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7年起补贴政策向高续航车型和高能量密度电池倾斜,电池技术路线首先由磷酸铁锂向三元转型,这一阶段宁德市占率提升源于A00车型三元装机贡献。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铁锂电池曾广泛应用于乘用车,2015年磷酸电池装机市占率达到了53%。2017年政策对低续航乘用车超额补贴,并首次对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出要求:250km以下车型单车补贴3.6万,250km以上车型均为4.4万,电池系统能量密度90(含)-120Wh/kg补贴系数为1倍。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低的短板凸显,2017年铁锂装机市占率22%,同比下降22pct,三元则逐渐成为主流。2017年宁德乘用车装机量4.1GWh,同比增长2.7GWh,其中A00和A级车分别贡献1.3GWh和1.2GWh。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A00级车型全行业装机新增3.1GWh,其中宁德新增1.3GWh,占比达42%,而宁德主要增长源于北汽EC180车型,达到1.1GWh。
2018至2019年,随着补贴政策对能量密度要求不断提高,电池由低端三元向高端三元转变,宁德装机增长主要源于400km以上车型。2018年政策降低低续航车型补贴,提高高续航车型补贴,能量密度要求105Wh/kg:150-250km补贴由3.6万降低到2.4万,250-300km由4.4万下降至3.4万,300km以上补贴由4.4万上升至4.5万,一倍补贴的标准由90Wh/kg提升至120Wh/kg;2019年,补贴政策全面退坡,能量密度要求提升至125 Wh/kg:250km以下补贴全面取消,高续航车型地方补贴全面取消,国补也降低50%以上,1倍补贴能量密度要求提升至160Wh/kg。2017-2019年新车推荐目录中,电池平均能量密度由100Wh/kg逐步达到160Wh/kg。宁德率先量产NCM811三元电池且是当时唯一能大规模供应高能量密度电池的企业,在300-400km、400km以上车型装机市占率不断提高。2019年销量排行前10的车型中,共6款车续航超过400km,除2款比亚迪自供外,其余均为宁德主供,其中北汽EU5、上汽荣威Ei5全部电池均为宁德提供,广汽传祺AION.S和吉利帝豪EV宁德供应占比分别为67%和90%。
2.2宁德快速扩张的秘诀在于快速的产品研发和扩产能力
产品快速研发及产业化的能力帮助公司在政策要求不断提高时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在补贴政策对产品要求不断提高时,市面上只有宁德能够率先研发并量产高镍三元产品,公司由此不断突破国内一线车企供应链。
宁德在打入高端供应链后,往往能迅速完成产能扩张,帮助其完成与车企的深入绑定,市场地位不断巩固。工业化能力是电池企业从实验室研发到量产的一道瓶颈,对企业工艺控制精度要求极高,具体体现在良率和一致性方面。宁德凭借前期与宝马的合作理顺生产流程,在生产线设置上千个控制点,控制精度达到微米级别。而在进入客户供应链后能迅速扩产,并通过参股、合资的方式深入绑定客户供应链。其他二线企业由于工艺上的落后,无法长期稳定供应高端产品,失去放量的基础。宁德产能由2016年8GWh迅速扩张至2019年60GWh,对比国内同行,除比亚迪2019年达到40GWh之外,大部分企业不足宁德1/10。2019年宁德在我国销量排名前8的车企集团(除比亚迪)供应链中,5家占比超过50%。二线电池厂即使后续具备了高端产品量产能力,由于车企供应链与宁德的深入绑定,只能屈居辅供失去放量机会。
同时期二线企业由于缺乏短期内产能快速扩张能力,难逃边缘化的命运。北汽A00车型EC180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款车是2017年销量最高的车型,产量达到7.7万辆,其主要供应商为宁德,占比达到64%。而EC180在2016年电池供应商分别为孚能(75MWh,主供三元电池)和国轩高科(10MWh,主供磷酸铁锂)。2017年该车型装机量1.6GWh,而三元供应商孚能2016年和2017年产能分别为0.4GWh和1.3GWh,无法积极满足车企需求。
另外,宁德三元电池产品性能更加优质,这也解释了二线企业即使产能并未开满的情况下车企仍然选择宁德作为主供。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新车推荐目录,EC180搭载的电池中,宁德续航里程可达到168km,而国轩和孚能为156km;宁德能量密度可达到135Wh/kg,而孚能和国轩分别为113 Wh/kg和102 Wh/kg。
3 出海
3.1逐鹿国际市场
在碳排放法案的倒逼下,欧洲车企全面电动化转型,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欧洲本土缺乏有竞争力的电池厂商,欧洲市场是当前国际龙头电池企业必争之地。
宁德全球化战略产业布局始于2014年,目前已完善海外收购、海外生产基地、全球研发中心等综合布局。宁德时代先后在德国、香港、法国、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地设立子公司。2017年,宁德投资3000万欧元参股芬兰维美德汽车22%股权。宁德还在图林根州建立生产基地,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的研发与生产,计划于2021年投产,2022年达产后将形成14GWh的产能。
宁德前期布局在2018-2019年迅速开花结果,进入多个海外一线车企供应链。2017年3月,法国雪铁龙选定宁德时代为其混动车型提供电池;2018年3月,宁德时代成为大众汽车集团最核心的MEB电动车平台中国境内唯一、全球内优先采购的动力电池供应商;2019年初,宁德时代宣布同本田汽车共同开发动力电池,计划到2027年前将供应约56GWh动力电池。德国建厂的计划确定后,同月宁德时代就收获了与宝马签订的、价值达数十亿欧元的大订单。之后,戴姆勒、法国雪铁龙、沃尔沃和捷豹路虎等相继也成为其客户。
3.2海外车企第一轮定点尘埃落定,LG与宁德卡位领先
