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核心提示 连续8年以超过12%的速度增长,今年将突破2000亿千瓦时,2030年将突破4000亿千瓦时……乘着“数字新基建”的东风,我国数据中心的用电量正不断增长,折射出用能方式在调整、经济结构在优化、新的动能在聚集。数字产业蓬勃发展,电网企业正大力开拓蓝海,为数字化转型开辟更多想象空间。
发一条朋友圈需要多少电?
手机的电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实际上,从你拇指点击发送的瞬间起,那些花哨的图文就以朴素的二进制编码,迅速传输到了某个数据中心闪着蓝光的巨型机架里。层层堆叠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24小时不停全年无歇,你发朋友圈的电量,基本都用在了这里。
2018年,全国的数据中心“吃”掉了1608.89亿千瓦时的电量,占当年全社会用电量的2.35%,比整个上海市的用电量还要多。截至2019年,数据中心用电量连续8年以超过12%的速度增长。
据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预测,今年我国数据中心整体用电量将突破200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升至2.7%;到2030年用电量将突破400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将升至3.7%。
“数字新基建”的东风来了。从数据中心用电量看数字产业发展,三件事显而易见:用能方式在调整、经济结构在优化、新的动能在聚集。
电量用在了哪里?
很简单,数据中心里的大量主机与服务器、供配电系统高强度不间歇运转,产生了大量新增用电需求。但另一个重要却很有隐蔽性的原因是制冷。
就像电脑用久了会发烫,数据中心千亿级别的芯片一起“开工”,大量废热同时排放,其发烫程度远高于普通电脑。为了保证每台服务器都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工作,数据中心必须配置冷水机组、冷却塔等大型制冷系统,以快速吸入热空气、排出冷空气,保障服务器正常运转。
统计数据分析,制冷带来的用电量占数据中心整体用电量的40%左右,而电费又是数据中心运营成本的大头。因此,互联网巨头们绞尽脑汁,不断寻找更适合数据中心生存的天然“冰箱”。例如,微软将数据中心“埋”在了加利福尼亚海岸约9米深的海底和苏格兰奥克尼群岛水下,脸书(facebook)的数据中心建在了北极圈以南100千米处的瑞典吕勒奥镇。
当然,对大多数企业来讲,这些特殊案例并不具备复制性和推广性。把目光转回来,实际上,我国大部分数据中心都选择在气候更凉爽、能源资源更丰富的西部地区“扎堆”出现。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及亚马逊、奇虎360,均在宁夏中卫设立了数据中心。新疆克拉玛依、昌吉和阿克苏地区,聚集了大批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甘肃移动第二大数据中心项目于去年夏天开建。继2017年中国南方数据中心在贵州建立后,去年3月,苹果(乌兰察布)数据中心项目开工。此外,华为、阿里、腾讯和谷歌、英特尔、微软都纷纷选择让数据中心落户贵州、内蒙古。
河北张家口正在建设“中国数坝”。在2019年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的中国数坝·张家口专场对接会中,张家口共有12个数字产业合作项目签约,总金额达587.5亿元。今年,张家口将形成投资过千亿元、服务器规模达150万台的大数据产业集群。
一份来自华北电力大学的报告显示, 2023年我国数据中心总用电量将达到2667.92亿千瓦时,2019年至2023年5年的年均增长率将达10.64%。这一数字,高于多数传统行业用电增速并领跑新动能行业用电增速。这毫无疑问是电力需求新的增长点。
“放大镜”里看变化
透过数据中心用电量这个放大镜,可以清晰地看到数字经济的全面提速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7月份我国全社会用电量68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其中,第三产业用电量11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
上半年,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增长了27.7%,其中互联网数据服务业用电量同比激增71.6%。
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用电量曲线持续上扬,是早就出现的趋势,也仍是正在发生的现实。整体来看,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主动力不再是传统的高耗能产业,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分地区看,7月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分别为2%、-4.1%、7.8%和2.4%,西部地区一骑绝尘,遥遥领先。上半年,西部12省份用电量合计同比增长2.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
新疆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上半年,新疆电网售电量6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6%。从用电量统计口径数据看,新疆全行业用电量达5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对比产业用电数据,占全行业用电65.1%的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下降了7.8%;反观占全行业用电量仅33%的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3%。值得注意的是,大数据和“云”相关科技企业上半年用电量达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了200%。1~7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贡献了172.33%的增长率,成为支撑新疆电量迅猛增长的“大功臣”。
“近年来,我国分地区用电量增速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的特点,这与数据中心密集布局西部地区有着重要关系。目前看来这一态势还将继续。”国网能源院有关专家表示,尤其是在今年的疫情防控中,大数据技术被广泛用于追踪感染者人群接触史、锁定感染源及密切接触人群。与此同时,在线医疗、远程教育、云会议、云办公盛行,疫情直接倒逼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经济加速发展,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大数据的价值和潜能。
