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国新能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无论是制造能力、装机容量还是运行水平,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风电、太阳能装机容量突破5.3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24.3%;发电量达到7270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为9.5%。如今的新能源已经成为960万平方公里上的新时代的地标,正在引领未来能源的发展。
从被动到主动
我国新能源最初的发展与农村密不可分。1974年8月30日,病房中的周恩来总理打电话到中央专门技术办公室,询问太阳能应用情况。中央专门技术办公室记录了周总理电话的内容,大意是:“请你们和中国科学院将利用太阳能的问题写一个比较详细的材料,内容包括当前的情况,如卫星上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报上已公布的太阳灶等研究和使用成果、前途展望,我们在这方面有什么打算和安排等,搞细一点。请你们报告陶鲁笳同志(时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政委——编者注)并通知有关单位共同搞。”
正是由于周总理这一个电话,中国科学院牵头组织调查,并成立了全国太阳能协调组,后来由胡成春牵头撰写了报告以及后来的《全国太阳能科技发展十年规划》。
20世纪80年代,我国首次将新能源纳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开始起步推动中国新能源的创新发展。那时候的新能源如同一张白纸,不像现在这样举足轻重、万众瞩目。
1983年,当时的国家科委提出了新能源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
发展初期,由于资金有限,新能源的发展要以“小型”为主,风能是从几十瓦的微型风机做起,太阳能则是从集热器开始发展,此外,光热、光伏、生物质、潮汐能和地热能,也都提出了一些发展任务。
改革开放初期,新能源被认为“远有前景、近有实效”,“远有前景”指未来能用得上,但是何时能迎来发展机遇、有多大发展规模,在当时都是未知数;“近有实效”主要在于解决农村的能源问题,比如太阳灶和沼气。
新能源发展起步的大背景是石油危机,也是在“对外开放”中不断成长壮大。
1982年,在美国密西西比州诺克斯维尔的世界博览会上,中国送去的一艘小型太阳能龙舟博得满堂彩,这标志着一个重大的转变。在那次博览会前,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于1981年在肯尼亚的内罗毕召开,中国也派代表团出席,会议通过了《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利用的内罗毕行动纲领》。从那时起,新能源就进入了全球的视野,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也开始密集地展开。
当时,我国建立了第一个国际化新能源示范村——北京大兴义和庄新能源示范村,引进了德国的光伏、光热、太阳能集热器、风力发电等众多技术,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1988年,中欧合作的“大陈岛互补能源系统项目”之一——元宝山风力发电站开工。自此,我国开始引进欧洲的大型风机技术并开启国产化进程。直到21世纪初,国产风机才开始逐渐取代国外产品,逐渐占据国内的市场。
作为“七五攻关项目”的多晶硅,在起步阶段也得益于技术的引进。当时引入了意大利的技术,同时在云南、浙江分两条线分别生产原料和多晶硅电池,最终带动了我国多晶硅的发展。
中国新能源的成长在国际合作中获益,既包括项目的合作与技术的引进,也包括政策的借鉴。比如,我国在制定《可再生能源法》的过程中,借鉴了国外诸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在开拓两个市场、加强国际合作、实施能源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更是学习和汲取了国际经验。
从补贴到平价
过去30年,尤其是近10年来,新能源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以光伏为例,早在2017年年底,我国光伏装机容量达1.3亿千瓦,提前三年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2.5亿千瓦,比原计划翻了一番。
其中,国家宏观战略和激励政策的推动功不可没,更为重要的是,诸多企业不断追求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行业的技术水平,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基本实现了平价上网,合力推动中国新能源行业连续多年占据全球装机容量第一名的位置。
可以说,没有技术进步,就没有今天的新能源产业。就风电而言,截至2019年的十年间,全球陆上风电度电成本下降了25%左右,而中国陆上风电平均度电成本下降了40%以上。以光伏为例,30年前,光伏发电转换率即便提高1个百分点都很艰难,彼时的转换效率仅有10%左右,现在早已超过20%。更为重要的是,光伏产业成本的降低,是从硅料、电池到组件全产业链的降低。过去,没有人想到今天光伏成本仅是十年前的十分之一。
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关乎未来发展,而不是装点门面。对于企业而言,首先要重视科技研发,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要不遗余力地通过创新突破提高制造水平、产品质量,确保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先进性和竞争力;其次,应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的技术路线很多,企业需要考虑成本效益。做到技术进步与成本增加要形成合理比例,需要权衡各种因素,找到平衡点,既要考虑技术的经济性和发展前景,也要考虑技术的市场接受度。无论如何,如果企业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肯定会非常危险。
在市场层面,企业需要打开全球视野,加大开放力度,把握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避免闭门造车。同时,基于我国东西部地区能源资源禀赋和发展格局不平衡的现实,要统筹协调集中式和分布式发展模式。一方面,要有步骤地发展西部地区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另一方面,更要重视中东部地区的分布式光伏发展。西部地区资源虽然集中,但受输送通道建设限制,导致清洁、低成本的光伏电力无法及时送出以供应中东部地区。而在能源转型、“双碳”目标下,中东部地区作为耗能大户,也需要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光伏。
