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01整体情况介绍
1.1 专利公开地域情况
2021年5月,燃料电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授权的专利共1183件,较上月公开数量有所下降。本月,中国地区专利公开数量70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公开376件、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共168件,实用新型授权公告共143件;日本公开专利数量134件,美国公开专利数量104件,韩国公开专利79件。部分公开国家/地区/组织以及数量情况如图1-1所示。
图1-1 部分地区燃料电池专利5月公开/授权情况
1.2 专利技术分支情况
图1-2 燃料电池专利5月公开/授权的技术分布
1.3 申请人专利申请情况
将专利申请人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对标准化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数量进行统计,如图1-3所示。本月,丰田公司公开专利9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公告58件、发明申请专利公开32件;现代公司公开专利51件,发明申请专利公开36件;博世公司公开专利48件,主要为发明申请专利公开;本田公司公开专利21件,大连化物所、清华大学以及可隆工业均公开专利14件;西安交通大学公开专利13件,通用汽车公开专利12件,两者公开专利类型主要为发明授权公告;松下公司、新源动力公开专利11件;亿华通公开专利10、坤艾新材料公开专利9件;未势能源、魔方新能源以及日产公司均公开专利8件;长城汽车、格罗夫、国电投氢能、森村SOFC、上海电气、上海神力均公开专利7件。
图1-3 标准化申请人专利5月公开/授权排名
在检验检测技术方面,北京新研创能公开了一种具备在线内阻检测功能的电堆测试平台,可实现对电堆以及各单电池内阻的快速在线检测;清华大学公开了一种基于电位扫描的燃料电池膜电极参数测量方法,通过接入外部激励源对燃料电池进行不同扫描速率的多组线性电位扫描,并记录以及解析响应电流密度,从而获取膜电极参数;上海捷氢公开了一种对接装置和电堆活化测试系统,在该系统中对接管始终连通电堆活化测试设备与封堵板上的管道接孔,在后续电堆活化测试时,只需将电堆运送至预定位置,并使电堆进气端板的开孔与管道接孔一一对应即可,不需要重复连接对接管;亿华通公开了一种供氢系统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包括测试用例装置、硬件在环仿真主机、待测控制器以及测试装置等,该测试系统可消除因高压存储和氢气易燃易爆所带来的测试危险;上海电气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模块漏水检测方法,通过在燃料电池模块内设置漏水感应片并确定进入其中的水量,可及时发现燃料电池模块内的积水情况,保证燃料电池稳定运行;上海韵量新能源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涂布检测方法,通过利用X射线检测仪对移动中的涂层进行来回多次检测,以分别获取涂层在多个测量点处的活性物质实际面密度,检测出涂层中活性物质的迁移和分布情况。
02
国内申请人专利公开情况
2.1 国内整车厂5月专利公开情况
图2-1 整车厂5月专利公开情况
国内整车厂在5月的专利公开情况如图2-1所示。其中,长城汽车和格罗夫均公开7件专利,其中长城汽车公开专利主要涉及燃料电池车辆能量控制、燃料电池启动控制以及加氢控制等;东风汽车公开专利5件,主要涉及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布置结构、车辆低温性能评价、燃料电池电压巡检系统电气连接结构以及电堆打包钢带送料装置等;一汽解放公开专利5件,主要涉及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制备、膜电极密封装置以及膜电极制备用夹具等;中国一汽公开专利5件,主要涉及燃料电池发动机支撑结构、线束布置结构、氢循环系统。奇瑞汽车、宇通客车均公开专利3件;长安汽车、金龙汽车均公开专利2件。
2.2 燃料电池企业5月专利公开情况
图2-2 燃料电池企业5月专利公开情况
国内燃料电池企业在5月的专利公开情况如图2-2所示。新源动力公开专利11件,主要涉及金属双极板耐久性加速测试、自增湿CCM、CCM与气体扩散层界面粘接剂、适用于狭缝涂布的催化层浆料以及单电池测试方法等;亿华通公开专利10件,主要涉及燃料电池热管理、气液分离装置、分水装置、尾排氢浓度估算等;坤艾新材料公开专利9件,主要涉及石墨双极板、高温质子交换膜制备、气体扩散电极等;魔方新能源和未势能源均公开专利8件,其中未势能源公开专利主要涉及空气供应方法、自动排水装置、系统配电盒等;国电投氢能、上海电气、上海神力均公开专利7件,其中上海神力公开专利主要涉及膜电极弱片筛选方法,低温启动集流板、防止冷却液污染方法等;爱德曼、风氢扬、浙江高成绿能、河南豫氢、潍柴动力以及中汽创智均公开专利6件;上海捷氢以及武汉喜玛拉雅光电科技均公开专利5件。其他在5月公开相关专利的企业还包括明天氢能、武汉中极氢创、烟台东德、大连宇科创能等。
2.3 科研院所(校)5月专利公开情况
图2-3 燃料电池科研院所(校)5月专利公开情况
燃料电池相关科研院所(校)在5月的专利公开情况如图2-3所示。其中,大连化物所公开14件,主要涉及质子交换膜制备、低温燃料电池用催化剂制备、抗反极催化剂制备等;清华大学公开专利14件,主要涉及燃料电池寿命预测方法、高功率密度导流板、膜电极参数测量、热管理等;西安交通大学公开专利13件,主要涉及内翅温控双极板、储热轻质型双极板,空压机、双层连接极串联管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备等;大连理工大学以及吉林大学均公开专利6件,其中大连理工大学公开专利主要涉及有序超薄膜电极、多孔复合材料电催化剂制备等;南京大学、同济大学、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均公开专利5件,其中同济大学公开专利主要涉及高压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密封结构、储氢瓶快速加注优化、超薄双极板以及汽车能量管理等。
03部分技术分支公开专利介绍
3.1 双极板制备相关专利介绍
3.1.1 丰田公司 CN112864412A 燃料电池隔板制造方法
