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来源:微信公众号“风能专委会CWEA”
作者: 许移庆 张友林,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阅读:干货 | 我国漂浮式风机发展现状【图文】
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进展
一、单台兆瓦级示范项目
在挪威Hywind demo 漂浮式样机项目之后,涌现出众多新的漂浮式基础方案。部分方案完成了实尺度样机的安装,并开展验证研究(见表1)。
(一)挪威Hywind demo 项目
Hywind 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基础方案是由挪威国家石油(Statoil公司,2018年更名为Equinor)借鉴海上漂浮式航标的创意于2002年提出,为立柱式基础的代表。在经历了概念设计、分析理论的发展、缩尺模型的水池试验阶段后,2009年,Equinor在挪威Karmoy海域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全尺寸漂浮式机组的样机项目,原计划部署两年,但至今仍在服役发电。
Hywind 项目中立柱式技术的特征包括:基础内部包含浮力舱和压载舱,浮力舱位于基础的上段,为上部风轮、机舱、塔筒等结构提供支撑浮力;压载舱位于基础的下段,通过装载水、碎石或高密度混凝土进行压载,使系统重心位于浮心之下;基础外部通过3根锚索固定于水底,在水中形成“不倒翁”式结构,具有无条件稳定、运动周期长、所受垂向波浪力小等优点。
Hywind 项目技术方案的浮体吃水深,存在建造、安装的局限。例如,应用该基础时,需要经过湿拖、扶正、系泊系统回接、海上压载、海上机组安装、整体调试等环节。由于挪威有条件良好的深水港湾,基础的扶正、压载可以在港湾内进行;但是在中国,上述所有作业都需要在开阔海域进行。
(二)葡萄牙WindFloat项目
基于美国西雅图的PPI(Principle Power,Inc)公司提出的WindFloat三立柱半潜式海上风电机组技术,2011年,EDP(Energias de Portugal)等企业在葡萄牙的Aguçadoura近海安装了首台WindFloat样机,这是全球首个半潜式海上风电样机项目。样机在5年的验证阶段,经受住了超过17m的巨浪以及30m/s 大风的恶劣天气考验。2017年,该项目以少于50万欧元的成本拆除,充分体现出漂浮式机组在拆除方面的优势。
WindFloat 漂浮式机组技术采用非对称浮体布置方案,机组塔筒偏置于其中一个浮体上。其技术特征包括:静态压载系统、主动压载系统和垂荡板系统。其中,静态压载系统通过在3个浮体内部隔舱中装载压载水的方式,保障系统整体重心位于结构的垂向几何中心线上。主动压载系统根据机组的运动姿态调整3个浮体的排水和压载水质量,以补偿风速和风向变化引起的机组运动。3个浮体下端设置的垂荡板结构,使平台在垂向运动过程中增加了附加水质量,进而改变基础的固有周期。
(三)法国FLOATGEN项目
近年来,法国Ideol公司开发的阻尼池半潜式海上风电机组解决方案受到广泛关注。2018年,由Centrale Nantes和SEM-REV公司联合开发的FLOATGEN项目投入运营, 场址水深为33m,采用Vestas的V80-2.0MW机组。运营以来,样机表现优异,2019年共发电6GWh,下半年的可利用率达94.6%。
该方案采用中空环形阻尼池技术实现类似减摇液舱的功能。技术特征包括: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建造环形基础主体结构,既可以减少结构的用钢成本,又能够降低基础的结构重心高度,保证基础的稳定性;基础采用6条系泊缆绳与海底链接,保障平台具有足够的系泊安全冗余;基础底部外围安装大面积的垂荡板结构,增加了基础的运动阻尼,能有效抑制平台的垂荡运动;基础吃水浅,垂向特征尺寸小,对港口、航道和风电场环境水深的适应性强,登船便捷,基础平台上作业空间较大,设施维护容易。
(四)日本GOTO项目
除欧美外,日本在漂浮式海上风电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自2011年福岛核电站因海啸而发生核泄漏后,日本启动弃核计划,并积极发展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丰富的海上风能资源以及积极的政策支撑下,日本较早启动漂浮式机组的研发。2011年,由日本环境省启动的GOTO项目是亚洲首例全尺寸漂浮式机组样机项目1。它由户田建设、富士重工、九州大学、日本海上技术安全研究所的联合体实施,位于日本的长崎县五岛市桦岛(Kabashima)离岸1km、水深91m的海域,采用富士重工(其风电业务板块于2012年被日立收购)的2MW下风向机组,基础为长76m、直径7.8m的Spar式结构。样机的五十年一遇设计浪高为8.4m,但试运行不久即遭遇2012年的第 16号台风 Sanba,成功抵抗9.5m高的波浪。2015年,完成样机试验,结果认定这一漂浮式基础的安全性好,且对环境影响小,可继续营运。此后,样机迁移至福江岛东岸崎山冲(Sakiyama)近海约100m水深海域继续运行至今。
(五)日本Fukushima Forward项目
日本Fukushima Forward 漂浮式海上风电场是安装漂浮式样机型式最多的示范项目,位于距离福岛楢叶町沿岸约20km、水深约120m的海域。目前,已经安装了1台2MW、1台7MW和1台5MW机组,并安装世界上第一个25MVA的漂浮式海上升压站,工程总投资188亿日元。其中,2MW机组是日本日立公司(原富士重工的风电业务板块)生产的下风向机组,风轮直径为80m,于2013年11月11日并网发电。7MW机组是日本三菱生产的上风向机组,风轮直径为167m, 于2015年7月29日拖至示范项目现场,2016年8月前并网发电。5MW机组同样是由日立公司生产的下风向机组,风轮直径为126m,于2017年3月并网发电。
(六)其他建设中的项目
