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关于海上升压站认证
鉴衡认证中心的海上升压站认证流程依据IEC 61400-22以及IECRE-OD 502进行。是对海上升压站全周期的过程认证——从场址条件测量与勘探到升压站的设计、生产、运输安装最终调试交付,一直伴随进行着审核评估工作。
全部内容均需要相关资料进行评估工作,其中部分内容需要认证机构现场见证监督。
海上升压站认证中面临的问题
海上风电场的前期调研、设计、生产建造到调试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存在多个相关方进行任务划分。因此,首先需要理清相关方的关系和各自的负责工作,对于过程中一些被忽略的方面与业主沟通交底,共同确认责任方,把控项目风险。
设计单位的支持是关键因素之一
首先,IEC以及IECRE体系是针对欧美国家的认证体系,其制定环境前提是风场的设计、建造等行为是完全市场化的。而我国存在设计院的庞大资质体系,对于其设计已经经过了一道资质关;所以我国认证体系下的认证机构与设计院的关系并非完全的市场行为。其次,设计院内部的项目管理方式(项目文件和报告的整理等工作)与认证机构的资料要求存在差异。其中设计计算报告也存在资料保密等问题。针对项目资料的保密问题,认证机构只能采用现场办公方式进行报告审查和评估工作,工作效率难以保证。
设计准则方面,海上升压站多采用NB/T 31115-2017 风电场工程110kV~220kV海上升压变电站设计规范,但对该规范中的很多详细要求,设计方根据各自经验又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如载荷工况的分项安全系数、抗力系数都可能出现不同的依据,海洋生物和腐蚀裕量的考虑也存在不同。这些细节需要在设计评估中予以格外关注。工作流程上就需要反复迭代,也导致升压站的结构评估过程比风力发电机组的报告更加繁琐。
此外,业主对于相关标准的差异是否清楚,设计院对于标准的理解以及修订对业主是否进行了充分说明,这个也是第三方认证机构所要进行的工作,让信息得到有效的传递和理解,使其透明化,最终建立双方甚至多方的理解和信任。
海上升压站的简单一面
相对海上石油平台,海上升压站的功能较为简单,涉及的部件多为电气部件,多数海上升压站为无人值守平台,且功能可以远程关闭,其暴露等级L3,同时其设备事故所造成的环境影响也要远远低于石油平台,因此其安全性要求相比石油平台要低很多。
由于升压站电气设备对结构的振动载荷较小。多数设计中也并未发现存在共振,即使存在,也可以通过阻尼块进行隔振改进,只是实际项目中需要对设备的振动情况予以监控。
上部组块和支撑结构
上部组块和支撑在设计院通常由两个部门负责设计,涉及到两个部门的接口数据以及后续处理的问题。由于现在设计采用LRFD方法,两部门在载荷系数的选取上如果存在不同,需要进行必要的转换,这些过程也是认证过程中所关注的。
另外,上部组块和支撑结构的载荷工况的组合也需要合理说明。如果没有整体集成模型,在模态分析中需要考虑上部组块刚度的影响,以避免疲劳和地震计算结果的失真。
事故工况
海上升压站事故工况至少要包含船撞工况,碰撞船可能为运维船、渔船等特定船只,需要在设计前期进行一定合理的假设。另外,维护吊车的事故,例如吊物坠落也应在事故工况中予以考虑。应保证甲板和关键舱室结构顶板的安全,不被坠物破坏。
工期限制
2020年以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迅猛,不仅是风力发电机组的产能紧张,海工方面同样面临时间紧张问题,一些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工艺问题只能采取折中的方式进行妥协,抢装期后,这些将成为运行维护的重要关注点。所幸海上升压站的安全性要求相比石油平台要低很多,风险基本可控。但如果出现过多风险点,也会引起风险等级的质变。
为设计单位、工程单位和业主传递信任
项目盲点查找
由于项目涉及方面太多,在设计方、运输方和施工方之间信息传递容易出现纰漏,一些必须进行的校核计算未得到重视。例如1.腐蚀裕量的确认;2.运输安装过程中的结构强度以及损伤影响,运输和吊装时允许的最大加速度,以及根据此加速度进行船舶选型和校核,并确定风浪限制条件。第一项工作属于每家设计院理念不同,并不完全依照能源标准设计;第二项工作属于设计院、运输和吊装方的交互工作,细节容易被忽视。
由于拥有资质的设计院在项目中的强势地位,业主很难获得内容完整详实的设计计算报告。而第三方认证机构则可与设计院进行详细沟通,确保所有关键内容点都得到充分的考虑,并且计算结果安全。在技术上,起到“中间人”的协调沟通作用。由于设计院在项目中的一些保密要求,很多原始数据和详细设计报告在项目中并未移交业主,认证机构在评估工作中会对此向业主进行说明。
独立计算的完整性备查
鉴衡认证中心提供海上升压站的独立计算作为认证可选模块。针对升压站设计,鉴衡会根据自身理解对其进行独立建模计算,从加载、工况组合到结构校核,完成全部设计计算(以上工作需要海况等环境载荷输入)。详实的计算报告(可附加倒塌分析等可靠性相关计算)和模型可以提供给业主,为升压站后期基于风险的检测维护提供支持。
鉴衡认证中心是推进海上项目合作以及认证最积极的第三方机构,同时在海上后市场服务提前布局,是国内最早开展海上风电项目检测认证实践和标准研究的第三方机构之一,早在2008年即参与了我国最早的海上风电场——东海大桥项目的检测工作,为该项目提供了大量的计算和技术服务。经过十余年风电业务以及国际能源署(IEA)合作项目的经验积累,鉴衡已经完成了海工标准识别和能力建设工作,具备了主流海工计算程序的使用以及设计评估经验,并在广东省阳江市成立了国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为海上风电项目提供更好的服务建立了国家级的公共技术平台,后续将致力于能为业主提供更多附加值服务。也诚挚邀请国内外海上专家参与交流指导,共同为我国海上风电事业提供行业级技术支撑,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时代电气”)自主研发的IGBT制氢电源设备累计交付突破100台,成为国内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装备制造企业。自2022年3月以来,中车时代电气顺利完成中石化组织的IGBT制氢电源“揭榜挂帅”实证测试项目,依托其在“轨道交通+新能源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下发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的立项通知。由华润电力牵头,鉴衡认证作为项目负责人单位,联合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中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华润新能源(汕头)有限公
