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2020年的增量配电改革年会现场,我偶遇了曾经采访过的项目业主。当我问及他是否还继续看好增量配电改革时,他拍了拍我的肩说,“希望媒体还能够持续关注。”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ID:zgdlqygl 作者:陈敏曦)
一如往昔,年会上总少不了改革主导方为项目业主加油打气的环节,“要把自己作为一个行业,而非改革试点看待”的论调,也一度点燃了略显消沉的现场气氛。然而,与往日有所不同,从参与此次年会的到场人数到会场规模,都与往年的“盛况”形成明显反差,会议的议程也由以往“击鼓传花”式的经验交流,转向聚焦于资本运作的“出口”来寻找生存方式的突破。在细数改革4年历程中经历的变与不变时,项目业主此时的坚守都多了几分英雄主义色彩的悲凉。
就在年会召开的3个月前,国家刚刚公布了第五批增量配电改革试点项目名单,由此,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的数量,也由曾经被业内打趣为“404 NOT FOUND”的404个拓围到459个(24个取消项目未计入总数)。尽管从试点范围来看,增量配电项目已经覆盖了除西藏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包括广东、广西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已经实现了第一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全部取得供电许可证的可喜成绩;但不可忽视的是,在首批105个试点项目中,仍有12个项目仍未确定项目业主、23个项目未划定供电区域、28个项目虽已完成前置程序但仍未开工建设。选择主动“退群”,在增量配电的圈子里已经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一方面毋庸置疑的是,增量配电改革在4年的时间中各项工作均已取得了成果和突破,但另一方面毋庸置疑的是,增量配电试点改革取得的各项成果与改革的预期成效还有明显差距,与市场主体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期待还有显著的落差。”中国能源研究会秘书长郑玉萍在年会的开场中开门见山地总结了增量配电改革遭遇的迂回与失落,两个语气明显不同的“毋庸置疑”,也多多少少道出了项目业主从义无反顾到进退维谷的“屈从”与“无奈”:
在经营方面,在公平接入上级电网可开放容量等信息的公开透明、接入系统方案的客观公允,以及流程实现的高效流转等方面,省级电网企业还有待于进一步开放配合。在存量资产处置和存量客户划转上,电网企业与社会资本在租赁价格等方面因双方较难达成一致陷入僵局。其中,资产出售需报国资委等上级部门层层批复,入股股比和经营主导权也存在着较大分歧。委托经营时配电价格与资产关系脱钩等种种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在发展方面,因受到试点项目经营区范围内不得以常规机组拉专线的方式向用户直接供电,不得依托常规机组组建局域网、微电网,不得依托自备电厂建设增量配电网,禁止以任何方式的公用电厂转为自备电厂等诸多的限制,直接导致现阶段增量配电网在公平接入电源上,各省在政策理解上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
在收益方面,目前试点仅能获得电压等级差产生的极差电价,未能客观反映增量配电企业在配电网投资建设运营维护过程中的真实成本,无法支撑增量配电企业良性发展,亟待尽快完善配电价格形成机制。所谓与省级电网享有平等法律市场主体地位的增量配电网项目业主,尚未能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定价原则,获得企业生存发展的合理收益。
无论是从“增量”的起跑线切换到“存量”的赛道,还是借着综合能源服务的风口实现配售电业务的“出圈”,困扰增量配电改革众多入局者的“法律地位”,以及与地位相匹配的“责权利”主张,似乎已经成为4年来改革唯一不变的主题。试点陷入停滞,改革困于僵持,问题的产生又有多少权重应该归因于改革各方态度的“暧昧”?
