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1年2月中旬,美国遭遇大寒潮,部分州拉闸限电,其中,得克萨斯州最为严重:用户侧取暖负荷暴增;油气井和管道冰封,导致燃气机组缺乏燃料、停机,部分风机凝冻,发电侧大量装机无法保证出力。得州大范围、长时间的轮流停电,伴生电价飙涨,严重影响民生和经济。
不久前,由于冰冻等气候问题,我国湖南、江西等地也出现过短暂的电力供应缺口,一时间拉闸限电引起各方关注。本文将结合“十三五”期间我国电力运行特点,当前电源建设及“十四五”供需预测,展望未来五年我国电力电量供需状况。
从未来五年新增发电量供应计算,如果“十四五”期间年均用电负荷增速为5%,那么2025年我国将有超过1亿千瓦的电力负荷缺口。毫无疑问,得州电力危机为我国电力供应提供了一个重要警示。如何避免我国未来出现电力短缺,提前做出决策应是当务之急。
“十三五”电力行业发展特点
煤电发电小时低迷和缺电并存。2020年我国电力供需整体平衡,东北、西北略有富余;迎峰度夏时,因华东、华北气温偏低,仅四川、湖南等少数电网有序用电;12月寒潮,湖南、江西缺电,大规模拉闸限电,浙江因为缺少环保指标而限电。
2020年,湖南煤电利用小时为3516小时,四川仅2975小时;煤电小时低迷的同时,湖南寒潮时大规模拉闸限电,四川迎峰度夏时有序用电。
煤电小时结构性下行,被误认为电力过剩。电力供给过剩会导致煤电小时下行。传统的判断认为:以煤电利用小时为指针,煤电5000小时是供需平衡,4500小时是宽松,低于4000小时是过剩。
除了供给过剩外,发用电结构变化也能驱动煤电小时下行:用电侧,工业用电负荷较平缓;三产和生活用电负荷波化,需要煤电频繁调峰,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瞬时平衡,表现为煤电小时的下行。
“十三五”期间,发用电结构变化导致的煤电小时下行,被误认为是供给过剩,延误了增量电源的投资决策和建设。
另一方面,冬夏双峰并峙也是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特点之一。受2021年初的寒潮天气等因素影响,1月7日国家电网经营区最高负荷达到9.60亿千瓦,创历史新高,11个省级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11日晚间,南方电网统调最高负荷录得1.97亿千瓦的峰值,南网首次连续五日出现冬季日用电负荷与夏季高峰时段相当的局面。
夏季峰值大多出现在下午,冬季负荷峰值大都出现在晚上。迎峰度冬的难度大于迎峰度夏:冬季是枯水期,水电出力下降;南方湿度大,风机可能凝冻;晚高峰时,太阳已下山,光伏无法出力。且多省市同一时段出现负荷峰值,难以余缺互济。
“十四五”新增发用电量
“十二五”期间,我国用电量增长14934亿千瓦时,年均用电量增速6.3%;“十三五”期间,用电量增长18177亿千瓦时,年均用电量增速5.7%。2020年受疫情影响,用电量增速仅3.1%。
我国东北和俄罗斯、西南和缅甸越南有电力交互,但数值较小,本文按我国电力自发自用计,忽略发、用电之间的差额。例如,2020年我国发电量76236亿千瓦时,用电量75110亿千瓦时,差额仅为发电量的1.48%。
假设“十四五”用电量增速放缓至4%-5%,对应的用电增量16273-20752万亿千瓦时。而我国新增的发电量供应将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新增水电、抽蓄
常规水电、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工期超过5年,只有在建项目和少数水电扩容项目,来得及在“十四五”投产。
根据2019年的不完全统计,存量在建的水电约5000万千瓦,可新增电量约2000亿千瓦时(丰水季可新增电力约4000万千瓦,枯水期新增电力约3000万千瓦)。需要注意
的是,在建水电的统计,或有500-1000万千瓦(200-400亿千瓦时)量级的误差,对全国的电力电量供需格局影响甚微。
抽蓄在建项目装机合计4125万千瓦,分别为:河北易县、丰宁一期二期、抚宁,蒙东芝瑞,辽宁清原,吉林敦化、蛟河,黑龙江荒沟,江苏句容,浙江长龙山、宁海、缙云、衢江,安徽金寨,福建永泰、周宁、厦门,山东沂蒙、文登、潍坊,河南天池、洛宁,湖南平江,广东梅州一期、阳江一期,重庆蟠龙,陕西镇安,新疆阜康、天山。抽蓄建设期6-7年,为了简化计算,本文假设所有在建抽蓄可在“十四五”期间全部投产,可增加电力供应,为简化计算,不考虑抽蓄的发电量。
2. 新增核电
