度保障经济增长引擎持续发力
今年一季度,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新能源车充电桩具有投资大、链条长的特点。加大充电设施建设力度是落实中央“六稳”要求,满足人民清洁化、智慧化、便捷化出行的重要举措。目前,江苏已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约17万辆,建设各类充电桩7.8万个,均居全国前列。为拉动整个产业链快速发展,国网江苏电力今年计划在充电设施领域投资约3.7亿元,投资规模是2019年的4倍。
然而,在绿色交通发展过程中,充电设施建设用地紧张、占地争议等矛盾相继出现。就此,《条例》明确要求,新建、改造住宅小区、办公楼、商业综合体等场所的所有车位应当同步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建设条件,公共停车位应优先建设充电设施。
在江苏,通过特高压引入区外来电,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提升清洁能源占比,已成为社会共识。然而,特高压建设往往面临着审批环节多、建设周期长、政策处理难度大等问题。《条例》对特高压工程建设的审批流程,土地征用、工程手续办理及经济补偿处理做了制度设计,为特高压建设顺利推进奠定了制度基础。
《条例》呼应电力改革方向,在总则第五条指出要建立健全统一开放、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依法参与电力设施和电力市场的建设;在分则中提到鼓励各种所有制电力市场主体参与综合能源管理,有序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培育多元化电力市场主体,建立公平、规范、高效的电力交易平台。
这些条文共同的关键词是“开放”“有序”。5月1日,《条例》正式施行,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有力保障。江苏在践行能源革命新要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用能需求上又迈出坚实一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在山西电力交易大厅里,一场“春天的交易”正在进行——山西电力市场正式启动2025年3月至8月连续电力交易,这是全国首次开展的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标志着山西电力市场化建设又实现重要突破。“市场经营主体可提前6个月锁定电价,高频次博弈让价格发现更透明。”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弓建华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南方区域勇担改革“试验田”使命,大胆探索、稳步实施,以广东起步开展现货市场试点,以省域市场积累的宝贵经验助力区域市场建设,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南方能源监管局以监管促改革、以创新破难题,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无到有、从省内到跨省协同的跨越
在当下电力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的进程中,尽管相关政策已明确赋予增量配电网与电网公司同等的公共电网主体地位,但在实际执行环节,这一政策精神的落地情况却差强人意。增量配电网在诸多方面未能真正彰显其电网身份,常被当作普通用户对待,尤其在调度权、电源接入权以及合理收入权等核心领域问题突出,亟
近日,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组织召开新疆区域2025年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系统总结2024年新疆电力市场工作,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安排部署2025年电力市场重点工作。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新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
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1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6年实施电力市场化交易以来,截至目前,新疆电力市场主体注册用户达到1.3万家,市场化交易电量累计达到9009亿千瓦时,突破9000亿千瓦时大关;市场化交易电量由2016年的196亿千瓦时增长至2024年的1500亿千瓦时,占新疆电网经营区内全社会用电量的
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奋力谱写陕西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陕西省能源局局长何钟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陕西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感悟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思想伟力,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
北极星将长峡电能、浙江新能、通威太阳能、广东电力新疆、扬州阿特斯招聘合集整理见下:长峡电能(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批准,由三峡电能有限公司、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诚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肥中祥电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出资成立的混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的通知,监管范围是国家电网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各分部,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北京、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北京、河北、内蒙古(蒙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十年前,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开启了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十年来,经过持续推动,改革红利有效释放,有力服务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卢勇)电力市场改革的目标,应该是推动电力行业效率提升,由此促进全社会福利的提升。准确、全面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我省新型储能健康发展,近日,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独立储能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现对《通知》进行解读。一、政策背景新型储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稳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6日,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支持独立储能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文件明确,支持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建立健全我省“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的完整市场体系,明确将独立储能纳入市场主体范畴,促进独立储能“一体多用、分时复用”。支持独立储能参与现货市场和电力中长期
近年来,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逐步推进,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逐步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主体电源,新型经营主体陆续入市。我国电力市场迈入了“3.0”全新发展时代!继2021年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后,新能源电价改革在2025年迎来重磅政策。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
