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中国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的主流应用正逐渐从15微米切换为12微米。
这一变化的推动力来源于美国戈尔。作为全球质子交换膜领导者,戈尔的产品在中国也一直占据着最大市场份额,其15微米膜是2020年国内膜电极厂商的主流应用产品。随着其15微米膜的停产,转为只提供12微米、8微米膜,推动着国内膜电极用户做出改变。
(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氢电” ID:weixin-gg-fcev)
从高工氢电与国内主流膜电极及电堆厂商的沟通了解来看,他们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验证并评估戈尔12微米膜产品,预计2021年该款产品将成为国内主流应用膜产品。
作为上游材料供应商,戈尔为何主动推动下游应用做出改变?随着上游材料供应的改变,会给下游膜电极及电堆厂商带来哪些影响?当前国内质子交换膜企业主推15微米膜,戈尔产品策略的改变对于他们而言,是可以弥补“空缺”的机遇还是难度更高的挑战?
戈尔推动下游改变背后
从理论上来看,质子交换膜越薄,能够降低质子传导阻力,降低欧姆极化,在提高电堆功率密度和提升电堆运行性能方面具有优势。同时超薄膜意味着原料更节省,能够让下游燃料电池系统设计更加灵活,可以开发更简单更低成本的系统。
理论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一方面,从常理来看,质子交换膜越薄,在性能提升的同时,耐久性也会降低。如何打破性能和耐久性之间的矛盾问题,对于材料供应商而言是一大挑战;另一方面,质子交换膜越薄,工艺上容易发生褶皱等系列问题,良品率或受影响,相关材料配方或也需要相应调整。要实现顺畅切换,要求用户的工程化能力较强。
多年来,实际装车应用的质子交换膜的确呈现出越来越薄的态势。而鉴于诸多技术难题,国内与国外的材料供应及应用水平都有不小的差距。
戈尔早在2019年9月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上就推出了12微米膜产品,其8微米超薄膜也逐渐开始得到应用,同时还储备了5微米乃至更薄膜的技术能力。而目前国内相关厂家主推产品仍为15微米膜,并未大批量上车,12微米膜还不太成熟。
从应用来看,丰田在2014年推出的第一代Mirai采用了戈尔的12微米膜,2020年推出的第二代Mirai改用了戈尔的8微米膜。而在2020年,国内膜应用以15微米为主,也有少量应用18微米、12微米,极个别在探索验证8微米。如今国内主流应用逐渐切换至12微米,还是与国际顶尖水平有一定差距。
当然也不能片面地认为采用更薄的质子交换膜,整个燃料电池性能就一定更好。有些应用能力强的企业,即便采用厚膜也能让燃料电池整体性能表现好。只是更薄的质子交换膜可以为燃料电池性能的提高创造条件,且因为采用全氟磺酸树脂等原料更少,价格会便宜些。
所以戈尔推动国内膜应用从15微米切换至12微米,整体而言是一个进步。据悉戈尔的薄膜产品经过了长时间的规划与推广,不只是在中国推广,而是面向全球市场。
一个疑问是,国内下游应用能否顺畅切换?为此,高工氢电致电国内主流膜电极厂商及电堆厂商,他们相对一致地表示,这个切换从方向来看是对的,虽然重新验证需要花费时间,但通过早通知客户验证、提前做好15微米膜库存等方式,对于整体产品销售影响不大,基本能衔接上。
鸿基创能总经理邹渝泉博士表示:“工程化能力强的公司已经开始使用超薄膜产品,12微米膜其实是比较‘平衡’的产品。我们很早就通知客户切换了,客户也已经验证有段时间了,这个切换本身没有太大障碍,起到的是促进作用。如果采用8微米膜,碳纸等必须要进行特殊优化,这难度相对高一些。”
也有些开始验证偏晚的膜电极厂商反映:验证一次不容易,至少要花半年时间,因此稍稍有点拖后了销售。“虽然戈尔在国内推12微米膜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给予切换的时间不算短,但因为前期下游客户不太愿意切换,后来到了时间点又不得不切换,所以会感觉这个切换有点急,总体影响不大。”
关于价格方面,因为采购量及商务条件不同,膜电极厂商们的感受不太一致,有的表示价格下降达20%-30%,也有的表示仅10%左右(整体平均下降幅度有待进一步的调查)。质子交换膜占膜电极成本30%-40%,膜电极占电堆成本55%-70%,膜价格降幅大,最终在电堆价格上就能够体现出来;若只是微降,电堆层面的感受就会很“细微”。
作为国内电堆领先企业,国鸿氢能副总经理燕希强博士表示:“从理论上来看,膜变薄以后,膜电极性能应该有所提升,成本有所下降。但从15微米到12微米,只薄了3微米,优点在电堆层面能否体现出来,需要验证且是长期验证,一时半会看不出来。我们正在测,会重点检测耐久性、机械强度等指标。”
对国内膜企业的“良性”冲击
近日,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发布的《2021年中国氢电产业发展蓝皮书(1.0版)》显示,车用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市场中,国内生产的膜电极中多数使用Gore的增强复合膜,2019年市占比达90%以上。2019-2020年,国产质子交换膜均处于客户送样、测试验证阶段。
原本就是一家独大的质子交换膜供应商,如今戈尔力推更进步的产品,对于刚开始起步的国内供应商而言,显然会形成压力。但业内分析认为,这是一种“良性”冲击。
在任何一个新兴行业趋向成熟的过程中,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一家独大的局面必然会改变,国产化程度必然随之提高。有更为先进的产品刺激国产技术进步,能起到“鲶鱼效应”。
从“以奖代补”新政来看,鼓励燃料电池关键材料自主化程度提升,对质子交换膜专门设定了奖励积分标准0.25分/辆。政策对于质子交换膜的国产化推动更为直接有效。有膜电极厂商反映,已经有下游企业主动询问国产膜应用;大部分膜电极厂商也开始积极测试验证国产膜。GGII预计2021年国产质子交换膜将实现一定批量的商业化上车运行。
目前在质子交换膜技术上相对领先的国内企业是东岳未来氢能、科润等。2020年,东岳未来氢能完成了高达3亿元的融资,同时150万平米质子交换膜生产线一期工程也正式投产。目前东岳DMR100燃料电池膜已满足量产车型需求,并获得IATF16949验证。
