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能源服务评论正文

从智慧住宅到智慧社区——智慧能源提供动力保证

2020-08-21 09:01来源:中国建设报作者:王 倩关键词:增量配电网智慧能源可再生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就国家标准《智慧城市 建筑及居住区 第1部分:智慧社区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智慧社区建设规范》)公开征求意见。根据该规范的界定,智慧社区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社区场景下的人、事、地、物、情、组织等多种数据资源,提供面向政府、物业、居民和企业的社区管理与服务类应用,提升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管理模式的一种社区。

今年年初以来,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深刻影响,同时也考验着城市、社区以及人们的居住环境。事实证明,高密度的人群聚居区往往更容易暴露在风险之中。这不仅给住区规划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而且住区要匹配更高的运行管理能力,其中,智慧社区建设能够为住区高效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智慧社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住宅作为社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了人、事、地、物等多重元素,承载了组织、管理、服务等多重功能。推进社区中住宅智慧化建设,是智慧社区中基础设施与建筑环境智慧化的基础,也为智慧社区形成成熟的社区治理模式、便民的公共服务模式等提供支撑。

在需求侧,行业迫切需要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在供给侧,当前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恰逢其时,相关行业应该将目光投向住宅智慧化等领域,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智能家居,构建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G提供技术基础

《智慧社区建设规范》对智慧社区系统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平台、社区应用、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安全与运维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规范和要求,明确智慧社区系统总体架构由基础设施层、平台层、应用层、安全保障体系与运维保障体系等部分组成,而这些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

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当前的社会管理服务及民生保障基本依赖于网络系统,而5G时代的到来,促使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作用更加凸显,对于社区来说尤其重要。回顾过去通信技术领域的每一次升级换代,对于住区建设只是衬托与点缀,影响有限。即使在4G网络条件下,100兆的带宽同步只能接入4路监控摄像头,画面还经常出现卡顿,但5G的网络传输速度是4G的100倍以上,可以接入20路以上的监控摄像头。从建筑施工方面看,5G技术可以建立全工地物联网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的情况,包括施工进度和工人工作状态,及时掌握项目实施进度信息。

因此,5G技术能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不断深入到智慧住宅的方方面面。当前三大运营商及多个地方政府都已披露了数量可观的5G建设计划,5G覆盖的居民人口将超过90%。未来社区建设要抓住5G发展机遇,强化智能结合,让智慧生活渗透至千家万户,优化再造产业链。

智慧能源提供动力保证

当前,用电的保障是住宅使用、社区运转中的基础性保障。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社区用电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智慧社区的发展要依靠开发和利用智慧能源。

智慧能源系统覆盖源、网、荷、储及增量配电网等全系统的投资建设运营。通过能源管理平台,实现能耗数据的采集分析与运营策略优化,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大比例应用、采用地热泵等清洁能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为用户提供冷暖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有效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智慧社区建设要结合智能电网技术,提高安全性和抗打击能力,减轻环境负担。当前电网并非为应对产量波动不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而专门设计的。因此,有必要将电网改造成智能供电系统。

智慧社区的智能电网是配备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高度自动化供电电网,运用智能电网技术提升电能质量并提高电网稳定性。其基础性的功能包括故障定位、隔离与供电恢复,电网监测负载潮流分析实时控制;进阶性的功能包括综合利用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的能源科技,为智慧社区提供绿色、环保的能源供给方式,令建筑更加节能,减少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

此外,可运用碲化镉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建设能够自主发电的住宅,以供给社区公共设施如安保系统的用电或住户的电动汽车充电。这些方案的目的是实现发电机和用户之间“端到端”的数据交流,不仅可以实现双向供电,而且可以将多余电力并入电网。

关注住宅功能提升完善

智慧社区发挥作用建立在社区建筑单体、空间等具备完善功能的基础之上。我国住宅现有规范及规定涉及了关于防火、防震、防空等相关内容,但对普通住宅建筑的防疫没有针对性要求,这是未来需要补足的短板之一。因此,从建筑设计上对这种灾难性突发情况要有相应的防控措施,建筑单体在总平面规划时,应最大限度满足自然采光和通风,保证每个居住空间都有自主调节空气系统。

首先是住宅小区应配建开阔的室外活动场地,提供健康生活配套设施。小区入口采用智能化门禁系统,做到无接触入户、自动消毒杀菌。其次是设计户内送风系统,满足关闭门窗时的新风需求。最后,还可以装配智能化恒温恒湿的户式天棚辐射空调系统,可自主调节供水温度和流量,配合新风系统,实现夏季除湿、冬季除霾及干季加湿。从更大的范围来说,全面解决城市生活的痛点,提升生活品质。

此外,还应关注排水系统安全。目前在高密度高层住宅的排水系统中,排水系统噪声大、排水器具返臭气、漏水等问题突出。安全的排水系统与每一个城市、每一个社区、每一户住宅的健康息息相关。因此,一方面要运用综合布线技术适度超前规划设计排水系统,留出来发展改造余地;另一方面要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建立智慧排水综合管理平台,对排水管网进行长期、有效、动态的监控与管理。这不仅是当前住宅品质提升与转型升级的必要工作,也是未雨绸缪面向未来的一项重要工作。

实现可持续化发展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老旧小区及周边区域进行改造提升,基础类改造主要是安防、环卫、消防、道路、绿化、水电气暖、光纤、管线规整等,突出解决基础设施老化、环境脏乱差问题;完善类改造主要是完善社区和物业服务用房、建筑节能改造、加装电梯、停车场、文化、体育健身、无障碍设施等;提升类改造主要是完善社区养老、托幼、医疗、家政、商业设施等。在这些改造过程中,要从建筑和住区的全生命周期考虑、从具有长远资产和价值的产品构建来考虑,用系统性思维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来建设智慧社区。

从智慧住宅、智慧社区到智慧城市,最终的目标是要打造方便后期维护更新和升级改造并且能够让住户长久使用的资产。实现可持续化目标除了树立先进的理念外就是标准加实践,还要发挥社会各领域的合力。随着5G时代的到来,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技术也必将给社会方方面面注入新的活力,智慧社区未来会形成一个多元融合的产业生态。

以具有代表性的智能交通系统为例,2020年我国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组网成功,“5G+北斗”将精准地实现空天一体自动驾驶,实现车辆的精准定位和数据的采集上传,还可将公交(含轨道交通)和私家车纳入一个整体交通管理框架以优化交通流量,城市交通规划者能够以有效且环保的方式打造一个智能化交通网络,智慧社区将从智能化交通网络中受益。再如,传统家电行业通过IoT(物联网技术)打造智能家居,将电器、数据与人实时连通,能为智慧社区提供更为细致贴心的健康管理和生活服务。

需要指出的是,智慧社区要大面积落地成型可能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围绕着住区和相关产业必将迎来一场面对未来生活方式和产业思维的革命性转变,不断创新发展的智慧技术和管理服务助推行业协作、转型升级,为美好生活赋能。

作者系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副教授

原标题:从智慧住宅到智慧社区——运用系统性思维实现可持续目标刍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增量配电网查看更多>智慧能源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