密封构件与隔板通过注射成型一体化时,存在翘曲的问题。如图所示,当向上、下模施加高压来将隔板夹紧时,隔板加压部会发生塑性变形;当橡胶材料因注射压力向下挤压时,隔板返回平坦状态。但将隔板从成型模具中取出,隔板会因反弹而发生翘曲。若在隔板翘曲的情况下进行电堆组装,则难以进行定位,且密封构件可能因表面接触压力分布不均而致使其密封性能发生劣化。
基于此,丰田公司通过改进成型模具设计,在成型模具上设置肋突出部64与肋凹陷部63,在密封构件与隔板本体一体化的过程中形成加强肋33a、33b,通过加强肋提升隔板本体刚性,防止从成型模具取出隔板时,隔板因反弹而发生翘曲。
3.1.2 威孚高科 CN213278134U 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双极板
传统PEMFC双极板有采用平行直流道结构的冷却流场,该结构虽简单且容易加工,但冷却分布效果不佳。双极板中间部分的冷却效果比两边要好,造成燃料电池冷却效果不均匀。基于此,威孚高科采用“分配点阵+直流道结构”的冷却流场结构来有效保证双极板电化学反应区域的冷却效果,同时可避免电堆组装时因压差过大导致冷却液外泄的问题。
3.1.3 上海治臻 CN112795886A 金属双极板导电耐蚀预涂层制备
为了提高金属双极板的导电性和耐蚀性,通常会在金属基材上涂覆导电耐蚀涂层。为了提高导电耐蚀涂层与金属基材的结合性能以及降低基材中离子析出,通常会在两者之间沉积一层金属过渡层。然而,在金属薄板冲压过程中,由于金属薄板应变较大,涂覆有过渡层的导电耐蚀涂层可能会发生开裂现象,甚至从金属基材上剥离。基于此,上海治臻提出了一种用于金属双极板成型的导电耐蚀预涂层,通过在金属基材表面上依次涂覆离子注入层、界面扩散层以及表面导电层来改善结合性能与延展性能。其中离子注入层主要包括贵金属离子(Au、Pt等)、过渡金属(Ti、Cr、Nb等)以及非金属离子(C、N、Si),主要用于改善涂层的腐蚀性能和成形性能;界面扩散层主要为过渡金属的碳化物或氮化物,用于消除离子注入产生的缺陷,并提高涂层和基材之间的结合力。
3.1.4 武汉中极氢创 CN112331879B 气体/冷却液分配区结构改进
现有双极板阴、阳极板的一侧面设有供气体通过的气体流场槽,另一侧面设有供冷却液通过的冷却液流场槽。气体进入气体流场槽前或冷却液进入冷却液流场槽前,会先经过对应的分配区。但现有分配区并不能十分均匀地对气体和冷却液进行分配,从而导致燃料电池工作效率较低。
基于此,武汉中极氢创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该双极板气体流场区包括多条气体流场槽,气体分配区和气体流场区通过分流段连通。气体分配区中和第一条状连接通道连接的是垂直段,由于垂直段的槽壁没有和第一条状连接通道倾斜,因而不会改变气体的流动方向,同时还能有效减少湍流和涡流的产生,以使得气体能均匀地分散至分配区各处。另外,双极板还设有冷却液分配区,其中冷却液分配槽和冷却液流场区的冷却液流场槽连通,且该冷却液分配槽中相邻的两个分配段之间均具有夹角,冷却液在流经冷却液分配槽后流向至少会改变两次,因此冷却液可均匀地分散至冷却液流场区的各个冷却液流场槽内,从而保证燃料电池效率。
3.1.5 同济大学 CN112768720A 一板三场式超薄双极板
为了提升电堆功率密度,克服现有双极板厚度减小有限且两张分别带流道的流场板组合难度高的问题,同济大学提出了一种一板三场式超薄燃料电池双极板。该双极板由一张流场板和一张盖板构成,盖板上没有流场,燃料气体、氧化气体和冷却液的流场全部位于一张流场板上,构成所谓的“一板三场”结构。由于只有一张流场板上有流道,从而减少了双极板的总厚度,进而使电堆体积大大减少,提升了电堆功率密度。
3.1.6 上海电气 CN112786913A 双极板
双极板流道设计对反应气体流动均匀性、排水性能以及电堆组装都至关重要。为了改善现有双极板流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上海电气公开了一种双极板结构设计,该双极板包括从本体表面上形成的多条流道,流道为波浪形,流道从第一端口朝向第二端口逐渐变窄。该流道结构可有效保证气体流速,使流道尾端产生的水能够较快蒸发,有效解决流道第二端口排水困难、容易发生堵水的问题。
3.2 热管理相关专利介绍
3.2.1 现代公司 CN112824140A 热管理系统
热管理系统可阻断并冷却热以保持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内的热平衡。常规热管理系统利用三通阀和四通阀来执行正常运行时的温度控制、冷启动时的发电机预热、停车时的残留氧气消耗以及防止离子过滤器高温暴露等。由于热管理系统使用的这两个阀需要消耗大量成本,因此现代公司提出了一种能够利用一个阀来控制冷却剂温度和冷却剂流的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包括电堆、加热器、散热器、使冷却剂循环的泵以及五通阀,通过调节从电堆、加热器、散热器中至少一个供应到泵的冷却剂流量来控制冷却剂的温度,实现系统热平衡。
3.2.2 亿华通 CN112751062A 燃料电池发动机温度控制
由石墨双极板构成的燃料电池发动机在工作时,在每个目标功率下的冷却液温度需要是固定的,不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现有技术根据环境温度来调整冷却液温度的控制方法,不能满足石墨双极板燃料电池温度的控制要求。基于此,亿华通提出了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温度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环境温度对散热器以及选自节温器和水泵的一种或两者进行修正,可消除因环境温度改变而造成实际冷却液温度控制不稳,产生发散性震荡、不能收敛而偏离目标值的问题,使得冷却液温度始终最佳,保证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
3.2.3 福州大学 CN213242609U 一种均衡散热的热管理系统
为了保证燃料电池具有良好的动力输出性能、可靠的安全性及较长的使用寿命,必须建立有效热管理策略,提高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运行温度对工况和环境的适应性。基于此,福州大学公开了一种均衡散热的热管理系统,可降低水冷型电堆内部温度差以及提高电堆温度场分布均匀度。该热管理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冷却液通道口P1、P2温度并计算两者的温度差,通过有限状态机策略判断及控制冷却液的流向,实现燃料电池的热场均衡分布;通过集总参数能量守恒方程描述电堆的内部温度动力学方程,来分析燃料电池的产热和散热情况,并将燃料电池冷却液通道中间位置P0处所测得的实时温度作为反馈信号,用以实时调节冷却液流速,实现对燃料电池工作温度控制。
