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所以,蔚来此次推出的固态电池是哪家的呢?非常令人疑惑,并且蔚来这次也没有公布固态电池厂商,无疑进一步增加了业内的猜测与讨论。
对于蔚来这个固态电池供应商,此前,36氪有独家报道:苏州清陶或台湾辉能,但这一消息未能得到蔚来的确认。也有说法认为,蔚来这个固态电池依然是宁德时代的,据说比较确切。
1、是清陶发展吗?
清陶并非第一次闯入固态电池视线了。早在去年10月,另一家新势力哪吒汽车便宣布与清陶达成合作,将后者固态电池装到哪吒U进行试验。但是电动势从相关知情人士获悉,该项目没有取得“重大进展”,还在验证中。
随后,我又查了下清陶的官网,发现清陶在固态电池上的步伐早已迈开。
2018年11月,在第三届锂电池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上,清陶宣布率先建成固态锂电池量产产线,从核心材料、装备、工艺三方面实现“自主可控”、“三位一体”发展,带动固态锂电池从科技成果进入量产时代。
本次论坛上,清陶发布了四类固态锂电池产品:
1、高安全便携式设备电源,主要应用在智能穿戴装备、儿童电子用品、单兵武器装备、异形空间等场景;
2、特种环境安全电源系统,主要应用在分布式设备电源系统、密闭环境电源系统等场景;
3、电动智能出行安全动力电源,主要应用在电动汽车、轨道交通,短途出行工具、特种车辆等场景;
4、轻量化高比能动力电源,主要应用在飞行类设备、高端乘用车等场景。
2019年7月29日,宜春清陶动力固态锂电池项目(一期)正式投产,该项目由清陶发展投资建设,一期投资5.5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年产能1GWh,生产标准全面达到车规级。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北汽、广汽、合众等多家车企、投资机构,青岛红星化工集团等重要合作伙伴共100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清陶还宣布,开发的第一代量产型动力固态锂电池产品于2019年通过国家机动车产品强检,正与多家整车厂就固态动力锂电池上车项目开展密切合作。上文提及的几个车企应该就是潜在合作伙伴。
除了上文提及的合众,清陶与北汽新能源的接触更早。2017年,北汽新能源率先立项启动固态电池及整车搭载匹配技术研究,并与清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2019年7月,一辆搭载清陶固态电池系统的纯电动样车在北汽新能源完成调试,成功下线。这台样车是国内首次公开的可行驶的固态电池样车,它的下线标志着清陶在固态电池汽车技术研究上迈出关键一步。
另外,这辆样车搭载苏州清陶生产的第I代固态电池系统,在系统能量密度、-5℃工况放电能量保持率、充放电能量效率、0%-80%SOC快充时间等指标上已经优于常规设计的液态三元电池,清陶表示已经初具量产可行性。
清陶的固态电池也得到了部委的关注。去年10月19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一行莅临宜春清陶固态动力锂电池产业基地调研。
在此次调研中,马建堂书记视察了清陶新材料、终端锂电池产品,并详细了解其性能、构成、销售等情况,对清陶吸引到北汽、上汽、广汽投资的领先技术和强大实力予以积极评价。
所以,从以上消息来看,清陶的固态电池似乎具备量产特征了。
然而,我们在清陶官网也找到了一款适用于新能源乘用车的电池包,如下图。
尽管披露的数据不多,但依旧能判断出其水平如何,大致与目前最好的宁德时代811电池相当,不过与蔚来宣布的固态电芯密度360Wh/kg相差甚远。当然,不排除清陶“藏了一手”。
2、是辉能吗?
