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为了支撑5G端到端网络切片面向广大垂直行业的规模应用,业界需重点推动两方面工作:一是在业务域实现各子域的网络切片对接标识和优先级等信息互通,并支撑管理域实现端到端SLA性能指标的分解和保障;二是在管理域实现网络切片的协同规划和管控运维,需重点推动NSMF功能规范和系统研发,以及NSMF与各专业NSSMF之间的标准北向接口(NBI)及其信息模型的统一,从而实现切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运维并推动AN-TN-CN的异厂家互通。
为推动相关标准化工作,2019年12月,CCSA成立了5G网络端到端切片特设项目组,目前已召开五次工作组会议,审议通过了《5G网络切片 端到端总体技术要求》、《5G网络切片 基于切片分组网络(SPN)承载的端到端切片对接技术要求》、《5G网络切片 基于IP承载的端到端切片对接技术要求》三项行标送审稿和《5G网络切片 服务等级协议(SLA)保障技术要求》的征求意见稿,并正在开展《5G网络端到端切片标识研究》和《5G网络切片SLA控制技术研究》两项课题。
图1 5G端到端网络切片架构
通过分析近期开展的5G端到端网络切片测试验证情况,各厂家的网络切片协同管控功能还处于初级阶段,需重点解决以下三大关键问题,才能提升切片业务快速开通和端到端SLA保障等业务运营能力,全力支撑5G+垂直行业的应用推广。
第一,推动开发网络切片的动态资源规划和自动编排能力。目前支持情况是根据业务的SLA需求,采用在NSMF上人工选择事先规划好的切片模板方式实现静态规划和编排,或者手工输入切片业务的最大并发连接数、带宽、时延、隔离需求和可靠性等性能指标参数,并且这些参数配置并不能与承载网络资源的相关带宽配置和真实的时延性能匹配。后续应推动开发支持网络沙箱仿真系统和SLA性能监测数据的智能分析功能,来支撑各类切片模板的动态规划和自动编排能力。
第二,推动统一规范NSMF和TN-NSSMF之间标准北向接口功能要求和信息模型。目前该接口没有可参考的国际标准规范,主要是各运营商协同设备商来规范NSMF和TN-NSSMF功能规范以及之间的北向接口信息模型,CCSA的相关TC和5G网络切片特设组已在今年陆续推动相关行标研制,后续需加强协调,统一规范共性功能要求和接口规范,有利于产业协同发展。
第三,支持端到端时延等SLA指标科学分解和网络切片性能的智能化运维能力。对于工业控制和车联网等要求确定性低时延和高可靠性的垂直行业客户,需要结合业务的源宿节点涉及的承载网络规模,利用网络层和业务层OAM实现高精度的单向时延等性能监测,来评估承载子网络切片的时延实际满足业务情况,从而实现端到端时延指标的科学有效分解。目前端到端网络切片的测试主要依赖5G手机终端和核心网之间FTP下载等数据业务来验证带宽和时延性能,测量结果受无线空口环境影响较大,并且缺乏跨域无线、承载和核心网的端到端OAM机制实现性能监测。因此需提升端到端切片性能监测和智能化运维能力,推动开发端到端高精度的OAM机制和性能测试工具来验证不同隔离特性、优先级和保护方案配置的网络切片配置对各类5G业务性能的影响,更好支撑端到端SLA保障。
支撑5G+垂直行业的承载网络切片技术和服务类型
为了支撑面向5G+垂直行业的网络切片服务,基于SPN的5G承载网络正在推动开发和增强的关键技术包括以下4个方面。
一是支持不同资源隔离特性。5G承载网络切片资源分为预配置的网络接口资源和按需配置的VPN业务资源。FlexE/MTN接口和MTN通道具备硬隔离特性,分组隧道、VPN和QoS调度属于软隔离,两种资源可以一对一专用,也可以一对多复用。
二是支持灵活带宽调整能力。根据业务需求提供支持不同颗粒度的网络带宽配置,并支持在线带宽调整以及高精度的时延、丢包等性能监测能力;针对垂直行业中10Mbit/s~100Mbit/s带宽需求的工业控制等高隔离和高可靠性业务需求,需要推动承载网络统一开发支持N×10Mbit/s~100Mbit/s的小颗粒技术方案,并支撑现网平滑升级演进。
三是具备确定性低时延特性。对于采用MTN接口和MTN通道的TDM时隙隔离的网络切片,在入口不拥塞情况下,接入汇聚和核心的SPN设备分别具有小于3us或10us转发时延和小于1us的抖动性能。对于采用分组隧道的VPN+QoS软颗粒的网络切片,可增强QoS队列调度机制和IEEE 802.1的TSN技术方案,提升分组转发的确定性时延性能。
四是按需提供高可靠性。承载网络支持多种小于50ms的电信级网络保护技术和抗多点故障的秒级动态路由恢复技术,对于提出99.9999%超高可靠性要求的智能电网、工业控制和车联网等业务,需要综合配置多种网络保护、设备和关键板卡的冗余保护方案来实现超高可靠性保障。
承载网络应重点提升切片资源的按需动态配置和智能化运维能力,为行业客户提供与其SLA相匹配的优享、专享和尊享级别SPN承载网络切片服务类型,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SPN的5G承载网络切片服务类型、特性和典型应用场景
5G+智能电网的SPN网络切片技术应用方案
5G+智能电网主要分为电力生产控制类Ⅰ区、生产非控制类Ⅱ区、生产信息类Ⅲ区和信息管理类Ⅳ区共四大类业务,具体业务包括配电网差动保护、同步相量测量(PMU)、智能化的配电自动化、用电负荷需求侧响应、智能巡检和设施运行状态监测等。按照其四大类业务的承载需求特性和典型组网,图2给出了5G+智能电网的SPN承载网络切片组网应用方案。
图 2 5G+智能电网的SPN承载网络切片组网应用方案
5G+智能电网的SPN网络切片应用方案建议如表2所示。一方面,按照电网的分区隔离要求,电网I、II区和Ⅲ、Ⅳ区业务分别采用两个FlexE/MTN通道实现硬切片隔离,为5G终端、继电保护设备到5GC-U(电力专用)提供高安全隔离、确定性低时延和低抖动等SLA性能保障;另一方面,电力视频监控和信息采集是电网的重要信息管理类业务,通过专享切片中不同的专用VPN承载,实现不同业务之间的软隔离,不同VPN业务间可通过优先级实现QoS调度,保障高优先级业务的带宽和时延性能。
表2 5G+智能电网的SPN网络切片应用方案建议
5G网络切片重点推动工作建议