我国的风电产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场围绕叶片长度的“军备竞赛”。近年来,风电叶片长度不断突破纪录,百米级的叶片不断更新迭代,一次次刷新人们的认知。叶片长度不断刷新2024年1月,三一重能131米陆上风电叶片在巴彦淖尔零碳数智产业园成功下线,刷新当时全球最长陆上风电叶片纪录。2024年9月,
在全球风电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海外市场一直是行业瞩目的焦点。中国风电企业“走出去”布局国际市场,不仅是大趋势,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需求。近日,鉴衡认证中心组织邀请英国劳合社市场协会(Lloyd’sMarketAssociation,以下简称“LMA”)携15家国际再保险机构到访中国,开展了为期5天的技术参
2025年3月25日下午,可再生能源专家技术委员会(REETC)《风电用高强混凝土性能研究》项目启动会暨技术交流会在北京鉴衡认证中心顺利举办。这是技术委员会首个研究性项目,也是与国际能源署风能(IEAWindIA)国内工作组联合开展工作后首个共性技术合作项目。来自国内外风电开发商、整机厂、混塔厂家、
当下,工商业储能因具有明显的市场化特性,被视为是更具发展潜力的细分赛道。随着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和储能成本快速下降,储能开始步入各类工商业用户、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不过,这种广泛应用反而成了储能的迷雾森林,令很多企业迷失方向。可开发区域高度集中,众多参与者纷纷涌入、致使竞争压力与
近日,国内权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以下简称“鉴衡认证”)发布了隆基BC二代技术Hi-MO9组件产品海南实证项目报告。■Hi-MO9组件海南实证项目数据显示,应用了BC二代技术的Hi-MO9组件,在户外正常发电量、局部遮挡发电量、立柱遮挡发电量三个核心维度全面领先TOPCon组件,累计单千瓦发
北极星储能网讯:2月27日,全球领先的电池科技公司远景动力(AESC)获得中国首张GB44240-2024《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认证证书,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储能用锂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企业。该证书由权威第三方认证机构北京鉴衡认证中心(CGC)颁发,远景动力可靠性及验证中心负责人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27日,全球领先的电池科技公司远景动力(AESC)获得中国首张GB44240-2024《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认证证书,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储能用锂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企业。该证书由权威第三方认证机构北京鉴衡认证中心(CGC)颁发,远景动力可靠性及验证中心负责人
2月27日,在“神州北极”漠河,极寒专场技术论坛暨光伏极限挑战团「极境寻光」之旅盛大启幕。政企领导、权威专家、行业媒体齐聚这座中国最北端、纬度最高的城市,共同探讨极寒工况下的光伏应用,共同见证晶澳科技在“极寒攻坚战”中的技术实力与产业担当,并一同开启了晶澳科技“极限挑战”系列活动,
随着风电行业发展,C80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已批量应用,但由于国内传统建筑行业对C80以上混凝土应用较少,相关研究欠缺,无法支撑风电设备的设计输入。目前行业内针对C80以上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主要采用国家标准设计值外推或者欧洲标准,但由于高标号混凝土力学性能离散性较高,且国内外生产工艺不同,
4月16日,中广核新能源广东阳江帆石二1000MW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采购一标段、二标段、三标段中标结果公示,明阳智能(600MW)、金风科技(400MW)分别中标,总投标报价268673.40万元。公告显示,明阳智能成功中标一标段(300MW)、三标段(300MW),中标价格均为83752.20万元。金风科技成功中标二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5日,中国电建华东院华东咨询河北建投祥云岛250MW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三一重能中标,投标报价75378万元,含塔筒单价3015元/kW。项目概况:河北建投祥云岛250MW海上风电项目拟建风场总容量250MW,单机容量8.5兆瓦海上风机3
