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新能源发展和消纳成就
新能源装机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19年底,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超过3.46亿千瓦,“十三五”年均增长26%,占电源总装机的比例由2015年的12.0%提升至22.3%。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迅猛发展,装机容量分别达到1.7亿千瓦和1.9亿千瓦,分别是2015年底的1.7倍、5.2倍。21个省区新能源已成为第一、第二大电源,国家电网是全球接入新能源增速最快、规模最大的电网。
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截至2019年底,“三北”地区新能源装机占国家电网经营区全部新能源装机的比例为67%,较2015年降低16.4个百分点。新增装机持续向消纳条件较好的省区转移,华东、华中“十三五”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网的42%,较“十二五”提高26个百分点。新疆、冀北、山东、山西等8个省区风电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等8个省区太阳能发电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
发电量和占比持续“双升”。2019年,国家电网经营区新能源发电量5102亿千瓦时,“十三五”年均增长31%;占总发电量的比例由2015年的4.0%提升至9.2%。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分别为3152亿千瓦时、1950亿千瓦时,年均分别增长22%、57%。13个省区新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例超过10%,其中冀北、青海、蒙东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分别达到31.5%、27.7%、26.7%,与德国(33.8%)、西班牙(23.6%)等国家水平相当。
新能源消纳矛盾持续缓解。2019年,国家电网经营区新能源发电累计利用率96.8%,较2015年提升12.2个百分点,累计弃电量168.6亿千瓦时,较2015年降低47%。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新能源提前一年实现国家《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利用率95%以上工作目标。
工作举措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服务有序发展。持续研究制定年度工作方案,立足电网本职,组织实施6大方面重点工作。逐年滚动开展消纳能力测算,分省优化新能源时空布局,向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报送新增规模和布局建议,2020年5月对外公开发布2020年风电、光伏新增消纳能力,稳定各方预期,引导有序发展。落实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印发实施《省级电网企业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实施组织工作大纲》。积极配合国家能源局开展电力、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优化工作流程,建立“绿色通道”,加快送出工程建设,保障新能源项目及时接入电网。“十三五”以来,累计投资750千伏及以下新能源并网及输送工程超过400亿元,保证了2.2亿千瓦新增新能源项目的并网和输送。为分布式项目业主提供“一条龙”服务,满足了分布式光伏爆发式增长的需要。连续五年发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服务新能源发展报告》,营造有利于新能源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二是加快电网建设,扩大资源配置范围。累计建成“十三交十一直”特高压输电工程,跨区直流输电能力达到9560万千瓦,进一步提高新能源电力大范围配置能力。2020年上半年,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建成投运,创造12项世界第一,输电容量450万千瓦,保障了张家口新能源送出消纳;世界首个以送出新能源为主的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启动带电调试。通过推动加快配套电源建设、加强送受端电网结构等措施,持续提高在运特高压直流利用效率。“十三五”以来,建成投运西北750千伏第三通道、新疆哈密—三塘湖、蒙东兴安—扎鲁特等一批省内重点输电工程,合计提升新能源送出能力2000万千瓦以上。
三是加强统一调度,提升消纳能力。完善适应高比例新能源运行的技术和管理体系,深化大电网实时平衡能力建设,完善区域内和跨区域旋转备用共享机制;实施清洁能源“日分析、旬总结、月报告”工作机制,滚动评估和测算新能源消纳情况;充分发挥抽水蓄能电站作用,继续组织跨区域抽水蓄能电站富余容量参与省间低谷新能源消纳;持续推动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深度挖掘火电调峰潜力。提升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量化分析设备检修对新能源消纳的影响,持续发布西北新能源受限预警,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在青海创新开展“绿电7日”“绿电9日”“绿电15日”“绿电一月”全清洁能源供电实践,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四是建设统一电力市场,扩大消纳空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推进国家电网经营区内四川等6个试点省份现货市场和区域、省市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创新交易品种,积极开展风火打捆外送交易、发电权交易,创新组织冬奥会场馆和大兴国际机场绿电交易,开展电力援疆,不断加大新能源省间外送力度;推进虚拟电厂交易试点,推动实施电力需求响应。扩大省间交易规模,2019年新能源省间交易电量880亿千瓦时,是2015年的3倍,其中新能源跨区现货交易电量50亿千瓦时,实现新能源电量应送尽送、能送尽送。配合政府主管部门,推广东北经验,推动“三北”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深入挖掘系统调节潜力。大力推进电能替代,“十三五”以来累计完成替代电量5335亿千瓦时。
五是加强技术创新,支撑系统稳定运行。将新能源发电并网与运行控制技术等列为重点攻关方向,累计开展科研项目800余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项12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建成国家能源大型风电并网系统研发(实验)中心、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实验)中心等一批国家级重点科技研发机构。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张北风光储输联合示范工程,以及海西多能互补集成优化、镇江电网侧储能电站等多项重大示范工程,不断提升促进新能源发展和消纳的技术水平。
建设新能源数字经济平台
