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国资委中央企业专职外部董事杨亚发表题为“海上风电风险管理与政策机制”的主题报告。
直播专题:2020年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
以下为发言实录:
杨亚: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海上风电风险管理与政策机制”,与我本人在2017年参加英国海上风电场的电价竞标一些体会谈一些个人的认识。
第一,全球海上风电产业发展趋势。
全球海上风电发展趋势就是两个词“容量更大”“价格更低”,这也是社会对海上风电产业的要求,总体上来看海上风电的优势在哪里?是不与人争地、利用小时数相对高、处理稳定、靠近负荷中心、可大规模开发、高质量的可再生能源,我一直认为海上风电是一个高质量的可再生能源,“更大”体现在单机容量、风场规模的更大,“更低”体现在度电成本、上网电价的更低,海上风电不仅要和化石能源煤电竞争也要和太阳能竞争,太阳能的成本在快速下降,这种过程中海上风电能够拿到多少市场份额是跟竞争力密切相关的。
全球海上风电看欧洲,欧洲海上风电已经占全球海上风电总装机的78%。欧洲的海上风电看英国,整个欧洲的能源转型已经走在全球的前列,但欧洲的能源转型很重要的一个力量就是海上风电,欧洲有三个国家是主要的能源消耗国,分别是德国、法国、英国,德国现在在海上风电是排在装机第二位,排在第一位的是英国,英国之所以能够弃煤主要是因为海上风电努力的结果,法国的能源结构还是以核电为主,欧洲这三个核心国家的能源转型取向很值得我们研究。从整个欧洲海上风电来看前六大投资商的装机容量占到50%,其中第一大海上风电的开发商就是丹麦的Orsted,丹麦在风机制造引领了全球海上风电,风机的制造商是三家,占了90%的份额,西门子、维斯塔斯这两家为主、日本维斯塔斯三家占了90%,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集中。
整体来看海上风电技术不断成熟,风机单机容量、叶片长度在不断提升,目前来看已经从4MW、8MW、10MW已经向12MW,未来很可能向15MW到20MW走,欧洲海上风电资源密度比我们更好一些,风速更大也更均衡一些,所以他们走得更快,我们国家海上风电风资源和欧洲相比相对要低一个档次,所以我们如果要做到更大的风机难度也会更大。
海上风电平均发度电成本也在快速下降,过去十年下降了接近30%,但是未来下降的空间还有,到2023年、2025年全球的海上风电度电成本在5-10美分之间,
整体来看海上风电的竞争力还在于成本的下降,如何降成本?这里有两条曲线,下面的曲线是在成熟市场欧洲海上风电成本的曲线,中国新兴市场的曲线,上面蓝颜色的曲线有一个突然下降的点,这个点就在于集群式、规模化开发,只有到海上风电集群式、规模化开发成本下降的拐点才能够到来。
英国海上风电招投标机制,我本人在2017年参加了英国Moray 95万千瓦海上风电第二轮差价竞标,这个项目有四个投资人联合起来,第一个是法国EDF,第二个是葡萄牙EDP,第三个是中国三峡,第四个是日本三菱,四家投资商联合起来竞标英国Moray 95万千瓦海上风电价格。同样一个风场2015年竞标的价格没有中标,没有中标的价格是比当时中标价格只差了1英镑,到2017年中标的价格是57.5英镑/兆瓦时,按今天的汇率是0.5元人民币,这是2022年投产的风场是0.5元人民币,很重要的一点是投标前锁定成本算成死账,就在报出电价之前这个项目的成本已经锁定了90%,包括风机的采购、施工安装、海缆、升压站以及未来的运维,所有的合同都已经签订,有一个生效条件,我们如果能中标这个合同就生效往前走,如果我们不能中标这个合同就不生效,所以这个海上风电的竞标实际上是一个投资方、设计方、制造商、施工商、运维商、设备供应商共担风险的机制,而不是先确定电价再来招标,是先招标签合同再来竞标的。其中风机开发商是经过多轮招标最终选择维斯塔斯的机组,整个风机基础、电缆运维全部通过合同进行锁定,在招标的时候都有15年合同锁定的机制,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点跟我们完全不一样的就是股权多元化,建设期各投资方不并表,建成之后由四个投资人中间一家进行中标采取项目融资,这个主要是保护各家投资人的资产负债表,也就是现在做海上风电做新能源开发的电力企业资产负债率非常高,除了三峡低一点以外每一家接近80%的资产负债率,这么大海上风电的投资怎么办?建设期都不并表保护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而且投标电价有一个价格分析模型,这个价值分析模型是按照竞标的电价倒逼设计优化和成本降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着力点就是优化技术方案。2015年投标价格115英镑差1英镑没有中标,到2017年用57.5英镑中了标,当时报出这个电价的时候我作为三峡的代表我是不大相信你们怎么能够报出这么一个价格?结果我们经过充分的考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年均利用小时数从3873小时提升到4380小时,同样风资源装机的容量、装机台数由67台增加到了100台,整个的装机容量由原来的55万千瓦增加到95万千瓦,同样一块海域这些优化包括优化风机的布置,最大的水深由48m到54m,提高了风机轮毂高度由106m提高到112m,平均的风速是由9.75m到10.8m,扩大了风机运行的风速范围由原来的25m/s允许到31m/m,同时风机可利用率由95%提升到97%,我认为设计优化、技术进步是降低成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时我们是不大相信这件事,四家投资商反复商量。
第二,英国海上风电招投标机制。
英国海上风电招标机制有两个机制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个机制是海上输电设施的成本由电网成,不计入海上风电的上网电价,这就是刚才南网的毕总讲出来的如何界定这个界限,海上风电由于靠近负荷中心,实际上我们输电成本大大节省了,所以海上风电输电成本应该成为电网的部分,而不是由于电源的部分,所以英国有一个机制是OFTO,这就是从海上升压站开始到电缆到陆上电缆、陆上升压站,这两个升压站一段定义为海上输电设施,这是OFTO机制,建设由海上风电开发商统一建设,两年以内向电网移交,按成本加成的原则核定海上输电的价格,这一点很值得我们来借鉴,否则海上风电的成本要降低到和光伏竞争是有很大难度的,我们可以竞争过煤电但是不一定竞争过远海的光伏。