从突进到融合
未来,中国的能源系统将是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这意味着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还将至少增加超6亿千瓦。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将成为未来的主体能源,其主体地位应如何体现?
能源革命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统筹大局、协调推进,各种能源之间不应割裂开来、各行其是。需要研究新能源怎么更好地和其他能源融合,形成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并因地制宜设计不同应用场景等问题。
具体方向有两个:一是多能互补,把风、光、生物质能和天然气等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多能互补的系统。二是智慧互联,把发电、输配、储存、应用这些环节,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互动响应、远程控制。
未来,不仅要从行业角度看新能源,更要站在一个更高的格局来统筹,要在应用场景拓展方面进行探索。我们不仅要把产业发展好,还要把应用发展好,使新能源真正深入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行业、农业等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以及老百姓生活之中。比如,在国家组织的重大应用工程项目中,包括污水处理厂、高速公路建设、南水北调水渠、工业园区等领域,统筹规划布局柔性支架光伏系统,从而降低用电成本,推动绿色发展。
另一个融合就是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合作发展。新能源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他们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并把资金投入光伏产业的发展中。如今,光伏已成为中国的国际名片,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中也备受关注,有着不同的意义。在这方面,实力雄厚的国家队、较有创新动力的龙头企业、活跃的中小微企业都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加强合作。比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近期推出了新能源云,通过建立互联网大数据应用,让更多的新能源进入电网系统。这样的信息系统和新技术的注入,会推动新能源的深度利用,给新能源的发展带来新的强大动力。
经过多年的奋斗,我们这一代人不仅亲手打造了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而且见证了中国正在实现能源革命的重大转型。到2060年,我们相信,碳中和的目标一定能实现,未来40年,一定会比前40年做得更好。让新能源深度融合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老百姓都能用上身边的新能源,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重要任务,正从梦想走向现实。
作者系国务院原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原理事长。本文由《能源评论》记者王伟采访整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今年正是我们习主席提出双碳目标,去年提出来,今年是实施双碳目标的元年,这个元年标志着我们国家能源建设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要转变能源结构,要建立以风能、太阳能新型能源,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彻底改变传统的电力系统,我想给我们提出明确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这就使我们所有的风电人更感到任重道远,我们不仅为我们过去的成绩感到自豪,我们更要为迎接新的挑战付出更大的努力。
纵观今日世界,“双碳”目标下,低碳经济与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和大潮流,中国乃至全球光伏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国新能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无论是制造能力、装机容量还是运行水平,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风电、太阳能装机容量突破5.3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24.3%;发电量达到7270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为9.5%。如今的新能源已经成为960万平方公里上的新时代的地标,正在引领未来能源的发展。
“我们也希望从事能源互联网的机构能够结合很多不同地区,不同机构来实现双碳中的规划方案、实现方案,能把互联网系统能够融合进去,能够产生实践的效果,能够对于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能源系统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提供更好的技术。”
“如何加强能源的多能互补建设?让可再生能源更加深度的融合到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国务院原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原理事长石定寰先生出席第十二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并做致辞。专题直播:第十二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石定寰:各位领导,各位院士,各位企业家,
原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原理事长石定寰出席2020年10月14日-16日在北京举行的2020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0)并致辞。他认为,风电光伏每年新增一亿千瓦装机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希望在未来发展当中要进一步坚定目标,坚定信心,统一认识,制定一个好的规划,既要重视大型的集中建设
