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企业正文

冲击科创板的9个氢能“种子”企业

2020-12-01 10:35来源:第一元素网作者:刘涛关键词: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电堆氢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过去几年,国内出台的一些相关涉氢政策以及从国外刮来的“氢能旋风”导致国内曾不止一次出现“迎来发展元年”的说法,也一度吹暖了A股市场上的众多氢燃料电池概念股,但二级市场的好景并不持续,波动性较大。

导致这种现象的核心原因用四个字来描述就是:不确定性。但进入2020年,一切都不一样了。

9月21日,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10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10月2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组织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正式发布;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短短一个多月之内,这些有力而明确的政策及规划令氢能产业的发展前景由 “不确定性”变成了“确定性”。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德权在接受第一元素网采访时表示:2020年是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真正元年。

伴随着这种确定性,氢能产业也迎来了真正的风口。风起后,上市公司的数量变化在行业发展初期从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行业的发展速度和景气度。氢能有着巨大的产业覆盖属性,随着氢能产业的稳步推进,从长远看,最终氢能领域上市公司的数量将会非常庞大。

从目前来看,国内涉氢的上市公司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主体业务在氢能领域的延伸;第二种是以直接投资或间接控股方式进行参与;第三种是以氢能为主业的上市公司。由于氢能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因此第三种企业数量还非常少,本文重点介绍了短期内(2-3年内)已筹划及有潜力冲击IPO的第三种类企业。

冲击科创板的“9颗种子”

氢能产业各环节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且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一个年轻而有巨大前景的高科技产业,科创板是氢能产业链相关企业初期发展的首选。当前已经上科创板的有亿华通和科威尔,明确了上市计划的有东岳未来,东岳未来已完成分拆后的第一轮融资,并正在接受中信建投证券的上市辅导。

值得注意的是,亿华通是由新三板转战到科创板;此外,苏州弗尔赛与江苏清能目前也是新三板,美锦能源旗下飞驰汽车分拆后将在创业板上市。

燃料电池电堆由于价值相对较高,而且毛利较高,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的爆发,较为容易实现营收的快速增长。假设企业电堆价格平均按照4000元/kW、平均功率 80kW 来售卖,则其收入为32万元,电堆售卖量为1000套时,营收可达3.2亿元,因此电堆企业是短期内冲击科创板最有可能的企业类型。

根据当前市场现状、公开信息以及通过企业方人员了解到的消息,已在筹划冲击科创板的电堆企业主要包括国鸿氢能(据内部消息,已筹划)、上汽捷氢(公开宣布)、上海重塑(据业内消息,已筹划)、江苏清能(据业内消息,已筹划从新三板转科创板)、新源动力(据业内消息,正在筹划)等(以上企业基本都是老牌电堆企业,短期内有着较为稳定的出货量)。

此外,当前处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商业化前期,具有实力的电堆企业众多,竞争激烈,在“以奖待补”政策下,短期内市场格局不会定型,除以上五家已筹划的电堆企业外,未势能源、潍柴巴拉德的潜力非常大。

在电堆细分环节。随着未来电堆向大功率迈进以及规模化需求的快速提升,个别金属双极板提供商冲击科创板也机会很大。在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领域,从模具开发,到冲压、镀膜和封装,由于技术门槛较高,目前形成了上海治臻一家独大的局面;上海治臻绑定捷氢科技、新源动力、未势能源、上海氢晨等大客户,短期内将持续占据非常大的市场份额。

相关零部件环节的个别企业也具备了冲击科创板的能力。零部件中,空压机是供给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成本占到了整个燃料电池动力系统14%。虽然国内布局空压机并且有相关产品的企业并不少,但根据近两年的市场供应情况以及空压机产品逐渐转向大功率的趋势来看,具备研发基础、生产能力及大批量供应能力的企业凤毛麟角。据内部人士消息,石家庄金士顿目前也在筹备科创板。

下面梳理了以上9家已筹划及有潜力冲击科创板的企业的相关信息以供参考。

电堆类企业

一、国鸿氢能

广东国鸿氢能成立于2005年6月,是以氢燃料电池为核心产品的高科技企业。2016年国鸿氢能主导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线路在佛山和云浮投入运营,为当时全球最大的燃料电池公交车队。