第二个机制是差价合同机制,差价合约的机制,现在海上风电的补贴到底是由中央政府财政统筹还是由各省统筹是有不同意见的,现在海上风电很少能拿到国家补贴现金流到位,0.85元只是算了一个账在那个地方,如何解决主要是海上风电技术进步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成本降低的速度还存在不确定性,英国的差价合约的机制中标电价和市场电价有差政府给补贴,如果未来市场电价更高了我们中标电价低了投资商要退回要返给政府,这种差价的合约第一个是便于政府的补贴更有效的使用,第二个是给市场投资人、给市场银行贷款人一个确定性的机制,如果没有这个确定性的机制各家投资方在决策的时候、董事会在决策的时候会有很多疑问,银行在提供融资的时候也会有很多的疑问,所以这种差价合约实际上是保障了基本的回报,这个机制很值得我们借鉴。
第三,借鉴与启示。
最终通过英国海上风电的竞标我个人有五个方面的见解跟各位分享。一是由政府统一规划集中审批,英国政府统一规划和集中审批是由皇家产权局,所有申请是一个窗口递交申请,政府由一个窗口进行归口,这个可以降低不确定性降低成本。二是竞争配置资源,电价政策相对稳定,差价合约相对稳定。三是海上输电设施计入电力系统过网费、计入输电的成本。四是通过全产业链优势设计降低成本。五是风险管理的前置与合约分担机制,投资的风险不能由投资商一家承担,设计、制造商、施工方、运营方根据各个阶段的合约共担风险,这才是海上风电未来一个前进的方向,我们在技术上跟西方国家跟欧洲进行对标,在政策机制、在管理机制也同样存在一个对标的过程。
以上是我的分享,谢谢各位。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演讲人审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6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伟平在《学习时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新征程上,三峡集团将聚焦大水电、新能源、生态环保等核心业务,打造行业标杆;将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系统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推动
2025年7月14日,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四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成立三峡集团辽宁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的议案》。新公司将聚焦辽宁地区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项目的投资与运营,同时探索“风光火储”一体化模式;依托集团在技术、资金和产业链整合方面的优势,加速推进辽宁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7月份生产经营分析会,系统总结集团2025年上半年生产经营业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电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主持会议,董事、党组副书记徐树彪,集团领导陈海斌、高伯余、严航参加会议。会议指出,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投集团生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指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针对海上风机叶片状态监测需求,土星视界产品团队克服海上噪声多变环境的挑战,解决‘密封保护vs声音采集’的矛盾,率先在行业内发布‘风翼卫士-海风版’产品,可通过声纹监测早期发现叶片缺陷,持续实现‘保障叶片裂而不断’的行业承诺。”——南京土星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陈双辉7月2日,由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海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征求《海南省增量新能源项目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竞价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稿)等两个细则意见的通知。《海南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差价结算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到,本细则适用于海南省行政区域内2025年6月1日前投产的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凭证,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核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认证等,1个绿证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3〕1044号)明确,绿证是我国可再生
2025年7月14日,最后一批中船海装25MW海上风电法兰从伊莱特顺利发出。此次交付的产品,将被应用于中船海装25MW海上风机,这也是目前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机组之一。中船海装25MW风电法兰从伊莱特发出作为专门为深远海区域量身定制的新一代大型海上风电机组,该机型单机功率覆盖20-25MW,风轮直径