除上述进入安装运行阶段的样机项目外,近年来, 一些新型漂浮式基础方案也逐步获得示范核准,并即将进入样机安装阶段。例如,丹麦Stiesdal Offshore Technologies A/S 公司从漂浮式机组基础建造便利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Tetraspar漂浮式方案。它设计的同一套基础构件可满足固定式、立柱式、半潜式、张力腿式多种工作模式的组装要求,基于批量化、模块化建造原则实现基础成本的最大程度下降。目前,应用该方案的样机项目已完成核准与融资,将于2020年在挪威北海区域完成首台西门子3.6MW机组的示范应用。此外,西班牙Saitec公司将于2020年基于其浅吃水双体船漂浮式方案SATH开展样机项目融资。瑞典SeaTwirl公司将于2021年建设1MW垂直轴漂浮式样机项目。德国GICON公司将于2022年基于其张力腿式方案建设样机项目,采用西门子的2.3MW机组。此外,三峡新能源公司也将于2021年7月在广东省阳江市沙扒镇近海28km海域建设中国首个漂浮式机组项目,拟采用5.5MW机组。
二、小批量示范项目
除上述已完成安装的单台样机示范项目外,Hywind技术凭借起步早、技术成熟度高的优势步入了小批量示范应用阶段。在葡萄牙和英国,WindFloat Atlantic 和Kincardine项目分别采用WindFloat半潜式机组技术,正在开展小批量示范风电场的建设。此外,近年来,法国逐步成为漂浮式海上风电的后起之秀,政府核准建设的小批量示范项目包括EolMed、Groix & Belle-Ile、Provence Grand Large(PGL)等(见表2)。
(一)已建成项目
Hywind Scotland 项目是目前仅有的已建成小批量漂浮式海上风电的商业化项目。它于2015年由挪威Equinor公司与阿联酋Masdar公司联合发起,2017年,基于第二代Hywind漂浮式技术在英国苏格兰的北海区域建立。项目装机容量为30MW,采用5台西门子的6MW机组。基础相对于Hywinddemo 的立柱式结构进行了主尺度优化,水下浮体直径增加至14.4m,吃水深度减小至78m,每套系统排水量为11200吨。
(二)建设中项目
PPI 公司的WindFloat半潜式技术虽然起步晚于Hywind Scotland 项目所用的立柱式技术,但适用于更宽的水深范围,更符合市场的需求,目前已启动两个小批量示范项目。位于葡萄牙的WindFloat Atlantic 项目由WindPlus公司开发, 它由EDP Renováveis、Repsol S.A. 及PPI三家企业联合成立。项目装机容量为25.2MW, 采用3台MHI Vestas 的V164-8.4MW机组。2019年7月,第一台机组成功安装,另外两台机组将于2020年完成安装及并网。
Kincardine 项目是继Hywind Scotland 之后苏格兰海域的第二个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由Cobra公司开发,装机容量为49.5MW,采用1台2MW 和5台MHI Vestas 的V164-9.5MW机组。第一台漂浮式机组来自于WindFloat项目的退役机组和基础,现已并网发电,预计2020年完成整个项目的开发建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十年蜕变——国家电投重组成立以来改革发展成就综述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
“现有基础技术正在面临深远海高成本、复杂海况适应性等挑战。永福股份致力于持续创新深远海风电基础结构多样化方案,助力提升深远海风电开发的可行性与经济性。”——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发电土建室副主任范夏玲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含公开数据及企业提供信息)数据显示,我国11家风电整机制造商在1-6月期间,中标风电机组总规模突破107GW(107096.08MW),其中国内中标87584.38MW,海外中标19511.7MW,呈现出国内国际双轮驱动的强劲发展态势。相关阅读:一季度风机中标规模超38.5GW!中国风电“亿千瓦
海上风电走向深远海后,对传统的固定式基础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而漂浮式基础目前成本还相对较高,演讲嘉宾们探讨了不同基础结构形式技术发展现状和应对策略。上海交大高震:《深远海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应用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级人才,挪威技术科学院(NTVA)
在浩瀚南太平洋的火山岛国汤加,一场静悄悄的能源革命正在发生。多座金马750kW风力发电机巍然屹立,将海风转化为清洁电力,缓解了这个岛国长期面临的能源短缺困境。而在每座高耸云端的白色塔筒内部,来自中国的关键设备——特固兰塔筒升降机,正如同坚实的“隐形脊梁”,默默支撑着风机的建设、维护与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召开。会上,永福股份发电事业部土建室副主任范夏玲直面深远海风电“造价过高、工期不定、海况复杂”三大痛点,系统性提出三项行业突破性技术方案。她指出:“当海风开发从近海走向深远海,技术瓶颈已从‘能不能建’转向‘如何建得更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成功召开,会议以“逐风深蓝#xB7;创新赋能”为主题,围绕最新风电政策市场、聚焦大兆瓦长叶片、核心设备国产化、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x2B;X融合、数字化转型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与实践应用展开探讨。吸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8日,华电科工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明确:在前沿技术研究方面,重点围绕氢氨醇一体化技术、氢氨醇装备技术、张力腿式漂浮式风电、深水导管架、海上换流站、超高速皮带机、熔盐储热、重力储能、掺氨燃烧、水能高效利用等方向开展技术攻关,形成具有自主
