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追溯“祸根”
根据2019年的零售侧结算规则,峰谷分时电价按市场用户交易价格和对应的目录电价差值同幅增减。
而售电公司与发电企业在批发侧的结算,则不分时段,按照一个度电单价结算。售电公司收益=零售市场售电收入(不含输配电价和基金)— 批发市场购电费用。
“按照我们去年的测算,用户的谷电比例不能超过52%。如果超过了这个红线,这个单就要亏损了。”曹民说。
2019年只开放了2个月的中长期电力交易,蛋糕本就不大(售电公司、批发侧大用户与发电企业采用双边协商的交易方式,最终共成交26.7亿度电量)。再加上浙江开放的四大行业企业里,高耗能企业大多因为目录电价里谷段电价低,把大量的生产负荷安排在了谷段时间,售电公司想赚钱就不得不挑选客户。
赵佳告诉记者,2019年的中长期交易里,很多售电公司都抛弃了原本已经签了意向合同的高比例谷电用户。“原本大家以为浙江市场也会是其他省份那样的价差传导模式,只要签约客户就能赚钱。所以从2019年初就开始跑客户、签意向。结果零售侧的结算规则一出,很多售电公司都违约了。”
在《能源》杂志的走访中,许多市场主体都认为2019年抛弃高比例谷电用户的行为,让用户在2020年对独立售电公司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这是独立售电公司流失用户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尽可能地抢占市场,一些售电公司甚至不惜采用违规的手段来抢用户。
“有些售电公司口头给用户承诺比发电企业还低的电价,但在合同里只注明是部分时段的低价。”一位浙江电力市场参与者告诉《能源》杂志记者,“听说还有售电公司,明明用户没有和它签约。但售电公司把用户去年签字的三方合同盖章页撕下来,放在今年的三方合同里。想造成用户签约的既成事实,但是被供电所发现了。”
曹民认为,浙江目前开放的市场化交易电量太少是导致售电市场乱象频出的一个重要原因。2019年11月,浙江省发改委人士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浙江省2020年电力交易方案中,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最低要占省内发电量的60%以上。按这一比例计算,市场化交易电量至少1800亿度。
根据2020年5月7日浙江省发改委正式印发的《2020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虽然浙江2020年全省安排电力直接交易电量2000亿千瓦时,但有1700亿度属于“普通直接交易电量”,也就是发电侧直接让利给用户的交易模式。留给售电公司的蛋糕只有300亿。
“我估计最终的交易量不到300亿度。”曹民悲观地说。
淘汰售电公司
为什么浙江不像其他省份一样,开放更多的售电市场,把蛋糕做大呢?
“因为浙江电改的首要目标是理顺价格体系,塑造真正的市场。”原浙江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士对《能源》杂志记者说。
根据中发〔2015〕9号文,“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发电企业上网电价由用户或售电主体与发电企业通过协商、市场竞价等方式自主确定。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用户购电价格由市场交易价格、输配电价(含线损)、政府性基金三部分组成。”
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全国各省(浙江除外)电力中长期交易中的价差传导模式,并没有将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分离开来。输配电价模式除了浙江,在全国并没有落地。
“按照9号文的改革方案,电价应该是由交易价格+输配电价+政府性基金组成。但价差传导模式并不能反映9号文的改革精神,其实质只是发电侧的单边降价,然后由售电公司和用户分享降价红利。”张骥说,“虽然看起来不再是电网的统购统销,但电网依然是整个电价环节的不透明黑箱。”
在2019年的中长期交易中,浙江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了批发侧和零售侧完全分离的模式。到了2020年,不仅零售侧结算有了“峰平谷”的电力时间价值,批发侧也采用了“峰平谷”交易价格。
价差传导模式下的售电公司,只需要尽可能多地签约用户、在发电侧签下更多的价差,就可以获利,几乎是稳赚不赔。但是在浙江市场,售电公司要挑选用户、要有策略地跟发电侧谈三段价格。
“2019年是售电公司不愿意签约谷电比例高的用户。到了2020年,就变成了发电厂不愿意跟售电公司签约太多的谷段电量。”浙江发电企业的内部人士对《能源》杂志记者说,“但是现在规定每一个电厂都必须签约至少50%的谷段电量。剩下的就是考验电厂与售电公司的议价能力与电量分配技巧了。”
浙江售电不好干,这几乎是省内市场主体的一致观点。但是从规则制定者和市场设计者的角度来看,这种不好干恰恰是他们所期望看到的。
“从其他省的经验来看,我们非常担心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价差传导模式下的售电公司赚钱太容易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售电公司很有可能会变成了电改中的既得利益者,进而阻挠电改。”一位参与了浙江市场设计的内部人士告诉《能源》杂志记者,“真正的电力市场,或者说现货市场的风险是巨大的。我们希望逐步淘汰一批根本不具备进入现货市场能力的售电公司。”
虽然浙江官方对于售电公司的态度非常的理性、客观、具有更多的前瞻性,甚至看起来“冷酷无情”。但对市场主体应有的保护和预警也并没有缺席。
2019年11月12日,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浙江2019年四大行业售电市场的风险提示,提醒各市场主体在与用户商谈、签署相关售电业务及合同时,一定要认真解读《浙江部分行业放开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的文件精神,不能存在惯性思维,照搬在其他省开展售电业务的相关经验和做法,审慎决策商业行为。这就是希望售电公司避免以低价圈定用户,最终因为签约太多高比例谷电用户,从而陷入亏损或是违约的两难境地。
