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巨大的排放量遭到了世界的“口诛笔伐”。在经过精准的测算之后,中国公布了力争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节点比多数欧美国家迟了10年,一场碳中和的大国博弈也从此开始。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杂志”ID:energymagazine 作者:李宗瀚 王建良 冯连勇)
为了让“力争”成为“肯定”,碳排放大户——责任重大的能源行业应当积极探索,寻求既能满足生产需求,又能实现碳中和的生产方式。这不仅关系着油气煤一类传统行业的命运,还是中国在碳中和博弈中胜出,和重新成为“世界中心”的必要条件。
碳中和的囚徒困境
近年来,世界对于碳排放十分“感冒”,气候变化相关协议签订、政策出台和大型实体战略调整屡见不鲜。随着《巴黎气候协定》的签订,现代的气候变化控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争1.5保2”的温度升幅控制也成了各个国际组织的工作要点和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减排方向。不论是《碳中和联盟声明》的多国签署,“气候雄心联盟”的成立,还是“零碳竞赛”的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国际气候行动敦促世界各国推出碳中和的相关法律和政策英国、欧盟、瑞典、法国、丹麦、新西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台了相关法律或通过了相关的法律草案。
碳中和时间划定方面,截至2021年1月,已有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明确的碳中和实现时间节点。除了各个国家对于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控制的积极响应外,大型实体也是履行气候变化责任的对象:有如英国石油公司(bp)、壳牌、道达尔等的多家大型的欧洲石油公司都积极配合欧盟在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计划了朝向综合性能源公司的转变。对碳中和的重视也可以在这些石油巨头的统计数据中窥见:bp向公众发布的2019年能源统计中,“二氧化碳排放”这一统计项首次被提到了最显眼的位置。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也积极地向世界许下了控制气候变化的承诺。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计划是我国承担国际责任的充分体现,值得世界各国充分的肯定和支持。
根据我国的以往做法,此次公开的碳中和时间节点一定是经过了缜密计算,且符合我国当下发展规律的最快时间。然而,纵观世界碳中和政策,2060年这个时间节点略显“尴尬”:美国、日本、加拿大、欧盟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将碳中和的实现节点定在了2050年。假设这些国家都能按期完成碳中和任务,这也就意味着2050年之后,世界上还未碳中和的超级大国,仅剩下中国一个。
由于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的国情和经济水平的差异,其对于气候变化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提振经济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是其各类政策方针制定和实施的首要目标,延缓气候变化的优先级自然就相对靠后。即便推出相关的政策,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经济的增长。但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并无经济增长的压力,有足够的资源参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治理。
但是发达国家往往忽视了其自身在发展阶段的时候,也曾有过大量的碳排放,反而是把矛头指向了目前具有高碳排放总量的发展中国家,这才有了当前有如中国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在“对外”——控制气候变化和“对内”经济增长的“夹缝”中生存的状态,即陷入了“控制气候变化,能源消费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而不控制气候变化,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无法得到保证”的囚徒困境。
对于传统大国而言,气候变化博弈往往和传统领域的博弈相结合,这种复杂的关系将为今后的气候变化政策差异导致的进一步集团化和国际关系动荡埋下“定时炸弹”。我们可以预料,在未来,即强调“美欧日区域化”的美式全球化发展和强调“一带一路”的中式全球化发展博弈之时,和全球未碳中和的超级大国仅有中国之时,指向中国的矛头将越发多、越发锋利。也就是说,中国正在面临的,不仅是“碳中和”在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压力,还有前所未有的国际形势挑战。
能源行业是破局关键
以上困局如何破解?我国碳中和的速度将是重要的突破点。为了更高效地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让“力争”变为“肯定”,让2060变为更早,削减化石能源即油气煤的消费量是必由之路,因为碳排放量与一次能源消费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化石能源在消费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约为85%,而煤作为化石能源中的“碳排放大户”,占到了全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近60%。根据《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到2030年和205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分别要达到20%和50%。在数据背后,我们可以预见,中国的能源结构必将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牌”,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将会逐渐占据原本属于油气煤的位置,“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技术迅猛发展,多项技术日趋成熟。但是,罗马非一日建成,新能源技术也非立可商用。其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部分可再生能源的获取成本仍然较高,经济性较差;二是如太阳能(光热、光伏)、风能、潮汐能等多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对象都来自自然,存在着非连续、能量密度相对于化石能源较低的劣势,且人类无法改变这一特性。如在夜晚这一用电的高峰时期,太阳能无法获取,而在白天太阳能资源又十分充足。
