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第二,提供了一批服务指导。企业示范基地分别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共遴选了超过500名创业就业导师,通过线上讲座、网络培训、投融资对接、技术辅导等多种方式,为高校创业团队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服务。目前,已开展了多场系列对接活动,初步估算,通过这些对接活动,各类活动将指导1000多个创业团队,服务近5000名高校毕业生。
第三,发布了一批创新创业需求。企业示范基地广泛发动集团公司和下属企业、园区,来征集创新创业的需求,面向高校集中发布相关信息,由高校创业团队来“揭榜”攻关。目前,企业已经梳理了需求百余条,将在后续为“揭榜”团队提供支持。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有的央企示范基地就明确提出,将累计提供超过1000万元的资金,来支持“揭榜”的高校创业团队开展有关技术和项目攻关。
第四,对接了一批优秀的创业项目。除了前面提到的企业示范基地外,我们还有高校的示范基地。在“校企行”活动过程中,这些高校示范基地结合各自学科设置和专业特点,也遴选了一批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和项目,与企业的示范基地开展项目的对接活动。目前,已经梳理出了超过500个优质的项目,正在抓紧进行对接。
此外,各“双创”示范基地还依托各类线上平台、线下园区、孵化载体等资源,出台减免或者减半租金、开放实验室资源、金融资源对接等促进创新创业的各类举措,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把“双创”示范基地“校企行”行动作为今年创新创业的重点工作,持续推进校企“双创”示范基地加强对接合作,进一步挖掘岗位需求,释放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潜力,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就业。
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疫情发生后,针对我国在疫情防控快速反应、快速反应救治、应急物资保障等方面暴露出了短板弱项,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系列部署,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为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请问下一步如何推动有关工作落地见效?谢谢。
孟玮:谢谢。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方案瞄准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全面系统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这个《实施方案》审议通过后,我们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紧紧围绕着“三位一体”,就是要打造医疗防治、物资储备、产能动员“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围绕着这样的体系全力推动相关工作的落实。
第一,加快补齐医疗防治方面的硬件短板。这次疫情期间,也暴露出来我们在预防防治方面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夯实“防”的基础。重点是加大各级疾控机构和相关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投入,完善设备配置,统筹优化检验检测资源的区域布局,实现每个省份至少有1个生物安全三级水平的实验室,大幅提高重大疫情监测预警能力。二是提升“治”的能力。重点加强与传染病救治相关的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在省市两级设置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优化完善基层医疗救治设施布局,开展关键核心、基础前沿技术攻关,全面提升医疗救治的快速反应和基层处置能力。三是加强评级转换。重点要借鉴这次方舱医院建设的经验,推广实施大型体育场馆、展览馆等公共设施平急两用的改造,补充完善和强化应急处置内容,预留好发展空间。一旦在今后发生重大疫情或者是突发情况,就能够快速的转化为救治和避险避灾的场所。
第二,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建设。着力在“储”“采”“调”这三个字上下功夫。一是提升“储”的效能。主要是加强医疗机构相关救治设备和应急物资的配置,充实完善专用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规模,支持和鼓励企业、机关单位和居民参与储备,确保关键的时刻能够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二是健全“采”的规范。完善应急物资采购制度、健全应急物资征用机制、积极拓展应急物资来源渠道,保障供应的安全可靠。三是强化“调”的统筹。建立健全应急物资调配协同联动机制,完善应急物流保障能力,加强应急物资信息的互联互通,确保一旦有需求就能够及时的把物资送达。
第三,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物资生产动员能力。进一步理清需求、优化流程、建立机制、优化产能协同保障和区域布局,增强医疗物资和装备的应急转产能力。在应对重大疫情的时候,储备动用消耗后,能够及时的填补物资供应的缺口,与实物储备形成衔接有序、梯次支撑的保障合力。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将会同各部门、各地方协同推进。一方面,优化调整中央预算内投资结构,加大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指导地方因地制宜抓好各项工作,做好资金的保障,下力气抓好落实,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近年来,我们知道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是在加快推进的过程中,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城市跟城镇化也存在着一些短板,比如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等方面,应该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城镇化的质量?谢谢。
孟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力有序推进,逐步成为扩大内需的主要动力。但是正如您所言,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我们也还存在不少的短板和弱项。主要表现在城镇的公共设施供给和人口规模不相匹配、城市建设的投融资机制还不够健全、城市治理能力还不够高等方面。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加快补齐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更加注重城市的更新和城市治理,提高对产业和人口集聚的支撑能力。
从重点工作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常住人口规模为依据,健全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各类城市,特别是农业转移人口集中流入的城市,放开、放宽落户限制,继续完善以居住证为载体,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并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分布和结构来配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加快发展中心城市和重点城市群,形成新的增长极和增长空间。
第二,以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为切入点,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近日,我委已经印发了《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瞄准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需要政府支持引导的公共领域,围绕健全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市整公共设施和县域经济培育设施等4个方面,在《通知》里明确提出了17项建设任务,优先支持东部地区基础较好的县城建设,有序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城镇化地区县城建设,合理引导其他县城建设。
第三,以老旧小区改造为抓手,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要改造一批老旧小区,财政要给予适当的补助,重点支持完善水、电、气、路、信等配套基础设施,以及养老托育、停车、便民市场等公共无设施,切实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因地制宜推进老旧厂区、老旧街道和城中村的改造。
第四,以社区为基础,提升城市的治理水平。推动城市政府向服务型转变,治理方式向精细化转型,配套资源向街道社区下沉,建设集基本和非基本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美好生活服务站,增强社区综合服务功能。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全面加强环境治理。同时,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完善智能化、精细化的城市管理平台。
谢谢。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册制改革后,企业债券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孟玮:根据新修订的《证券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修订后的证券法有关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国家发改委在今年3月1号同步印发了通知,明确企业债券发行由核准制改为注册制。应该说这是企业债券发行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革,它确立了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坚持市场化、法制化的导向,进一步强化市场的约束。