核电建设期5年,和水电相似,只有在建的15台机组(1545万千瓦),来得及在“十四五”投产,分别为:红沿河5#6#,石岛湾,田湾6#,三澳1#,福清5#6#,霞浦1#2#,漳州1#2#,惠州1#2#,防城港3#4#。上述机组投产后,设备利用按7500小时计,可新增电量供应约1160亿千瓦时。
3. 新增气电
气电电价高、由地方疏导电价,仅沿海的富裕省市,有能力和意愿支撑较大规模的气电。大约85%的气电装机,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福建、天津七个沿海省市。预计增量气电,也将分布在沿海省市。
天然气用于城市燃气、车船用气、工业燃料原料、电力等领域。我国的天然气供应增量约200-300亿方/年,按25%供应增量用于发电估算,五年可新增电量约1250-1900亿千瓦时。本文按气电新增5000万千瓦装机,1500亿千瓦时电量进行估算。
4. 新增风电光伏
2020年12月的联合国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承诺,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本文乐观考虑,假设2025年风光装机已达到12亿千瓦,风光各半,则“十四五”风电新增31847万千瓦,光伏新增34657万千瓦。风、光发电小时分别按2000、1300小时计,新增电量分别为:6369、4505亿千瓦时,合计10874亿千瓦时。
5. 各电源(不含煤电)新增合计
“十四五”期间,水电、抽蓄、核电的装机增量相对确定,气电装机增量有限,乐观估计风光新增装机,垃圾发电、生物质发电、余热余压余气发电存量和增量体量均较小,为简化计算,本文暂不考虑。除煤电外,各种电源的新增电量如下表4所示,合计新增电量15534亿千瓦时(不含煤电,存量煤电提高发电量的裕度很小)。
保障供电、提高水风光比重、提高煤电小时,三个目标难以同时实现,电力的不可能三角。煤电是候补队员,水风光等主力乏了、间歇性退场后,煤电才能乘着间隙上场,上场的总时长自然短。电力紧平衡、煤电小时低的地区,例如川滇渝湘,如果煤电上场时长增加,说明电源供应逐渐不足,开始拉闸限电了。
未来,在全国范围内,发、用电侧的波动性均增大,煤电在提供电量的同时,需提供更多的调峰服务,煤电小时将普遍地继续下行。
如表5所示,“十四五”新增电量供应15534亿千瓦时,低于4%增速对应的用电量增量需求。
如果没有足够通道互联互通,某地富裕的电量,是无法输送到缺电地区的。因此,将全国数据简单加总,只有参考价值;在实际计算时,至少以省为单位进行测算。全国数据简单加总后,新增电量供应依然低于4%增速对应的用电增量,说明即便有足够的通道,新增电量供应依然不足。
“十四五”新增电力供需
电力和电量是有区别的:发、输、配、供、用电的瞬时平衡实际是电力的平衡,电量是瞬时负荷变化与对应时间的积分。
1. 用电负荷增速略大于用电量增速
对比2010-2020年的历史数据,大部分省市的用电负荷增速大于用电量增速,详见表6。
2. “十四五”用电负荷增量
近年来,我国的三产、生活用电的占比和人均用电量大幅提高,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较低水平。2020年我国三产和生活的用电合计占比30.7%,同期发达国家三产、生活用电占比约2/3。2019年,我国人均三产用电847千瓦时/人年、人均生活用电732千瓦时/人年,远低于发达国家1500-4700千瓦时/人年的水平。
参考发达国家的人均用电水平和用电结构,以及我国近年来的用电结构变化趋势,预计未来我国三产和生活的用电量和占比将继续提高,需求侧的用电结构变化,将导致夏季和冬季的尖峰负荷更陡峭,未来用电负荷增速依然略高于用电量增速。
2020年,全国负荷最高10.76亿千瓦。需求侧用电负荷增速按5%-6%估算,略高于用电量增速,预计“十四五”用电负荷增长2.97-3.64亿千瓦。
低碳电源中,风电光伏是波动性电源,可能极热无风、极寒无光,电力(负荷)平衡中,风电按95%受阻计,光伏全部受阻(晚高峰无法出力)。配套的储能技术需要一段时间,成本才能下行到大规模应用,且储能时长有限。
3. 新增电力(用电负荷)供需对比
供应侧,“十四五”的主力增量是风光等波动性电源,有电量、无法参与电力平衡;除煤电外,能参与电力平衡的电源分别为:水电、抽蓄、核电、气电,其中,水电、抽蓄、核电的建设期长,只有数得出的在建项目来得及在“十四五”投产,气电主要分布在沿海七个富裕的省市。
各种电源的受阻系数如表8所示,其中,考虑配套储能后,风电受阻系数由95%下降到90%,光伏受阻系数由100%下降到95%。
用电负荷需求大,而供应有限。先进行简单加总对比,如无新增煤电,用电负荷增速为5%时,2025年约有1.11亿千瓦的电力缺口;用电负荷增速提高到6%时,缺口扩大到1.78亿千瓦。
“十四五”负荷缺口怎么填?