似乎,这个可能性比较大。
电动势粉丝群有人披露,蔚来已经入股了辉能。另外,2019年8月,蔚来便宣布与辉能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就固态电池的生产应用展开进一步合作,并将打造采用辉能MAB固态电池包的样车。
我在辉能官网上也找到这句话:
“透過同時提升成組效率與電芯能量密度,輝能計畫在2022年就能以不犧牲安全性、具經濟可行性的方案創造出續航里程與燃油車相當的高能量密度電池包,克服現行電動車在安全性與續航里程上的痛點,將真正安全高效的電動車帶入市場。”
是的,辉能推出固态电池的时间点与蔚来明年下半年批量交付eT7是重合的。
我们再看看辉能的电池技术,其最核心的技术是「MAB多轴向双极电池包」。据介绍,这个电池包内看不到普遍定义的电芯,而是透过双极电池技术直接堆叠极片来进行串并联,且在电芯阶段就自带散热功能,省去大量无法提供电量的线材、封装散热热材料、精简BMS设计。
辉能表示,在PACK阶段,可以大幅提升成组效率,同时拉升能量密度并降低成本,使PACK提及得以缩小至传统PACK的五成(我猜测,这就是蔚来最看重辉能固态电池的地方)、成本降至七成,电动车的行驶距离将有机会达到倍数增长。
辉能对这个固态电池的产品优势描述是这样:
◆超安全: 遭物理/電性/高溫破壞也不漏液/起火/爆炸
◆高能量密度: 高體積/重量成組效率 (提升29%~56.5%)
◆長使用壽命:長循環/儲存/日曆壽命
◆快充能力佳
◆操作溫度廣(Disge: -40°C~105°C)
另外,由于辉能这个固态电池的突破性,其获得了美国CES创新奖与美国爱迪生奖金奖。辉能表示,目前正在与全球各大车厂合作创造兼具安全与性能的动力电池方案。
3、固态电池真的准备好了吗?
从这两家各自对固态电池的推进来看,似乎固态电池已经具备了量产的可行性。我们粉丝群有人对此表示认可,他说固态电池已具备量产可行性,他自己正在找投资中。
但是辩证来看,可以量产,跟可以批量投产,这是两码事。我相信不管是清陶还是辉能,亦或宁德时代的固态电池,都已具备量产可行性,但能否批量投产是个疑问,因为这不仅是固态电池自身的技术问题,还有与当前液锂电池的成本PK问题。
事实上,固态电池的技术问题,有无实质性解决,依然存疑。
2020年11月17日(就在最近啊),辉能官网挂了一份天风证券的固态电池行业深度报告,这里面对当前全球固态电池的发展做了深入梳理,我们可以看看。
对于行业的发展,以及固态电池的原理介绍我们就省掉了,直接看重点。
从全球来看,目前有多家企业在积极布局固态电池,但各个方案都不一样,欧洲是聚合物体系,美国是固液混合,而中日韩是氧化物。
虽然布局的厂家比较多,但是全固态电池的批量投产基本都在2025年以后。所以,蔚来说2022年量产固态是说谎吗?不是,只能说耍了个小聪明。
其实,蔚来此次推出的并非全固态电池,而是固液电池,也就是半固态。按照辉能的说法——混成固态,其量产时间正是2021年。
至于宁德时代、丰田等企业为何没有推出半固态电池,是技术原因,还是成本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就eT7这个数据表现,360Wh/kg的电芯密度,150度电,1000公里综合续航,半固态似乎也具备量产可行性,难道是成本偏高?那就只有蔚来能扛了。
另外,天风证券还对比了几家固态电池的性能与工艺,可以看到,要么是能量密度提上去了,要么是循环寿命不够,就像一个矛与盾。其中赣锋锂业与辉能在能量密度与寿命之间取得了相对的平衡,但综合性能相较当前最先进的宁德时代811,依旧不占优势。
再看蔚来大概率用的辉能的技术路线,其2021年量产的固态电池能量密度仅为250Wh/kg,2022年也仅有270Wh/kg,直到2025年也只有335Wh/kg,与蔚来宣布的360存在很大差距。
所以,到底是天风证券的报告滞后了,还是蔚来在说谎?事物并非只有对立面,当着NIO DAY,我相信蔚来不会做这么蠢的事,蔚来在技术上一向比较激进,但基本也都可以实现,只是时间问题。
无论蔚来用哪家的固态电池,最核心的还是固态电池量产这一核心事实,这对整个新能源行业,都是一次跨越式的进步,一次鼓舞人心的时刻。作为电车人,我们也可以骄傲宣判燃油车的末日真的来了。
2021年,值得铭记,未来已来。
(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星云股份发布投资者活动关系记录表。针对未来行业发展前景,公司表示,随着全球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加深,新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电动化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电动飞机、电动船舶、机器人等诸多新型应用场景层出不穷,固态及半固态电池技术也陆续取得突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海目星发布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评估报告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公司深度参与新一代锂电池技术固态电池设备的开发,与某固态电池的技术领军企业达成5年期战略合作协议,并签订了价值4亿元的2GWh固态电池设备量产订单,成为了行
4月30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蓝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深汕特别合作区蓝威能源储能电站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EPC)招标公告,项目位于广东深圳,采用半固态锂离子电池、电池簇级管理器,液冷储能电池系统,包括储能单元、配套工程。容量为300MW/1200MWh。建成后可实现220KV交流输出1200MWh,满足4小时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孚能科技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在全固态电池方面,公司硫化物及复合物路线均取得较大突破,其中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进入产品产业化开发阶段,产品、工艺及生产设备均处于开发中。硫化物固态电池沿用公司完善的叠片软包电池的制备工艺及设备,
2025年,锂电池行业发生关键性转折的一年,多年后回望,也许你会发现2025年将成为诸多技术产品的爆发元年。其中,固态电池、硅碳负极、高压密磷酸铁锂、9系超高镍、磷酸锰铁锂、无极耳大圆柱、兆瓦超充、盐湖提锂、新型钠电池,以及更加安全的锂电池系统,以上10大技术和对应产品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
