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核心阅读:技术路径的优劣顺序应该依次为:节能提效、降低碳排放强度、增加低碳能源和减少高碳能源、通过植树造林强化自然碳汇,以及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CCUS)。超前部署高效CCUS、二氧化碳制烯烃等技术,难度高、投资大,现阶段干不起且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这是在减排大势之下,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之路。受此影响,煤炭及相关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在近日举行的2021中国能源金三角“十四五”区域协同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表示,煤炭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起着兜底作用,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决定了能源转型的立足点和首要任务是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而今,新形势对产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积极应对碳排放政策、推进多产业融合示范、高碳产业的低碳转型迫在眉睫。
煤炭主体能源地位短期难改变
“相比拓展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途径,节能提效才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第一优选”
“有些观点认为,碳中和就是二氧化碳零排放。实际上,绝对零排放是不可能的。”在谢克昌看来,首先需要纠正错误理解。“碳中和是将人为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及其对自然产生的影响,通过节能提效、植树造林、技术创新等,降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从而实现排放源和碳汇之间的平衡。”
谢克昌认为,实现目标的技术路径有着优劣之分。其顺序应该依次为节能提效、降低碳排放强度、增加低碳能源和减少高碳能源、通过植树造林强化自然碳汇,以及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不少地方都在积极探索,超前部署高效CCUS、二氧化碳制烯烃等技术。但其难度高、投资大,现阶段我们干不起,而且也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因此,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二氧化碳过量排放问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需要进行‘顺治’,而不是事倍功半地封存‘逆治’。”
为何这样说?谢克昌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为15.8%,剩余仍是化石能源。“在84.2%的比例中,煤炭就占了56.8%。这个数据很快就能倒过来吗?根据中国工程院的战略研究,到2030年,煤炭比重仍将在50%左右,依然是主体能源。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决定了能源转型的立足点和首要任务是切实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这是当务之急。”
在此背景下,我国还面临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的现实。谢克昌指出,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1.5倍。“若能达到世界平均,每年可少用13亿吨标准煤、减排34亿吨二氧化碳,约占2020年碳排放总量的1/3。因此,相比拓展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途径,节能提效才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第一优选。”
现代煤化工是重要途径
“现代煤化工面临的第一大挑战就是高碳排放。只有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框架之下,发展才能符合新要求”
基于上述现实,如何用好煤?谢克昌提出,现代煤化工是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第20个专栏里,明确将煤制油气基地作为‘经济安全保障工程’之一,提出稳妥推进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等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建设,‘建立产能和技术储备’。原来是技术和产能储备,现在调过来了,说明一定要在产能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根据条件不同,谢克昌进一步将现代煤化工发展划分为三种情景——在水资源、环境容量、碳减排等约束下,国家对产业发展规模和布局制约的称为“谨慎情景”;按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现有序发展的是“基准情景”;鉴于技术日臻成熟、装备自主化率提高,生产规模加大、项目示范增多及投产率提升的则为“积极情景”。
“当前,产业就处于谨慎情景,主要反映是规模和项目投产率偏低。”谢克昌坦言,“‘十四五’期间,现代煤化工面临的第一大挑战就是高碳排放。只有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框架之下,发展才能符合新要求,我们才能拍着胸脯说现代煤化工是煤的清洁化。”
谢克昌还称,由于欠缺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以及部分重大装备和关键性材料的制约,产业自身能源利用率与资源转化率偏低。这不仅导致碳排放成为现代煤化工的软肋,还大大影响产业竞争水平。“具体表现是初级产品多,精细化、差异化、专用化下游产品开发不足,产业比较优势不明显、竞争力不强。加上技术集成度和生产管理等水平存在差距,产品成本偏高,整体能效有待提高。除了煤制烯烃外,现代煤化工所有产业都在亏钱。”
从基础研究出发加强创新
“减排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一股脑偏激去做。共性关键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是引领创新的关键所在”
“现代煤化工产业不能只是做几个产品、赚多少利润,而是要从基础研究出发实现创新。”谈及下一步发展,谢克昌表示,产业创新目标在于节能提效、低碳节水以及低成本、高质量。“煤基能源化工减排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一股脑偏激去做。共性关键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是引领创新的关键所在,需要加大支持和储备。”
谢克昌举例,提高煤炭作为原料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以新方法调节煤基合成气的碳氢比重、实现可再生能源与煤的耦合转化,均是从源头克服高碳排放瓶颈的有效途径。“当然,这不是盲目的。要先了解煤的转化过程,从分子层面理解煤化工反应,研究发展清洁高效的新型集成技术与过程,进而实现节能减排。要多产业融合,推动现代煤化工与可再生能源联合起来制氢、制材料和化学品等,实现产品的精细化、差异化、绿色化。”