2019年9月,搭载国鸿氢能产品的300辆燃料电池公交车和400辆燃料电池物流车在佛山投入使用;2020年10月18日,国鸿发布了鸿芯GI系列电堆产品,其价格率先进入 “1时代”。

国鸿氢能现有研发人员80多人,其中博士6人,核心团队拥有多年的燃料电池开发背景及丰富的整车开发经验,截至2020年6月,国鸿申请专利96件,其中发明专利62件,授权12件,受理50件;实用新型专利34件,授权31件,受理3件。

国鸿氢能在短短五年间创造了多个行业第一:国内首个实现低成本柔性膨胀石墨双极板批量生产;建成有年产2万台电堆、5000套系统的生产线,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生产线;截至2019年底,电堆产品累计出货量超过180MW,是国内电堆出货量最大的企业,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2017-2019年)排名国内第一。

二、上海重塑科技

上海重塑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领先的燃料电池技术提供商。截至2020年第3季度,公司已为一汽解放、东风、宇通、中通、三菱扶桑等40余家国内外知名整车企业累计配套总数超过70款燃料电池车车型,是国内配套开发燃料电池车型最多的企业之一。

中国市场近40%的燃料电池汽车采用了重塑科技的燃料电池技术,应用地区覆盖长三角、珠三角、华中、华北,遍布中国7省13市,另外在德国、日本、美国、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也有广泛应用,全球累计行驶里程已突破4500万公里。

目前重塑科技现有近500名员工,其中研发团队中硕士及博士占比近40%。核心研发团队具有10年以上燃料电池领域研究背景及丰富的整车开发经验。截至2020年三季度,重塑科技已申请专利超过98件,授权专利超过49件。

三、上海捷氢科技

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是上汽集团旗下氢能源高科技公司,上汽集团自2001年就开始做燃料电池汽车,积累了近20年的自主研发经验。捷氢科技独立后,上汽集团把所有燃料电池相关的技术、知识产权、项目、人员全部注入到捷氢科技。

成立仅两年多的捷氢科技,已为FCV80配套超过500台系统,并已为多种车辆提供燃料电池系统和电堆,配套92kW PROME 390系统的上汽大通首款燃料电池MPV EUNIQ 7也已经正式下线。

捷氢科技总经理卢兵兵此前接受第一元素网采访时表示:“上汽集团是国内唯一一家具备燃料电池商用车和乘用车应用的汽车公司,捷氢科技员工对商用车、乘用车的技术要求、使用环境以及系统匹配等都拥有丰富的经验,因此,捷氢科技源于车企,对车辆所需要具备的车规级要求有深入骨髓的了解。”

依托于上汽集团在整车方面的优势,给予了捷氢科技产品将来销量极大的保障。上汽集团在9月13日发布了“十、百、千、万”的氢能战略目标,在未来5年时间将实现万辆级燃料电池整车产销规模。

9月份左右,上汽集团公开表示,捷氢科技有望于今年迈出混改步伐,并计划最早2022年登陆科创板。

四、江苏清能股份

江苏氢能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月,属于国内老牌的燃料电池企业之一。清能股份车用燃料电池系统已与东风、申龙、宇通、皋开、中植等车厂完成十余款公告车型,全面覆盖了物流车、公路客车、公交车等多种商用车型,并已开始批量交付。

数据显示,2019年,清能股份跻身国内车载氢燃料电池系统前三,所配套的氢燃料电池系统装车数量近400台,和重塑科技(不包含国鸿重塑)、亿华通一并占据全年氢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的63.13%。

2019年,清能股份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580.07%。在2019年下半年,公司发行股份成功募资4500万元,2020年上半年又获中金资本5000万投资。

除国内市场外,清能股份深扎海外多年,已经陆续承接了韩国燃料电池轨道列车等项目,并正在推进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客户燃料电池重卡及客车商业化项目。

目前,清能股份已获53项中国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6项)、7项美国专利、4项其他国家专利,其电堆及系统参数性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五、新源动力