日前,河北张家口南山汽车产业基地与三维(陕西)电池技术有限公司举行三维固态特种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项目将建设第四代智能化电池工厂,计划总投资10亿元,总占地70亩,规划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投资6亿元,二期投资4亿元,预留产能扩展空间。建成后可新增1GWh三维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恩捷股份公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营业收入为27.3亿元,同比上升17.2%;归母净利润为2599万元,同比下降83.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920万元,同比下降80.4%;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24亿元,同比下降72.7%;EPS(全面摊薄)为0.0268元。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477.46亿元,较上年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消息,欧洲汽车巨头Stellantis与美国初创公司FactorialEnergy联合研发的FEST固态电池成功通过车规级验证。据了解,FEST固态电池容量为77Ah,能量密度达到375Wh/kg,理论上可使电动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经6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保持90%以上容量,达到车规级耐久标准。具备4C放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晚间,振华新材发布公告,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的议案》。根据该议案,公司将暂缓实施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义龙三期)。根据公告显示,义龙三期项目原计划总投资62.45亿元,其中使用募集资金10亿
近日,由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准固态动力锂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顺利通过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专家组验收。该项目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5家科研单位,攻克准固态电池产业化核心技术,推动我国准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取得重要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扩张步伐正在持续,头部企业中创新航与国轩高科近期的投资动作再次印证了这一趋势。与此同时,一个显著的并行现象是,围绕大圆柱电池、固态电池及其相关新材料的产能布局正变得日益密集,呈现出“拥挤”的态势。中创新航公布了大规模的扩产计划。其成都项目二期已于3月底动工,该项
2025年4月,各大新能源车企继续交出亮眼的销量成绩单,其中比亚迪以380,089辆的月销量强势领跑,同比增长21.3%,其旗下王朝与海洋系列、方程豹、腾势以及仰望品牌均表现出色,同时海外销量也实现大幅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上汽集团、吉利汽车、奇瑞集团等传统汽车巨头也各
光伏IPO“回暖”迹象明显,2025年继首航新能成功上市后,光伏企业的上市钟声又将敲响,这次是江苏泽润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泽润新能)。4月28日,泽润新能正式启动网上申购,标志着这家企业即将踏上资本市场新征程。光伏组件必备辅材招股说明书显示,泽润新能的前身即江苏泽润新材料有限公司
4月14日,湖北武汉市新增1家企业签订武汉市虚拟电厂精准响应意向协议。截至目前,该虚拟电厂累计签约8家企业,包括华润、华能、中广核、特来电、蔚来等知名企业,最大可提供67.2万千瓦的负荷调节能力。此前,为提前备战2025年武汉市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最大化挖掘武汉分布式电源、储能等负荷潜力,国网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式开幕。本次车展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企业参展,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超过100款首发新车亮相,规模创历史之最。自1985年以来,每一届上海车展,新车都是最大看点。这当中,上汽集团、长城汽车、广汽
4月23日,宁德时代于第21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举办巧克力换电新车型发布仪式,并与广汽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仪式现场,宁德时代与一汽、长安、北汽、奇瑞、广汽五大车企共同发布10款巧克力换电新车型。一汽红旗运营委员会副总裁柳长庆、长安汽车副总裁张法涛、北汽董事长张建勇、奇瑞汽车i
作为极具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具备令人惊叹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高安全性能,未来市场应用潜力巨大,已成为全球新能源企业技术竞逐的焦点。截至目前,包括比亚迪、长安、东风、吉利、蔚来、上汽、广汽、丰田、现代等车企,以及宁德时代、亿纬锂能、LG新能源、国轩高科、欣旺达、正力新能、孚能
4月14日,武汉市新增1家企业签订武汉市虚拟电厂精准响应意向协议,累计共签约8家企业,包括华润、华能、中广核、特来电、蔚来等知名企业,最大可提供67.2万千瓦的负荷调节能力。此前,为响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新政策,提前备战2025年武汉市“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最
