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美国是世界较早发展分布式能源的国家,自1978年起提倡发展小型燃气分布式热电联产技术,现已建成6000多座分布式能源系统,发电量约占总电量的14%,计划到2030年新增装机6500 MW以上。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分布式能源且得到快速发展,总装机台数达到16424台,容量突破10 GW。丹麦是世界上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国家,80%以上的区域供热热源采用热电联产方式,可节约28%的燃料,减少47%的CO2排放。我国也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源发展“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均提出高度重视分布式能源发展,到2020年分布式天然气发电和分布式光伏装机分别达到1500万千瓦和6000万千瓦。
虽然分布式能源系统发展迅速,但是在设计和运行中仍存在各种问题。例如,设计时忽略冷热电负荷的耦合关系导致设计容量偏大,运行时以热定电和以电定热的方式导致能源效率降低,可再生能源的引入加大了系统的不稳定性。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在分布式能源系统引入蓄冷蓄热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不仅可实现冷热负荷与电负荷的解耦,通过削峰填谷,既可适应用户侧负荷需求随季节、昼夜和适用时间呈现出的多周期变化规律及随机性,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还可消除引入可再生能源而造成的源侧不稳定波动,增加系统的安全性。
目前蓄冷蓄热技术应用于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相关的工作多为个例,缺少系统性整理和论述。因此,本文从蓄冷蓄热材料发展现状出发,论述不同的蓄冷蓄热材料的特点;之后,总结分布式能源系统与蓄冷蓄热技术耦合应用现状,分析不同蓄冷蓄热技术的应用效果,确定基于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蓄冷蓄热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分布式能源系统高效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1 蓄冷蓄热材料
蓄冷蓄热技术是利用蓄冷蓄热材料将冷或热量储存起来,并在需要时再释放,力图解决热能供给与需求在时间、空间或强度上不匹配所带来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能源利用率的技术,其本质是蓄冷蓄热材料分子热运动引起内能变化。根据作用机理,蓄冷蓄热材料主要有显热、潜热和热化学三类。
1.1 显热材料
显热蓄冷蓄热材料是在相态不改变情况下,利用自身比热容和温度升降实现热量和冷量的蓄积或释放。典型显热材料主要有液体和固体两种状态。液态材料主要有水、导热油、熔盐等,固态材料主要有岩石、混凝土、陶瓷、耐火砖等,相关技术特点见表1。
表1 典型显热材料技术特点
注: ①使用温度为温度范围的80%。
在蓄冷和低温蓄热领域,水是一种较为优秀的蓄冷蓄热材料,其比热容和蓄能密度均超过其他典型显热材料,且可以作为热量传递介质,减小热量的损失。在中高温蓄热领域,熔盐和耐火砖分别是较为适宜的液体和固体蓄热材料。熔盐主要包括硝酸盐、氯化物、碳酸盐和氟化物。其中,硝酸盐技术相对成熟,具有熔点低、比热容大、热稳定性好、腐蚀性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热发电领域;氟化物具有较高的热存储容量,被应用于太阳能空间站和熔盐核反应堆中,但也具有成本较高、热稳定性较差、有毒性等缺点。耐火砖具有化学性能稳定、使用温度范围广、强度高等特点,在电蓄热供暖领域得到了应用。
1.2 潜热材料
相变潜热蓄冷蓄热材料是利用相态变化时的潜热进行冷量或热量的储存与释放。相变潜热材料由于蓄能密度远高于显热材料,成为了目前最受关注的蓄冷蓄热技术。
典型的相变潜热材料主要有共晶盐水溶液、冰、气体水溶液、石蜡、脂肪酸、糖醇、水合盐、无机盐等,相关的技术特点见图1和表2。从图中可以看出,可应用于蓄冷的潜热材料主要有共晶盐水溶液、冰、气体水合物、水合盐、石蜡、脂肪酸等材料。其中,共晶盐水溶液、冰、水合盐、石蜡等来料已实现商业应用,但是共晶盐水溶液和水合盐有较强的腐蚀性。可应用于蓄热的潜热材料主要为水合盐、石蜡、脂肪酸、糖醇、硝酸盐等无机盐材料,其中水合盐和石蜡已经实现商业应用,脂肪酸处于示范应用阶段,但是,其成本较石蜡更高,循环稳定性不能满足实际应用要求限制了其应用。
