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售电服务政策正文

内蒙古包头十四五规划建议: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提高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

2021-01-15 13:21来源:包头日报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增量配电内蒙古售电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六、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

用全面深化改革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坚持顶格推进、流程再造,加强改革举措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加快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增创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群众受益的体制机制新优势。

21.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审批最少、服务最好、速度最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不断提升企业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程度和居民工作生活品质化便利化水平。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搭建互联共享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制定“零跑腿”事项清单,深化“一网通办、一次办好”,打造“掌上办事之城”。建立健全政务服务365天“不打烊”、线上业务办理、24小时查询等机制。实施证明事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落实政府权责清单制度,优化行政执法资源配置。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强化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建立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滚动推出营商环境改革新举措。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畅通企业和群众参与渠道。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

22.以最大力度实施招商引资。抓住国家促进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机遇,创新和优化招商引资方式,完善和用好各类招商平台,实施全球精准招商引资行动,强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推动多维联动招商,大力引进符合绿色发展要求和产业定位的转移项目。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主动联系对接三类500强企业,联系对接各地商会和各行业协会,联系对接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寻找合作机会,千方百计引进“高、大、好、上、强”项目,引进落地快、见效快、成长性强的“小微”项目,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项目。建立招商引资月调度、季评估、年考核制度,定期晾晒成绩、引导比学赶超。全力做好引进企业、项目、人才的服务保障工作,营造亲商重商、爱商扶商浓厚氛围。

23.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积极推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分层分类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系统排查清理各种壁垒,完善支持市场主体发展政策,增加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健全清理和防止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持续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健全完善驻包企业同地方企业加强产业协作的体制机制,支持大中小企业形成稳定合作关系。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协商平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搭建综合服务平台,鼓励包头人回乡创业,吸引青年大学生在包头工作。

24.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健全要素市场化交易平台,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创新产业用地使用方式,盘活存量低效用地。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提高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建立健全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机制和措施,强化对实体经济的金融保障。全面落实产权制度,健全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形成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深化信用包头建设,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健全失信行为认定、失信联合惩戒、信用修复等机制。

七、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

把解决好“三农三牧”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农牧业农村牧区优先发展,举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加快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

25.提升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开展沿黄地区盐碱地改良、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启动农田排水系统工程建设。加强种子资源保护和利用,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健全农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发展肉羊肉牛养殖产业带,提高农牧业良种化和装备科技化水平,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完善农牧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牧区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牧业保险。推进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牧业领域集成应用,发展智慧农牧业。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保障重要农产品和农副产品供给安全。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坚持不懈制止餐饮浪费。

26.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农村牧区面貌全面提升。把乡村建设摆在现代化建设重要位置,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牧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牧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牧区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农村牧区生态文明建设,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复。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牧区,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用力,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接续推进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健全管护长效机制,建设好农牧民的生产田原、生态家园、生活乐院。加强分类指导,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加大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力度,健全吸引人才返乡留乡就业创业政策体系,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快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27.构建农村牧区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牧业农村牧区发展活力。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丰富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实施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开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打造家庭农牧场示范苏木乡镇,健全农牧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实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有效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巩固深化全国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推进试点成效,健全完善农村牧区产权流转交易市场。

28.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继续精准施策。继续帮扶贫困地区产业,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搞好社会管理,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完善农村牧区低收入人口帮扶机制。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加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向脱贫地区的倾斜力度,确定一批乡村振兴帮扶嘎查村给予重点支持。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测。继续发挥定点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扶作用,加强脱贫群众培训引导,不断提高自身发展能力。

八、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深化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29.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明确主体功能定位,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最大程度培植绿色发展优势。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定位在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上,加大生态保护修复政策措施和工程任务落实力度,促进人口逐步有序向城镇转移并定居落户。农畜产品主产区主体功能定位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推进绿色兴农兴牧、提供优质绿色农畜产品上,优化农牧业布局,推动农牧业向优质高效转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禁止开展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市化开发,禁止开发基本农田,严禁占用基本草原。城市化地区主体功能定位在以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空间为前提、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上,高效集聚经济和人口,高质量集中特色优势产业,形成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把“三区三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严控城镇开发边界,构建生产空间节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城市空间布局。