3.2.4 武汉雄韬氢雄 CN213212191U 主循环集成散热结构
现有顶置氢燃料发动机主散热系统一般是由一组散热器组成,散热器宽度方向尺寸较大,横向布置占用的空间很大,导致空间内布置不了其他的零部件,对空间的利用率不高,达不到最优化的集成设计。基于此,雄韬氢雄公开了一种主循环散热集成结构。该散热集成机构包括散热器组件、膨胀水箱、线束组件、水管组件以及电器件组件。其中散热器组件有两组,通过水管组件与膨胀水箱、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形成循环水路;膨胀水箱、水管组件及电器件组件集成在散热器组件一侧侧边;电器件组件包括有防护盒体。
3.2.5 仙湖实验室 CN112820895A 热管理系统
现有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冷启动性能、结构紧凑性和余电处理能力均有待提高或增强。因此,佛山仙湖实验室公开了一种冷启动性能优异、结构紧凑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包括电堆、PTC加热回路、散热回路和中冷回路;该热管理系统采用纳米流体(0.5%Al2O3水基纳米流体)作为换热介质。通过利用PTC加热回路、散热回路和中冷回路的协调工作,使热管理系统结构更简单,更紧凑,流阻更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奋力谱写河南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河南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夏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出了系统部署,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进一步对能源重点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动能源工作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指明了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2日,质子汽车与绿动重工(江苏)有限公司举行首批20辆氢燃料电池牵引车交车暨氢能产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此次交付的帝江Re系氢燃料电池牵引车具有节能高效、安全可靠、管理智能、维护便利等多重优势,特别是长续航能力可大幅提升运输效率。同时,其搭载的智能管理系统可根据车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广东宏正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受佛山市南海瀚和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对氢能车辆运营平台车辆采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采购,本次采购一批轻型燃料电池冷藏车,共计1000辆,分为三个包组,包组一为500辆轻型燃料电池冷藏车,包组二为300辆轻型燃料电池冷藏车;包组三为200辆轻型燃料
绿色工厂拔地而起,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速布局……作为海南自贸港的重要窗口,海口国家高新区大力培育以绿色为底色的新质生产力,降碳、减污、扩绿与经济增长协同推进,展现出绿色发展新气象。绿色园区建设引领发展2023年12月,海口国家高新区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氢能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优秀典型案例未来能源“领军企业”。东方氢能是四川省氢能产业链主企业,作为东方电气集团氢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平台,深耕氢能领域15年,现已形成涵盖制氢、储运氢、加氢、氢燃料电池及氢能综合应用的氢能全产
在当前全球能源结构深刻转型的浪潮中,我国的氢能产业,尤其是绿氢领域,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一环,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被视为塑造未来产业格局中具有前瞻性和潜力的培育方向。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紧迫挑战,“加速构建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的新型能源体系”已成为国家层面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四川省氢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该暂行办法适用于四川省内加氢站的规划、建设、运营等管理,有效期2年。该暂行办法所称加氢站,是指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储供氢装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强招引设计研发咨询、检验检测、供应链服务、数据服务和交易、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年营业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的,每年度按照年营业收入的1%给予最高30