图1 潜热蓄冷蓄热材料的相变温度与相变焓
表2 典型相变潜热材料技术特点
1.3 热化学材料
热化学材料是利用可逆吸附、吸收、化学反应进行热量的蓄积与释放,具有温域范围广、蓄热密度大、长期蓄热热损失小等优点。
根据工作温度,热化学材料可以分为中低温材料和高温材料。其中,中低温材料主要包括以水蒸气、氨气为吸收剂或吸附剂的LiBr、LiCl、CaCl2、硅胶、沸石等材料,高温热化学材料包括金属氢化物、有机物、氧化还原物、氢氧化物、氨和碳酸盐等。典型热化学材料技术特点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热化学材料蓄热密度高于显热材料和潜热材料,但是,目前技术成熟度不足,多数材料均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离大规模应用尚有较大距离。
表3 典型热化学材料技术特点
2 蓄冷蓄热技术与分布式能源系统耦合应用方式
2.1 蓄冷技术
与分布式能源系统耦合应用的蓄冷技术主要有水蓄冷和冰蓄冷技术。表4为两种蓄冷技术的技术特点[26]。从表可以看出,冰蓄冷技术的作用机理为潜热和显热的复合蓄冷方式,因此使用温度范围较水蓄冷有明显扩大,蓄冷能力与体积蓄冷量也有显著增加,且可提供温度更低的冷量,进而提高系统整体的相应速度,但是冰蓄冷技术需要双工况制冷机,制冷效率相对较低,也会增加项目的初投资。水蓄冷技术不仅可以使用制冷能效高的常规冷水机组,还可以实现蓄热和蓄冷两种用途,可进一步降低项目的初投资。
表4 水蓄冷和冰蓄冷技术特点
目前水蓄冷或冰蓄冷技术与传统分布式能源系统耦合应用已到达商业应用阶段,根据用户需求,应用形式也不尽相同,但是其设计思路主要有利用余热蓄冷和低谷电蓄冷,相关系统流程如图2所示。余热蓄冷技术是将分布式能源系统余热进行制冷在满足用户需求时,将余冷进行冷量储存,在余热制冷不足时,利用蓄冷或备用电制冷机进行供冷。低谷电蓄冷技术是分布式能源余热制冷全部供冷,并在低谷电时进行额外电制冷机制冷储存,在余热制冷不足时,利用蓄冷进行供冷。
图2 蓄冷技术与传统分布式能源系统耦合应用方式
常丽等设计了一种传统分布式能源系统与余热蓄冰耦合应用系统,并在广州地区商业建筑运行,结果如图3所示,余热蓄冰技术可满足23%的供冷量,运行成本日节省815.67万,投资回收期为5.09年。王琅等分析了余热蓄冷装置对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运行能耗和经济性的影响,确定蓄冷容量为120 kW·h时,系统有最大年生命周期成本节约率。
图3 供冷量组成
卢海勇等耦合应用了低谷电水蓄冷技术与传统分布式能源系统,建立了冷、热、电和天然气能量平衡的优化配置模型,结果表明该耦合系统在满足供冷需求同时具有最佳的经济性。李正茂等也将低谷电水蓄冷技术与分布式能源系统应用于数据中心,得到类似的结论。上海申通能源申能能源中心大楼采用低谷电冰蓄冷技术与分布式能源耦合系统,运行结果表明,系统稳定发电成本低于市电,冰蓄冷技术每天可节约电费0.17万元。秦渊等也将低谷电冰蓄冷技术应用于传统分布式能源系统,并发现当峰谷电价比达到3∶1时,系统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Luo等也利用类似系统得到相同的结论。
随着新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向多能源化方向发展,蓄冷技术也进行了多种耦合应用。Di Somma等和潘雪竹等分别设计了一种水蓄冷技术与含太阳能集热器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如图4所示,其可以利用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或内燃机余热进行制冷并进行冷量的蓄积。程杉等将冰蓄冷技术与风光分布式能源耦合应用系统进行建模计算,如图5和图6所示,确定了系统电量和冷量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系统调度成本进一步减少。Testi等也提出相似系统。
图4 水蓄冷与含太阳能集热器的分布式能源系统
图5 冰蓄冷技术与风光分布式能源耦合应用系统
图6 供冷量逐时变化
2.2 蓄热技术