新源动力成立于2001年,依托于大连化物所专利和技术,是中国第一家致力于燃料电池产业化的股份制企业。

新源动力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正向开发、生产制造、测试评价以及售后服务完整体系的公司,拥有我国唯一的“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也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燃料电池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扎实的技术基础以及产品已获得充分验证保证了新源动力有着稳定的市场份额。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氢燃料电池装机量新源动力排第五位。新源动力自主化的膜电极及电堆产品目前累计装车超过750台,高比功率高集成度金属板电堆累计装车约100台。

此外,腾龙股份成为新源动力大股东后将加速其发展和变革,新源动力总经理助理李汉斌此前接受第一元素网专访时表示:“新源动力将利用腾龙股份的市场资源来扩大市场份额,腾龙股份在成本控制以及批量生产制造管理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对公司有着很好的借鉴。”

截至2020年9月,新源动力累计拥有专利503项,其中国际专利4件,是2019年首家上榜国家专利500强的燃料电池企业,排名第286位。

六、未势能源

未势能源由长城控股集团孵化成立,是未势能源作为氢燃料电池核心关键零部件研发和商业化的平台,于2019年4月正式注册成立。

长城自2016年始就在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堆及膜电极、储氢瓶及阀门等关键部件领域深耕,已完成包括100kW商用车燃料电池发动机、95kW乘用车燃料电池发动机、最大可拓展至150kW的平台化燃料电池堆在内的产品研发。

长城在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及部件上已投入15.7亿元,累计申请的技术专利达400项,投入5.7亿元建成的国内最大的氢能检测中心已独立化运营。

依托长城汽车燃料电池乘用车的技术积累,未势能源将实现续航超900公里的95kW级燃料电池乘用车2020年首发、2021年量产。

未来3年内长城汽车目标推广1000辆燃料电池重卡,500辆燃料电池轻卡,200辆公交车。

七、潍柴巴拉德

2018年11月26日,潍柴动力与巴拉德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潍柴巴拉德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潍柴巴拉德”),潍柴动力持股51%,加拿大巴拉德间接持股49%。此外,潍柴动力也是巴拉德的最大股东。

潍柴巴拉德的生产工厂位于中国山东省,将制造制造巴拉德新一代LCS燃料电池电堆和基于LCS相关的燃料电池模组,该工厂初期生产能力为20000个燃料电池电堆或10000个燃料电池模组,该工厂预计在2020年内投入运营。

2019年12月16日,巴拉德动力系统收到企业潍柴巴拉德价值1920万美元(约合1.34亿人民币)的膜电极组件采购订单,加上将全面运营的潍柴巴拉德燃料电池模组生产工厂,预计潍柴巴拉德合资公司在2020年便可实现燃料电池产品的大规模生产。

考虑到潍柴动力在山东氢能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潍柴巴拉德将来有非常有力的业绩保障。

电堆细分及零部件企业

八、上海治臻

上海治臻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由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团队发起建立,公司专注于低成本、高性能的燃料电池金属极板的产业化,团队拥有十多年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的研发经验,拥有30余项发明专利,是目前国内市场最大的专业燃料电池金属极板供应商。

目前,上海治臻累计开发了6代高性能金属双极板,在上汽集团、新源动力、中船重工、武汉理工新能源等国内主要企业得到了批量应用。

2017年底,上海治臻在上海浦东新区临港产业园建成了金属双极板研发与制造基地,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金属板生产线。首次在国内实现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由板型设计到全工艺链加工能力,设计年产能达到50万片以上。2019年设立苏州治臻全资子公司,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具备1000万片的产能规模。

九、石家庄金士顿

金士顿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首家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燃料电池无油离心空压机自主化、系列化生产的企业。公司分别在辛集、石家庄、天津建立了燃料电池无油离心空压机、空气动压轴承、高速电机和高频控制器的高质创新平台和产业基地。

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燃料电池空压机出货量TOP5供应商市场占有率高达85.44%,金士顿所占市场份额位列前三,同时也是离心空压机中的第一名。目前金士顿已提供了近800台供货数量,突破了2000万公里的上车累计运行里程,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产能方面,金士顿目前拥有燃料电池空压机产能3000-5000台/年,同时公司正在扩张产能,新建工厂一期产能为5万台/年。

原标题:冲击科创板的9个氢能“种子”企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料电池查看更多>燃料电池电堆查看更多>氢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