谢克昌还指出,现代煤化工战略定位长期不清晰,导致产业政策多变、发展忽上忽下。“基于丰富的煤炭资源,现代煤化工可形成长远自主可控的、缓解油气对外依存度的能力。其替代效果已开始初步显现,现已分别降低我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1.7和1.3个百分点,即便在谨慎情景下,到2030年还可进一步降低2.5和5.8个百分点。建议合理配置煤炭缓解油气对外依存度所需的‘资源-产能-产品’储备,布局与之相配套的上游煤炭产品和下游储存能力。”
“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一定要有战略头脑。以战略储备有限弥补红线需求缺口,以政策扶持适度弥补基本需求缺口,以前瞻引领技术支撑长远接续替代——这是对产业提出的战略任务。”谢克昌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14日-2025年4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400MWh!万里扬广东佛山高明独立储能项目开工4月11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西江产业新城的万里扬高明独立储能项目举行动工仪式。该项目占地38亩,总投资8亿元,计划建设200MW/400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促进检验检测认证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推行涉碳类认证。推动重点产品国家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率先在钢铁、电机等行业编制国际通行的碳足迹认证规则,完成20个与国际接轨
为应对钢铁、化工等行业的需求,德国将氢能视为能源转型的关键支柱。根据该国氢能战略,2030年德国绿氢产能需要达到10吉瓦,可替代全国12%的工业用天然气。目前,德国政府已投入90亿欧元支持62个氢能项目,包括全球首条氢基直接还原铁生产线,即萨尔茨吉特钢铁厂项目,每年可减少8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4月16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清洁能源首席科学家、太原理工大学校长孙宏斌表示,随着中国南极秦岭站首个规模化新能源系统启用、《南极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十二年发展纲要》发布等,中国技术和理念正推动南极考察快速进入绿色能源时代。“如何在南极实现清洁能源转型是全球科学界的重要议题。”孙宏斌在
4月17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疆电外送电量达到3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创下自2010年实施疆电外送以来首季最高纪录。其中,新能源外送电量达到79亿千瓦时,占到总外送电量的24%,相当于减少标准煤燃烧21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88万吨,为全国能源保供和绿色转型注入强劲
4月17日,苹果CEO库克在微博发文称,苹果在全球的运营碳排放已减少超60%,库克称“我们使用的再生材料和可再生能源也达到了历史新高”,并配图屋顶光伏。
推进新一代煤电转型升级助力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建设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x2014;2027年)》(发改能源〔2025〕363号),系统部署开展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着力全面纵深推进煤电转型升级,筑牢煤电兜底保障功能,对于煤电产业发展和新型
日前,山西晋中市政府印发《晋中市碳达峰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3%以上,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稳步增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达到峰值。详情如下:晋
3月,全国碳市场碳价下跌。生态环境部正式发文宣布全国碳市场扩大覆盖范围,纳入钢铁、水泥和铝冶炼三个重点排放行业。地方碳市场3月成交量及成交额持续下降。广东、深圳、天津等多个试点通知开展2024年度碳排放核查和配额清缴工作。3月欧盟碳价在65~72欧元/吨之间波动。英国宣布所有在其水域航行并停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发布,具体内容如下: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各项要求,现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浦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日前发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的通知》,具体内容如下:各区(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节能服务机构,各工业企业:为加快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改造,持续推动工业能效提升和碳排放降低,根据《工业
4月18日,陕西能源公告,公司于2025年4月17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5年度投资计划。该计划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股权投资两大部分,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为88.26亿元,股权投资计划预算总额为68.94亿元,涵盖新设公司、对子公司及参股公司增资以及可能的股权收购等。公司强调该投
日前,山西晋中市政府印发《晋中市碳达峰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3%以上,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稳步增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达到峰值。详情如下:晋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陕西能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完成发电量530.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74%;完成原煤产量2356.28万吨,同比增长1.17%;实现营业收入231.56亿元,同比增长19.04%,其中,电力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6.67亿元,同比增长19.62%,煤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8.43亿元,同比增长1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晋中市人民政府印发晋中市碳达峰实施意见的通知。通知提出,实施煤电行业碳达峰行动。充分发挥煤炭“压舱石”和煤电基础性调节作用,统筹煤电发展和保供调峰,继续加强煤炭保供任务日常监测和调度管理,强化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监管。夯实煤电机组保供基础,协调督促发电供