事实上,无论是国家陆续下发的25份指导性政策文件,还是地方政府、相关企业的支持性政策,都在为增量配电改革释放明确且积极的信号。其中,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和《区域电网输配电价格定价办法》,两份文件分别从细化核价范围、优化电价结构;明确核价规则、改进核价方法等多个方面,对进一步理清输、配电价,优化营商环境,为社会资本参与增量配电业务实现商业化盈利奠定基础。3月24日,国家电网公司发布《进一步支持和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意见》文件,进一步细化、明确了改革的范围、方式、审批及合作对象;明确了对于已划定的配电区域内的存量电网资产,可通过资产入股、出售、产权置换、租赁等方式依法合规处置。所有试点项目可研批复和项目公司组建职责下放至省级公司,电网公司所属出资单位对配电公司股权投资额2亿元以下的投资事项全部由省级公司决策。与此同时,广东、宁夏、浙江等省也陆续发布地区性支持政策,明确鼓励增量配电网建设,河南省也在常规电源接入和电价结算规则等方面屡屡实现政策的突破。
“增量配电试点推进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区域划分、电网接入、存量资产等方面的诸多争议,本质上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现有解决方式可能也是事半功倍。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增量配电项目没有从体制层面来设计改革政策,因而增量配电改革也未能有效体现体制改革的需求——目前增量配电改革并未能区分垄断与竞争环节,只是片面地强调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混改效果的理想假设,而忽略了增量配电在竞争性电力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电力市场化改革赋予配电网改革的基本任务应该是构建针对配电网的新型交易关系,而非以投资思维延续传统体制。增量配电改革迫切需要监管体系处理自然垄断监管与市场竞争监管的关系,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增量配电改革的价值也会由此得以凸显。”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从起初对于电力——这一长期封闭且神秘的行业对于社会资本“红利释放”的憧憬和预期,到深陷于“城池之争”后回归平静与理性,在充斥着入局者们“做的很累”的抱怨声中,整体改革也似乎沦于“各方都不赢”的尴尬境地。显然,无论是政府部门在改革的前期准备,还是社会资本对投资风险的预判,各方在思想和行动上都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无论是对于管制业务还是竞争性业务,在理解上的不足也造成了各方对于改革目标愿景的过分期待。
在此次年会上记者获悉,“从项目开发的客观需求出发,以及相关政策信号的释放,增量配电项目都需要逐步回归其作为常态化投资项目的初衷。常态化的实施路径很可能逐步取代国家级试点申报成为未来项目开发方式的主流。”
当下,正值疫后经济复苏与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以更好的营商环境支撑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以能源本地化、高效利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抑或是在市场化改革的语境中倒逼监管创新,或许在增量配电改革“再出发”之前,重拾其在市场化改革中的内在逻辑,参与者们才能真正平添几分“相信相信的力量”的勇气。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年12期,作者系本刊记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相比于之前各地建设的零碳园区,这次是从中央政府层面顶层规划和推动,并且给出了具体的细则,比如申报条件,核算方法等。这
泸州航发空港电力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是泸州航空发展投资集团全资子公司,承担泸州市长江经济开发区20.97平方公里增量配电试点范围内供配电及园区电力要素保障。公司是泸州市首家地方国有竞争性电力公司,泸州市唯一一家拥有配电网运营权、施工、维护、售电资质的综合性能源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首次从国家层面为“绿电直连”模式构建了完整的规则框架。这一政策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相对明确的物理隔离与权责重构,为新能源高效消纳与碳足迹溯源认证带来新的市场机遇。(来源:电联新
为集聚源网荷储优势资源,建立行业协同创新机制,联合攻克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推进能源企业在源网荷储、综合能源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发展,拟在业内发起成立“源网荷储数智化发展产业联盟”。联盟宗旨开放合作互利共赢联盟作用集聚优势交流互鉴信息共享发起单位北极星电力网、周口市元坤供电有限公司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7月8日,河南济源市玉川产业集聚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施工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供应商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标价80799418元。该项目招标人为河南交投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主要是利用集团管辖新建沿太行高速K8--K19路段约12公里沿线边坡及互通区等,设计光伏安装容量29.81MWp,为35kV电压等级
2025年4月份,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公布了《浙江省虚拟电厂运营管理细则》和《浙江电力领域新型主体市场化响应方案》两份征求意见稿,同时配套发布了浙江虚拟电厂注册的相关规则。(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这代表了《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357号)》在浙江的落地细则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7日,山西省长治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长治市智慧能碳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打造全国首个面向“双碳”和电力交易市场的城市级智慧能碳源网荷储一体化创新标杆,构建全市统一能源大数据底座,建设“市级—区县级—企业级”三级能源互联网平台,服务全市用能企
7月3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开封市汴东产业集聚区增量配电业务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储能电站设备采购项目结果公告,项目中标供应商为开封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标金额为2942万元。招标人为开封市东基电力有限公司,项目拟采购5MW/20MWh储能电站设备,含满足设备正常运转的全部电解液(5W/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3日,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增量配电网配电价格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明确,最高限价法。对于非招标方式确定投资主体的增量配电网项目,实行最高限价法。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以用户承担的配电网配电价格与上一级电网输配电价之和不得高于其直接接入相同电压等级对应的现行省
源网荷储一体化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架构,正加速从政策蓝图迈向实践落地。这一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的单向运行逻辑,通过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四大要素的深度协同与互动,构建起能源高效利用的闭环体系。然而,在各地项目批复数量持续增长的繁荣表象下,实际落地进度却呈
源网荷储一体化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架构,正加速从政策蓝图迈向实践落地。这一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的单向运行逻辑,通过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四大要素的深度协同与互动,构建起能源高效利用的闭环体系。然而,在各地项目批复数量持续增长的繁荣表象下,实际落地进度却呈
2025年6月6日,河南省商丘宁陵县产业集聚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业主优选(社会资本方)项目延期公告发布。该项目总投资约1.1亿元,该项目所在区域位于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城区北部宁陵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4.97平方千米,东至规划东外环、西至长江路-葛天大道-珠江路一线、南至人民路-露岭路-微山路-漓