近日,新疆能源监管办会同自治区发改委、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新疆电力交易中心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组成调研组,赴山东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和运行专题调研,学习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加快推进新疆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调研组一行与山东能源监管办、山东省能源局、国网山东电力公司、山东电力交易中心进行了深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在山西电力交易大厅里,一场“春天的交易”正在进行——山西电力市场正式启动2025年3月至8月连续电力交易,这是全国首次开展的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标志着山西电力市场化建设又实现重要突破。“市场经营主体可提前6个月锁定电价,高频次博弈让价格发现更透明。”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弓建华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南方区域勇担改革“试验田”使命,大胆探索、稳步实施,以广东起步开展现货市场试点,以省域市场积累的宝贵经验助力区域市场建设,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南方能源监管局以监管促改革、以创新破难题,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无到有、从省内到跨省协同的跨越
近期,按照国家能源局有关要求,东北能源监管局分管领导带队,由市场处、行业处、稽查处相关人员组成督导组,在黑龙江业务办协调配合下,赴黑龙江省开展2024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督导工作。根据督促整改内容,涉及的单位和部门,采取不同方式,分别对地方政府、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开展督
136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新能源从“计划+市场”双轨制向完全市场化过渡。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市场化交易量扩大后,系统需要更强的灵活性来平衡供需。136号文件的发布和实施不仅对新能源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灵活性调节资源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给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带来重大变革,在此转变中,需要实现顶层机制与底层技术的有机结合,为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入市提供有力支撑。在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的同时,行业面临两大挑战:顶层机制层面,需优化新能源与火电、新型经营主体同台竞价的制度设计;底层技术层面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储能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储能电站安全事故频发,给行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了保障储能产业的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1年12月28日下达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国标委发〔2021〕37号),计划代号(20214450-Q-339)正式
近年来,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逐步推进,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逐步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主体电源,新型经营主体陆续入市。我国电力市场迈入了“3.0”全新发展时代!继2021年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后,新能源电价改革在2025年迎来重磅政策。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
2024年9月,江苏华星东方受邀参与“北极星杯”2024年度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评选盛典。此次评选历时逾月,历经紧张投票、专家评审及评选委员会综合考量,我司最终在众多入围企业中崭露头角。自2020年度(首届)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评选活动获奖以来,江苏华星东方已连续五届荣膺“配套服务匠心企业”殊荣!江
4月16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发布《江苏省知识产权大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方案》。文件提出,以整治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内卷式”竞争为抓手,加强产业专利纠纷态势分析,最大程度发挥专利纠纷行政裁决及时定分止争的关键作用,为企业提供精准指导服务。详情如下: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江苏省知识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2日,质子汽车与绿动重工(江苏)有限公司举行首批20辆氢燃料电池牵引车交车暨氢能产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此次交付的帝江Re系氢燃料电池牵引车具有节能高效、安全可靠、管理智能、维护便利等多重优势,特别是长续航能力可大幅提升运输效率。同时,其搭载的智能管理系统可根据车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加油站不仅能加油,而且可以加气、充电、换电、加氢……中国石化加油站正在变成加能站。面对新能源汽车普及、消费需求升级与能源结构多元化的浪潮,中国石化正以“加能站”重塑传统加油站的定
2025年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3174亿元,同比增长4.2%(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7),增速比1—2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4%,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从环比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1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081亿元,同比增长16.
4月15日,酒钢集团炼轧厂中板加热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分项工程EPC总承包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标价:1997.8700000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北京慧宇伟业国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投标价:2062.3620000万元;第三中标候选人:江苏天洁环保装备有限公司,投标价:
4月14日,由国家能源集团主导的“高效灵活二次再热发电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该项目突破了二次再热机组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灵活发电技术难题,形成660—1000兆瓦等级全谱系成套技术与装备,实现了二次再热发电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4月15日,江苏滨海县港城污水处理厂扩能提升改造及配套管网一期工程EPCO(设计-采购-施工-运营)工程总承包项目定标结果公示。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恒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预中标该项目。本项目拟对滨海县港城污水处理厂进行改扩建,并配套建设污水管网,
4月15日00时08分,江苏国信滨海港2×1000MW高效清洁燃煤发电项目4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这标志着江苏国信滨海港发电有限公司2台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圆满完成“双投”目标任务,全面建成投产。这是今年省内首台竣工投产的百万千瓦级发电机组。江苏国信滨海港2×1000MW高效清洁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