30.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强化“多规合一”,发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战略引领作用,推动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有机衔接。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立足产业基础和产业集群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和发展能级。统筹山南山北差异化发展,加强南部平原地区、中部山地丘陵地区、北部草原地区分区空间管控,强化东西区域优势互补、联动发展,优化重大基础设施、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健全区域互动互助、利益补偿和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优化区域统筹、政策调控、发展保障机制,鼓励和支持旗县区间联动组团式发展,更好推动各地共同发展。支持旗县区立足区位、资源和环境等条件,发挥比较优势,有序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支持石拐区打造资源枯竭转型示范区、白云矿区打造国家级稀土矿产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和绿色矿山示范区、土右旗打造包头市新的增长极、达茂旗建设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区、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31.加快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坚持内涵式发展和现代化方向,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安全需要,系统推进城市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标准管理。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建设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加强城市整体设计,保护历史文化、传统风貌和格局,建好标志性地段、景观、建筑,高标准推进新都市区、北梁腾空区等重点区域建设,打造现代化城市建设样板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优化公共基础设施配置,提升公路、铁路、机场和口岸等外运通道能力,加快发展市内公共交通,加强停车设施建设管理,解决“停车难”问题。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深化“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绿化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加强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老旧管网改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社区建设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健全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推动城市管理向“智管、细管、众管”转变,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推行“街长制”,常态化开展“马路办公”,深化“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理念,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32.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进县城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全面提升城镇服务功能,逐步增强对农村牧区转移人口吸纳能力,构建多中心带动、多层级联动、多节点互动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坚持遵循规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质量,在城市周边、边境口岸等优势区域或其他有条件区域培育发展特色小镇,打造微型产业集聚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平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加快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化率。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多措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土地供应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落实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政策,规范租赁市场秩序,合理调控租金水平。

九、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加强传统优秀文化挖掘和阐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建设文化强市。

33.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常态长效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实施公民道德建设行动和精神文明创建行动,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弘扬诚信文化,提高“道德之城”“志愿之城”“诚信之城”建设水平。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推进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建设。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34.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推进文艺繁荣发展,加快推进乌兰牧骑事业发展,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推出一批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品力作。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大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巩固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成果,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倡导全民阅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打造“10分钟健身圈”。深化足球改革发展,办好包头国际马拉松赛。

35.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培育壮大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宣传。

十、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响应碳达峰、碳中和宏伟目标,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领域、全方位推动发展绿色转型,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包头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新鲜、环境更优美,为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作出更大贡献。

36.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持攻坚力度和势头,深化污染防治行动,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化工业、燃煤、机动车、扬尘等污染治理,坚决治理“散乱污”企业,推进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抓好大气环境综合治理,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气。深入实施城市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快推进城镇雨污分流改造,提高中水利用效率,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强固废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利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度,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提升污染防治监测监控水平。推进城市建成区钢铁、化工、有色等污染企业和工段搬迁改造。

37.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增加生态资产、减少环境负债。实行山长制,加强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大青山南北麓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河湖长制,统筹黄河河道、岸线生态建设,推进五当沟、塔令宫水库建设,加强沿黄生态系统保护,抓好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建设沿黄绿色生态走廊。推行林长制,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统筹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退耕还林等生态治理重点工程,开展退化林修复和森林抚育,提高森林质量,强化土地沙化荒漠化防治。科学推进水土流失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严格执行基本农田和草原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完善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

38.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降低碳排放强度,调整优化能源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力争在全区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支持土右旗、达茂旗建设全市引领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支持石拐区、达茂旗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强化绿色发展制度和政策保障,完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增加绿色发展在高质量发展目标考核体系中的比重。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加大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力度,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全面推进绿色产业、绿色企业、绿色园区发展,建设绿色矿山,推广绿色建筑。实施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工程,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制定行业能耗限制标准,落实能耗双控责任,加快工业、交通、建筑等能源替代,提高绿色准入门槛,加大限制类产能淘汰力度,倒逼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加大绿色技术攻关力度,建立绿色技术转移、交易和产业化服务平台,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深化全民绿色行动,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

39.强化资源高效利用。健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政策体系,严格执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加强用能预算管理,实施能效提升计划,健全节能标准,挖掘节能潜力,推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用能企业大幅降低能耗。开展深度节水控水行动和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加强农业节水增效和工业节水减排,严控高耗水服务业用水。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推进矿山规模化集约化开采。严格土地用途管控,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模式。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加强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和集聚区建设。落实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改革要求,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十一、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兜底线、保基本、补短板、强弱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稳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0.提高就业质量和居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城乡就业政策体系,更加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建立健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平台就业、网络就业、共享用工等新就业形态。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建立最低工资评估和标准调整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优化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发展慈善事业。