同样在2020年,科润的质子交换膜NEPEM-3015系列配套的燃料电池发动机通过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强检。2021年2月,科润年产100万平米质子交换膜项目奠基仪式举行。这些都表明,国内企业正在加快推进膜产品的应用进程。
需注意的是,国产膜从长远来看是有广阔前景的,但短期内实现大批量进口替代有难度。即使政策倾向补贴国产膜,膜补贴占整个补贴的比例也没有很高,从下游企业立场来看,必须先做好燃料电池,让车辆很好地跑起来,先稳当地拿到这部分补贴是首要的。在国产膜验证不充足的情况下,企业一般不会单纯为了拿膜补贴而刻意采用国产膜,如果导致应用出问题就得不偿失,所以他们短期内仍会倾向采用成熟的经过验证的产品。
“单纯从市场角度来看,就今年来说,我们还没有采用国产膜的迫切性,我们更愿意用保险的膜,没有意愿担这个风险。如果到了新政给予窗口期的最后一年,采用国产膜也是有可能的。”一家电堆企业高层说,不过,从整个行业来看,为了推动国产膜的应用,打开一道口子,应该会有些特殊示范项目率先采用国产膜。
对于国内膜企业而言,冲破第一道批量装车验证关口是最难的,也是最耗费时间的,而一旦突破了这道关口,预计后续上量速度会快很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种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该专利于2025年4月11日公布。专利摘要显示,具体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质子交换膜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中国化学十六化建承建的湖北省大冶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项目成功产出氢气,纯度高达99.99%。该项目作为湖北省唯一入选国家发改委“清洁低碳氢能创新应用示范工程”的项目,总投资34.37亿元,肩负着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使命,更是传统矿区向绿色产业转型的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据天眼查APP显示,3月21日,北京云汉达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大兴区注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法人代表为李源,该公司由北京青川易创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氢能科技领域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北京青川易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是专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4月8日,鹭岛氢能(厦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鹭岛氢能”)代表团一行到访东岳未来氢能公司,双方围绕氢能核心材料技术攻关、产业链协同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旨在整合双方资源与技术优势,加快推进质子交换膜等关键材料的国产化进程,为
在全球贸易格局风云变幻的当下,关税政策犹如一只“无形的手”,对各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着深远影响。氢能作为未来能源领域的关键赛道,其相关企业的发展备受瞩目。近日,金博股份、建龙微纳、泛亚微透三家与氢能产业紧密相关的企业,就关税政策变化对企业的影响作出了回应。问:关税风暴对金博股份
我国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与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油气勘探、核电开发、新能源基建等环节持续向民企开放,为民营企业开辟了大规模的增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7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征集工业低碳氢应用场景,重点围绕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征集一批技术先进、示范性强、经济效益显著的低碳氢应用项目,打造湖南氢能产业创新应用标杆,为全省工业领域氢能替代提供借鉴经验。原文如下:关于征集工业低碳氢应用场景的通知各市州工业和信
近日,浙江大学氢能研究院陈禹博老师在开发应用于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PEMWE)的高效低铱催化剂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论文发表于《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能源载体,正受到越来越多关注。通过PEMWE可以生产高纯度氢气,但其大规模应用一直受限于高成本的铱基阳极催化剂。
来源:《中国电力》2025年第2期引文:许文俊,马刚,姚云婷,等.考虑绿证-碳交易机制与混氢天然气的工业园区多能优化调度[J].中国电力,2025,58(2):154-163.编者按目前,全球变暖和能源短缺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中国为此提出“双碳”目标。工业生产作为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实现工业园区
