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究竟是谁在捣鬼?”1月7日,嘉安汽车负责人宋雪向上游新闻记者表示,希望南谯区法院能针对撤诉一事给个说法,更希望滁州市中院能公平审理此案。
政府控股新能源企业,所产电池频发自燃
1月7日早晨,嘉安汽车厂房外,单独存放的锂电池在静止状态下自燃。有视频显示,自燃时电池冒着浓浓白烟,并伴有火光。幸好公司安保人员及时灭火,才避免了火势蔓延。
嘉安汽车负责人宋雪告诉记者,这是自2020年4月20日以来,该厂发生的第4次电池在未装车单独静止状态下发生自燃。“一两分钟内发生爆炸并燃起大火。”宋雪说。
2020年4月20日电池首次自燃后,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出具的经消大队简字(2020)第0009号《火灾事故简易调查认定书》显示,经初步判定,起火原因为电池自燃引发火灾。
宋雪称,这些存放在厂房内自燃的电池均来自鸿创新能源,该公司也是嘉安汽车的电池供应商。之所以选择鸿创新能源作为合作伙伴,主要看中其是政府投资的公司,质量上有保障。
工商登记信息显示,鸿创新能源共有4名股东,其中占股19.8%的滁州市同创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下属的滁州市高新技术开发中心和滁州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在此背景下,2018年6月13日,嘉安汽车与鸿创新能源签订《零部件供应商定点协议》及《零部件供应商定点价格协议》,约定嘉安汽车从鸿创新能源处采购锂电池包用于新能源车辆生产,并约定若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事故,鸿创新能源需承担赔偿嘉安汽车商誉损失、消除缺陷费用、运输费等其他各项损失。
2018年12月30日、2019年1月16日,双方又分别签订了《零部件开发技术协议书》及《技术协议补充协议》,约定合同履行期间,鸿创新能源向嘉安汽车供货约1500台锂电池包,嘉安汽车将其安装在嘉安低速锂电车型上市销售。
宋雪介绍,从2019年3月开始,该公司陆续出现因电池不断发生继电器粘连、电芯压差大等质量问题,导致车辆不能正常行驶的案例。仅2019年5月23日至2019年11月,经检测及经销商反馈的电池质量问题约有300例。其中,17台嘉安低速锂电电动车因电池问题陆续在安徽定远、山东聊城、湖南岳阳等多地发生静止自燃事故。
▲2020年8月,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的报告显示,嘉安汽车电池挤压和针刺检测不符合标准。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电池自燃50多起,初检几乎全不合格
据宋雪提供的多张汽车自燃图片显示,自燃汽车均是在静止状态下发生自燃,多数车辆被烧得仅剩发黑的框架。
据嘉安汽车统计,截至目前,由鸿创新能源供货的嘉安锂电池为1531台,售后故障率超过30%,全国已累计发生50多起电池自燃事故,自燃事故发生率高达3%。因电池自燃事故频繁发生,嘉安汽车遭遇用户退车索赔,经销商大规模退网,销售网点骤减70%。
宋雪表示,电池自燃至少造成该公司订单损失5000台以上,损失金额近4亿元。
“期间,我们多次要求鸿创新能源召回市场上有问题电池,但对方拒不召回。无奈之下,我们只能自行购买其它有质量保障的电池为用户更换并赔偿用户损失。目前已更换1000多套问题电池,支付了50起电池自燃事故的巨额赔偿费用。”宋雪说。
宋雪介绍,因双方争议较大,2020年7月17日,滁州市政府成立了鸿创电池自燃自爆应急处置组,委托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搭载鸿创电池的嘉安汽车进行鉴定。同日,又组织嘉安汽车、鸿创新能源和经销商代表在嘉安汽车厂区内对前期嘉安自行召回的鸿创电池进行质量检测,初步检测结果为鸿创电池几乎全部不合格。
2020年8月28日,受安徽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委托,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出具了嘉安汽车《检验报告》。检验报告显示,所检项目除单体蓄电池挤压、针刺不符合相关要求外,其余所检测项目均符合相关标准。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对整车单体蓄电池挤压试验中,被检测电池均出现起火现象。《检验报告》中明确标注,单体蓄电池按照检测方法进行检验应不爆炸不起火。
400万赔偿款被扣留,庭审辩称电动车自燃与电池质量无关
宋雪称,就在《检验报告》出具3天后的2020年9月1日,鸿创新能源表示,会向嘉安汽车返回货款及预赔偿处理召回鸿创电池的处置款共400万元。随后,鸿创新能源将款项转至滁州经开区管委会的监管账户。嘉安公司多次向管委会申请转出,均未被同意。
1月4日,此案在滁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了双方质证。鸿创新能源当庭表示,该公司生产的电池包没有质量问题,并申请第三人电芯企业参加庭审。
1月7日,鸿创新能源公司质量部主任金伟伟回应上游新闻记者表示,对于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的《检验报告》真实性不存在疑义,但其不认为是电池质量引发的自燃事故。
金伟伟说:“检测结果显示,电芯存在挤压(检测)不合格的情况,但是不能认定汽车自燃与其有直接关系。我们认为,嘉安汽车在安装、使用和维护方面是存在问题的。由于双方目前已经在诉讼阶段,所以以法院判决为主。若法院依据《检验报告》等证据认定系电池问题引发的车辆自燃,我们会承担相应责任。”
▲2020年5月29日,滁州市南谯区法院发布裁定书称,因双方申请撤诉,已准予撤诉请求。
图片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被撤诉后又移送管辖,法院被质疑搞“阴阳裁判”
本以为只是一起因产品质量引发的合同纠纷案件,但1月4日庭审前,宋雪却发现,这起被拖了一年才审理的案件远不是她想的那么简单。
“开庭前我们查询发现,2020年5月29日,南谯区法院曾作出过一份民事裁定书并公布上网。裁定书载明,我们起诉鸿创新能源的案件曾主动提出撤诉请求。但实际上,我们从未提出过撤诉,甚至对此毫不知情,而且也没有收到过任何一份有关撤诉的法律文书。”宋雪说,她据此怀疑有人在干预案件审理。
据2020年5月29日南谯区人民法院作出的(2019)皖1103民初5258号《民事裁定书》显示,南谯区法院在审理原告(反诉被告)安徽嘉安汽车有限公司与被告(反诉原告)安徽鸿创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嘉安公司和鸿创新能源于2020年5月29日分别向本院申请撤回起诉、撤回反诉。因此,南谯区法院作出准许双方撤诉的民事裁定。
