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电力市场化交易市场正文

电力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机理、特点与形式(一)

2020-09-09 12:21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作者:叶泽关键词:电改电力交易电力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中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电力体制改革以电力市场改革为核心,电力市场改革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是利用市场机制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资源。目前,我国电力市场改革存在重视市场成交电量比例和电价降低程度,忽视资源优化配置效益与效果的问题。笔者认为,不以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的电力市场改革是没有实质意义的盲目改革;没有获得资源优化配置效益的电力市场改革只是相关利益主体的默契“游戏”。电力市场改革的决策者和参与者要系统掌握电力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机理,通过多种形式优化配置资源,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上为“降电价”腾出空间。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作者:叶泽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上旬)2020年第7期,作者就职于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电价研究中心。)

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源的经济学原理

市场机制可能导致利益调整,但是,市场机制的基本作用和根本目的不是利益调整,而是优化配置资源,在相同资源耗费下产生更大的社会财富。结合国内外电力市场改革实际,从市场机制如何优化配置资源的角度,相关的经济学理论主要有市场均衡理论,最优生产理论,最优消费理论和金融衍生工具理论。四个理论共同构成了电力市场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并且从浅到深形成四个不同的知识台阶。

市场均衡理论及其资源优化配置机理

如图1所示,当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相交时,市场供应与需求相等,市场在产量等于Q0和价格等于P0时出清。在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下,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可以证明正是满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条件并且社会福利最大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长期均衡点,Q0和P0分别称为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微信图片_20200909121944.jpg

图1 市场均衡理论与供求平衡机理

市场均衡理论对资源优化配置的解释主要体现在生产者集合供给能力与消费者集合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上。在市场均衡点,完全竞争使全部生产者在获得零经济利润的情况下形成恰好满足行业需要的生产能力,同时也使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市场资源配置处于最优状态。如果出现不均衡的偏离,价格变化或产量变化会同时引导生产者与消费者理性行为,资源配置发生变化,市场价格和产量也发生相应的收敛性质的变化,使偏离逐渐回到原来的均衡点。市场机制之所以被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追捧,主要原因不在于市场机制能够始终维持供求均衡,而在于市场均衡状态的偶然偏离,可以通过价格信号对供求的引导自动而有效地回到均衡。

最优生产理论及其资源优化配置机理

市场竞争不仅发生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也发生在生产者之间。如图2所示,假设生产者在使用生产要素如劳动和资本的过程中,分别形成两条等产量线和三条等成本线,等成本线C1与等产量线D1有三个交点M,N和K1,在M和N两个点上,生产要素组合不同,但如图1 市场均衡理论与供求平衡机理量同为D1,成本同为C2;K1点的生产要素组合与M和N都不同,产量同为D1,但成本却不同,为C1 ;由于C1 小于C2 ,且K1 是等成本线C1与等产量线D1的切点,具为唯一性。因此,K1是等产量线D1下最小成本的生产要素组合。K1和K2是不同生产规模下最优生产要素组合。

微信图片_20200909121948.png

图2 最优生产理论及其要素优化配置

最优生产理论揭示了生产者通过要素替代实现最小成本生产即资源优化配置的机理。假设初始的要素组合是N点,生产者减少使用要素1,同时使用更多的要素2,直到K1点时,就找到了最小生产成本的要素组合。

最优消费理论及其资源优化配置机理

市场竞争也间接地发生消费者之间。最优消费理论揭示了需求侧不同偏好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或消费支出最小化的规律。如图3所示,消费者消费两种可替代的商品如产品1和产品2,不同数量和结构的消费产品组合形成了两条等效用曲线,其中U1小于U2;同时,消费者的消费预算支出分别为B1、B2和B3。在等效用曲线U1上,有E、F和S1三个点;其中E和F点的消费产品组合不同,但消费支出相同,即B2;S1点与E、F点的消费产品组合不同,消费支出也不同,为B1 。由于B1 小于B2 ,而且S1点是唯一的切点,因此,在获得相同效用U1情况下,S1点的消费支出最低,所对应是产品组合即最优消费组合。S1和S2是不同消费水平下的最优消费组合。

微信图片_20200909121953.png

图3 最优消费理论与最大消费组合

最优消费理论与最优生产理论在资源优化配置方式上相同,都通过替代完成,但主体换成了消费者,对象换成了消费品。假设初始状态在E点,消费者会增加产品1的消费,减少产品2的消费,直到S1点,实现了等效用条件下的最小消费支出组合,即最优消费组合。与最优生产理论中各项指标可以客观计量或计算不同,最优消费理论中的效用指标具有主观性,需要用户通过消费行为来显示。因此,基于最优消费理论的资源优化配置过程必须有消费者主动参与。

金融衍生工具理论及其资源优化配置机理

金融衍生工具是在货币、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工具的基础上衍化和派生的,以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为目标,以杠杆和信用交易为特征的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工具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期货合约,期权合约,远期合同和差价合同等。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优化资源配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于不同市场主体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能够有效地实现风险的转移,使不同市场主体承担其愿意承担的风险,实现风险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最优配置。第二,利用杠杆和信用交易增加交易规模和流动性,不断通过套利机制,发现金融资产的真实价格,释放准确的价格信号,引导企业合理经营和投资。

微信图片_20200909121956.jpg

图4 基于差价合同的生产替代

如图4所示,假设生产企业按平均成本与买方企业签订了具有差价合同性质的产品生产销售合同,企业固定成本是沉没成本。当生产企业估计市场成交价格低于其可变成本时,会把生产合同转让给其它生产企业完成,更不会在合同之外替代其它企业生产。当生产企业估计市场成交价格高于其可变成本但是低于或等于合同价格时,生产企业会努力完成生产合同;同时,还可以替代其它企业生产。当生产企业估计市场成交价格高于合同价格时,会确保完成生产合同,并且积极替代其它生产企业完成生产合同。在这三种情况中,通过差价合同,低成本企业替代高成本企业生产和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了生产资源优化配置。(未完待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改查看更多>电力交易查看更多>电力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