如果“十四五”无新增煤电,用电量和用电负荷缺口如表9所示。用电量缺口较小,用电负荷缺口较大。
储能和抽蓄难以应对长时间的极端天气。电力供应有富余时,储能和抽蓄能移峰填谷,一般是小时调节,不具备周调节能力。例如,根据《关于印发支持储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青发改能源〔2021〕26号),青海省新建新能源项目,储能容量原则上不低于新能源项目装机的10%,储能时长2小时以上。抽蓄连续满发小时数是6-11小时。
严寒或酷暑天气造成的缺电,持续时间较长,例如造成得州大停电的寒潮,持续时间长达一周;缺电后,储能+抽蓄在数小时内释放完存量电力或库容,就无法再参与电力供应和调节,无法参与周调节。如果仅依靠储能,要形成周调节能力,需要极其巨量的储能装备和投资,和现有的2-4小时储能时长是质的差别。
与此同时,作为压舱石的煤电却成了过街老鼠。为了保供,电网需要能持续出力、受天气影响较小的机组。水电、核电建设周期长,只有在建项目来得及在“十四五”投产,气电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且增量有限,建设时间短、能够稳定出力顶上负荷的唯有煤电。
我国2030年碳达峰的承诺,预见到了“十四五”还需要新增煤电。但是,煤电已成了过街老鼠。存量煤电承担了调峰重任,利用小时下行,但只有电量电价、没有容量电价,相当部分煤电亏损、甚至资不抵债。存量如此窘境,遑论增量?此外,为了可再生能源占比和达峰年限等指标,各地方政府和各大发电集团,是否还有意愿开发新煤电?
美国得州大停电,固然是因为南方州轻视防冻导致的,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设定防灾能力的上限?如果将防灾能力由防御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甚至是千年一遇,基础投资将指数级提高,以防御数日的极端灾害。确定的投资和小概率的损失,类似电车难题,如何权衡?