因始终未见到该裁定书的原件,1月5日,嘉安汽车代理律师向南谯区法院提出了调取撤诉裁定书原件的申请。得到的回复却是没有找到该民事裁定书的原件,只有鸿创新能源对此前反诉嘉安汽车的撤诉裁定。这更加深了宋雪的怀疑。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该民事裁定书发布5个月后,即2020年10月12日,南谯区法院又作出(2019)皖1103民初5258号《民事裁定书》。据中国裁判文书网2020年10月29日公布的裁定书内容显示,南谯区法院称,嘉安公司诉讼期间变更其诉讼请求,变更诉讼请求后的诉讼标的额为44615725.3元。本案双方当事人均在滁州市辖区,根据相关规定,嘉安公司变更诉讼请求后的标的额高于本案受案标的。故该院对此案没有管辖权,应移送滁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因此作出移送滁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处理的裁定。
▲2020年10月12日,滁州市南谯区法院称裁定:因诉讼期间嘉安汽车变更请求,已移送滁州中院审理。
图片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既然已经撤诉,为什么还同意我们的变更诉讼请求,并移送滁州中院审理,而且还开了庭?”宋雪称,今年1月28日,嘉安汽车和鸿创新能源的案件将继续在滁州中院开庭,而她也希望南谯区法院能针对撤诉情况作出说明。
嘉安汽车代理律师连大有认为,同一法院对同一案件出现两种不同裁判,即所谓“阴阳裁判”,问题是严重的。首先,除法定情形按自动撤诉处理外,撤诉必须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由当事人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既使是对律师的特别授权,其撤诉申请的申请人也应当是当事人而不是律师。双方都撤诉了,法院又将案件送上级法院管辖,在逻辑上是行不通的。这种“阴阳裁判”的出现,极有可能涉嫌枉法裁判或其他违法违纪甚至犯罪线索,当事人可以依法向市级检察院进行刑事控告,也可以向纪律监察部门反映。
对此,该案负责人滁州市南谯区法院陈姓法官回应上游新闻记者表示,此案审理肯定不存在违法违纪情况,请当事人放心,针对撤诉的《民事裁定书》经请示领导后会作出明确答复。
截至发稿,南谯区人民法院并未就此事进行回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安徽省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公布,共1581个项目。北极星汇总环保项目如下:庐江县流域水环境治理及文旅开发项目合肥张洼净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安徽省合庐产业新城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肥东巡鹰年回收20吨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循环利用项目庐江浩悦生态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巢湖市部分河流流域水环境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给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带来重大变革,在此转变中,需要实现顶层机制与底层技术的有机结合,为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入市提供有力支撑。在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的同时,行业面临两大挑战:顶层机制层面,需优化新能源与火电、新型经营主体同台竞价的制度设计;底层技术层面
4月14日,有多家媒体报道称,哪吒汽车原CEO张勇被曝已身在英国。张勇在离职前已办理英国签证,并于近期抵达英国,目前仍在当地。对此,张勇在朋友圈回应,“感谢大家关心,看到网络上一些传闻,至今仍担任哪吒汽车顾问,为公司四处奔波融资。”同时,一条现已被删除的视频显示,全国300多家哪吒经销商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化分时电价改革,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惠企利民情况。国网能源研究院同日发布《山东省分时电价政策创新与实践蓝皮书》。山东省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和用电大省,电价市场化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深入分析山东分时电价政策近年来的创新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健全完善市场运营体系,积极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持续创新交易机制,全面服务新能源入市,不断提升跨区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助力电力保供与能源转型
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动汽车(EV)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压力日益凸显。传统充电站依赖电网供电,面临用电高峰期电力紧张、扩容成本高、新能源消纳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光储充”一体化技术应运而生,通过“光伏发电+储能调节+智能充电”,成为调节电网稳定性的有效途径,并逐渐
4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564家“双百企业”名单,详情如下:“双百企业”名单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中核矿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3.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4.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5.西安中核核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股