5G网络端到端切片服务能力需持续提升,重点推动各专业协同拉通自动化配置流程、SLA指标分解、SLA监测保障和智能化运维能力,并与垂直行业应用需求密切结合,提出功能易用、性能可靠和运维方便的网络切片服务业务。5G承载网络需重点推动网络切片资源的动态规划和差异化SLA配置模板设计,特别是面向确定性低时延和超高可靠要求的生产控制类业务,要推进研发支持小颗粒硬管道技术、高精准时延和丢包性能监测、业务无损保护和智能化运维保障等重点工作,协同推动技术方案的统一标准化、芯片和设备的产业化及规模商用进程,支撑5G网络切片服务成为赋能垂直行业发展的重要利器。(李芳 赵俊峰 李振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2日,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推动乡村基础设施补齐短板。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提升农村用电可靠性、安全性。原文如下: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在推进乡村振兴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1日,高台华景丝路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北部滩300MW/1200MWh独立储能电站EPC总承包工程,项目位于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工期270日历天。北部滩300MW/1200MWh独立储能电站建设容量为1200MWh,建设功率为300MW,储能电站分为储能场地区域和330kV升压站区域。储能场地区域采用户外一体舱
继4月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交能融合指导意见之后,交通运输部再次携手此前十部门中的三部委,出台与交能融合相关细分领域的规划建设文件。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编制的《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从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到写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零碳园区”已从概念走向现实。近年来,四川省积极探索零碳产业园区建设路径。3月3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生态环境厅印发《四川省
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方案》明确,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和。重点任务方面,《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
近期,国家能源局围绕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集中发布了一批重点行业标准。一、引领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一)《分布式调相机并网技术规定》。适用于新建或改扩建分布式调相机的并网设计和测试,规定了分布式调相机的并网原则,并在无功电压控制、运
近期,国家能源局围绕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集中发布了一批重点行业标准。一、引领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一)《分布式调相机并网技术规定》。适用于新建或改扩建分布式调相机的并网设计和测试,规定了分布式调相机的并网原则,并在无功电压控制、运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北极星储能获悉,2025年7月9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袁达在发言中指出,商品消费方面,人工智能加速融入日常生产生活,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广受消费者欢迎。有效投资的增加,通过生产等链条促进居民就业增收,
自2024年7月组建以来,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发展。牵头获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山区基础施工和舞动研究“任务制”项目、抗冰防舞框架项目,锻造重大工程建设和电网安全运行核心技术;在特高压工程建设环保水保管理中全面推广电力遥感技术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7月7日,位于广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综合能源区域、科学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的用电负荷出现较大波动。得益于近期投产的全国首个基于混频调制技术的紧凑化经济型多端柔性交流配电互联工程,该区域多回20千伏配电线路自动启用互相调剂负荷功能,在短短30秒内,负荷已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琅琊、寨里等500千伏骨干电网工程。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
近期,受全国多地高温闷热天气和经济增长双重因素驱动,各地电力负荷快速攀升。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2024年为14.51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入夏以来,华东地区以及蒙东、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省(区)电网负荷也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沙特阿拉伯国家电力公司(以下简称“SEC”)、沙特阿拉伯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NG”)和华为数字能源正式签署电网仿真测试合作协议,三方将联合建设电网仿真测试平台,基于实时数字仿真(RTDS)技术,部署在SEC的RTDS实验室,构建新能源接入电网的性能研究能力。三方合作紧扣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趋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4日,深圳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深圳市坪山区落实“双碳”战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指出,支持企业建设新型电池及储能、充电设施、光伏、氢能、智能电网和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中试生产线,对项目总投资额(不含土建)在500万元以上的,按设备投资额的1