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很简单,将供给端和需求端以“互联网”的形式串联,将过剩时期的能量以其他的能量形式储存,待用电高峰时段再释放利用。这就是“能源互联网+储能”的分布式能源模式。除了集中的大型电站之外,连入能源互联网的每个用户都有发电储电、产热用热并综合利用和控制能源产生的权限,这为能量的储存与释放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并且为可再生能源的不连续性问题提供了较为可行的解决方案。
这一结合了能源分配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能源模式,将“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求”和“实现碳中和”融为一体,在经济可行的状态下,将为我国的碳中和注入强劲的动力,也将为我国在“碳中和”的大国博弈中获得决定性胜利奠定稳固的基础。
这一模式的成果落地,离不开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油气煤行业的支持,也离不开电力行业的制度创新。一方面,对于可再生能源行业而言,其发展备受国家支持,在科研投入和经济支持方面都站在行业前列,因此可再生能源行业需要不辱使命,将“提技术、降成本”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即提升可再生能源技术水平以在供给端提高能源效率,降低可再生能源应用成本以实现上述模式的经济可行性。另一方面,对于传统的油气煤行业而言,长期而言的需求削减已经被写入了发展规划,成为了无法改变的事实。
但是在短期,即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和不连续性问题未被解决之前,油气煤仍然会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重要组成。因此,为了加速“能源互联网+储能”能源模式的发展,油气煤行业要在稳定现今能源供应的基础上,积极探寻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符合我国国情的转型方式,并利用好现有的科研实力和各类物质资源,攻关储能技术。
除此之外,目前的电力系统供给端和需求端划分明确,且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而为了实现上述的能源模式,市场化、自主发电的自由上网定价和管理都是全新的、待探索的问题,因此,上述模式的落地最终需要电力行业探索新的电能定价机制和电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提升市场化水平从而实现高质高效供电,扶持可再生能源发电、支持自由上网从而实现减耗减排愿景。
“绿电人民币”的可行方案
除了调整能源模式,实现减排雄心之外,为了真正地跑赢“碳中和”的大国博弈,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利益,中国需要推进以能源为核心的经济发展。
大家知道,现在的石油主要以美元结算。这一现象可以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政府停止了美国兑换黄金,为了保证美国的财政安全,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森与沙特阿拉伯谈判,同意为沙特提供武器和保护,但要求沙特全部的石油交易使用美元结算。鉴于沙特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输出国,其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全球石油市场中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OPEC国家也逐渐开始使用美元作为唯一计价货币,石油美元体系从此确立。这桩将国际石油交易与美元挂钩的谈判意味着只要有国际石油交易,就要有美元的购入和储备,导致美元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逐渐形成了如今“美元霸权”的局面。
为了打破这一局面,中国正在积极地与石油输出国谈判,以推动石油和天然气的人民币结算体系形成。这一“去美元化”的举措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但是,如上文所述,在碳中和的世界竞赛中,油气煤作为能源的属性将逐渐被“能源互联网+储能”的能源模式取代,绿电,即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零的电力,将会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的“排头兵”。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有希望、且有能力构建全新的“绿电人民币”结算体系。
具体来说,绿电人民币结算体系“天时地利”。天时方面,在特高压技术得到突破后,“一极一道”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将会成为各国应用的重要资源。中国应发挥大国作用,主导世界能源互联网体系的构建,积极与绿电输出国谈判,一方面向这些“一极一道”国家提供先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储能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化绿电输出国的能源供应水平,同时推进绿电的人民币结算,掌握绿电结算主动权,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实现互利共赢。在此基础之上,中国强大的生产能力还可为人民币在世界的推广献上一计“助攻”:绿电人民币在世界的地位得到巩固之时,世界各国都需要购入和储备人民币以进口绿电,人民币也将会如同现在的美元一样,成为世界流通的货币,此时中国出口的非能源类货物的人民币结算,将在很大程度上与绿电人民币相互促进、正向反馈,形成“货物出口—绿电进口—人民币结算”的绿电人民币体系。而在地利方面,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中国西部地区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且多为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程度较低的沙漠、高原地区,这为我国在西部大批量修建大型光伏、光热以及风力发电厂提供了“量身定制”的条件。
凭借这一地理优势,我国可以用最先进的技术扩大绿电产能并上传至世界能源互联网,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从而在石油美元体系逐渐瓦解之时,凭借绿电人民币这一基于能源的经济体系,重新站回世界的中心。
世界碳减排的舞台,中国是“后来者”,也是“压轴者”,但在能源行业的强劲支持、绿电人民币体系的逐步构建下,以能源为核心发展经济的中国将逐渐取代美国的地位,重新成为世界的中心。彼时,中国将不忘“永不称霸”的承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奋斗。