耦合应用于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蓄热技术主要有水、熔盐等显热蓄热技术、相变蓄热技术、热化学蓄热技术。其中,水、熔盐等显热蓄热技术耦合应用是较为成熟的方式,已经进行商业应用,相变蓄热技术耦合应用处于示范应用阶段,热化学蓄热技术耦合应用处于实验室试验阶段。
2.2.1 显热蓄热技术
水蓄热技术与传统分布式能源系统耦合应用方式与冰蓄冷技术耦合应用类似,也为余热蓄热和低谷电蓄热技术,对应的设计原理也如图2所示。Wu等验证分布式能源系统与余热水蓄热技术耦合应用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Blarke等建立余热水蓄热技术与分布式能源系统耦合应用系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赵静等研究了低谷电水蓄热技术对传统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性能影响,发现低谷电水蓄热技术不仅可以满足热负荷需求,如图7所示,还可以增加系统运行时间,提高系统经济效益及能源利用效率。
图7 供热量逐时变化
水蓄热与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系统的耦合应用也得到了一定的研究。彭怡峰等利用蓄热装置解决风电消纳问题,建立冷热电联供与蓄热储能分布式能源系统运行模型,验证了利用蓄热装置消纳风电具有较好的经济优势。杨志鹏等进一步利用增加新能源的利用,利用光伏、风机、燃料电池、地源热泵结合传统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蓄热供暖,如图8所示,并验证分布式能源系统引入蓄热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燃料费用减少19.2%,运行成本降低18.1%。Mavromatidis等建立水蓄热与生物质、太阳能耦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并优化了不同碳排放下的最优装机容量,如图9和图10所示。Di Somma等也建立类似系统,得到系统年总运行成本降低了21%~36%。颜飞龙探讨了水蓄热在分布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发现在没有太阳能输入的条件下,水蓄热能够使系统在平均50%的额定负荷下持续工作0.5 h。
图8 水蓄热与风光地源热泵耦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
图9 水蓄热与生物质、太阳能耦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
图10 不同碳排放下最优装机容量
熔盐蓄热技术中,较为常见的是应用于太阳能热发电的硝酸盐蓄热技术,目前全球已有20余座应用于熔盐蓄热的太阳能热电站,装机容量达3899 MW。熊新强等提出熔盐蓄热是太阳能光热发电的设计重点,并归纳熔盐蓄热与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结构形式,如图11所示,包括太阳能集热、熔盐蓄热储能和发电三部分,热熔盐罐和冷熔盐罐设计温度可分别为565 ℃和290 ℃,最优设计方案分别为不锈钢罐体+硅酸铝保温层和碳钢罐体+耐高温有机硅防腐涂料+硅酸铝保温层。张宏韬等研究发现,利用硝酸熔盐作为蓄热介质可以明显提升热发电系统发电效率,改善材料热稳定性。Montes等对比分析了蒸气、导热油、熔盐为太阳能光热电站传热介质,发现与蒸气、导热油相比,采用solar salt熔盐作为传热介质,在进出口温度为525 ℃/234 ℃时可以提高约4%的系统㶲效率。王慧富等对不同熔盐应用于太阳能热发电进行了模拟,发现采用低熔点熔盐作为传热和蓄热介质时年发电量和年发电效率最高,低熔点熔盐传热、太阳盐蓄热时年发电量最低,导热油传热、太阳盐蓄热时年发电效率最低。熔盐蓄热技术与弃风弃光电或低谷电耦合的电供暖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示范应用。吴玉庭等提出了一种利用弃风弃光电或低谷电加热的熔盐蓄热供暖技术,并在河北辛集进行示范应用,结果表明,室内温度稳定维持在19~24 ℃,投资回收期为10年,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89 t、粉尘排放70 t、二氧化硫排放6 t、氮氧化物排放5.3 t。
图11 熔盐蓄热与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2.2.2 相变蓄热技术