为深入落实电力体制改革有关要求,全面了解增量配电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促进增量配电企业依法依规经营,持续推动河南增量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近日,河南能源监管办组织辖区内25家增量配电企业召开座谈会。同时,邀请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
改革是电力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进入“十四五”以来,在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能源安全韧性的拷问下,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全面提速,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探索适配的“软件系统”。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
改革是电力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进入“十四五”以来,在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能源安全韧性的拷问下,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全面提速,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探索适配的“软件系统”。(来源:电联新媒作者:翁爽)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
智能微电网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在新能源消纳方面,它实现了新能源的就近消纳,提高利用效率,降低用电成本,还方便了绿电追溯。在减轻公共电网负担方面,减少了公共电网的投资,简化了交易和调度管理流程,提高了效率。同时,它在技术上能像虚拟电厂一样提供有功无功支撑,优化电力系统平衡。对于转供电
4月27日,作为国家首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单位的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正式完成虚拟电厂注册,开启增量配电网转型发展新纪元。通过数智化技术聚合分布式能源、储能及可控负荷,成功构建起“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虚拟电厂运营体系,实现传统配电业务与新兴能源服务的深度融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
《电力监管条例》(国务院432号令,以下简称《条例》),是2005年5月1日起实施的,至今已满二十年。《条例》是在2002年中国开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为支撑新成立的国家电监会有效开展监管工作而拟定的重要法规。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原国家电监会和原国家能源局合并,组建新的国家能源局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实践载体,正面临政策适配性与市场机制的双重考验。本文基于政策研究与实践观察,系统梳理当前制约项目推进的四大核心矛盾,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来源:配售电研究中心作者:吴俊宏)一、余电倒送政策争议:市场机制应主导资源配置
2月25日,由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邀请中国能源研究会姜庆国、吴俊宏、贾豫等国内相关专家共同编写的《2024年度新型配售电发展蓝皮书》正式对外发布,报告我国新型配售电最新进展。已经连续六年跟踪发布的《年度增量配电发展白皮书》更名为《年度新型配售电发展蓝皮书》,旨在适应新型电
增量配电改革,何去何从贾豫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榆林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自2016年9月至2020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分五批次批复了全国483个增量配电改革试点项目(期间取消24个剩余459个试点),实现了地级城市全覆盖。截止2023年底,共有227个试点项目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实现了试点落地运
202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通知》),从政策层面打通发用两侧“点对点”绿色电力供应的通道,明确了绿电直连的责任界面、运行机制、价格机制和结算机制,创新了“物理直连+市场化”的直连定义,拓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出台《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650号文试图在电网的“主干道”供电之外,给与市场主体一个新的绿电采购选项:以用户为中心,开辟一条点对点的“专属通道”,允许新能源电站通过专用线路,直接供给
2025年6月30日,河南能源监管办为三门峡华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两台320MW煤电机组设计使用年限到期之前办理了电力业务许可证变更,使机组顺利实现延寿运行,为电网迎峰度夏做出重要贡献,这是《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十四五”期间煤电机组延寿工作的通知》(国能发电力〔2022〕41号)发布以来,河南省首批
近日,一则重磅政策落地#x2014;#x2014;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创新性地提出以“绿色电力直供#x2B;市场交易#x2B;绿证认证”为核心的新型能源消费机制。这一政策犹如一颗投入能源领域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它不仅是落实“双碳”战略的关键
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浪潮中,“绿电直连”与“源网荷储”作为两种备受关注的能源发展模式,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重塑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格局。尽管两者都是旨在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但它们在核心理念、实现路径及优势侧重上存在显著差异。(来源:北极星电力市场网作者:Chloe)核心差异与优势:
江苏能源监管办严格执行《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加强电力业务许可管理,进一步规范许可流程,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缩短审批时间,为申请许可企业提供便利。2025年6月份电力业务许可情况如下:一、6月份电力业务许可情况6月份,全省办理电力业务许可证(发电类)共计31件。其中,新申请13件、登记事
近期,长安益阳电厂三期2×100万千瓦项目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并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为优化许可服务,充分发挥电力业务许可在助力能源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湖南能源监管办分管负责人带队赴企业开展电力业务许可证(发电类)事中事后监管,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湖南能源监管办采取查阅资料、现
绿色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系统部署绿电直连,开创了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纳新模式、新路径,这不仅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重要论述,推动提高
本期主要看点1、国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新型经营主体豁免电力业务许可2、第六个!今天起,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转正!3、两部门:鼓励引导重点用能单位使用绿电激发全社会绿电消费潜力4、“136号文”过渡政策!山东明确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过渡期工作5、2025年1#x2014;4月全国绿证核发
6月6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6月2日-6月6日)。政策篇国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等,豁免电力业务许可证6月3日,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业务资质许可管理更好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实施意见发布。文件提到,优化资质许可管理制度。支持电力领域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发展,除
2025年5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这是我国首份绿电直连政策法规,旨在探索创新新能源生产和消费融合发展模式,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更好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在国际碳贸易壁垒下,绿电直连政策是我国应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