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充分发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国际空铁枢纽优势,智能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市场需求大的优势,以建设“广东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广东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广州市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1日,由上汽集团牵头、捷氢科技参与的“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基于先进技术的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研发和技术创新”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项目建立起燃料电池纵向一体化研发体系及制造能力,圆满完成“商乘并举”应用推广1000辆任务目标。该项目在研发创新、生产制造、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中国石化14日宣布,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当日正式贯通,并将开始常态化运营。这条西部陆海“氢走廊”始于重庆,最终抵达广西钦州港,全程约1150公里,中途设有4座加氢站,将带动重庆、贵州、广西周边中短途支线物流应用场景,是我国西部地区氢能产业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西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氢能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优秀典型案例未来能源“领军企业”。东方氢能是四川省氢能产业链主企业,作为东方电气集团氢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平台,深耕氢能领域15年,现已形成涵盖制氢、储运氢、加氢、氢燃料电池及氢能综合应用的氢能全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种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该专利于2025年4月11日公布。专利摘要显示,具体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质子交换膜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未势能源自主研发的120kW金属堆燃料电池系统,在专业第三方认证机构TUV北德的审核下,成功获得由德国联邦机动车运输管理局(KBA)颁发的ECER10标准认证证书通过E-Mark认证,标志着未势能源燃料电池系统产品在电磁兼容性(EMC)、电气安全及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均已满足欧盟严苛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据外媒报道,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特赦氢能重卡制造商尼古拉(Nikola)创始人特雷弗米尔顿(TrevorMilton),此消息一出引发轩然大波。2014年,特雷弗·米尔顿创立尼古拉公司,宣称要颠覆传统卡车行业,用氢燃料电池技术打造“零排放重卡”。2020年,尼古拉借壳上市,市值一度飙升至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重卡热管理系统。该专利于2025年4月1日公布。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新能源重型汽车热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重卡热管理系统,包括高温冷却模块、低温冷却模块、电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6日,由中国氢能联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盛大开幕。氢辉能源(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氢辉能源”)携第二代MW级BriLyzer-R200Gen2PEM电解槽、BriLyzerAEM电解槽新品等产品首次亮相,全面展示公司在绿氢领域的技术领先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5日,北京市昌平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对区级出台的稳增长、美妆、氢能、机器人等政策及时进行项目核准及兑现工作,目前已兑现支持资金1.5亿元,资金惠及企业345家次。报告指出:2024北京氢能产业方面:北汽福田2000台/年产能氢燃料商用车基地建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3月21日,北京市昌平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昌平区促进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支持措施实施细则(修订稿)》(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指出: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的“卡脖子”工程突破,鼓励各类主体或创新联合体面向产业链关键环节,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3日,中国石化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07万亿元,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489.4亿元,每股盈利人民币0.404元。公司注重股东回报,预计全年派发现金股利每股人民币0.286元(含税),与回购金额合并计算后年度利润分派比例达到75%
3月23日中国石化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业绩要点✧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07万亿元,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489.4亿元,每股盈利人民币0.404元。公司注重股东回报,预计全年派发现金股利每股人民币0.286元(含税),与回购金额合并计算后年度利润分派比例达到75%。✧油气当