谈论三五十年之后的电力未来,以定性为主,可以只谈电力技术的物理特性,例如能量密度和低碳,因为经济性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生剧变,一切皆有可能。“十四五”是眼前的事,要在定性的基础上定量,要落到数目字和实操上,需要分析经济性、前期工作和建设时长、装备业产能等一系列因素。
因此,分析近期问题时只定性不定量,是正确的废话,没有价值。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据外媒报道,新加坡可再生能源生产商VenaEnergy公司在南澳大利亚州的一个87MW太阳能发电场配套部署了41.5MW电池储能系统。该项目位于南澳大利亚州首府阿德莱德东南约90公里处的TailemBend,占地面积达207公顷。VenaEnergy公司确认,该项目将通过ElectraNet公司运营的TailemBend变电站接入澳大利亚国家
英国能源智库“未烧尽的煤”日前发布最新报告说,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实现创纪录增长,助推清洁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发电量在全球发电总量中占比超过40%。这份题为《2025年全球电力评论》的报告分析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力数据,包括占全球电力需求90%以上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
推进新一代煤电高质量升级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勇平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部署新一代煤电转型升级工作,通过“锚定战略目标、健全指标体系、坚定攻关路径、配套保障政策”四个方面,
虚拟电厂近年来已成为能源转型的焦点,各类主体围绕顶层设计、市场模式、应用落地方面加快探索。政策方面,国家层面近一年来出台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电力市场、配电网发展、新型主体发展等相关政策中均有条款提及虚拟电厂,涵盖其发展方向、功能作用、参与市场方式等多个方面;山西、宁夏、上海、广东等
促进虚拟电厂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注入新动能——《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高长征韩超杨萌(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统筹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虚拟电厂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
据外媒报道,日前,公用事业厂商爱达荷电力公司(IdahoPower)将在爱达荷州首府博伊西市部署的200MW/800MWh电池储能项目获批,预计将于明年年底前完成部署,该公司为此已成功克服一大障碍。此前,博伊西市官员驳回了针对这一受监管项目的上诉,为该项目开发扫清了主要的障碍。2025年4月1日,博伊西市议
数据中心正在寻找传统电网之外的电力来源,以满足支持先进人工智能所需的电力需求。尽管引入了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但现有的电网基础设施仍难以跟上多个领域急剧上升的需求,尤其是数据中心对电力需求增长迅速。当前的电网无法承载这种扩张的规模和速度。仅是审批新的大型输电项目和并网就可能耗时长达
近日,随着宁夏送浙江外来电协议的签订,浙江已和多个能源大省签订中长期协议,全年计划外购电量2050亿千瓦时,较上年增加50亿千瓦时,规模创历史新高。其中,浙江计划外购中长期清洁能源电量1117亿千瓦时,占比54.5%,同样创历史新高。浙江是能源资源小省和消费大省,电力供应对外依存度高。2024年,
为进一步发挥分时电价信号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节假日连续生产和错峰用电,缓解电力阶段性供大于求的现象,促进光伏等新能源消纳,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省发改委制定了重大节假日工商业深谷电价政策。一、政策出台背景从分时电价体系完整性来看,我省现行分时电价虽然“高峰之上有尖峰”,但是“低谷之下
在电力行业,我国长期面临着“卡脖子”的困境。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严重制约着我国电力产业的自主发展。作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队",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以使命担当,大力投入研发,成功研制出一系列大国重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电力行业的独立自主发展开
国际能源署10日发布报告说,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预计将增长一倍以上,人工智能将成为推动这一用电激增的最主要动力。据这份名为《能源与人工智能》的报告介绍,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达到约945太瓦时,略高于当前日本的总用电量,占2030年全球总电力消耗的不到3%。报告认为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14日,德业股份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德业股份预计第一季度实归母净利润为6.5亿元到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21709.18万元到26709.18万元,同比增加50.15%到61.70%。德业股份表示,本期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第一季度,东南亚、
近日,高泰昊能首个离网储能站控系统应用项目——恒达户外储能100kW/200kWh项目,成功落地并正式投入运行。这不仅是公司技术实力的体现,也是把握市场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离网储能站控系统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电网覆盖薄弱的偏远地区,如山区、无电区、海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化分时电价改革,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惠企利民情况。山东“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结合不同月份新能源发电特性,通过精细化划分用电时段、差异化设置电价水平,利用价格信号引导电力用户主动参与系统削峰填谷,为提升电力系统运行调
2025年4月15日,东润数字能源旗下北京东润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润数字能源”)与中网联合(北京)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网联合”)在北京建工发展大厦成功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围绕新能源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打造以功率预测、调度控制、价格预测、交易策略等为核心的
日前,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司(BNEF)指出,到2035年,澳大利亚部署公用事业规模电池储能系统装机容量可能会增加8倍,从2024年的2.3GW增长到18GW。根据BNEF发布的《2025年澳大利亚储能更新》报告,澳大利亚正处于部署大型电池储能系统的热潮之中,这一趋势受到电力市场波动、政府支持性政策和燃煤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4日,建投能源公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17亿元,同比增长20.09%;实现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81.59%;基本每股收益0.296元。2024年,全国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电力消费平稳较快增长,煤炭市场价格波动逐渐收窄,价格持续向合理区间回归,火电行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恢复