北极星氢能网整理了3月24日~3月28日的一周氢能项目动态。总投资2亿元!亿华通中电百色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基地项目公示2025年3月25日,广西百色市生态环境局受理了亿华通中电百色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基地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申请。多个示范项目,预估投资30亿元!甘肃张掖氢能全产业链项目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9日15时49分,大冶市姜桥制氢工厂3号厂房内,PEM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的金属外壳泛起幽蓝光泽,纯度达99.99%的氢气从管道中涌出。据检测结果显示:本次提取的氢气纯度达99.99%,工厂PEM电解槽膜电极活化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制氢工程仅实现少量产氢,在经过检验检测后放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种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该专利于2025年4月11日公布。专利摘要显示,具体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质子交换膜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据天眼查APP显示,3月21日,北京云汉达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大兴区注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法人代表为李源,该公司由北京青川易创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氢能科技领域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北京青川易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是专注
我国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与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油气勘探、核电开发、新能源基建等环节持续向民企开放,为民营企业开辟了大规模的增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7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征集工业低碳氢应用场景,重点围绕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征集一批技术先进、示范性强、经济效益显著的低碳氢应用项目,打造湖南氢能产业创新应用标杆,为全省工业领域氢能替代提供借鉴经验。原文如下:关于征集工业低碳氢应用场景的通知各市州工业和信
北极星氢能网整理了3月24日~3月28日的一周氢能项目动态。总投资2亿元!亿华通中电百色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基地项目公示2025年3月25日,广西百色市生态环境局受理了亿华通中电百色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基地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申请。多个示范项目,预估投资30亿元!甘肃张掖氢能全产业链项目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7日,由四川省成都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主办的成都市氢能产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暨2025“蓉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郫都区专题赛在成都科幻馆举行。活动以“立园满园,氢启未来”为主题,吸引了东方氢能、蜀道装备等50余家氢能产业链企业,以及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日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发布2025年科技突围专项技术榜单,榜单分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技术、氢能四个方向。其中氢能榜单共6项,涉及科技专项资金补贴共6000万元。具体榜单如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7日,中国石化燕山石化氢气提纯装置现场,我国首台30兆帕氢气运输管束车顺利充装650公斤燃料电池氢后缓缓驶出厂区,前往中国石化北京石油昌平西关加氢站。标志着我国氢能运输实现了从20兆帕到30兆帕的跨越,相较于传统20兆帕管束车,30兆帕管束车卸氢量提高一倍,单车运氢成本可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6日,由中国氢能联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盛大开幕。氢辉能源(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氢辉能源”)携第二代MW级BriLyzer-R200Gen2PEM电解槽、BriLyzerAEM电解槽新品等产品首次亮相,全面展示公司在绿氢领域的技术领先和
3月26日,天合元氢亮相第四届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重磅推出自主研发的“天擎系列第二代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作为全球产能最大的电解水制氢设备制造商之一,天合元氢以“更安全、更稳定、更高效、更经济”为核心的新一代产品,突破规模化制氢场景中的技术瓶颈,为绿氢规模化发展提供核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天眼查App显示,4月7日,深圳七维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坪山注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法人代表为何捍卫。该公司由湖南七维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从注册信息可知该公司涉及业务较为广泛,其中与氢能有关的含电池制造、专用设备制造、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制造等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天芮科技(南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芮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永鑫方舟领投,清新资本、某上市公司产业方跟投。本次融资将助力天芮科技快速启动、组建团队、推出产品及开拓市场等。天芮科技成立于2024年,位于南通经济开发区,致力于成为电解水制氢设