三个多月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项改革工作在平稳的推进,通过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各类企业利用企业债券开展融资,加快组织实施债券发行工作,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截至6月12号,已完成核准或者是注册企业债券4969.6亿元,完成发行1930.3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8%和38.9%。企业债券注册发行的效率进一步提升,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
在此期间,我们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和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开通了新申报债券的“绿色通道”。截至6月12号,通过“绿色通道”受理企业债券76支945.7亿元;通过创新支持方式、简化办理流程,加快核准或者注册湖北地区的企业债券15支171.2亿元。与此同时,我委最大限度简化便捷债券申报发行的程序,支持帮助企业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尽快将债券资金用于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和复业复商等工作。
谢谢。时间关系,再提问最后一个问题。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近日,《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实施意见》印发实施,请问在支持中小微物流企业降成本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如何确保政策落实落细落地,产生实效?谢谢。
孟玮:谢谢你的提问。物流业特别是公路货运、仓储等领域集中度是比较低的,中小微企业数量多、比重大,因此这是我们推进物流降本工作的重点领域。这次出台的实施意见,我们聚焦物流领域的“老大难”问题,概括起来“老大难”有四难,就是“审批难”、“通行难”、“用地难”、“融资难”,这次实施意见就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这“四难”,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提高中小微企业的政策获得感。
比如说,在解决“审批难”方面,优化大件运输跨省并联的许可服务,深入推进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和制度化,对不合理或者是不能适应监管需要的海运、通关环节审批管理事项和监管证件,按规定予以取消或是退出口岸验核。在解决“通行难”方面,放宽标准化轻微型配送车辆的通行限制,对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给予更多的通行便利。在解决“用地难”方面,落实好大宗商品仓储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的政策;支持利用铁路、划拨用地等存量土地建设物流设施;对提高自有工业用地或者是仓储用地利用率、容积率,并用于物流设施建设的,不再征收土地价款。在解决“融资难”方面,提出鼓励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依托核心企业加强对上下游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的作用,推广“信易贷”的模式。
此外,随着网络货运平台的发展,物流信息成本问题也日益突出。《意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要降低货车定位信息成本,减轻公路、货运企业的经营负担。相信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将为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降成本创造一个更好的条件。
物流降成本这项工作涉及面很宽,涉及的部门也很多;从落实层面来看,需要我们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来抓落实。从国家发改委来看,我们一方面将继续发挥好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牵头部门的作用,及时协调解决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推动相关决策能够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落实好我委牵头的任务,近期将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做好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加快构建国家物流枢纽网络的基本框架,研究制定2021—2025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实施方案。第二,面向高附加值生鲜农产品,优势产区和集散地,建设一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第三,研究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布局建设一批应急储备设施,加强医疗等应急物资储备和调运能力。第四,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政策文件,在一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最后一个方面,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启动新一批示范物流园区遴选工作,进一步促进物流园区总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媒体朋友。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31省份2025年6月各类型电源规上发电量排名情况,包括总发电量、火力发电量、水力发电量、核能发电量、风力发电量、太阳能发电量。1、总发电量2025年6月,规上总发电量排在前五的分别是:内蒙古681.3亿千瓦时、广东省591.4亿千瓦时、江苏省505.5亿千瓦时、四川省504.7亿千瓦时、山东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31个地方2025年6月的发电量数据,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1、北京市2025年6月,北京市总发电量3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其中,火电发电量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水力发电量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6%;风力发电量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9%;太阳能发电量0.26
7月17日,国家数据局正式公布了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项目名单,由南方电网公司申报的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成功入选国家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能源),是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能源领域唯一入选单位。据悉,可信数据空间是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基于共识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50%。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分三大门类看,6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制造业增长7.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
2025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8654亿元,同比增长2.8%(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7)。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6%。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3%。从环比看,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0.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816亿元,同比增长6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平稳增长,电力增速加快。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原煤生产平稳增长。6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2亿吨,同比增长3.0%,增速比5月份放缓1.2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404万吨。1—6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24.0亿吨,同比增长5.4%。原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并网风电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浙江省规上外贸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0%,较5月同比增速高1.4个百分点。特别是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发布《联合声明》后,用电增速达2.2%,较会谈前回升2个百分点,外贸企业运行总体稳进向好。2025年,面对美国关税政策对浙江外贸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国网浙江电力与浙江省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再有不到180天,“十四五”将收官。“5年前制定的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7月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指出。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组数据,印证“十四五”期间能源发展取