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奋力谱写河南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河南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夏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出了系统部署,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进一步对能源重点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动能源工作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指明了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2日,质子汽车与绿动重工(江苏)有限公司举行首批20辆氢燃料电池牵引车交车暨氢能产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此次交付的帝江Re系氢燃料电池牵引车具有节能高效、安全可靠、管理智能、维护便利等多重优势,特别是长续航能力可大幅提升运输效率。同时,其搭载的智能管理系统可根据车
绿色工厂拔地而起,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速布局……作为海南自贸港的重要窗口,海口国家高新区大力培育以绿色为底色的新质生产力,降碳、减污、扩绿与经济增长协同推进,展现出绿色发展新气象。绿色园区建设引领发展2023年12月,海口国家高新区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氢能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优秀典型案例未来能源“领军企业”。东方氢能是四川省氢能产业链主企业,作为东方电气集团氢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平台,深耕氢能领域15年,现已形成涵盖制氢、储运氢、加氢、氢燃料电池及氢能综合应用的氢能全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四川省氢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该暂行办法适用于四川省内加氢站的规划、建设、运营等管理,有效期2年。该暂行办法所称加氢站,是指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储供氢装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强招引设计研发咨询、检验检测、供应链服务、数据服务和交易、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年营业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的,每年度按照年营业收入的1%给予最高30
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充分发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国际空铁枢纽优势,智能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市场需求大的优势,以建设“广东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广东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广州市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1日,由上汽集团牵头、捷氢科技参与的“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基于先进技术的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研发和技术创新”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项目建立起燃料电池纵向一体化研发体系及制造能力,圆满完成“商乘并举”应用推广1000辆任务目标。该项目在研发创新、生产制造、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1日,海马汽车携旗下氢燃料电池汽车7X-H亮相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该车由海马汽车与丰田汽车合作打造,具有动力强、续航长、补能快、零排放、高安全等特点,搭载了全球领先的丰田电堆系统和70MPa高压储氢罐,一次加满氢气仅需3-5分钟,续航里程可达800公里,百公里氢耗低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0日,大连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大连市拟推荐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公示的公告。其中氢能项目包括:大功率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和250千瓦级海水制氢联产淡水装置。原文如下:关于大连市拟推荐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公示根据《市发展改革委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研制制氢加氢环节涉氢产品相关国家标准进行公开招标。公告显示,要求研制碱性电解槽、氢化物储氢材料、氢燃料电池车辆加注协议、加氢软管与软管组件等国家标准,开展调研分析,形成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或送审稿。详情如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