仅3个月,宁德时代收到800亿入账。4月14日晚间,全球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公布了2025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7.0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19%,结束了连续五个季度的营收同比下滑趋势;归母净利润139.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2.9%;实现经营性现金流达328.7亿元,同比增长15.91%;期末货币资金超3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蔚能(海宁)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赖晓明,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含蓄电池租赁、充电控制设备租赁、储能技术服务、电池销售、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软件销售等。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4月14日,有多家媒体报道称,哪吒汽车原CEO张勇被曝已身在英国。张勇在离职前已办理英国签证,并于近期抵达英国,目前仍在当地。对此,张勇在朋友圈回应,“感谢大家关心,看到网络上一些传闻,至今仍担任哪吒汽车顾问,为公司四处奔波融资。”同时,一条现已被删除的视频显示,全国300多家哪吒经销商
B2G技术,将电动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转化为能源网络的动态调节单元。万座换电站,不仅完善了新能源汽车的补能体系,也成为了电力系统的“缓冲池”。4月初,传统能源巨头中石化正式官宣加入宁德时代换电“朋友圈”,双方将共建覆盖全国的换电生态网络。双方将在今年建设超过500座换电站,长期目标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孚能科技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在全固态电池方面,公司硫化物及复合物路线均取得较大突破,其中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进入产品产业化开发阶段,产品、工艺及生产设备均处于开发中。硫化物固态电池沿用公司完善的叠片软包电池的制备工艺及设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5日晚间,比亚迪发布2025年4月产销快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继续强势领跑,公司2025年4月新能源汽车产量385,064辆,销量380,089量,同比增长21.34%,2025年1-4月累计产量1442143辆、累计销量1380893量。2025年4月公司海外销售新能源汽车合计79,086辆,2025年1-4月累计海外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消息,欧洲汽车巨头Stellantis与美国初创公司FactorialEnergy联合研发的FEST固态电池成功通过车规级验证。据了解,FEST固态电池容量为77Ah,能量密度达到375Wh/kg,理论上可使电动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经6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保持90%以上容量,达到车规级耐久标准。具备4C放电
北极星储能网在天眼查APP获悉,4月27日,东营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曲涛,注册资本20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电池制造;电池销售;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宁德时代全资持股。值得注意的是,近几个月,宁德时代在山东接连注册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晚间,振华新材发布公告,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的议案》。根据该议案,公司将暂缓实施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义龙三期)。根据公告显示,义龙三期项目原计划总投资62.45亿元,其中使用募集资金10亿
4月27日,宁德时代获得两张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以下简称“新国标”)检测报告,成为国内首家通过新国标的企业。其中,通过检测的产品含电池单体与电池包。GB38031-2025新版动力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于2025年3月28日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正式实施。此次送检产品是麒麟电
LG新能源4月29日宣布,与法国环境服务商Derichebourg成立电池回收合资企业,将投建电池回收工厂。按照计划,两家公司在合资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各为50%,电池回收工厂选址于法国北部瓦兹河畔布吕耶尔,预计2026年动工,2027年投产,年处理能力超2万吨。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兴起,动力电池回收正逐渐
4月28日,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佛山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佛山市2025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高水平废弃物回收循环利用项目,重点支持回收体系建设和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纺织品、废旧家电、废旧汽车、退役动力电池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扩张步伐正在持续,头部企业中创新航与国轩高科近期的投资动作再次印证了这一趋势。与此同时,一个显著的并行现象是,围绕大圆柱电池、固态电池及其相关新材料的产能布局正变得日益密集,呈现出“拥挤”的态势。中创新航公布了大规模的扩产计划。其成都项目二期已于3月底动工,该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8日,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其中提出,分析评估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和潜在应用场景,识别研判未来汽车标准化发展方向,推动制定及发布车用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电动汽车换电等标准子体系,启动数据治理及应用等新领域标准体系建设,超前开展飞行汽车等新业态标准化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