相变蓄热技术与分布式能源系统耦合应用处于示范应用阶段。周宇昊等建立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试验平台,采用硝酸盐相变材料回收烟气高温热量,采用十二水硫酸铝钾回收中低温蒸汽热量,并验证了系统在3 h后仍能满足系统供热要求。俞铁铭等设计了基于相变蓄热技术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数值模拟了相变材料液相率,发现相变材料在4 h内可以完成释热。卓思文设计了一种带相变材料蓄热技术与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耦合系统,如图12所示,确定耦合系统的一次能耗相对节能率、燃气轮机机减容率、吸收式制冷机减容率分别为16.3%、51.1%和45.8%。李志永等将相变蓄热与太阳能供暖相结合提出一套太阳能-相变蓄热-新风供暖系统,结果表明,相变蓄热可保证空调机组的出风温度基本稳定在35 ℃,满足空调末端的需要。
图12 相变材料蓄热技术与分布式能源系统耦合应用系统
2.2.3 相变蓄热技术
热化学蓄热技术的耦合应用还处于实验室研究初期,特别是与传统分布式能源系统耦合应用研究较少。Zhang等提出一种热化学储热技术与分布式能源系统耦合方式,如图13所示,甲醇经过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能,通过分解反应生成CO和氢气,之后利用原动机供应冷热电。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全年能源平均利用率为47.61%。
图13 热化学储热技术与分布式能源系统耦合方式
3 结论
(1)蓄冷蓄热材料可分为显热、潜热和热化学材料。显热材料在技术成熟度、经济性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但是蓄能密度最低。热化学蓄热材料蓄能密度最高,但是技术成熟度不足,多数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相变蓄热材料蓄能密度和技术成熟度较为适中,具有很强的商业应用潜力。
(2)水、熔盐、耐火砖、冰、石蜡、水合盐较为适宜的商业应用蓄冷蓄热材料。其中,水和冰蓄能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商业应用,熔盐多应用于太阳能热发电领域,耐火砖也在电蓄热供暖领域得到了发展。
(3)与分布式能源系统耦合的蓄冷技术主要为水蓄冷和冰蓄冷技术。冰蓄冷技术以显热和潜热方式蓄冷,具有蓄冷密度高、系统响应快等优点,水蓄冷以显热方式蓄冷,具有制冷效率高、初投资低等优点。蓄冷技术与传统分布式能源系统耦合应用已达到商业应用阶段,主要有利用余热和低谷电进行蓄冷,运行效果较佳,经济性较好;与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系统的耦合应用主要处于试验和示范应用阶段,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降低运行成本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4)水蓄热、熔盐蓄热等显热蓄热技术和相变蓄热技术是分布式能源系统耦合的主要蓄热技术。其中,水蓄热、熔盐蓄热等显热蓄热技术耦合应用较为成熟,相变蓄热耦合应用处于示范应用阶段。热化学蓄热耦合应用也在实验室研究中得到一定关注,需要进一步研究。蓄热技术与风、光、地热、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系统耦合应用主要处于试验和示范应用阶段,对于缓解弃风弃电、提高环境友好性和经济性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
引用本文: 王俊,曹建军,张利勇等.基于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蓄冷蓄热技术应用现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0,09(06):1847-1857.
WANG Jun,CAO Jianjun,ZHANG Liyong,et al.Review on application of cold storage and heat storage technology based on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J].Energy Stora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0,09(06):1847-1857.