反过来,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也在国际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的当下,为畅通我国经济内循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云总裁邱跃鹏公开表示,“新基建”让实体经济在应对疫情影响时更有韧性,将成为后疫情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要“吃”得更健康
2019年2月,工信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到2022年数据中心清洁能源应用比例大幅提升的要求。
“数据中心长年累月不间断运行,它的负荷曲线不存在明显的峰谷波动,更接近于一条直线。”国家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专业人士说。
如何理解这条“直线”?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专家唐伟告诉记者,这是一系列虚拟技术的综合结果,比如负载平衡技术。“数据中心非常聪明,一些非实时的任务可以自行延迟处理。同一云服务商下分布各地的数据中心之间,还能友好地互相分担工作,保证了负载的基本平衡。”唐伟说,“数据中心工作负载在时空上的灵活性,反映在用电方面就是负荷相对平稳可控,也就是大家看得到的那条平稳直线。”
数据中心用电的平稳、可控性让它们能很好地配合清洁能源资源分布的地域特征,更好地消纳清洁电能。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张素芳说:“清洁能源多分布在西部地区,数字产业多布局在东中部负荷中心。东中部的数据处理任务转移到西部进行,既平衡了负荷,增加了当地清洁能源消纳,实际上也省下了电力外送通道空间。”她与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王鹏共同撰文阐释:“如果对东部一个3万千瓦数据中心的电力负荷进行时空调控,将其三分之一的批处理负载转移至西部数据中心处理,就可在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富余时段为其腾出1万千瓦的‘西电东送’通道容量。”
当前,宁夏、内蒙古等地开展了可再生能源市场化交易,在促进本地消纳的同时降低客户用电成本。河北、贵州等地已有部分数据中心实现或计划实现100%使用清洁能源供电。
5月,青海海南州大数据产业园一期投运。产业园选址于此,看中的正是这里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100多千米外的西宁南川工业园区,青海三江源国家大数据中心在7月青海连续31天全部以清洁能源供电期间,共“吃”掉了约60万千瓦时的清洁电。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两新一重”,数据中心被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点名”,数字产业走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各种政策加持下,互联网“大厂”迫不及待站上“数字新基建”风口:阿里3年投入2000亿元、腾讯5年投入5000亿元大规模建设数据中心,百度将云服务器规模扩容至500万台,总投入超过3000亿元……仅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家就砸出了万亿规模的市场——数字经济增长和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是当下各种不确定性中最大的“确定”。
“瓦特”与“比特”碰撞,共赢局面打开:“大厂”积极入局,追逐市场兵家必争之地;电网开拓蓝海,为数字化转型开辟更多想象空间。从更大范围看,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数字经济为各行各业注入智慧与动能,意在塑造高质量发展、科技感十足的未来。
(李易峰、王宏霞、李可克对本文亦有贡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遂宁市人民政府发布致全市人民节约用电倡议书,现向广大电力用户发出节约用电倡议,公共机构带头节约用电,家庭社区绿色低碳用电,商业场所科学高效用电,工业企业主动节能提效,景观照明科学合理用电,详情如下:致全市人民节约用电倡议书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大市民朋友: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7月17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告陕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书。2025年1月1日起,陕西电力现货市场启动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叠加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及电煤价格下行因素影响,省内电力交易整体价格持续下探,售电公司在批发市场的累计购电均价从1月0.362元/度下降至6月0.339元/度,降幅达0.023元/度;但是零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了广东电力市场主体不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其中提到,发电企业、售电公司、批发电力用户有下列违反批发交易管理规定行为之一的,可按不良行为处理:(一)经法院判决或仲裁机构裁决,认定存在批发市场合同违约行为;(二)在双边协商、摘挂牌交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江苏分布式新能源聚合参与省内绿电市场交易试点实施方案》,江苏分布新能源聚合参与绿电市场的经营主体包括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分布式新能源、分布式新能源聚合商(简称“聚合商”)、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试点初期,暂不考虑台区、电压节点、管辖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天津、河南、黑龙江三地发布了售电公司暂停电力市场交易资格、市场注销信息,涉及4家售电公司。详情如下:天津:天津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对连续12个月未参与交易售电公司暂停天津电力市场交易资格的通知,经核查,目前具备交易资格的售电公司中,存在1家售电公司连续12个月未
记者16日从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获悉,今年1至6月,贵州绿电交易电量43.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4%,参与绿电交易的电力用户达703家,同比增长了7倍。近年来,贵州加快构建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有序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6月底,贵州电网统