原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原理事长石定寰出席2020年10月14日-16日在北京举行的2020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0)并致辞。他认为,风电光伏每年新增一亿千瓦装机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希望在未来发展当中要进一步坚定目标,坚定信心,统一认识,制定一个好的规划,既要重视大型的集中建设
10月9日下午,2020年中国综合能源服务高峰论坛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原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第七第八届理事长,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名誉理事长石定寰在致辞中强调:“我们现在正在实行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提供了一个强大的舞台。所以未来我们有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到综合能源伟
第十四届(2020)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论坛于2020年8月7-9日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隆重举行。原国务院参事、原科技部秘书长、国际绿色能源(上海)创新中心理事长、中非可再生能源合作创新联盟主席石定寰先生出席本次论坛并致辞。专题直播:SNEC第十四届(2020)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论
“十三五”临近收官,我国光伏产业在最后关头走出了政策调整的低迷期,逐渐迈入平价上网时代。这也意味着,“十四五”期间,光伏将史无前例进入无补贴新时代,行业发展回归市场竞争。可以预见,“十四五”期间,光伏产业依然大有可为。那么,今后我国应如何科学部署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未来光伏产业还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初春的郴州太平里风电场,寒风依旧凛冽,但场长肖青的心里却暖意融融。看着监控屏幕上跳动的发电量数据,他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自2025年实行“场长负责制”以来,太平里风电场发电量达5393.23万kwh,同比增长209.27%,利用小时同比上涨283.02。过去,作为众多风电场之一,华电新
鹏城三月,万物向新。3月26-27日,以"碳路中国价值共赢"为主题的2025华为中国数字能源伙伴大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作为华为在智能电表、新能源、储能等多个领域的深度合作伙伴,林洋新能源受邀参加大会。图:林洋团队与华为董事、华为数字能源总裁侯金龙做业务交流深化战略合作共筑智慧能源新
3月26日,卧龙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卧龙地产”)发布公告称,3月25日,公司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变更公司名称的议案》,同意公司拟将名称变更为“卧龙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WolongNewEnergyGroupCo.,Ltd.)。根据公告,变更公司名称的理由为卧龙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提出行动目标: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乘用车销量比重达40%以上,全省累计建成充电桩超50万个,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电、家装等领域销售超过800亿元。扩大党政机关及公共机构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新增及更
3月25日,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关于《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审议结果的报告。其中关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提到,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环节,目前草案二次审议稿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储能技术应用、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考核等方面作了规
3月26日,国家电投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绍民在总部与松原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强会谈,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交流。陈强对国家电投集团一直以来对松原市的支持表示感谢,介绍了松原市发展现状、市情特点、产业优势等。他表示,松原市在新能源开发方面具有显著的资源优势、后发优势、区位优势、统筹管
当前,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广东电力系统的主要特点。截至2025年2月,广东新能源装机容量超过6500万千瓦,占全省统调电源总装机容量近三成。高比例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给电网稳定和安全运行带来新的挑战。广东电网公司先行先试,顺利完成35天广东电力爬坡辅助服务市场模拟试运行,市场整体运
2025年3月26日,为期三天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CEEC202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CEEC2025以“聚焦能源新质生产力,绿动电力生态供应链”为主题,展览面积超5万平方米,汇聚全球535家行业领军企业、2000多项前沿技术成果,同期举办32场行业论坛,吸引来自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政企学