截至目前,五大发电集团旗舰上市公司已全部交出2024年成绩单。经统计,2024年五大发电集团旗舰上市公司累计营收7154.14亿元,净利润合计340.37亿元。根据年报,五家上市公司总净利创下近8年来最高,较2023年同期大增近50%。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作者:李洋2024年,华能国际实现营业收入2455.51亿元
4月17日,随着福建公司内陆地区首个渔光互补光伏项目——沙县富口2.2万千瓦集中式光伏电站顺利发电,集团公司在福建省总装机容量达1001.68万千瓦,突破1000万千瓦大关。截至目前,集团在闽总装机约占全省1/9、位列全省第二,火电装机约占全省火电装机1/5、位列全省第一。作为集团在闽唯一省公司,福建
煤炭市场供给端收缩,主产区煤矿增量空间有限;且在安全、环保等多重监管下,煤炭生产释放受限。下游客户刚需采购,终端企业需求偏弱;在成本支撑下,煤价连续半个月走平,保持震荡维稳运行。大秦线检修正酣,若无天气因素影响,下旬,环渤海港口库存会有所回落,优质煤继续保持紧缺状态,支撑着煤价不
煤炭发展迎新“增长极”中煤协预计2028年前后我国煤炭消费总量进入峰值平台期4月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举行煤炭行业年度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系统回顾了“十四五”以来煤炭行业改革发展,并对2025年煤炭市场走势进行分析研判。面对“十五五”
随着业绩窗口逐渐打开,五大发电集团的主要上市主体2024年年报已悉数出炉。Wind数据统计显示,这五家上市公司中三家减收增利,但盈利增速均超过20%,净利润总和340.37亿元,较2023年同期大增47.79%。业绩TOP1:华能国际2024年,五大电力上市公司中四家营收突破千亿,一家盈利突破百亿。其中,华能国际
推进风电光伏和储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光伏”“风电”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推动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督促已批复新能源项目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及早开工建设。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全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和新型储能电站的建设。有序发展新型电化学储能,实现“新能源+储能”协调发展。充分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9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甘肃省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推进
为加强工业节能降碳管理,推进数字技术赋能绿色低碳转型,支撑构建系统完备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工信厅节〔2025〕13号,以下简称《指南》)。为更好理解和落实《指南》,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一、《指南》制定背景数字化能碳
引言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0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征集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根据《上海市工业通信业节能减排和合同能源管理专项扶持办法》(沪经信规范〔2023〕5号)的通知的要求,对实现工艺突破或流程再造,以及企业首次应用绿色低碳新技术、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山西省长治市统计局发布2024年长治市能源生产消费情况分析。其中显示新型电力系统逐步建立,目前,襄垣县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已取得相关部门批复,“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已完成项目备案等工作,潞城区仁和、屯留区鼎轮储能项目已并网投运,集中式风光开发利用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擘画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宏伟蓝图。“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指出,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智能化;2035年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智能化,数字化、智能化是未来方向。企业对生产流程进行数字化改造,利用智能化平台分析,可找出短板并强化提升,减少人力依赖,大
1月16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到,2025年,积极发展新型储能、虚拟电厂,规划建设超充站10座,发力“电化运河”建设、发展绿色智能航运。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动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提效,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100个以上。同时,高效运行碳管理服务平台和绿电绿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建投能源近日发布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全文如下:河北建投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河北建投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建投能源”)积极践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
大力发展超低能耗建筑不仅是建筑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方式之一。天津市政务服务中心能源托管项目既保证了该中心的日常安全生产用能、实现能源资源绿色低碳利用,又减少了运行中不必要的能源资源支出——建筑行业在全球能源消耗中的占比为30%~40%。大力发展超低能耗建筑不仅
京津冀推进全面绿色转型十年成效、问题和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岳昊高迪王骏(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要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作用,率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024年7月,中共
我国是煤炭生产消费大国,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上,降低煤炭生产消费总量及其消费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以高质量发展和绿色转型为目标,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大型现代化煤矿产量比重不断提升,原煤入选(洗)率持续提高,智能化建设加快发展,全国煤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