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短短几个月时间,新冠肺炎疫情彻底扰乱了全球的生产、生活秩序,影响远超预期,未来全球经济和社会生活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疫情之下,风电路在何方?
危机
风电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产业,当全球风电产业链受到疫情的严重冲击,一系列连锁影响避无可避。
首当其冲的是制造业产能受损。随着疫情愈演愈烈,各国政府为保障民众生命安全,纷纷进入紧急状态,采取限制措施,工厂停工、交通停运,全球风电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受阻。此外,人员流动受限,风电场现场勘测、施工、维护等工作难以开展。
目前,欧洲、北美和印度作为全球风电产业的主要制造中心,都笼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危机之下。西班牙、意大利、英国和印度等国的一些风电机组组件和零部件生产已暂时停工。
开发商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在全球解除为防范新冠疫情所采取的限制措施或建立疫情“新常态”之前,可能造成的影响仍然难以预计。项目延误和各种不确定性对项目筹资和部署都产生了直接影响,并将对项目开发前景产生长期影响。
从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的分析数据来看,很多地区风电原本强劲的增长势头在疫情冲击下被迫刹车。该机构对欧洲2020 年新增装机容量的预测已下调超过4GW,美国下调超过2.4GW,中国下调1GW,印度则下调25%。研究机构Wood Mackenzie 则将2020 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较此前的预测下调6.5%。
行业发展受挫使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效果减弱。4 月7 日,欧洲风能协会(Wind Europe)表示,相关地区风电建设和项目融资可能推迟超过三个月,预期的投资额度将无法达成。美国风能协会(AWEA)发布预警,美国在建的约25GW风电项目受影响,累计投资达到350 亿美元。
当前最直观的表现是影响就业。按照美国劳工部(Department ofLabor)的统计数据,该国清洁能源行业有逾106472名工人在3 月申请了失业救济,这些人包括风电工程、太阳能工程、电力工程和机械行业的技术人员,从事风电、太阳能设备安装和项目施工的建筑工人以及受雇于清洁汽车制造公司和供应商的制造工人。有机构分析预测,若不采取实质性的措施,在未来几个月美国会有近15%从事清洁能源行业的人员失业,如此严重的损失将抹去该行业在过去5年为就业增长做出的贡献。
疫情瞬息万变,造成的影响不同于其他,由此将全球置于高度不确定的环境⸺情况可能会更糟,当然也可能在各国的通力合作下将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
应对
政府和行业已经展开行动。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 建立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响应中心(COVID-19responsehub),以协调全球各国风电行业共同应对疫情。该中心从各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协会、企业和媒体以及国际机构处收集和处理信息,定期在网站上更新相关信息,从中可以看到各国风电行业为应对疫情做出的努力。
美国风能协会代表该国可再生能源行业数千家公司呼吁国家出台政策延长税收抵免政策期限,以帮助企业消除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呼吁确保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的公平性。
德国已经确认将免除未按期完工项目的罚款,使项目在不受到惩罚的情况下转移到2021 年。
印度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态度。该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Ministryof New and Renewable Energy)部长Anand Kumar 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要求所有州和港口划定50至500 英亩(约合0.2 至2 平方千米)的空地,以建立可再生能源制造和出口服务中心。”该部门还将符合印度标准局(BIS)规范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和组件的认可型号及制造商名单上报的截止日期延后了6 个月,以缓解企业的压力。
契机
实际上,疫情给可再生能源行业带来的不仅是危机,更有契机。在渡过了疫情初期的慌乱局面后,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重启社会的方式上。各国政府正在着手准备经济刺激及复苏的方案和计划,而相关的政策规定将在未来几年重塑经济、社会的形态,改变民众的生活习惯。因此在这一较为动荡的时期,决策必须谨慎,并且充分考虑中长期的发展目标。
4 月7日,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总干事Francesco La Camera称,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巴黎协定》可以成为这一时期的指南针,各国政府可以让能源转型成为经济复苏的重要部分,以此为原则制定解决方案,在推动世界走向一个绿色、健康、包容、公正未来的过程中实现跨越式转变。
有些国家和地区的转变已经显现。研究机构Wärtsilä Energy Transition Lab 的实时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截至2020 年4 月19 日),欧盟(包括英国)的发电量下降4.8%。其中,煤电下降27.3%,燃气发电下降10.5% ;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逆势上扬13.0%, 达到406.42TWh。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欧盟发总电量的43%,比去年同期增加6.8 个百分点。由于可再生能源比例增加,欧盟的发电碳强度下降17.6%,为205 克/ 千瓦时。
据媒体Climate Change News报道,在印度,针对疫情采取的相关限制措施正加速该国能源的绿色转型。3月25 日采取措施停工以来,印度这个全球第二大煤炭消费国的能源需求下降了近30%。而且该国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强制运行”(mustrun)地位,所以,需求下降意味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会上升。
4 月24 日,丹麦政府和国际能源署(IEA)发起了一场会议,来自以德国、法国、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印度、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国家的能源部长以及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等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丹麦气候与能源部长Dan Jørgensen在会议后声称,由23 人组成的电视会议已经形成了“绿色联盟的轮廓”。他表示:“疫情之下,我们面临着恢复经济的艰巨任务,但与此同时,它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绿色转型路线⸺_绿色转型必须是我们经济复苏的引擎。”