第一作者:王俊(1980—),男,博士,高级工程师,从事清洁发电、分布式能源、综合能源服务等技术研究和项目开发;
通讯作者:凌浩恕,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E-mail:linghaoshu@iet.cn。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6日-2025年5月9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400MWh云南曲靖市首个共享储能项目并网投产4月29日,国家电投云南国际陆良县500兆瓦/1000兆瓦时共享储能项目(一期)顺利并网,是曲靖市首个顺利建成并网运行的新型储能项目。一期项目
盖房子用的水泥能用来发电,还能当成“电池”储能。东南大学9日发布最新科研成果,该校科研人员研发出仿生自发电-储能混凝土,将高能耗的水泥变为“绿色能量体”,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技术助力。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占到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5%,碳排放量占全国排放
固态钠电池兼具资源丰富、安全性高、比能量高等优势,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储能技术之一。然而,固态钠电池中在应用中面临诸多挑战,Na金属负极与固态电解质之间的固-固接触导致高界面电阻和Na枝晶的形成,降低了Na的利用率,并损害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商业化制造的钠箔的厚度一般在50m以上,较
江苏常州,茅山春意盎然,千米地下深处,盐穴正悄然“变身”。六年前,中国华能在此打造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盐穴里的“充电宝”一战成名。而今,华能再闯盐穴储能“无人区”,向建设世界单机功率最大、总容量最大、综合效率最高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发起挑战。今年一季度,在建设团队的日夜
IntersolarEurope2025展会期间,思格新能源在慕尼黑BrainlabTower举办盛大发布会,展示其在人工智能、电力电子与能源数字化方面的最新成果。活动现场汇聚了全球500余位合作伙伴、媒体与行业专家,共同见证思格新品与未来战略的发布。思格新能源董事长、CEO许映童在发布会上致辞,回顾了公司快速成长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青岛瑞海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中瑞智投等在山西阳泉市城区签订鑫能晋合独立混合储能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该项目为200MW/101.1MWh新型储能调频项目,预计总投资约8亿元,拟采用飞轮储能技术实施。
2024年工商储项目投运规模达到3.74GW/8.2GWh,同比增速72%,持续保持高增态势,预计2025年工商储装机将达到12.5GWh。设备价格方面,一线品牌商工商储一体柜从2023年中近1.5元/Wh最终降至2025年初0.6-0.7元/Wh并趋于稳定,进一步推动投资方的投资热情;市场空间方面,2024年工商储项目共计投运1370个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天越储能电站项目举行送电投运仪式。该项目由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承建,为规模100MW/50.43MWh的独立混合储能电站。项目依托“绿电+储能”协同优势,采用飞轮储能系统+磷酸铁锂电池组合技术,参与山西电网一次调频辅助服务,包括50MW/0.43MWh的飞轮储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郑州逸安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SHIFANG师方,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等。股权
5月7日-9日,2025欧洲智慧能源展(IntersolarEurope)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作为全球新能源行业的重要盛会,IntersolarEurope汇聚了全球最先进的新能源技术、制造商、供应商和专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观众。在此期间,远东储能发布业内首个-45°C超低温设计的PowerSTROM7000E液冷储能集装箱,还
5月8日,中国能建研发投资建设的世界首台(套)甘肃酒泉敦煌660兆瓦人工硐室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项目通过可研评审,标志着我国压气储能行业迈向单机功率600兆瓦级新时代。项目位于甘肃酒泉敦煌,是“敦煌全绿色电站基地”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采用“中国能建压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单机功率660兆瓦
IntersolarEurope2025展会期间,思格新能源在慕尼黑BrainlabTower举办盛大发布会,展示其在人工智能、电力电子与能源数字化方面的最新成果。活动现场汇聚了全球500余位合作伙伴、媒体与行业专家,共同见证思格新品与未来战略的发布。思格新能源董事长、CEO许映童在发布会上致辞,回顾了公司快速成长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近日,湖南能源监管办组织召开2025年供电服务监管工作会议,系统总结2024年供电监管工作成效,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会议通报了2024年12398能源监管热线办理情况及投诉举报典型案例,围绕持续提升供电服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提升虚拟电厂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坚持开放包容,健全支持虚拟电厂发展的政策和市场体系”。什么是虚拟电厂?虚拟电厂是基于电力系统架构,运用现代信息通信、系统集成控制等技术,聚合分布式电源、可调节
导读:2025年4月发生的欧洲南部大停电事件,暴露出高比例新能源渗透背景下电力系统的脆弱性,以及现有监管体系的深层缺陷。本文深入剖析欧洲电网监管现状及失位问题,探讨全球能源监管在技术、市场和跨国协调中的不足,并提出监管创新、技术升级和国际合作的对策,以增强电力系统韧性与安全,推动全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5日,永安药业发布公告称,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陈勇家属的通知,其于近日收到由鹤峰县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关于陈勇的《立案通知书》和《留置通知书》,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陈勇被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永安药业称,目前,公司尚未知悉上述事项的进展和结论,公司将持续关注
近期,华润电力云浮、中节能太阳能华东、浙江省新能源、长峡电能、通威太阳能最新招聘岗位,北极星整理如下: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润电力”)成立于2001年8月,是世界500强华润集团旗下香港上市公司,是中国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综合能源公司之一,业务涉及风电、火电、水电、光伏发电、分布