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消费市场供需两旺......今年一季度,山东经济实现良好开局。数据显示,山东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达206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实现开局稳、开门红。电力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风向标,反映经济活力,彰显发展潜力,折射经济韧性。一季度,山东第一产业用电量37.8
4月14日,从国网浙江电力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浙江全社会用电量1526.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4%,显示经济运行开局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数据显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为7.18亿千瓦时、987.19亿千瓦时、280.95亿千瓦时和251.63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2.03%、5.35%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化分时电价改革,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惠企利民情况。近年来,通过进一步完善充电桩分时电价政策,山东省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以道路交通网络为依托,以“两区”(居住区、办公区)、“三中心”(商业中心、工业中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化分时电价改革,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惠企利民情况。对于用户来讲,山东“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能让生产生活节省多少用电成本?所谓“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就是将1天分为尖、峰、平、谷和深谷五个时段,以2025年4月份35
“快看,这块满电的电池都扭成麻花了,还没有冒烟着火……”4月10日,在第十三届北京国际储能展上,因湃电池展台人头攒动。原因是这里正在展示业界首个「满电电芯扭转试验」:一块处于满电状态的电芯,被暴力扭转成麻花状后依然没有冒烟没有起火,电压、电流、温度全程处于稳定状态。试验在引起了现场
4月9日,云能魔方与日本诺亚在日本东京举行战略采购签署仪式。根据协议,日本诺亚将向云能魔方采购总计2GWh电网调频储能系统及1000套储能型充电桩。日本诺亚是日本知名的建筑服务公司,专注于发电站、港口、物流仓库等项目在能源设备利用方面的开发、建设及运营,其有着丰富的建设施工经验和广泛的市场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本次展会聚焦“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汇聚全球储能领域专家及企业代表,共探能源结构转型新路径。精控能源作为行业技术标杆,携全栈自研核心技术成果亮相A2馆A227展位,与业界同仁深度探讨储能行
4月10日,全球领先的智能电池科技企业远景动力(AESC)亮相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系统化展示300+Ah、500+Ah、700+Ah大容量储能电芯产品,全面引领“交易时代储能电芯”技术升级。本次展会,远景动力发布530Ah储能电芯,实现“单颗电芯超1.6度电”,循环寿命12000次,能量效率高达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思格新能源携全模块化光储融合解决方案重磅亮相,全面展现其在光储融合、高度集成、灵活部署、AI智能方面的领先优势,助力新能源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随着新能源电价全面进入市场化阶段,储能产业正从传统的配套
面对当前储能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以往比拼产能、低价竞争的时代已经过去,降本增效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关键利器!这里的“成本”并非仅仅是价格的高低,更从创新研发角度对企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2024年以来,500+Ah、600+Ah、700+Ah等不同规格的大容量电芯相继面世,迈出了储能电池向“更大
4月2日,交通运输行业标准《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发布活动在厦门举行。这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首部关于锂电池海上安全运输技术要求的推荐性标准,标志着我国锂电池海运安全管理迈入规范化、国际化新篇章。该标准将于202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次发布活动以“创新驱动安全领航”为主题,由厦门海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7日,冠盛股份发布其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披露冠盛东驰固态电池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开始投产,产能爬坡情况将根据现场调试和生产进度决定。冠盛股份提到,其固态电池有两个发展方向。在储能电池领域,采用磷酸铁锂半固态方案,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负极材料为石墨,未来可能用到硅碳
作者:叶锦昊1,侯军辉2,张正国1,3,凌子夜1,3,方晓明1,3,黄思林2,肖质文2nbsp;单位:1.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3.广东省热能高效储存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用:叶锦昊,侯军辉,张正国,等.100Ah磷酸铁锂软包电池的热失控特性及产气行为[J].储能科