浙江省已经完成现货结算试运行,没有用户参与,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售电公司的保护。虽然被外界诟病为“没有用户不是真的现货结算试运行”,但从《能源》杂志获取的信息来看,浙江希望通过3次现货试运行解决其他现货试点省份截至目前暴露出的最大问题——不平衡资金。
各方满意的不平衡资金解决方案
2019年5月30日,浙江电力现货市场启动了一次模拟试运行。对于这次模拟试运行的具体内容和数据,我们能够获得的公开信息并不多。但《能源》杂志记者从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能)内部人士处获悉,浙江省电力现货市场第一次模拟试运行是有用户参与的,但产生了大量的不平衡资金。“最高峰的时候,不平衡资金池总量达到了1.58亿元。”
与广东、山东等省一样,浙江电力现货市场的不平衡资金根源也是高价机组和低价用户之间的不平衡。“电网给非市场化用户卖电,整个试运行期间会有一个按照所有类型的非市场化用户的单价、电量计算出来的加权平均综合销售电价。这个价格减去输配电价和政府性基金,就是电网的销售收入。而现货市场所产生的电价就是电网购电成本。两个数字相减,就可以得出不平衡资金。”一位参与了浙江电力市场现货试结算的发电企业人士告诉《能源》杂志记者,“但问题是,浙江第一次现货试运行的时候,非市场化用户的综合销售电价是电网单方面提供的。只有一个价格,没有计算的具体过程。发电企业认为电网给出的非市场化用户电价偏高,导致不平衡资金太高。”
除此之外,浙江发电市场的电源种类比山东省更多,存在电源侧交叉补贴的问题。以上述方式计算不平衡资金,因为账目不清,所以导致各方意见都比较大,难以持续。所以在后两次现货试运行中,浙江省修改了不平衡资金的计算方式。
新的不平衡资金计算方法是在试运行一个月之后,得出了所有非市场化用户的电量总数。再用发电企业在非市场化条件下的上网电价减去现货市场产生的价格,得出不平衡资金,再进行资金返还。
“这种方式目前看起来账目清晰,浙江省内的电网、发电等各方争议比较小,是具有可行性的。”上述内部人说,“而且这种方法不仅在用户没有参与现货试运行的时候执行,用户即便参与到未来的现货结算试运行中,非市场化用户电量部分依然可以按这种方式执行。”
作为目前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中最大的“拦路虎”,不平衡资金自然不会这么容易的就被彻底解决。只能说,在浙江特定的条件下,各方利益达到了微妙的平衡。
“说到底,这种发电侧零和抹平不平衡资金的方式是没有办法永远持续下去的。只要存在计划用户和市场用户、计划机组与市场机组的区别,不平衡资金就永远存在。”上述浙能内部人士说。
此外,这里还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信息:浙江已经进行的3次现货试运行,都没有外来电的参与。这可能会是浙江未来电力现货试运行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浙江省全年用电量接近5000亿度,其中约三分之一是外来电。在夏季用电高峰期,浙江电网的外电负荷最高可达50%!如此庞大的发电电源,是浙江电力现货市场中不容忽视的力量。
但就是这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恰恰成为了映射浙江电改艰难试错的一面镜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3月份江苏电力市场经营主体目录。截至2025年3月31日,江苏电力市场经营主体共计145791家,其中发电企业1880家,售电公司231家,分布式聚合商33家,独立储能企业46家,虚拟电厂19家,电力用户143582家(一类用户41家,二类用户143541家)。市场经
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甘肃电力市场运营报告(2025年2月),全文如下:
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国能发新能规〔2025〕7号),华北能源监管局紧密围绕政策执行时间节点(5月31日、4月30日),开展新能源项目抢装及并网情况监测,强化过程监管与服务意识,
作为支撑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消纳的重要手段,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构建的重要装备,以及融入电力“源网荷储”和能源产供储销体系的重要环节,储能产业发展已迈入“快车道”。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在运装机规模达5869万千瓦,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拟参与山西电力市场发电企业名单(2025年第六批)的公示。山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受理了下列售电公司的注册申请,对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注册相关申请材料进行了完整性检验,现将企业名单及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4月22日至2025年5月21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通知-关于上海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推进计划,文件明确,拟于2025年5月开展电力现货市场整月结算试运行。4月22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2025年5月开展电力现货市场整月结算试运行的工作提示。文件明确,根据上海市
4月22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联合主办的“2025分布式光储创新论坛”正式召开。会上,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部总监盛夏做了题为《分布式场景的“超配”密码》的主旨演讲。盛夏指出,在电力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分布式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价值重构,未来电价波动将成为常态,绿电