6月26日,广东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在广州珠岛宾馆召开,明阳集团董事长张传卫出席会议并作为企业代表发言。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发表重要讲话,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主持大会。张传卫在发言中指出,明阳傍海而生、向海而兴,三十多年坚持制造业当家不动摇,有幸成为广东建设海洋强
7月17日,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召开干部宣布会。上海电气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朱兆开出席并讲话;上海电气集团领导金孝龙、丘加友出席。电站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出席;电站集团本部各部门负责人、各企业党政负责人参加。会上,上海电气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辛健主持会议并宣布上海电气集团党委决定:沈兵同志任
我国的海岸线长、可利用海域面积广,在发展海上风电方面有着天然地理资源优势。在全球积极推进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海上风电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随着对深远海风电项目的不断探索开发,海上风电输变电系统创新开始聚焦于输电距离长且投资成本相对可控的柔性直流与低频输电技术上。目
日前,中信博与上海电气正式签署沙特Sadawi光伏项目合作订单,项目容量2.3GW。上海电气电站工程公司总经理裘名华,中信博董事长蔡浩、高级副总裁周石俊等共同见证签约,上海电气电站工程公司沙特分公司总经理刘又旸、中信博中国区总裁郭菲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双方将强强联手,为沙特能源结构转型注
7月16日下午,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与来访的西门子能源股份公司(以下简称“西门子能源”)执行委员会成员卡瑞姆·阿明举行会谈,双方围绕能源技术协同、系统集成创新及全球市场协同等话题深入交换意见。吴磊表示,在全球碳中和目标和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上海电气正加速优化产业布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5日上午,上海电气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仪式在吉林省洮南市举行,在吉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蔡东,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吴靖平,白城市委书记李洪慈,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大勇,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等领导的共同见证下,首批绿色甲
近日,以“水——生命之源发展之基”为主题的2025青岛国际水大会在青岛召开。会议期间,上海电气电站水务工程公司(以下简称“水务公司”)凭借“热法+膜法”双技术突破和6项行业标杆工程成为焦点。在会议开幕式上举行的“中国脱盐产业发展20周年”颁奖仪式中,水务公司斩获“中国脱盐二十周年领航企业
7月14日下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科”)党组书记、董事长王海波与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举行会谈。双方围绕高端装备智能升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王海波表示,中国电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
2025年7月14日,最后一批中船海装25MW海上风电法兰从伊莱特顺利发出。此次交付的产品,将被应用于中船海装25MW海上风机,这也是目前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机组之一。中船海装25MW风电法兰从伊莱特发出作为专门为深远海区域量身定制的新一代大型海上风电机组,该机型单机功率覆盖20-25MW,风轮直径
近日,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捷报频传,连续中标江阴苏龙热电2×66万千瓦四期扩建项目、太仓港协鑫2×66万千瓦扩建项目、江苏国信扬州发电三期2×100万千瓦高效清洁燃煤发电扩建项目和宁夏电投石嘴山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热电项目四个重点火电项目订单。苏龙四期扩建项目电站集团中标江阴苏龙热电2×66万千瓦
上海电气承建国内最大气相聚乙烯反应器就位近日,张化机(苏州)重装有限公司收到独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管理部的一封感谢信,对其承制的中石油首套国产化工艺气相法全密度聚乙烯装置四台超限容器的高质量交付、顺利安装就位,表示高度认可与感谢。该设备总重529吨,高度44.5米,