有专家表示,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一方面,各国政府要在新一轮洗牌中重构能源结构,抓住机会,共同构建绿色、低碳、安全的全球能源格局。另一方面,这次疫情是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现状的一面“放大镜”,暴露了以往躲藏在行业有序发展背后的弱点,克服这些弱点,行业才能更加健康地发展。
比较突出的弱点是叶片原材料供应的紧缺。多年来,巴沙木一直是制约叶片产能的关键因素,在疫情期间更是如此。因此,各国必须加大对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减少对某单一产品或材料的依赖。此外,智能化远程控制技术在这一特殊时期展现出巨大的价值,值得重视。
疫情在凸显了各国实力差异的同时,加强了全球的联系。未来可再生能源行业必须依靠更紧密的国际合作和更有针对性的投资来解决一些“脆弱”环节的问题,以打造更具抗压能力的产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月19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投资的海上能源科技创新产业园项目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浙江舟山嵊泗共同富裕一体化项目建设迈向新的阶段。创新产业园位于浙江舟山嵊泗县小洋山薄刀咀区域,占地1000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30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2.3亿元人民币,涵盖科技创新中心、海洋能源监控服务数据
自2018年年初第一届特朗普政府开始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以来,近些年风电产业链陆续向东南亚、墨西哥等不受关税影响的国家和地区转移。然而,伴随特朗普2.0提出的拟实施关税政策,这一全球部署战略是否仍能够帮助制造企业实现其最初“出海”的目的?中资风电产业链企业应当如何加以应对?特朗普2.0关税政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1月9日,商务部发布关于就欧盟依据《外国补贴条例》对中国企业调查中采取的相关做法进行贸易投资壁垒调查最终结论的公告,根据调查结果和《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第三十一条规定,商务部认定,欧盟依据《外国补贴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对中国企业调查中采取的相关做法存在《对外贸
1月11日,2025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风电产业链、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800多人欢聚一堂,回顾过去一年的创新成果和高光时刻,畅谈中国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致敬那些为风电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发现美好,汇聚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一年一度的新春茶话会,已经成为
三峡能源广西北海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规划建设方案及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建设方案编制服务采购项目采购公告采购编号:Q2411003365781.采购条件根据有关计划安排,采购人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以下简称:采购人)对三峡能源广西北海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规划建设方案及海上风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和不断地变革突破中,2024年落下帷幕。过去一年,风电全年新增装机截至11月底已突破51GW;全球最大15MW陆上风电机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最大26MW级海上风电机组实现吊装和下线。过去一年,行业创新从未止步,变流器电压等级从1140V再次尝试提升至1800V;190米混塔刷新全球混塔高
1月7日,运达股份湛江风电总装百万千瓦智能制造中心首台机组下线暨投产仪式顺利举行,标志着湛江地区首家风电制造企业落地,为湛江绿色能源发展再添强劲动力。湛江是广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阵地,集中式陆上风电并网规模位列全省首位,电力供应体系已由传统煤电向新能源转变。该中心的建成投产,将充
近日,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变更部分募投项目暨投资建设河北唐山曹妃甸海工基地一期的公告》。公告披露,大金重工将终止“大金重工阜新基地技改项目”,产生节余募集资金5,534.11万元(不含银行利息和理财收益);此外,“辽宁阜新彰武西六家子250MW风电场项目”、“大金重工蓬莱基地产线升
渤海滨,绿风劲。伴随着起重机的阵阵轰鸣,一片片白色叶轮被抬至145米高空,与机组轮毂实现完美“合体”。近日,由运达股份自主研制的深远海16MW“海鹰”平台在山东东营成功吊装,为我国风电产业挺进深蓝再添“探海利器”。全面测试赓续机组“可靠基因”研发伊始,针对海上复杂多变的环境,运达股份便
1月2日,福建省漳州市举行2025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漳浦县14个项目参与集中开竣工,总投资40.75亿元,其中开工项目包括漳浦县海上风电产业园项目。漳浦县海上风电产业园项目,占地68.15亩,主要建设年产100万千瓦风力发电主机组装车间,同时配套联调车间、运维中心、动力中心等。项目建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12月26日,浙江(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在温州市洞头区开工,该项目计划到2030年打造千亿级风电产业集群,抢占全国乃至全球深远海风电发展高地。这也是全国首个面向深远海的风电母港项目。深远海风电主要位于国管海域,风电母港则是集聚产业的新型功能港。浙江海上风电资源丰富,
新年伊始,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公布,由公司和东方风电联合研制的26兆瓦海上风电齿轮箱助力东方电气集团参评的全球最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成功入选。同时,该齿轮箱也创下全球最大海上风电齿轮箱记录,为全球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该齿轮箱采用先进的全集成传动链设计方案,其可靠性、传动效率
据海上风电开发商rsted称,由于供应链瓶颈,中国台湾省900兆瓦的大彰化12a海上风电项目的完工时间将推迟至2024年。截至目前,大彰化12a项目已安装了全部111个导管架基础和100台海上风机,其中有89台风机现已投入运行并在补贴范围内发电。虽然最后的建设工作仍在进行,但由于天气原因以及安装船短缺,该
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在刚刚落幕的CWP2023上,14位中外头部主机企业和部件企业高层在“企业家论坛上”展开对话,围绕“风电技术前景”“产业布局及供应安全”等话题,直击行业当前痛点,并提出产业主张和实践路径。在“双碳”目标有序推进,以新能
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本届大会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将历时四天