动力电池市场是消费锂电老对手的新赛道,宁德、LG化学、三星SDI和松下四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从装机量规模看,2019年四家累计市占率达到66.1%,目前宁德和松下装机量规模较大分别为32.9GWh和28.1GWh,市占率为27.8%和24.1%;从趋势看,宁德及LG化学装机量增长最快,2016-2019年四年间分别增长了4.1和5.7倍。
欧洲车企基本完成第一轮定点,客户卡位上,宁德与LG化学覆盖广,三星及松下客户较少。LG化学海外客户卡位最好,基本实现了海外一线车企的全覆盖且多数已经实现了批量供货或取得订单;宁德时代2018年开始快速实现了海外市场客户的突破,加强与大众、宝马、戴姆勒、沃尔沃、捷豹路虎等国际车企的合作,并获得多个重要项目的订单及定点。2020年与特斯拉签订了量产供货定价协议,成为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供应商;松下深入绑定特斯拉和丰田,三星SDI主要客户为宝马。对比宁德和LG战略上主动出击,三星SDI和松下的应对越来越被动。宁德与LG成为特斯拉上海工厂供应商,宁德成为宝马的全球主供,三星和松下与客户绑定关系有所松动,市场份额也受到进一步威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作为推进能源向清洁化转型的关键产品之一,锂电池本身需要做到低碳、零碳,既有政策的迫切性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据电池中国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动力、储能电池主流企业,都已经在积极推进零碳产品、零碳工厂、零碳园区的构建或规划。与此同时,部分头部企业,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碳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宁德时代在“超级科技日”上正式发布名为“钠新”的钠离子电池,并推出了第一款产品——宁德时代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使用寿命突破8年,全生命周期总成本较传统铅酸蓄电池降低61%,将于今年6月正式量产。该款电池的最高能量密度达到175Wh/kg,为纯电动车型提供了超
当市值万亿的白酒巨头茅台与新能源霸主宁德时代在4月18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时,资本市场立即嗅到了跨界革命的意味。这场看似"传统与现代"的联姻,实则折射出中国实体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深层逻辑。从能源行业的视角来看,签约半月前,茅台发布ESG年度报告,“绿色”一词高频出现133次。面对那么多做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广州储能(8.82MW/17.5MWh)清远欧派集成家居储能项目举办投产发电启动仪式。该项目是广州储能集团深耕用户侧储能市场的又一里程碑,项目总投资2312万元,使用宁德时代314Ah磷酸铁锂电芯,搭载阳光电源先进全液冷却技术、新一代PCS及EMS系统,分4个子站接入欧派园区10kV用电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宁德时代举行“超级科技日”活动并在现场发布了公司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全球首款兼具800公里超长续航和峰值12C充电能力的磷酸铁锂电池,峰值充电功率达1.3兆瓦,可实现1秒2.5公里的补能速度,充电5分钟,续航超过520公里。与目前市场上量产的主流4C快充相比,该款产品效
6.25MWh集装箱系统在电芯配置选择上开始“站队”。下一代大容量储能电芯的“混战”,局势已渐渐清晰。今年的主流还会是314Ah电芯,但储能电芯向大发展是确定性趋势,目前各大电芯厂已发布的314Ah以上容量的储能电芯规格多达20余款,但究竟哪种规格能成为继314Ah电芯之后的第三代主流电芯?既要从系统的
2025年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堪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该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国标首次明确电池在因内短路引发热失控后不得起火爆炸,这一严苛要求不仅将成为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将对兼具动力电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2025年一季度,在“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下,我国能源保供扎实有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记者调研发现,国家能源行业转型升级浪潮下,越来越多民营企业逐“绿”而行,在加速布局能源领域中开辟发展新空间。阳春三月,湖北大冶。特变电工集团自主研发的±800千伏特高压
4月18日,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科技法务部发文称:近日,我们发现有关阿维塔与华为合作相关的谣言被有组织地扩散,现严正辟谣澄清。官方表示,与华为是最亲密的战略合作伙伴,所谓“抛弃华为”、“淡化华为标签”等信息完全失实,纯属编造。阿维塔科技指出,自去年12月,双方达成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近日,又一则利好消息从宁德时代传出。宁德时代昨日宣布,公司与金华市交通投资集团于4月18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加快实现产业零碳发展为总目标,围绕零碳陆港、新能源公交车、物流仓储服务、重卡电动化及换电业务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构建零碳能源补给生态链。双方合作主要围绕三大方向展开:
4月18日,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茅台集团”)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德时代”)于贵州仁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的此次合作,以“重塑产业价值,定义全球绿色工业新标准”为愿景,深度融合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传统工业生态智慧、实体经济与绿色科技,共同促
作为推进能源向清洁化转型的关键产品之一,锂电池本身需要做到低碳、零碳,既有政策的迫切性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据电池中国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动力、储能电池主流企业,都已经在积极推进零碳产品、零碳工厂、零碳园区的构建或规划。与此同时,部分头部企业,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碳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领先企业东峰集团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24亿元,同比下降45.87%;归母净利润亏损4.89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51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4.9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6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53.44万元,同比增长327.08%;报
LG新能源周一宣布,已正式退出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价值142万亿印尼盾(617亿人民币)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项目,该项目旨在建立一条完整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LG新能源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考虑到市场条件和投资环境等多种因素,我们同意正式退出印尼GrandPackage项目。不过,我们将继续以印尼电池合资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提出,扩大汽车消费,对符合条件的,转让旧车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1.5万元/辆、燃油车补贴1.3万元/辆,报废旧车购买新能源车补贴2万元/辆、燃油车补贴1.5万元/辆。以下为政策原文:各州(市)人民政府,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宁德时代在“超级科技日”上正式发布名为“钠新”的钠离子电池,并推出了第一款产品——宁德时代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使用寿命突破8年,全生命周期总成本较传统铅酸蓄电池降低61%,将于今年6月正式量产。该款电池的最高能量密度达到175Wh/kg,为纯电动车型提供了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宁德时代举行“超级科技日”活动并在现场发布了公司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全球首款兼具800公里超长续航和峰值12C充电能力的磷酸铁锂电池,峰值充电功率达1.3兆瓦,可实现1秒2.5公里的补能速度,充电5分钟,续航超过520公里。与目前市场上量产的主流4C快充相比,该款产品效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首次将“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时不起火、不爆炸”列为强制性标准。蜂巢能源作为重要起草单位之一,其以堡垒越野、蜂行短刀为核心产品的电池均达标,且提前实现国标全项达标。其中,面对国标规定的150J底部抗冲击基准,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派能科技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显示其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219.95万元,同比增长1.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17.32万元,同比下降1,054.23%。报告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量401MWh,同比增长60.28%。销售量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主
2025年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堪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该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国标首次明确电池在因内短路引发热失控后不得起火爆炸,这一严苛要求不仅将成为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将对兼具动力电