为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落实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充分发挥电网在能源汇集、传输和转换利用中的枢纽作用,推动电网加快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国家电网践行央企“六个力量”,立足国家能源转型战略和新能源产业发展,顺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相容并进的大趋势,创新建设国网新能源云,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贯通”和“全环节、全贯通、全覆盖、全生态、全场景”的新能源开放服务体系,打造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的新能源数字经济平台,为我国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创新建设新能源云平台。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为指引,聚焦市场化、透明度、高效率,凝聚各方共识,按照PDCA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研究设计了环境承载、资源分布、规划计划、厂商用户、电源企业、电网服务、用电客户、电价补贴、供需预测、储能服务、消纳计算、技术咨询、法规政策、辅助决策、大数据服务15 个功能子平台,完成新能源云PC端、手机APP一期应用功能开发和应用部署,努力打造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新能源数字经济平台,服务和推动我国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完成新能源云在27家省公司的应用部署,组建完成总部层级新能源运营服务公司和首家省级新能源云运营服务公司,接入新能源场站180万余座、3.8亿千瓦,服务各类企业9000余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
二是组织开展新能源云深化应用。研究提出促进新能源云深化应用重点工作举措,通过线上办理新能源接网等业务,加快推进新能源领域的新基建,助力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依托新能源云组织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开展可再生能源补贴项目申报,实现补贴项目清单线上申报、审核、公示、公布全流程一站式服务,便捷、高效、透明开展补贴目录申报和审核,目前已公布七批纳入补贴项目清单。依托新能源云开展线上消纳能力计算,经国家能源局复核,向社会公布2020年公司经营区风电、光伏发电新增消纳空间6850万千瓦,科学引导新能源开发布局。新能源企业通过新能源云外网PC、APP在线办理接网申请、在线查询业务办理进度,实现接网申请“一次也不跑”,2020年累计在线办理新能源接网申请262项,其中国网新疆、甘肃、黑龙江电力公司在疫情期间“不见面”完成了接入申请受理、接入方案评审和接入方案印发。
三是不断提升新能源云品牌影响力。新能源云作为国家电网数字新基建的重要建设内容,与华为、航天云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参展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十四届国际太阳能光伏智慧能源论坛。新能源云(新能源数字经济平台)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全部权利,依托新能源云申报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资源搜索系统”“工业互联网仿真验证平台”研究课题获批工信部2020年发展创新工程项目,为打造新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奠定重要基础。
未来展望
大力开发新能源是顺应时代发展和能源电力加速转型的需要,“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将进入平价上网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作为促进新能源发展和消纳的关键环节,国家电网将认真贯彻党中央的精神和决策部署,与各方共同努力,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新能源更大规模、更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贡献力量。
一是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契机,推动国家规划与地方规划、新能源规划与电网规划、常规电源规划、灵活性调节电源规划等的衔接,引导新能源有序发展。
二是落实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公平承担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责任,提升各省区优先消纳可再生能源积极性,推动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引领的长效发展机制。
三是推动完善促进新能源消纳市场机制,建立健全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和火电调峰等补偿机制,做好优先发电保障和市场化消纳的衔接,加快推动各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建设,鼓励新能源发电参与现货市场,完善电力需求响应政策,提高负荷资源的灵活性和响应规模。
四是加快推进“新能源云”向“能源云”迭代升级,汇聚能源全产业链信息,在可再生能源信息监测基础上,以电力系统碳排放为抓手,实现各类能源信息监测,助力国家能源低碳转型,建成支撑服务“碳中和”的能源数字经济平台。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年12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工作部署要求,推动“十四五”能源规划目标落实和重大能源工程项目建设,4月28日,江苏能源监管办赴镇江开展重大能源工程项目建设和电网规划发展情况调研。期间,调研组一行深入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镇江上党50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等现场,实地查看相关项目建设进展,在
在“双碳”战略纵深推进与全球能源革命浪潮交汇之际,一场重塑中国能源版图的战略性布局在黄河“几字弯”腹地拉开帷幕。4月15日上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人民政府与浙江星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辰新能”)正式签署总投资3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全球首个“双技术路线+智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能源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近期,华北能源监管局认真贯彻全国能源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发挥好派出机构能源监管作用,主动谋划开展能源发展重大问题研究,促进“十五五”能源规划编制工作。一是发挥好派出机构的职责定位,组织重大问题
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奋力谱写陕西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陕西省能源局局长何钟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陕西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感悟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思想伟力,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