推荐: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联合广碳所及北极星电力网开展碳交易员培训,助力全国碳市场及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建设,并为国家早日实现“零碳”目标和碳排放达峰提供人才支持。报名联系:乔老师 手机/微信:13383650417(加微信请备注“碳交易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指出,推进交通领域低碳转型,加快推进区属公交、出租服务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计划新能源公交车辆更新456辆,2025年底基本实现营运公交车全部新能源化。逐步推进货运车辆、垃
近日,江苏宿迁市宿豫区发改局会同区市监局、区生态环境局组织首批入选省级碳达峰碳中和园区、企业以及相关企业工程师代表参加全省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暨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宿迁专场培训会。通过培训旨在建立健全省级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通过参与碳足迹管理增加产品的环保属性,挖掘产品本身的
近日,全联冶金商会三届十次会长办公会在京召开,博奇环保作为商会副会长成员单位,其董事长兼行政总裁曾之俊携公司副总裁王慧及新能源市场部总经理蒲如海共同出席会议。本次会议以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核心,旨在落实全国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并研究规
在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下,废弃物能源化已成为全球科学固废管理的共识。作为“固废科学家”,康恒环境正以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实践经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固废管理“中国方案”。自国际化战略开启以来,康恒环境自东南亚成功布局、中东开启新篇后,近日中亚市场接连传来捷报
4月17日,苹果CEO库克在微博发文称,苹果在全球的运营碳排放已减少超60%,库克称“我们使用的再生材料和可再生能源也达到了历史新高”,并配图屋顶光伏。
推进新一代煤电转型升级助力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建设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x2014;2027年)》(发改能源〔2025〕363号),系统部署开展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着力全面纵深推进煤电转型升级,筑牢煤电兜底保障功能,对于煤电产业发展和新型
日前,山西晋中市政府印发《晋中市碳达峰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3%以上,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稳步增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达到峰值。详情如下:晋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发布,具体内容如下: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各项要求,现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浦
日前,东营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方案项目发布中标结果公告,中标单位为山东碳中和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标金额119万元。据悉,方案要求2025年5月31日前,完成《东营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方案》编制印发。2027年12月31日前完成试点工作跟踪服务。具体内容如下:一、项目编号:SDGP370500000202
天下山川居一半,湖州山川占三分。浙江省湖州市紧靠太湖南岸,西部多为山区,矿产资源丰富,曾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建材基地。在上世纪末,湖州矿山企业数量高达612家,最高年开采量达1.64亿吨。随着矿藏资源的逐渐枯竭,大量废弃矿坑被闲置,地表裸露、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日益严峻。2022年,国家电投长
4月16日,大唐集团、华润电力和新疆风能发布多个风电机组及附属设备招标公告。汇总显示,4个招标项目总装机容量共681MW,其中大唐1个项目共248.5MW;华润电力2个项目共350MW;新疆风能1个达坂城风电一场49.25兆瓦发电工程升级改造项目需招标机组容量82.5MW,其中等容部分改造容量为29.25MW,新增容量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指出,推进交通领域低碳转型,加快推进区属公交、出租服务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计划新能源公交车辆更新456辆,2025年底基本实现营运公交车全部新能源化。逐步推进货运车辆、垃
近日,江增重工完全自主研发的单台三级离心式高温热泵压缩机组,圆满完成联调联试,正式投入运行。该机组的诞生,刷新了从研发到交付的新纪录,展现出江增重工卓越的项目执行能力与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捕捉。据测算,该机组每年能为客户创造近千万元的经济效益,并每年减少14000吨碳排放,成为行业绿色低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14日-2025年4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400MWh!万里扬广东佛山高明独立储能项目开工4月11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西江产业新城的万里扬高明独立储能项目举行动工仪式。该项目占地38亩,总投资8亿元,计划建设200MW/400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促进检验检测认证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推行涉碳类认证。推动重点产品国家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率先在钢铁、电机等行业编制国际通行的碳足迹认证规则,完成20个与国际接轨
为应对钢铁、化工等行业的需求,德国将氢能视为能源转型的关键支柱。根据该国氢能战略,2030年德国绿氢产能需要达到10吉瓦,可替代全国12%的工业用天然气。目前,德国政府已投入90亿欧元支持62个氢能项目,包括全球首条氢基直接还原铁生产线,即萨尔茨吉特钢铁厂项目,每年可减少8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4月16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清洁能源首席科学家、太原理工大学校长孙宏斌表示,随着中国南极秦岭站首个规模化新能源系统启用、《南极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十二年发展纲要》发布等,中国技术和理念正推动南极考察快速进入绿色能源时代。“如何在南极实现清洁能源转型是全球科学界的重要议题。”孙宏斌在
