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今年两会“热词”。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存在哪些难点?这将对能源行业带来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思客连线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
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碳达峰是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
所谓碳中和,就是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指一年)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所以,从现在到2030年之前,我们必须注意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这样才不会使以后碳中和的成本太高。所以说碳达峰和碳中和这两个目标必须放在一块考虑。
实现这两个目标存在哪些难点?
目前主要难点还是能源结构。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是化石能源占比非常大,约为85%左右,是世界最大的能源供应系统。更重要的是这个系统还在扩张,因为中国经济还在增长,对能源、电力需求也在继续增长。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碳达峰、碳中和对中国而言可能困难更大一些。因为其他发达国家能源需求相对稳定,可再生能源都可以直接替代化石能源,满足能源需求。
“十四五”时期应该怎么干?
第一,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法律法规,这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一个基本条件。
此外,应该把碳中和目标纳入社会规划的目标当中,特别是在“十四五”时期,完善相关立法工作,不仅可以提升碳中和愿景,还有助于形成社会行动共识,在碳中和实施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还可以做到有法可据,有据可循。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点已经确定,这对我们工作的速度和广度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第二,重点完善一些能源科技创新制度,开始布局与碳中和相关的零碳、富碳这类技术的发展。例如碳捕获这一类的行业标准,也要抓紧开始制定。
对于碳中和,除了强调它的重要性,更关键地是在产业链和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如果现在不开始布局,将来我国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就会弱一些。
第三,必须倡导气候变化问题的全球化应对。对碳排放来说,在哪里排放无关紧要,对大气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一样的。然而碳排放会“走路”,这个国家管理严格,它就会往其他地方走。所以应对气候变化最有效方式一定是全球化应对。
我们以往讲贸易全球化,接下来我们必须倡导气候变化应对的全球化。目前已经有很多国家提出碳中和的目标,可见各国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有共识的,这种共识可以加速各国在碳中和问题上的行动步伐。
我们倡导气候变化的全球化应对,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可以对话合作的基础。这不仅有利于东西方国家加深合作,也有利于通过贸易的全球化来支持气候变化的全球化应对。例如,各国可以在节能减排、低碳零碳富碳等技术领域,通过资源互补、优化配置来互利共赢。
第四点应进一步倡导节能减排。因为可再生能源目前个头还是太小,它没法满足中国能源增量的需求,也无法同时替代传统能源。目前我们所要做的是尽全力把增量控制在某一个点上。因此,以后的节能不仅要把能源强度控制住,还要控制住包括提高能源效率,降低循环经济和产业结构耗能。
推荐: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联合广碳所及北极星电力网开展碳交易员培训,助力全国碳市场及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建设,并为国家早日实现“零碳”目标和碳排放达峰提供人才支持。报名联系:乔老师 手机/微信:13383650417(加微信请备注“碳交易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15日,江苏常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对《常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文件提出,市人民政府应当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积极稳妥推进全域全面绿色转型,结合碳预算做好各类产业规划,科学设定碳预算总额,
近日,南方电网公司第二批近零碳示范区全部通过评审验收,标志着公司全面建成36个近零碳示范区,初步形成评价标准引领、先进技术支撑、多类型多场景覆盖的“近零碳”实施路径。据悉,36个近零碳示范区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涵盖生产办公、经营展示、社会服务等5种类型,涉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近日发布署名文章指出,不折不扣做好2025年发展改革重点工作,提及: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抓好节能降碳十大行动,强化高质量发展用能保障。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
1月6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工信部发布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指出,推进算力与绿色电力融合。推动实现“瓦特”产业向“比特”产业转化,强化枢纽节点与非枢纽节点的协同联动,支持绿电资源丰富的非枢纽节点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加强大型风光基地和算力枢纽节点协同联动,把绿色电
福建省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年12月31日发布《漳州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漳建设〔2024〕6号),详情如下:漳州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
梧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梧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年12月31日印发《梧州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制定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等二十条措施,推动切实做好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详情如下:梧州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根据《住房和城乡
浙江省桐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2月27日印发《桐乡市建筑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桐建〔2024〕125号),为实现碳达峰目标,建筑领域碳达峰行动重点围绕标准提升、绿色建造、可再生能源应用、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绿色低碳乡村、绿色低碳生活六大领域,开展建筑领域碳达峰六大行动,制定22项具体任务。
北极星储能网讯:12月30日,北京市财政局印发《北京市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支持氢能、储能、能源互联与供需互动、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负碳与碳转化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研发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推进机动车“油换电”,持续推进公交车、巡游出租
为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北京市财政局12月30日于印发《北京市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京财资环〔2024〕1779号),制定强化财政资金支持引导作用等措施,重点支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支持重点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支持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
12月24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工业领域鼓励发展的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2024年版)”,全省共有108项技术、装备、产品入选。关于公布湖南省工业领域鼓励发展的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2024年版)的通知湘工信节能〔2024〕481号各市州工信局,有关企业:为加快
近日,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印发《天河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强化节能降碳目标引领,实施八大行动。方案提出,2025年,天河区目标为实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5.5%,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全文如下: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天河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穗天府〔2024〕8号