虽然风机大型化加速带动风电成本大幅下降,但业界呼吁,应警惕如此快速的技术迭代更新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风机大型化应保持谨慎。风电机组大型化趋势正在加速。10月中旬,国内主流风电整机厂商纷纷发布最新海陆机型,其中,三一重能最新的15兆瓦陆上风电机组刷新全球陆上风机容量最高纪录,明阳智能发
正值海上风电国补退坡元年,海上风电市场的火热势头却丝毫不减。海上风电整机商陆续推出最新款海上风电机型,海上风电整机市场正重新洗牌。截至今年第四季度,我国多个沿海省份陆续放出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招投标规模。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海上风电项目招标总容量已超过1300万千瓦,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按照“十二五”规划,陆地风电是稳步发展,海上风电是示范发展。示范就是不应该冒进,不应该爆发式增长。过去5年,井喷式的风电产业在国内上演。但不得不承认,风电产业快速崛起的背后,面临着由研发投入不足导致的技术落后、设备产能过剩、重速度轻质量以及并网难等一系列问题。质量问题频出,弃风现象也随之出现。如何更好地发展风电?未来海上风电会不会再次出现井喷?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能源学会会长倪维斗和全球风能理事会中国项目主任乔黎明。CEI:有人说,过去5年中国风电产业呈现了两种状态——迎头赶上和浮躁,前者是
风电竞争日趋激烈,连本有希望取得利润回报的海上风电,如今也已走上低价竞争的末路。对于首轮100万千瓦海上风电超预期的低投标价格,业内人士皆大发感慨——必亏无疑! 国有大型发电企业的低价抢滩有其内在驱动力:国家发改委曾对新能源在电源结构中的占比做出强制规定,该比例的存在意味着,将来想申请更多的火电装机,就必须先提高新能源装机规模,而新能源装机的亏损可以通过火电装机盈利来弥补。 但是,大型发电企业的“圈海”早已完成,此前各地区在海上风电招商引资过程中都签有三方战略协议,早有“内定”的海上风电场利益集团关系是否会因此被重构?此轮海上风电招投标是在开场作秀么?
2023年12月15日-17日,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组织的“(第八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福州顺利召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副总经理刘建平作题为《解密全球首个大功率海上样机
近日,第八届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福州召开。金风科技海上业务单元总经理于晨光受邀参加会议,与风电整机企业代表和行业同仁共同探讨未来海上风电发展的关键要求和实现路径。风电机组大型化,是风电挺进深远海的硬件支撑。但“大型化”的质量问题却始终缺少系统回顾和辩证。风电行业系统复杂性高、产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直流中心换流站技术处处长赵峥代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为民作题为《大规模远海风电安全高效消纳技术方案》报告,经专家同意,特此分享![$NewPage$]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指挥部总工程师孙国光作题为《复杂海域深水导管架基础施工关键技术》报告,经专家同意,特此分享![$NewPage$][$NewPage$][$NewPage$]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漂浮式海上风电工程师王涑宇作题为《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复杂系统动力学耦合机理探讨》报告,经专家同意,特此分享![$NewPage$]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水务部一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范少涛作题为《深远海海上风机基础技术创新与融合发展》报告,经专家同意,特此分享![$NewPage$][$NewPage$][$NewPage$]
2023年2月24日-26日,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组织的“(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翟恩地作题为《大容量风电机组设计痛点问题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党委委员、总规划师张益国作题为《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展望》报告,征得专家同意,特此分享。[$NewPage$][$NewPage$]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重庆大学胡超博士代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宇航作题为《适用于大容量高轮毂风电机组的钢管混凝土格构式塔架结构》报告,征得专家同意,特此分享![$NewPage$][$NewPage$][$NewPage$]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饶宏作题为《海上风电发展机遇与挑战》报告,征得专家同意,特此分享![$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名誉会长、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党组副书记毕亚雄作题为《“双碳”目标下的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报告,经专家同意后,特此分享![$NewPage$]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