为落实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推动重大规划项目按期落地,近日,福建能源监管办组织召开“十四五”福建省能源规划和纳规项目落实情况季度工作会议。国网福建公司、各省级发电公司、各发电企业及天然气管网企业等22家单位代表参加会议。会上,福建能源监管办总结2024年福建省能源行业发展成效,通报20
近日,中国能建东电二公司承建的贵州金元织金2×660兆瓦异地改建项目2号机组厂用电系统受电一次成功,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设备调试阶段。该项目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项目总装机容量为2×660兆瓦,采用世界首台660兆瓦超超临界“W”火焰锅炉,并同步建设除尘、脱硫、脱硝及相关配套工程,是贵州省
为福建能源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福建能源监管办党组书记、监管专员丁勇军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和国家能源局监管工作会议召开后,福建能源监管办党组认真组织学习研讨会议精神,结合福建实际,研究贯彻落实具体举措,扎实推进福建能源监管工作,奋力推动福建能源高质量发展。准确把握能源监管“四个属性
3月27日17时18分,华能南山电厂5号燃气发电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标准,伴随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华能南山电厂2台46万千瓦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扩建项目是海南省“十四五”能源规划重点工程,是华能助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核
干字当头展现江苏能源监管新作为江苏能源监管办党组书记、监管专员王勤江苏能源监管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和监管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为“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关键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和国家能源局监管工作会议对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等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准确把握能源监管政治属性、人民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树牢法治理念,强化系统思维,深化改革创新,并从九个方面对能源监管工作提出要求。华东能源监管局将认真学习领会、抓
3月24日,水电十二局承建的国网新源江西奉新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上水库导流洞顺利贯通,标志着江西奉新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为上水库实现今年围堰截流和大坝填筑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上水库导流洞全长995米,净断面尺寸2.5米*2.5米。自2024年4月5日进洞以来,江西奉新项目部通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人类社会快速迈入人工智能时代。当人工智能技术为千行百业深度赋能,既有的工作模式、生产流程、劳动效率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广泛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快速重构行业生态,劳动力市场首当其冲受到波及。一方面,重复性、机械性的大量劳动岗位可能很快被
4月26日,远东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94亿元,同比增长6.66%,创历史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3.18亿元,主要因为智能电池亏损,个别投资项目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市场内卷;员工8,283人,员工人均薪酬同比增长13.14%。报告期内,公司智能缆网实现营业收入227.03亿元,同比增长0.47%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27日至2025年4月30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华润镇雄2×350MW项目三大主机中标公示日前,华润镇雄2×350MW项目三大主机中标公示,镇雄低热值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泼机镇庙山村,项目规模为2×350MW。详情点击大唐七台河发电3、4号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27日至2025年4月30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华润镇雄2×350MW项目三大主机中标公示日前,华润镇雄2×350MW项目三大主机中标公示,镇雄低热值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泼机镇庙山村,项目规模为2×350MW。详情
天津电力积极拓展绿电交易规模。一季度,天津电力市场累计交易绿电达146亿千瓦时,较2024年增长100%。同时,天津市绿电供应占比显著提升,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1121.5万千瓦,占全市发电装机总容量的37.8%。此外,天津分别与甘肃、山西等省份达成多年期省间绿电交易,累计成交绿电电量达264.27亿千瓦时
4月24日,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的协调组织下,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促成5~12月吉林、黑龙江、蒙东送上海绿电交易,成交电量2.02亿千瓦时。此次交易是全国首次跨区多省联供、直流接力的绿电交易。东北地区风电资源丰富,外送能力强且送电曲线稳定。前期,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国
编者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规范虚拟电厂的定义和定位,进一步理顺了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管理、参与电力市场机制等问题。本报邀请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互联网研究所对《意见》进行解读。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高速增