41.办好全区一流、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构建多形式、广参与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特殊教育和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积极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实施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和“提质培优”工程,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民族教育保障机制,推动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化校地深度合作,推动驻包高校与我市重点产业及各类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因地制宜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方向,支持驻包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支持包头师范学院建设新校区。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加快发展“互联网+教育”,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42.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应保尽保、应收尽收,深入开展精准扩面,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提升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层级,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基金自治区级统筹政策。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实施基层社会救助能力提升工程。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43.全面推进健康包头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完善健康促进政策,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推进传染病医院、检测实验室和鼠疫、布病等专业防治研究中心建设。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建立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和防控物资储备机制,加强城乡社区基层防治能力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分级诊疗制度,推进药品和耗材采购使用改革。深化紧密型医疗集团和医疗共同体建设,加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实施县级医院能力提升工程,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支持引导社会办医规范发展。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推进中蒙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升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残疾康复服务质量,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打造健康城市示范市。

44.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落实国家生育政策,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银发经济,培育发展老年教育、老年体育、老年旅游、老年健康等多元服务业态,扩大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型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建立健全高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

十二、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包头,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

45.坚决捍卫政治安全。坚定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建立健全政治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调、防范化解机制,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构筑维护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控,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化净网行动。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抓好全民国防教育,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现代人民防空建设,健全强边固防机制,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

46.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纠正民族工作偏差,改善民族工作大环境。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系统纳入干部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多维推进历史教育、文化引领、法治宣传,让守望相助理念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在各族人民心中深深扎根。发展繁荣包括各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系统建设具有中华文化特征、彰显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重点工程项目。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完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机制和政策措施,营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坚定不移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扎实推进双语教学改革,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47.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提高风险化解能力,严密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维护粮食、能源、资源安全,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健全地方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坚决整治干扰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持续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预防处置。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严格落实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制度,妥善化解存量债务。

48.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体系,抓好应急管理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加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强化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工业园区、危废物处置等重点领域隐患常态化排查整治,坚决遏制和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强化源头治理和全过程监管,健全追溯机制。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升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统筹抵御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健全统一领导、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应急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建设,提升应急管理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完善全民安全教育和基层安全风险应急管理体系。

49.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24小时警局”建设,发挥派出法庭、检察室作用,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源头防控、应急处置、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各类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加强信访工作,完善领导干部包联和接访下访制度。强化社会心理服务和危机干预,防止发生个人极端事件。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打、防、管、控、建并举,推进立体化智能化法治化专业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命案防控工作,专项打击整治突出违法犯罪。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坚决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全面强化保安全、护稳定措施,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包头。

50.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坚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一体化推进,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创新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和社会组织协同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坚持“五化协同、大抓基层”,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巩固扩大苏木乡镇(街道)和基层综合执法改革成果,加强基层组织、基层工作、基层能力建设,健全完善以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高水平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市。

十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振奋精神、凝心聚力,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而奋斗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拓宽视野、提升境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时不我待、奋发进取,凝聚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51.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深入学习运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时刻把群众的困难和诉求记在心里,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全面推进党政机关整体智治,构建市县一体、部门间协作、政银企社联动的协同高效运转机制。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完善监督体系,加强政治监督,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良好政治生态。

52.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大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力度,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工作机制,提高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能力和水平。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大联合局面。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创新推进侨务工作。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完善群团工作体系。

53.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一体推进法治包头、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高水平推进科学立法,制定符合市情实际的地方性法规。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制定和执行,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常态化开展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完善行政问责制度。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提高执法司法公信力,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立“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全面实施“八五”普法,促进全社会尊法守法用法。

54.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结合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分层分类开展党员干部集中轮训,持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站在政治、全局、战略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推动包头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落实好干部标准,健全干部成长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加强干部教育培养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完善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体系,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解放思想、担当作为,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强化对忠诚干净担当干部的激励保护,以正确的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

55.健全规划制定落实机制。按照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和规划建议确定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要举措,制定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专项规划、行动方案和年度计划,形成定位准确、目标明确、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健全各级各部门(单位)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加强规划评估监测、跟踪问效、督促检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勠力同心、真抓实干,为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包头而努力奋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增量配电查看更多>内蒙古售电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