摘要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下,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在许多国家的电力系统中占比持续攀升。然而,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扩大,如何有效提升新能源的消纳水平和利用率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首先选取了美国加州与德国两个地区,分析梳理新能源市场化消纳的一般规律;其次回溯了中国新能源消纳历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8日21时52分,广西电网电力负荷达3523.4万千瓦,创历史新高。据了解,入夏以来,南宁、柳州、钦州、防城港、贵港、来宾、玉林、北海共8个地市电力负荷均创历史新高,其中钦州、防城港、来宾、玉林出现多次电力负荷创新高。2025年上半年,广西全社会用电量1284.3亿千瓦时,同比增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8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发布2025年6月江苏电力运行情况通报。详情如下:一、全省发电情况截至6月底,全省装机容量22816.93万千瓦,含统调电厂14961.82万千瓦,非统调电厂7855.11万千瓦。6月份,全省发电量567.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6%,年累计发电量3215.02亿千瓦时,同比
7月18日,大唐发电公布2025年半年度上网电量完成情况。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及子公司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34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0%,其中:大唐发电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截至6月底,全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7日,大唐发电发布公告称,上半年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大唐发电表示,本公司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整体超同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一、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广东深圳2025年1-6月全社会用电量56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26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第三产业用电量20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居民生活用电量8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2025年1-6月,深圳工业用电量26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其中,制造业
记者7月16日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获悉,受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影响,四川电网用电负荷快速攀升。7月16日21时25分,四川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7224万千瓦,首次突破7000万千瓦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入夏以来,四川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居民制冷负荷显著增加,带动全省用电负荷不断攀升。为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命是空调给的”这句话,想必是每个浙江人最近的真实写照。外面热浪滚滚,屋里空调续命。当你我都在惬意享受着清凉时,浙江电网正在经历一场“年度大考”。就在今天中午12时40分,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飙升至1.26亿千瓦!是的,创历史新高了!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别慌,问题不大,电网稳稳的!你的空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首都、吉林、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公示了售电公司市场注册信息,包括5家售电公司。北京地区首都电力交易中心关于公示第九十批售电公司信息的通知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售电公司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文件要求,首都电力交易中心受理了异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山东发改委发布《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零碳园区。文件明确零碳园区主要包括以下10方面内容:(一)大力实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替代。强化园区与周边光伏、光热、风电、生物质能等发电资源匹配对接,积极有序推进园区及周边新能源
7月16日,三峡新能源挂牌转让曲靖晶瑞新能源有限公司49%的股权,挂牌价0.0001万元。公告显示,该公司由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9%,晶澳太阳能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持股51%。据公开资料显示,靖晶瑞新能源有限公司拥有一座规模为135MW的光伏电站,几沃梁子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根据
7月18日早,烈日灼空,清风徐来,在万众瞩目之下,随着第一方混凝土从长长的混凝土泵车输送臂缓缓流出,注入#6机组锅炉的K4-K5交B6轴基础内,掌声四起,国投湄洲湾第三发电厂2×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项目开工仪式圆满完成。本项目投资50多亿元,由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莆田市永盛投资有限公司、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其中提出,以就地、就近消纳为原则,大力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持续推进园区绿电按照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纳、绿电交易、分布式自发自用和虚拟电厂等模式规模化发展。发展新能源就地消纳模式,因地制宜
最近,江苏省发改委召开第四监管周期江苏电网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启动会。会上,江苏省发改委介绍了江苏第四周期成本监审工作方案,并对后续实地监审提出要求。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介绍了落实输配电价改革有关工作情况,为电网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长期以来,江苏电网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始
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并在附件提出省级零碳园区14项指标:1、整体目标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
7月17日,贵州省发改委、经信厅、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组织申报国家级零碳园区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通知要求: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要求,将开展首批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遴选工作。请你们对照要求,认真组织符合要求的园区申报,每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方案明确: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零碳园区,形成
当前,我国现有工业园区数量超1.5万个,国家级和省级园区超过2500个,贡献了全国工业产值的50%以上,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30%以上。作为产业聚集的载体,零碳园区对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有着重要意义。7月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明确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