7月9日上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伟平到访上海电气,与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举行会谈,双方围绕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化新能源领域合作展开深入交流。刘伟平表示,中国三峡集团当前正聚焦水利水电、清洁能源、生态环保与资源循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7月16-20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由中国贸促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盛大召开。75个国家和地区651家企业和机构参展,集中展示各链条上中下游关键环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亨通携电力、通信、新材料领域全链路产品矩阵精彩亮相本次展会。在电力领域,亨通此次
7月17日,宁波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能源”)发布《关于对外投资设立参股公司的进展公告》。公告披露,宁波能源于2025年7月7日召开八届三十一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对外投资设立参股公司的议案》,董事会同意公司与浙江省海洋风电发展有限公司、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宁波东
近日,浙江省多部委联合印发《浙江省海上风电安全应急管理指导意见》,详情如下: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海洋经济厅、省国资委,省气象局,宁波、温州、嘉兴、舟山、台州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应急局,浙江海事局所属各分支局: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海上风电“加强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秦皇岛风浴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丁超,注册资本为107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海上风电相关系统研发;海上风电相关装备销售;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发电技术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金风科技间接全资持股。
近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浙江院中标平阳润洋新能源有限公司浙江温州平阳1号海上风电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标段三。该项目拟安装38台单机容量16.2兆瓦风电机组,采用500千伏海上升压站,风电场由8回66千伏海底电缆汇流至海上升压站,经500/66千伏变压器升压至500千伏后通过1回500千伏三芯海底电缆敷设至瑞安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7月份生产经营分析会,系统总结集团2025年上半年生产经营业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电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主持会议,董事、党组副书记徐树彪,集团领导陈海斌、高伯余、严航参加会议。会议指出,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投集团生
众所周知,电灯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电灯的背后却隐藏着一场激烈的世纪电流之战。这场战争的主角,爱迪生和特斯拉为“直流电还是交流电更适合输电”吵得不可开交,他们一个坚持直流,一个力推交流。结果呢?这场大战以交流电胜出告终,但直流也没下岗,爱迪生成为电灯之父,直流、交流各
近日,由中国电力科学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5千伏/60千伏安双极三端中压直流实证系统通过壳牌石油公司(Shell)与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的联合验收。该系统通过了50余项现场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要求,获得业主方高度认可。三端中压直流实证系统为欧盟于2021年启动的柔性离岸风电制氢动力装置模块
我国的海岸线长、可利用海域面积广,在发展海上风电方面有着天然地理资源优势。在全球积极推进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海上风电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随着对深远海风电项目的不断探索开发,海上风电输变电系统创新开始聚焦于输电距离长且投资成本相对可控的柔性直流与低频输电技术上。目
7月16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伟平在《学习时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新征程上,三峡集团将聚焦大水电、新能源、生态环保等核心业务,打造行业标杆;将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系统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推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