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本届大会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将历时四天
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本届大会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将历时四天
2023年10月16日—19日,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的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举行。今年的CWP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参展企业,外资企业超过250家。会上,100多家中外风电企业作为代表,与多个行业组织共同签署并发布了《全球风电产业链供
2023年10月16日-20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本届大会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将历时四天
一项对600多家挪威供应商进行的全面的调查分析发现,海上风电供应链行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分析结果表明,从海底电缆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保护鸟类等领域,挪威都具有广泛的产业潜力以及优势。挪威可再生能源咨询集团RCGNordic代表海上风电财团BriggVind编写了该份报告。报告证实,挪威的海上风电项目将
近日,电气风电与中国一重集团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合资组建风电混塔公司“一重(黑龙江)风电混塔有限公司”(简称“龙江混塔公司”)。此次电气风电参股一重(黑龙江)风电混塔有限公司,是继2020年首次携手中国一重集团成立合资开发平台、2021年合作生产主机、叶片以来的再度合作。这也标志着双方的
2022年,按装机容量计算,英国和中国共享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海上风电市场的殊荣。英中携手推进海上风电合作,发展潜力不言而喻。由英国驻华大使馆和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主办的“第八届中英海上风电产业合作指导委员会年度会议暨中英海上风电供应链研讨会”于2022年11月24日在北京及线上同步举行。活动获
1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风电装机容量约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点击查看详情:2024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吉林白城风电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达到1014.451万千瓦,占白城电网电源总装机的69%,占全省新能源装机的48%,成为东北地区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发电城市”。据了解,国网白城供电公司积极申报白城末端电网高韧性数智化配电系统试点,促进分布式新能源消纳和供电能力提升,
2025年1月11日,一年一度的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回顾了2024年风电产业的创新成果与高光时刻,致敬所有为风电事业做出贡献的群体,并聚焦新形势下风电质量提升、有序竞争、国际化挑战机遇等热点话题。茶话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2024年中国风电新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和不断地变革突破中,2024年落下帷幕。过去一年,风电全年新增装机截至11月底已突破51GW;全球最大15MW陆上风电机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最大26MW级海上风电机组实现吊装和下线。过去一年,行业创新从未止步,变流器电压等级从1140V再次尝试提升至1800V;190米混塔刷新全球混塔高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英国石油公司(BP)和日本可再生能源开发商JERA已签署协议,将合并双方的海上风电业务,成立一家新的合资企业,名为“JERANexbp”。该合资企业总部设在英国伦敦,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开发商、所有者和运营商之一,拥有总装机容量达13GW的海上风电资产,包括约1GW在运
近日,金风科技成功完成日本北拓四仓(Yotsukura)风电项目的机组吊装工作,预计近期完成并网。这标志着金风科技全球业务已覆盖6大洲42个国家,全球风电装机已增加至38个国家。据日本风力发电协会统计,截止至2022年6月末,日本风电装机已达4.7GW。根据最新版《日本能源基本计划》,2030年日本风电装机
Part.1行业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发电装机总量291965万千瓦。其中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44134万千瓦,占比全国发电总装机量的15.11%。2023年全年,风电装机新增759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风能作为重要清洁能源之一,其在全球电源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装机容量持续增加。截至2023年底,我国的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达到476.5GW,占全球风电总装机容量的近一半。风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趋势的加强,使得风电运维工作更加复杂和专业化。因此,进行实操培训以提升
2024年,中国风电发展跨越了新的里程碑——累计装机容量突破5亿千瓦。过去三十年,中国风电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蝶变”,走出一条波澜壮阔的崛起之路,这是几代风能人奋力拼搏的结果,也离不开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为了铭记初心使命,赓续奋斗精神,大会特别举办了“中国风电装机5亿千瓦”庆典活动,
10月16—18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将再次汇聚全球目光。在开幕式上,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战略总监赵锋发表了主旨报告。以下是他的报告内容: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大家好!又是一年,去年我也站在北京风能展的舞台上,那会儿主要看全球的供应链,而且我们签了全球的供应
10月16—18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将再次汇聚全球目光。10月16日,在开幕式上,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首席执行官BenBackwell进行了致辞。以下是他的致辞内容: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次大会,刚刚新建的这个漂亮的舞台是专门为我们今年的国际风能大会所建设的,占到了今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