1-3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1457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1%,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占售电量比重为75.3%,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11100.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3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
4月2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6月底前、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底前转入正式运行,安徽、陕西力争在2026年6月底前转入正式运行。2025年底前,福建、四川、辽宁、重庆、湖南、宁夏、江苏、河北南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到,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6月底前、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底前转入正式运行,安徽、陕西力争在2026年6月底前转入正式运行。2025年底前,福建、四川、辽宁、重庆、湖南、宁夏、江
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的通知,通知指出,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的地区,要完善现货市场规则,适当放宽市场限价,引导实现调峰功能,调峰及顶峰、调峰容量等具有类似功能的市场不再运行。原文如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
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4月共计16个氢能项目传来消息,涉及氢能制储输用多个领域,详情如下:签约4月,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与江苏富仕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建设绿氢智慧能源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万吨绿氢、60万吨绿色甲醇和40万吨绿氨项目。据了解,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8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本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与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简称“资本公司”)签订《增资协议》。据此,本公司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将对资本公司增资合计人民币19.9亿元,其中,本公司以现金增资人民币9.751亿元,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以现金增
4月29日-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办。在国家“双碳”战略持续推动的背景下,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4月30日,以“共建绿色城市新生态”为主题的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峰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成功举办。本次峰会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路径等重点
4月30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收集《江苏省电力现货市场运营规则(V2.0版)》意见的公告,计划自5月份起,参考新版规则开展调电验证。经营主体包括发电企业、一类用户、售电公司、电网侧储能、虚拟电厂、微电网等。电网企业代理购电根据国家政策参与现货市场交易。其中,参与中长期交易的公用燃煤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27日-2025年4月30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65MW/100MWh!广东韶关市浈江区首个电网侧独立储能站开工4月25日上午,广东韶关浈江独立储能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国粤(韶关)电力有限公司举行。该项目由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国粤(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出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落下“关键一子”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规则体系的关键“一子”,《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日前出台,标志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主要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也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迈出系统性突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占比持续攀高。截至3月底,浙江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也让电网调度运行面临新压力。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中心值长詹文达介绍,海量新能源接入主要带来三大难题:一是“用不完”,尤其是节假日期
日前,河北张家口南山汽车产业基地与三维(陕西)电池技术有限公司举行三维固态特种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项目将建设第四代智能化电池工厂,计划总投资10亿元,总占地70亩,规划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投资6亿元,二期投资4亿元,预留产能扩展空间。建成后可新增1GWh三维固
4月29日,汉星能源200MW/400MWh电池储能项目(一期)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冯井镇顺利并网交付。该项目旨在提升区域电网调峰能力,促进新能源与储能的深度融合。作为目前安徽省获批在建规模最大的共享储能电站,是安徽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实践。项目交付现场项目概况#x2726;项目占地50.56亩,约337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工作部署要求,推动“十四五”能源规划目标落实和重大能源工程项目建设,4月28日,江苏能源监管办赴镇江开展重大能源工程项目建设和电网规划发展情况调研。期间,调研组一行深入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镇江上党50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等现场,实地查看相关项目建设进展,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