2025年,“十四五”规划步入收官之年,新能源、储能产业发展迎来关键节点。随着峰谷差价政策调整与电力市场化改革加速,工商业储能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驶入增长“快车道”。4月16日,华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金租”)在杭州隆重举办了以“聚势储能新机遇,共建绿色生态圈”
2025年4月15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正式发布《2025年四川电力市场结算细则》(以下简称结算细则)。相较2024年,新版结算细则全面优化结算机制,涵盖发电侧、用电侧、新型储能及资金管理四大领域,为四川电力市场结算提供制度保障。(来源:微信公众号“硕电汇”作者:小硕团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转发新疆能监办《关于印发新疆电力市场监管实施办法》的通知(新监能市场[2025]24号)。文件明确,本实施办法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的电力市场监管,其中涉及跨省跨区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新疆能源监管办对电力市场成员的下列情况实施监管:(一)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湖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湖北省电力市场结算操作指引的通知。文件明确,本指引适用于2025年湖北省电力市场交易结算工作,包括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执行政府定价的优先发电电量视为厂网间双边交易电量,纳入中长期管理;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的市场化采购电量部分与发电企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3月份江苏电力市场经营主体目录。截至2025年3月31日,江苏电力市场经营主体共计145791家,其中发电企业1880家,售电公司231家,分布式聚合商33家,独立储能企业46家,虚拟电厂19家,电力用户143582家(一类用户41家,二类用户143541家)。市场经
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甘肃电力市场运营报告(2025年2月),全文如下:
2025年,中国分布式能源市场迎来历史性拐点。国家能源局与发改委连发两条“光伏新政”。光伏行业正经历从政策哺育到市场淬炼的剧烈转身。新政叠加新的产业周期,让身处其中的光伏企业充满了变数。这场以市场为名的成人礼,正在重塑百万家光伏企业的生存法则。曾经依靠固定电价托底的盈利模式轰然瓦解,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广东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印发《东莞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探索新型分布式光伏发展模式。开展“源网荷储、光伏+绿电、光伏+低碳”等新应用研究,探索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园区。鼓励光伏项目开发碳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江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关于发布经营主体目录的公告。文件明确,截至目前,江西电力交易平台注册生效经营主体共计15855家,其中发电企业3956家(直购发电企业239家,非直购发电企业3717家)、电网企业1家、售电公司61家、电力用户11837家。其中本月市场注册(注销)生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3月上海电网煤电容量电费相关结果公示。详情如下:2025年3月上海电网煤电容量电费相关结果公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明确煤电容量电价适用范围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受理注册的售电公司相关信息的公告。根据《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和《售电公司市场注册及运营服务规范指引》(京电交市〔2022〕25号)的要求,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受理了下列售电公司的注册申请,对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拟参与山西电力市场发电企业名单(2025年第六批)的公示。山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受理了下列售电公司的注册申请,对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注册相关申请材料进行了完整性检验,现将企业名单及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4月22日至2025年5月21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通知-关于上海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推进计划,文件明确,拟于2025年5月开展电力现货市场整月结算试运行。4月22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2025年5月开展电力现货市场整月结算试运行的工作提示。文件明确,根据上海市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分布式光伏备案接网推进情况专项监管典型案例。关于分布式光伏交易、结算方面的案例如下:湖北省黄石市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购售电合同、并网验收意见单、供电企业营销系统中并网容量不一致,分别为1260千瓦、1600千瓦、1600千瓦;某分布式光伏发电