7月9日,正泰智能电气(华南)科创产业园开工仪式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举行。基地总投资50亿元,占地面积约100亩,以“科创智造标杆”“绿质生态典范”“数智卓越运营”为核心定位,聚焦新型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与智算中心三大领域,全力打造“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全产业链平台。该项目不仅是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指出,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量需求,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核电安
7月9日,国网张家口市万全区供电公司组织万全镇供电所对10千伏北新屯534线路开展自动化开关安装作业,9台“三遥”智能开关调试完成并投入运行。“智能开关就像电网的‘急诊医生’。”分公司运检部负责人形象比喻道,“当线路发生短路或接地故障时,设备可在毫秒级时间内自动切断故障点电源,同步向配电
截至7月4日,黑龙江七台河供电公司部署的无人机机巢已覆盖主城区配网线路36条,总长度超过237千米,实现七台河市主城区配网无人机自主巡检全覆盖。基于“无人机机巢+配网自动化系统”协同巡检模式,运维人员登录“无人机智能巡检管控平台”,发布预设的无人机巡检作业计划,即可远程操控机巢内无人机起
7月7日,河南许昌供电公司完成新型配电系统自愈示范区建设,自愈示范区内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可通过“级差保护+馈线自动化”方式自动切断故障电流,快速实现故障判断、定位及故障区最小化隔离和非故障区最大化复电,有效缩减故障处理时长。新型配电系统自愈示范区位于许昌市老城区核心区域的文峰路西—
7月5日,由山西太原供电公司主导研发的配网故障主动防御功能模块成功预警北格站A母线10千伏流涧线某支线7号杆故障指示器以下区段的绝缘击穿故障。该模块不仅准确判断绝缘劣化程度,还精确定位出隐患区间。属地供电公司运维人员接到预警工单后,立即赶到现场,通过带电作业方式处置了故障。5月底,太原
近年来,江苏无锡地区配电自动化覆盖率大幅提高,目前无锡电网配电自动化终端规模已超2.5万台。在高温、潮湿等环境下,这些自动化终端的后备电源易出现鼓包、漏液等问题。以往,无锡供电公司对后备电源的状态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难以满足配网设备智能化、精细化运维的需求。2024年2月,无锡供电公司联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关于东西人才帮扶的工作部署,应国网西藏电力邀请,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配网部组织由电科院、技培中心以及部分地市供电公司组成的专家团队,赴国网拉萨供电公司举办配电自动化专项培训,连接着江苏与西藏的电力发展之路,为提升西藏配电自动化水平、促进区域协同发
编者按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县域是连接城乡的纽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一县一特色,一地一答卷。在提升供电可靠性、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等诸多工作中,县级供电企业立足当地实际,本着“抓就抓实干就干好”的原则,形成了许多富有成效、独具特色的“县域智慧”。这些源于实践、服务人民
近日,由国网宁夏经研院牵头的国家电网企业标准“配电系统高质量发展评价技术规范”编制工作正式启动。该标准由国网经研院及国网河南电力、国网福建电力等多家网省公司配网专家参与,启动会上就如何量化分析配电系统高质量发展现状、制定配电系统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等展开深入研讨,为支撑“十五五
6月20日,在2025年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上,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发布全国首个基于人工智能的配网终端。该配网融合终端硬件上采用小尺寸芯片,支持即插即用,每小时功耗仅7瓦,拥有每秒7万亿次的超强算力。终端以“国网光明大模型”和“DeepSeek”为技术底座,融合自然语言识别模型,具备语音自动转换、知识
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背景下,分布式电源呈规模化发展趋势,配电网从传统的无源单向辐射网络向有源双向交互系统转变,对配电网运行管理产生深远影响,省级电网企业在有源配电网业务组织模式与管理机制等方面需要调整优化、精准发力。分布式电源发展呈现“三个转向”特征近年来,在政策、技术、市场等因
6月20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总经理朱炯结合能源电力行业AI实际的应用,在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上作《人工智能在电网中的探索研究与创新实践》主题报告,报告围绕发展与挑战、创新实践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展开。朱炯介绍,从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高度重视,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深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