4月17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疆电外送电量达到3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创下自2010年实施疆电外送以来首季最高纪录。其中,新能源外送电量达到79亿千瓦时,占到总外送电量的24%,相当于减少标准煤燃烧21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88万吨,为全国能源保供和绿色转型注入强劲
4月17日,苹果CEO库克在微博发文称,苹果在全球的运营碳排放已减少超60%,库克称“我们使用的再生材料和可再生能源也达到了历史新高”,并配图屋顶光伏。
推进新一代煤电转型升级助力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建设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x2014;2027年)》(发改能源〔2025〕363号),系统部署开展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着力全面纵深推进煤电转型升级,筑牢煤电兜底保障功能,对于煤电产业发展和新型
日前,山西晋中市政府印发《晋中市碳达峰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3%以上,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稳步增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达到峰值。详情如下:晋
3月,全国碳市场碳价下跌。生态环境部正式发文宣布全国碳市场扩大覆盖范围,纳入钢铁、水泥和铝冶炼三个重点排放行业。地方碳市场3月成交量及成交额持续下降。广东、深圳、天津等多个试点通知开展2024年度碳排放核查和配额清缴工作。3月欧盟碳价在65~72欧元/吨之间波动。英国宣布所有在其水域航行并停
4月18日,阳光充电站百城点亮仪式暨零碳生活节在河南灵宝市举行,携手新能源车主、渠道伙伴、科研机构等发起成立“零碳充电联盟”,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共建破解新能源车主补能焦虑,共建智能便捷的充电站产业生态。阳光充电站是阳光新能源打造充电新基建,破解补能焦虑的战略业务之一。依托“魔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指出,推进交通领域低碳转型,加快推进区属公交、出租服务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计划新能源公交车辆更新456辆,2025年底基本实现营运公交车全部新能源化。逐步推进货运车辆、垃
近期,我国主要新能源基地频繁遭遇极端天气挑战:4月中旬,华北出现历史罕见12级以上大风;西北部分地区PM10浓度突破5000微克/立方米;南方局部地区出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这些极端天气不仅大幅降低新能源发电设备运行效率,更导致发电量骤降,直接威胁电力交易履约安全。与此同时,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时代电气”)自主研发的IGBT制氢电源设备累计交付突破100台,成为国内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装备制造企业。自2022年3月以来,中车时代电气顺利完成中石化组织的IGBT制氢电源“揭榜挂帅”实证测试项目,依托其在“轨道交通+新能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由河北冀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内蒙古冀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子王旗年产50万吨绿氨建设项目开工。内蒙古冀众新能源四子王旗风光储氢氨一体化项目,利用风光发电、电解水制氢、氢制合成氨。包含新能源风光项目2400MW,配套建设40MW/80MWh电化学储能,配套建设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6日,中国三峡电子采购平台发布三峡能源北海绿电制氢研究示范项目EPC总承包项目公告。公告显示,该项目依托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北海服务区开展建设,北海服务区距北海市15公里,总占地面积142亩。由三峡新能源天峨发电有限公司招标,该项目由分布式光储新能源供电系统(以下
4月17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疆电外送电量达到3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创下自2010年实施疆电外送以来首季最高纪录。其中,新能源外送电量达到79亿千瓦时,占到总外送电量的24%,相当于减少标准煤燃烧21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88万吨,为全国能源保供和绿色转型注入强劲
我们习惯把属于用户电力资产的部分称为表后,把归属于电网电力资产的部分称为表前。(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在表前,也就是公共电网的范围内,电力市场每个交易周期出清交易结果,连接到这个大电网上的电源和负荷都会出清本周期的电量,同时也伴有该周期的价格。基于集中竞价,统一出清的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广西正以真抓实干的姿态,锚定农业现代化目标稳步前行。近日,笔者走访南宁宾阳、玉林博白等地发现,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广泛融入农业生产,车间育苗、自动喷灌、智慧种植等技术已在田间地头“扎根”,而支撑这些技术落地的关
2025年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勇于担当作为,奋力开创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单位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工作部署,抓紧抓实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电网头条今天
1实现了大电网与微电网的数据贯通,做到了电网资源的可观、可测、可调、可控。2提出了“县域-平衡区-线路-台区”的泛微网架构体系,并在技术和工程实践中得到了验证。3开发了微网“一键”远程控制并网与离网的运行模式,提升了偏远电网的局部调控和独立运行能力。4生成了年、月、日、分钟级时间尺度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