地缘政治冲突引发全球能源供应大变局近期,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引起国际油气市场切换,对全球油气供应链造成巨大冲击,改变世界能源供应格局。国际化石能源价格仍可能持续保持高位。这将使美国在能源市场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这一现实情况引发了各国对能源安全的考虑,提高了各国对于新能源的关注度。此外
应对气候变化,不单是一个环保问题。它涉及经济发展、科技、能源、法律等多个方面。作为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气候问题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也成为各国关于局部利益与全球利益、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博弈场。
2060年实现碳中和是一个宏伟目标。据估计,目前中国全年碳排放在100亿吨左右,2060年实现碳中和意味着我们要在40年时间里把净碳排逐渐减少,最终归零。那么碳中和与碳达峰又是什么关系呢?总的来说,2060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比2030年碳达峰的目标更具约束力。碳达峰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因为可以把峰值定得很高,之后再往下降就行。但是加上碳中和目标,特别是有时间节点的碳中和目标,碳达峰就不能这么做,因为这会导致峰值后的碳中和成本非常大。所以,为应对气候变化,碳中和更有约束力,也更有意义。
2060年实现碳中和是一个宏伟目标。据估计,目前中国全年碳排放在100亿吨左右,2060年实现碳中和意味着我们要在40年时间里把净碳排逐渐减少,最终归零
碳中和背景下的大国博弈,主要有两大核心议题,一是全球气候治理合作的公平性,二是全球气候治理合作的有效性。在公平性方面,由于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国家主体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科技水平和自然资源条件不同,因此各国在全球性气候问题治理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划定标准上难免存在争议。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绿色低碳领域发展的重要基地,在绿色发展方面已经有了扎实基础,如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光伏制造产业链最完整、产量最大、企业和从业人员集聚度最高的区域;在技术创新方面,该地区光伏、氢能、储能等碳中和相关领域的产业规模和技术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因此,林伯强建议,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应率先示范,形成规模效应,成熟之后逐步向全国推广。
据估计,中国目前全年碳排放在100亿吨左右,2060年实现碳中和意味着我们要在40年时间里把净碳排逐渐减少,最终归零。同时,中国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系统,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所占比例在85%左右,而且这个能源系统还将持续扩张,碳中和要求把这个系统倒过来。
全球性的气候治理问题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都有极广的跨度,要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碳中和目标,各国长期不懈协同合作是必要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时间维度而言,温室气体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消除,还应考虑其代际影响。另一方面,目前全球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比超过84%。
1月6日,美国马里兰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和华北电力大学等单位共同发布《加快中国燃煤电厂退出:通过逐厂评估探索可行的退役路径》报告,详细阐述了在全球1.5摄氏度和2摄氏度升温目标的背景下,加快中国燃煤机组退役的可行性以及不同路径。报告认为,加快中国电力行业深度
为了推进建立市场化电价形成机制,从2020年1月1日起,对尚未实现市场化交易的电量将取消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并将标杆上网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机制。基准价按各地标杆上网电价确定,浮动范围为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具体电价由供需双方协商或竞价确定。但是为了保障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热词之一。中国宝原作为中核集团统一的核技术应用产业控股平台,如何进一步发挥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链“链长”作用?核技术应用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走好向“新”求“质”之路?日前,记者采访了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宝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洪涛结合这一政策导向,带来了“将天然气开发纳入绿色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报告在回顾2023年工作时提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展。核电领域提案涉及加快实施核能“三步走”、核电纳入绿电体系、提高核能国际影响力……等话题,看看温枢刚、杨长利、
提速“疆电外送”助力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访全国人大代表、新疆华电高昌热电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化验班班长偌尔布亚·斯依提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新疆华电高昌热电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化验班班长偌尔布亚·斯依提的关注点依然是外送通道建设这个主题。她认为,建设“疆电外送”通道及配套能源
高度重视大型煤炭矿区接续发展问题——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长期聚焦能源发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向大会递交了9项建议,其中有5项与能源密切相关,涉及深部煤层气高效开发、大型煤炭矿区产能接续、煤炭资源开
加快推进数能融合支撑“东数西算”“双碳”任务落地——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双碳”目标下,数据与能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关键要素,如何深刻理解数能融合意义?数能融合发展还应加快完善哪些方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有序推动抽蓄电站建设——访全国人大代表、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乌江渡发电厂计划发展部副主任郑伟当前,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乌江水电”)乌江渡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结合长期的行业调研及观察,提出了多份中肯建议。其中,包括《关于农村光伏与美丽乡村协调发展的建议》《关于支持绿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新能源消纳和高比例应用的建议》等建议,涉及农村光伏、绿氢产业、新能源消纳等方面。让我们通
“我们当前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热潮之中,这次工业革命中的一个关键就是智能化与清洁能源。核科技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引领清洁能源发展的关键,也是培育第五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此次全国两会期间,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团总工程师罗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要推动核科
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闭幕。国家能源集团综合管理部主任丁茂廷,宁夏煤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胜利,煤焦化公司西来峰分公司党建工作部主管吴英等3名集团公司系统内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在过去的一年认真履职尽责,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并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围绕能源领域发展新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种衍民一口气提交了6项建议。对于特高压产品方面,他提出了《关于“超、特高压输变电设备”重大技术装备进口料件免税条件放宽的建议》。种衍民表示,特高压对中国和世界意义重大,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了重要载体和抓手,为促进世界能源、环境、经济、社会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