2025年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相比于之前各地建设的零碳园区,这次是从中央政府层面顶层规划和推动,并且给出了具体的细则,比如申报条件,核算方法等。这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8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发布2025年6月江苏电力运行情况通报。详情如下:一、全省发电情况截至6月底,全省装机容量22816.93万千瓦,含统调电厂14961.82万千瓦,非统调电厂7855.11万千瓦。6月份,全省发电量567.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6%,年累计发电量3215.02亿千瓦时,同比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7月18日,大唐发电公布2025年半年度上网电量完成情况。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及子公司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34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0%,其中:大唐发电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今年上半年,国网新疆电力累计为2216户乡村用电客户办理充电桩接电业务,数量同比增长628.95%。今年上半年,新疆电网供电营业区内,乡村客户办理充电桩报装容量达到3.56万千瓦,同比增长1033.86%;乡村充电设施用电量1167.8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59.32%。截至2025年6月底,新疆电网
7月17日,迁西县尹庄乡樊庄村村委的小广场上已是一片忙碌,国网迁西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尹月民、刘彦东带着工具箱早早到场,有条不紊地开展共享扫码用电装置的装表接电工作。随着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毕,装置显示屏亮起绿色信号,全村首个共享用电点正式“上岗”。樊庄村村委小广场是村民日常休闲活动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截至6月底,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遂宁市人民政府发布致全市人民节约用电倡议书,现向广大电力用户发出节约用电倡议,公共机构带头节约用电,家庭社区绿色低碳用电,商业场所科学高效用电,工业企业主动节能提效,景观照明科学合理用电,详情如下:致全市人民节约用电倡议书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大市民朋友:为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7日,大唐发电发布公告称,上半年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大唐发电表示,本公司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整体超同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如下:一、2024年度业绩考核A级企业1.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3.中国移动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企业名单如下: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国家电网有限公司3.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钢研
7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决胜十四五、准备十五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参会代表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近日,浙江省多部委联合印发《浙江省海上风电安全应急管理指导意见》,详情如下: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海洋经济厅、省国资委,省气象局,宁波、温州、嘉兴、舟山、台州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应急局,浙江海事局所属各分支局: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海上风电“加强
2025年7月14日,甘肃省发布《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全容量+四大补偿”电价政策的省份。为何甘肃在稀缺定价、容量市场、容量补偿三种主流机制中独选后者?这需要从机制本质差异出发,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展开系统性分析。(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闫鑫)
日前,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南阳白河2x1000MW煤电项目核准的批复,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镇。项目新建2台100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详情如下: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南阳白河2x1000MW煤电项目核准的批复南阳市发展改革委:报来的《关于呈报南阳白河电厂(2×1
电能质量是电力服务的“生命线”,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环境的“硬指标”,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居民生活以及能源高质量发展。甘肃能源监管办以“强监管、补短板、促提升”为工作主线,多措并举提升全省供电可靠性与电能质量,推动12398热线电能质量类投诉工单持续下降,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用电需求提供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2856号建议答复的函。答复文件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发布,意见第9条“创新服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