4月17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疆电外送电量达到3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创下自2010年实施疆电外送以来首季最高纪录。其中,新能源外送电量达到79亿千瓦时,占总外送电量的24%,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218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88万吨,为全国能源保供和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浙江慈溪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慈溪市有序用电及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完善电力需求响应举措。要继续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引导电力用户根据激励政策,主动改变用电行为,实现削峰填谷,挖掘用电低谷的填谷响应需求,缓解电网调峰压力。进一步深
2025年开年,“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国,科技创新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作为国家电网的“排头兵”,国网浙江电力正以“数字浙电”为引擎,以光明大模型为抓手,加速布局“人工智能+电力”战略。今起,浙电e家将在「e思享」专栏推出“电力+人工智能”系列深度报道,聚焦前沿技术应用、未来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全国首个地市级绿证绿电碳业务服务中心在浙江杭州揭牌成立。该中心由杭州市发改委批复同意,依托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和国网(杭州)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组建和实体化运营。据了解,近些年,杭州鼓励新上项目、存量高耗能项目、外向型企业通过购买绿证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20
记者21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3月底,浙江省内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大关,达到5071.25万千瓦,较2024年同期增加1474.29万千瓦,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随着装机规模增长,光伏出力也创新高。数据显示,4月15日,浙江光伏最大出力达到3436万千瓦,创历史新高,占当日最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对连续3年未在任一行政区域开展售电业务的售电公司市场注销的公告。截止2025年2月底首注地为浙江的16家售电公司连续3年未在任一行政区域开展售电业务(详见附件)。依据规定,对这些售电公司启动强制退出程序。
日前,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浙江电力市场年报》,“绿保稳”成效显著。绿电绿证交易活跃,分布式绿电成交总量、绿证成交总量在国网经营区中位列第一,完成年度外购电目标的107%,充分发挥电力保供作用,全面深化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省间、省内价格保持稳定。自2015年9号文发布开启新一轮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规范分布式新能源发电企业、分布式新能源聚合商规范注册入市的通知。文件明确,原在浙江电力交易平台注册为“发电企业”类型的分布式新能源发电企业应注册为“分布式电源”类型;分布式电源应与电网企业签订负荷确认协议或并网调度协议,根据电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进一步提升浙江省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能力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提出,强化虚拟电厂运行管理。接受电力调度机构直接调度的虚拟电厂按月向电力调度机构提交可调节资源清单和变更申请,月内原则上不得随
4月14日,从国网浙江电力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浙江全社会用电量1526.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4%,显示经济运行开局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数据显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为7.18亿千瓦时、987.19亿千瓦时、280.95亿千瓦时和251.63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2.03%、5.35%
近日,随着宁夏送浙江外来电协议的签订,浙江已和多个能源大省签订中长期协议,全年计划外购电量2050亿千瓦时,较上年增加50亿千瓦时,规模创历史新高。其中,浙江计划外购中长期清洁能源电量1117亿千瓦时,占比54.5%,同样创历史新高。浙江是能源资源小省和消费大省,电力供应对外依存度高。2024年,
“电力改造后,原来私拉乱接形成的‘蜘蛛网’都不见了。村里出租房比较多,以前空调多开一台就跳闸,夏天我们的租客终于可以放心使用空调了。”2024年夏天,义乌市东莲塘村书记任春茂兴奋地说。(来源:浙电e家作者:金华公司胡建平杨学君融媒体中心张悦)东莲塘村是较早提出临时用电转正改造需求的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