作为广东省唯一且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产业园区,南沙开发区近年来将协同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充分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减污降碳工作基础、重大战略平台优势以及气候投融资等多试点融合发展,在产业变革、能源转型、政策优化与能力提升、绿色金融等关键领域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不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一项名为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人为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专利内容涉及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池技术领域,该全固态电池包括共烧结的正极层、固态电解质层和负极层;正极层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一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中国五矿旗下的湖南云储循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明和产业(上海)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1亿元设立湖南云储斯蔚普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据悉,新公司主营业务除了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之外,还包含电池销售、储能技术服务等。其中中国
4月18日,全球最大容量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人工短路试验在青海海西宝库储能电站完成。这是我国首次针对该技术的专项试验,标志着我国在新型储能技术应用领域迈入国际前列。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指导下,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青海格尔木昆仑建设开发
作为推进能源向清洁化转型的关键产品之一,锂电池本身需要做到低碳、零碳,既有政策的迫切性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据电池中国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动力、储能电池主流企业,都已经在积极推进零碳产品、零碳工厂、零碳园区的构建或规划。与此同时,部分头部企业,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碳中
各种机缘巧合,参与过,也见过一些虚拟电厂软件。(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个人认为,从信息化角度,最合理的一个逻辑:虚拟电厂不是一个独立的软件,而是一个数字化平台的模块。系统论的视角看:虚拟电厂是负荷侧各种运营要素组合后,涌现出的一种资源调度和交易能力。为虚拟电厂而开发的虚拟电
近日,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了《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核发绿证47.34亿个,同比增长28.36倍,其中可交易绿证31.58亿个。2024年全国绿证交易4.46亿个,同比增长3.64倍,其中绿证单独交易2.77亿个、绿色电力交易绿证1.69亿个。此前文件指出,钢铁、石化、数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3月份江苏电力市场经营主体目录。截至2025年3月31日,江苏电力市场经营主体共计145791家,其中发电企业1880家,售电公司231家,分布式聚合商33家,独立储能企业46家,虚拟电厂19家,电力用户143582家(一类用户41家,二类用户143541家)。市场经
当前工商业储能并不是一个越来越卷的市场,而是一个真实需求未被满足的市场。——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营销经理邱点兵2025年4月22日,由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联合主办的2025年分布式光储创新论坛在江苏南京正式召开,会上,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营销经理邱点兵就储能投资走向
2025年4月22日,由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主办的“2025分布式光储创新论坛”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期间,国网能源研究院资深专家李琼慧就《绿电直供“江苏样本”的突破与挑战》作分享。李琼慧表示,绿电直供一方面对我国应对欧盟的电池法,提高我国在低碳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具有重要意
2025年4月22日,由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主办的“2025分布式光储创新论坛”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上,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晓斌详细介绍了136号文的入市细则以及注意事项,同时也介绍了未来分布式光伏发展新趋势,即渠道制胜、负荷为王,发电、用电、售电形成一个闭环,
2025年,中国分布式能源市场迎来历史性拐点。国家能源局与发改委连发两条“光伏新政”。光伏行业正经历从政策哺育到市场淬炼的剧烈转身。新政叠加新的产业周期,让身处其中的光伏企业充满了变数。这场以市场为名的成人礼,正在重塑百万家光伏企业的生存法则。曾经依靠固定电价托底的盈利模式轰然瓦解,
日前,调研机构WoodMackenzie公司和美国清洁能源协会(ACP)联合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储能监测报告》指出,美国2024年储能市场规模再创历史新高。美国从2018年到2024年部署的储能项目美国在2024年部署的储能系统装机容量为12,314MW,总储能容量为37,143MWh,这些数字与2023年相比分别增长了33%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