在储能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构网型储能更是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作为全球领先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科华数能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创新精神,在构网型储能的探索之路上,为储能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4月11日,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分论坛活动中,科
数据中心正在寻找传统电网之外的电力来源,以满足支持先进人工智能所需的电力需求。尽管引入了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但现有的电网基础设施仍难以跟上多个领域急剧上升的需求,尤其是数据中心对电力需求增长迅速。当前的电网无法承载这种扩张的规模和速度。仅是审批新的大型输电项目和并网就可能耗时长达
近日,随着宁夏送浙江外来电协议的签订,浙江已和多个能源大省签订中长期协议,全年计划外购电量2050亿千瓦时,较上年增加50亿千瓦时,规模创历史新高。其中,浙江计划外购中长期清洁能源电量1117亿千瓦时,占比54.5%,同样创历史新高。浙江是能源资源小省和消费大省,电力供应对外依存度高。2024年,
4月10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南分部、华中分部及相关省份电力交易中心开展座谈,深入研讨并建立西南与华中区域跨区电力互济交易协调机制,更好发挥分部在市场协同和平衡协调等方面的作用。年初以来,西南电网与华中电网间跨区交易互济电量规模达到75亿千瓦时,创历史同期新高。后续,随着金上—湖北特
4月11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特别设立的储能设计与解决方案论坛四大专场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顺利举办,论坛涵盖了电池技术、构网型储能、系统集成、数智化技术,邀请了40余位储能领军企业负责人及行业专家,共同探讨储能领域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当前,在“碳达峰、碳中和”的
英国能源智库“未烧尽的煤”日前发布最新报告说,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实现创纪录增长,助推清洁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发电量在全球发电总量中占比超过40%。这份题为《2025年全球电力评论》的报告分析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力数据,包括占全球电力需求90%以上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7%(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4%。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分三大门类看,3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制造业增长7.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
136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新能源从“计划+市场”双轨制向完全市场化过渡。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市场化交易量扩大后,系统需要更强的灵活性来平衡供需。136号文件的发布和实施不仅对新能源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灵活性调节资源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在我国大力推进清洁能源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时期,电力装备的可靠性与先进性成为行业焦点。4月7日,一场备受瞩目的抽水蓄能成套设备开盖检查在广东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展开,西开电气首台套抽水蓄能电站机组用成套开关设备迎来了三年运行的“大考”,众多电力行业巨头——南网储能、中广核新能源
华能重庆分公司-珞璜电厂“上大压小”容量替代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4-2-230)项目所在地区:重庆市1.招标条件本华能重庆分公司-珞璜电厂“上大压小”容量替代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自筹,招标人为华能重庆珞璜发电有限责任
4月15日,天津公司盘山电厂成功取得华北能源监管局核发的电力业务许可证,许可证(副本)登记事项中1号机组投产时间已变更,机组设计寿命30年,标志着创新升级及延寿改造后的1号机组正式“持证”上岗、踏上崭新的征程。该厂创新升级及延寿改造项目作为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
走进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川硐街道的铜仁福建天翔纺织实业有限公司,只见生产车间里设备飞速运转。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等一系列工序,纺纱产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作为当地的纺织行业重点企业,今年一季度以来,铜仁福建天翔纺织实业有限公司火力全开,满负荷生产,每天能生产近17吨产品。数据显示
4月9日,我国首个面向电力物资循环利用的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挂牌成立。该实验室由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与中国循环经济协会联合共建,致力于促进我国电力行业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技术创新与进步。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以“降碳、减污、循环、增值”为宗旨,聚焦拆解设备与工艺研发、再生材料循环
日前,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司(BNEF)指出,到2035年,澳大利亚部署公用事业规模电池储能系统装机容量可能会增加8倍,从2024年的2.3GW增长到18GW。根据BNEF发布的《2025年澳大利亚储能更新》报告,澳大利亚正处于部署大型电池储能系统的热潮之中,这一趋势受到电力市场波动、政府支持性政策和燃煤
近日,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组织召开新疆区域2025年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系统总结2024年新疆电力市场工作,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安排部署2025年电力市场重点工作。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新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
如今,清洁能源已经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储能也在走入千行万业。但其实在用户端,储能还有更多的潜在市场机遇有待挖掘。ESIE2025第13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期间,欣旺达储能的移动储能车从广东惠州跋涉5000#x2B;公里亮相北京,掀起储能应用的新浪潮。在“移动”的支撑下,储能技术除了发挥以往削峰填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