3月21日,石嘴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石嘴山市2025年保障性并网新能源拟推荐项目公示。根据公示,宁夏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盐池惠安堡1000MW风光同场项目为石嘴山市2025年保障性并网新能源拟推荐项目。此前,1月14日,宁夏发改委印发《2025年度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安排年度新能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3月27日,在第三届中国储能大会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了《2024年度电化学储能电站行业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配储整体运行平均利用率指数32%,比2023年提升15个百分点。电网侧储能年均等效充放电次数248次,平均利用率指数52%,比2023年提升14个百分点。2024年
截至3月24日0时,±800千伏扎鲁特—青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今年累计输送电量超100亿千瓦时,达到101.0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9.14%。扎青直流是东北地区首条特高压输电工程,起于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换流站,止于山东潍坊市青州换流站,途经内蒙古、河北、天津、山东。自2017年12月投运以来,扎青直流累计
以“七个聚焦”抓好云南能源监管各项工作云南能源监管办党组成员、监管副专员邵先海2024年,云南能源监管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能源局决策部署,自觉将能源监管置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大局来思考谋划,认真
为福建能源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福建能源监管办党组书记、监管专员丁勇军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和国家能源局监管工作会议召开后,福建能源监管办党组认真组织学习研讨会议精神,结合福建实际,研究贯彻落实具体举措,扎实推进福建能源监管工作,奋力推动福建能源高质量发展。准确把握能源监管“四个属性
当地时间3月25日,南非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展会—SolarStorageLiveAfrica2025在约翰内斯堡展览中心盛大开幕,数万人次观众热情参展。作为在南非市场的首次亮相,科士达聚焦当地电力短缺与能源转型需求,推出深度融合本土场景的户用光储及大型电站解决方案,以创新技术和本土化服务为南非能源转型注入
3月27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布了2024年年度业绩。2024年,公司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公司始终坚持增储上产,严控成本,价值创造能力不断攀升,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坚持多措并举深挖上产潜力,产量连续多年刷新历史纪录。2024年实现油气净产量726.8百万桶油
3月25日至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主题为“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来自数十个国家的政商学界人士汇聚一堂,聚焦“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主题,激荡思想碰撞、提供解决方案,为亚洲和世界的发展贡献“博鳌智慧”。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受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
干字当头展现江苏能源监管新作为江苏能源监管办党组书记、监管专员王勤江苏能源监管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和监管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为“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关键
当地时间3月25日,一年一届的南非国际太阳能&储能展览会在约翰内斯堡国际展览中心火爆举行,吸引了全球范围内众多知名能源企业参展。作为全球零碳征程的先行者,林洋能源携智能、储能、新能源三大板块全场景智慧能源产品及解决方案震撼登场,全方位展示综合实力和技术亮点,助力行业低碳绿色发展。展会
3月24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道达尔能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潘彦磊一行。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启钊参加会见。温枢刚对潘彦磊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中国华能经营发展、产业布局、绿色转型、科技创新及国际业务等方面的情况。温枢刚表示,中国
3月19日至20日,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赴鄂尔多斯、呼和浩特,调研集团公司在蒙企业,强调要一体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集团公司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充分发挥煤炭主体能源地位,加速推进煤炭清洁高效
3月24日,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邹磊在集团总部会见道达尔能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潘彦磊,双方就强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国家能源集团副总经理徐新福,道达尔能源亚洲区总裁海乐、高级副总裁奥利维尔、中国区主席俞永坚参加会见。邹磊对潘彦磊的到访表示欢迎,
3月24日,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智刚在公司总部会见新加坡淡马锡公司首席执行长狄澜。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潘敬东参加会见。张智刚欢迎狄澜一行到访国家电网公司。他表示,公司积极发挥电网在推动能源转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新能源发展,服务国计民生和千家万户,保障能源安全和电力可靠供应。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