4月27日,作为国家首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单位的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正式完成虚拟电厂注册,开启增量配电网转型发展新纪元。通过数智化技术聚合分布式能源、储能及可控负荷,成功构建起“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虚拟电厂运营体系,实现传统配电业务与新兴能源服务的深度融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
支持能源领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吴迪副院长杨雷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下称《通知》)公开发布,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支持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加快高
在国家“双碳”战略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西电东送南通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这条连接云南、贵州、广西与广东的能源主动脉,其电力供需格局正在遭受新的挑战: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西电东送南通道供受两端地区电力需求迅猛增长,2024年广东省发用电差额飙升至2165.7亿千瓦时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浙江省作为能源消费大省,正加速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能源结构从“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转变。用户侧资源的高效聚合与调控成为关键,而虚拟电厂作为聚合分布式能源的数字化管理平台,被赋予重要使命。浙能集团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云—
4月21日上午10时,随着“确认110千伏古木站10千伏农场Ⅰ线农场Ⅰ02开关1刀闸线路侧发电车已带上负荷”调度指令操作完毕,标志着南方电网广西柳州供电局成功应用10千伏中压发电车同期并网技术于计划停电检修作业中,全程未对周边用户造成用电影响,成功实现了线路施工“用户零感知”。据悉,按照以前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发改委发布《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康巴什区)实施方案》,将大力推广光伏、光热、空气能、风能、储能等新清洁能源在各领域的应用,助力康巴什早日实现碳达峰。方案提出,要加快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升级和特色应用,推广“光伏#x2B;”多元化模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昇辉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昇辉科技”)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收购赫普能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赫普能源”)85%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剩余15%股权拟使用1.65亿元(暂定价)自有资金及/或自筹资金通过股份受让方式取得。此次收购旨在整合双方资源
编者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规范虚拟电厂的定义和定位,进一步理顺了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管理、参与电力市场机制等问题。本报邀请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互联网研究所对《意见》进行解读。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高速增
在风电富余的北方,利用谷电供暖正成为清洁取暖、扩大新能源消纳的重要途径。山西灵丘的风电储热集中供暖工程便是治理冬季大气污染、实现绿色转型的一个样本。北风与太阳较量,结果温暖的太阳比凛冽的寒风更容易让人脱去棉衣。不过,如今寒冷的北风却被借来转化为风电,成为供暖的“主力军”。“三北”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内蒙古通辽市生态环境局扎鲁特旗分局发布锦泰和通辽绿色铝基新材料源网荷储能源优化示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项目位于通辽市扎哈淖尔工业园区,项目总投资530000万元,氧化铝厂区占地面积约982184.97m2,赤泥堆场1#占地面积约350000m2,赤泥堆场2#占地面积约500000m2。拟建
近日,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开发的辽宁省首个聚合分布式灵活资源的虚拟电厂示范平台正式完成与辽宁省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集成对接,实现分布式灵活资源的聚合管控。该平台目前已接入沈阳市和平区、沈河区、铁西区3个区的分布式资源,具备1.23万千瓦最大上调能力和0.48万千瓦最大下调能力。项目前
近年来,我国风光新能源高速增长,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压力不断加大,虚拟电厂作为聚合需求侧资源参与电网调节和市场交易,促进供需协同的新型经营主体,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
青海地广、水丰、光富、风好,具有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资源禀赋。近年来,青海清洁能源发展迅猛,风电、光伏发电大规模集中并网,其波动性给电网调度和电力电量平衡带来挑战。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开展清洁能源多能互补探索与实践,不断增强电力系统运行灵活性,增强电力保供能力,提升新能源电量消纳水平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改环资〔2025
3月25日,西班牙生态转型与人口挑战部(MITECO)发布7亿欧元储能支持计划草案,并启动公众咨询程序,此次意见征集将持续至4月8日。该计划旨在借助欧盟资金,推动国内大型储能项目建设,拟为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最高达85%的资金支持。早在之前,欧盟委员会就核定西班牙可通过欧洲区域发展基金(FEDER),
3月21日,山东省印发《山东省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包括预应力钢管构架式风电机组塔架关键技术:通过引入预应力技术,缓解全钢结构塔身的节点疲劳,将钢结构塔身下部设计为构架式方式增强刚度,采用四点式承重分布减少塔架实际占地面积,可以跨灌渠、跨生产道路、跨老旧设施,低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