“(未来几年)新一代动力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产业化。从战略全局看,当前重点要防范的是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带来的颠覆性风险。”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再次向行业发出警告。△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作主旨发言中国电池产业又走到了关键的节点。“这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尤其是2021年我国首次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以来,新型储能作为新能源和电力系统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装机规模迅猛扩张,吸引大量资本和企业纷纷涌入,导致整个储能市场迅速从无限商机的蓝海转变为汹涌波涛的红海,新型储能一方面面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日前,安徽省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公布,共1581个项目。北极星汇总环保项目如下:庐江县流域水环境治理及文旅开发项目合肥张洼净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安徽省合庐产业新城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肥东巡鹰年回收20吨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循环利用项目庐江浩悦生态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巢湖市部分河流流域水环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0日,湖南创大钒钨有限公司年产2.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报批前信息公示。资料显示,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湖南衡东经济开发区大浦工业园,总投资100000万元。项目总用地面积145863.6㎡(约218.8亩),项目总建筑面积约76929㎡,本次新建建构物总建筑面积为30
近期,几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7日-2025年4月11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800MWh!中电建河北独立储能项目签约4月3日,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举行中电建储能项目签约仪式,柏乡县政府与中国电建集团河北工程有限公司签署《中电建柏乡县储能项目投资协议》。此次
美国储能行业迎来重磅消息——美国本土企业StrytenEnergy宣布将全美电池产能扩大至24GWh。这一战略布局覆盖军用、电网储能等关键领域。StrytenEnergy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迈克·贾德(MikeJudd)表示:“扩大本土产能是公司对美国客户及合作伙伴的坚定承诺。在能源安全日益重要的背景下,StrytenEnergy制造
2025年4月10日,全球储能行业顶级盛会——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ESIE2025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本届峰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开幕式现场汇聚了国内外政府主
如今,清洁能源已经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储能也在走入千行万业。但其实在用户端,储能还有更多的潜在市场机遇有待挖掘。ESIE2025第13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期间,欣旺达储能的移动储能车从广东惠州跋涉5000#x2B;公里亮相北京,掀起储能应用的新浪潮。在“移动”的支撑下,储能技术除了发挥以往削峰填谷
据外媒报道,日前,公用事业厂商爱达荷电力公司(IdahoPower)将在爱达荷州首府博伊西市部署的200MW/800MWh电池储能项目获批,预计将于明年年底前完成部署,该公司为此已成功克服一大障碍。此前,博伊西市官员驳回了针对这一受监管项目的上诉,为该项目开发扫清了主要的障碍。2025年4月1日,博伊西市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4日晚间,天赐材料披露公司2024年业绩,2024年,公司营收125.18亿元,同比降18.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4亿元,同比降74.40%;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锂离子电池材料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减少7.81个百分点,降至17.45%。
2025年3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产量方面: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18.3GWh,环比增长18.0%,同比增长54.3%。1-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326.3GWh,累计同比增长74.9%。销量方面: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15.4GWh,环比增长28.3%,同比增长64.9%。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87.5GWh,占
4月10日,欣旺达2MWh液冷一体式移动储能车(以下简称欣纪元2000)顺利完成5000公里极限测试,并在ESIE2025真机亮相发布。穿越大半个中国,横跨二十多座城市,历经多重严苛环境考验,全方位验证了其安全可靠性及场景适应性。目前欣纪元2000已完成相关认证,将于2025年5月正式量产。六道安全防护体系,筑
在储能行业的加速跑道上,经济性是竞争筹码,而安全性才是通关密钥#x2014;#x2014;后者以零容忍的刚性约束,决定着技术迭代的天花板与商业化落地的底线。从早期的粗放式堆砌容量,到如今资本与政策双轮驱动下的精细化运营,储能行业正被迫站在十字路口:安全冗余的每一次提升,都需要以经济性的几何倍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