3月26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正在北京举行,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国氢科技”)先进制氢BG区域市场总监张伟佳在博览会现场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随着政策支持持续加码、技术加速突破,氢能产业正从培育期向规模化发展新阶段迈进,预计“十五五”期间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近日,浙江大学氢能研究院陈禹博老师在开发应用于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PEMWE)的高效低铱催化剂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论文发表于《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能源载体,正受到越来越多关注。通过PEMWE可以生产高纯度氢气,但其大规模应用一直受限于高成本的铱基阳极催化剂。
北极星氢能网整理了3月24日~3月28日的一周氢能项目动态。总投资2亿元!亿华通中电百色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基地项目公示2025年3月25日,广西百色市生态环境局受理了亿华通中电百色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基地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申请。多个示范项目,预估投资30亿元!甘肃张掖氢能全产业链项目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9日15时49分,大冶市姜桥制氢工厂3号厂房内,PEM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的金属外壳泛起幽蓝光泽,纯度达99.99%的氢气从管道中涌出。据检测结果显示:本次提取的氢气纯度达99.99%,工厂PEM电解槽膜电极活化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制氢工程仅实现少量产氢,在经过检验检测后放空。
罗宇龙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发展氢能产业助力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390号提案)收悉。感谢您对四川省氢能产业发展的关心,您提出的建议很有指导意义。我厅高度重视,经商科技厅等相关部门,现答复如下。一、关于“依托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打造绿氢制备供应基地”的建议近年来,我省正大力发挥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度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50.42亿元,同比下降5.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5亿元,同比下降32.54%。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规模为442.88亿元,同比增长23.60%,净资产规模为158.89亿元,同比增长3.03%。2024
2025年3月25日,广西百色市生态环境局受理了亿华通中电百色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基地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申请。项目名称:亿华通中电百色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建设单位:广西中电华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性质:新建环评文件编制单位:广西绿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地点: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3月20日,氢航科技燃料电池生产基地——上海弗塞尔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开业仪式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国际氢能谷圆满举行。该产线是国内首条且唯一实现全工序自主化的风冷燃料电池生产线,涵盖了轻量化燃料电池完整的工序,从CCM喷涂、膜电极组装、双极板点胶、电堆组装及活化测试,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0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简称《报告》)在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围绕氢能“制储输用”各关键环节,从技术发展现状、不同技术路线对比、核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