1、275MW!3个分散式风电项目获核准!4月2日,宝鹰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旦华复能(珠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莒南沂唐新能源有限公司、莒南唐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收到临沂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签发的风电项目核准批复文件。根据公告,具体项目包括莒南沂唐135MW分散式风电项目、莒
4月11日,深能汕尾红海湾六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及附属设备采购项目预中标公示,共两个标段,规模共计500MW,中船海装预中标,投标总价157233万元。项目概况和招标范围:项目规模及概况:深能汕尾红海湾六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汕尾市附近海域,场址面积62km2,水深40.7~46.6m,场址中心离岸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2日,福建闽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闽东电力”)发布《关于参股设立宁德电投新能源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公告显示,闽东电力第九届董事会第一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参股设立宁德电投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议案》,同意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8000万元人民币,持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发布徐闻东三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及附属设备招标公告。公告显示,该项目拟安装30×16.7MW固定式风机、单独建设1座220kV海上升压站。招标内容与范围为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及附属设备。据了解,明阳巴斯夫湛江徐闻东三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是广东省重点建设项
4月初,由招商局太平湾与三峡能源联合打造的庄河海上风电场址V项目施工现场,两艘自升式风电安装船正在进行风电机组安装作业,项目施工已进入收尾阶段,在完成所有风电机组安装后,项目将实现全容量投产。庄河海上风电场址V项目包括24台9兆瓦、4台8.5兆瓦风电机组、1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和1座陆上集控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9日,运达股份发布关于对外投资的公告。根据公告,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4月8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绥滨县运达200MW风电项目的议案》《关于投资建设临渭区管路20万千瓦风电项目的议案》《关于投资建
1、运达、远景分羹中国电建480MW风电项目3月28日,中国电建2025年一季度480MW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集中采购项目成交公示,运达股份中标330MW,远景能源中标150MW。2、国家电投200MW农村能源革命试点风电项目获核准2025年3月,国家电投天门岳口、佛子山镇一期100兆瓦风电项目和国家电投天门干驿、皂市
4月2日,阳江青洲七风电场工程项目正式按下施工“启动键”。目前,阳江海域帆石一、青洲五、青洲七等3个海上风电项目进入同期施工阶段。据了解,三峡阳江青洲七海上风电场项目位于粤西海域阳江近海深水场址范围内,场址涉海面积约165k㎡,场址水深范围45m~53m,中心离岸距离约70km,规划装机容量为100
3月29日,由龙源电力牵头,联合国电电力、龙源电力设计院、北京构力科技、国能大渡河金川水电、国能浙江舟山电厂等企业完成的“复杂发电工程数字化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定,该项目填补了能源场站协同设计领域技术空白,成功
海洋氢能是指利用海洋资源(如海水、海上可再生能源等)生产、储存或利用氢能的技术路线与产业体系。近年来,海洋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新前沿,正成为全球低碳转型战略的重要支柱。日前,由中国氢能联盟主办的CIHC2025国际氢能大会分论坛——海洋氢能开发技术与应用国际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召开
近日,辽宁省政府召开“振兴新突破决胜勇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2场,会上介绍了2025年的能源工作任务。其中提到,聚焦“强安全、强低碳、强供给、强技术、强机制、强主体”的清洁能源强省“六强”目标要求,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体制改革为动力、安全充裕为前提、经济可行为基础,加快建设具有
3月18-19日,以“运筹帷幄技胜千里”为主题的“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了2025年度“北极星杯”风电影响力企业评选结果,中船科技及旗下中船风电凭借在风电场开发运营方面的实力展现和多项创新成果,一次性斩获“风电技术创新企业”“优秀投资运营企业”“优秀雇主企业”三项荣
3月18-19日,以“运筹帷幄技胜千里”为主题的“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了2025年度“北极星杯”风电影响力企业评选结果,中船科技及旗下中船风电凭借在风电场开发运营方面的实力展现和多项创新成果,一次性斩获“风电技术创新企业”“优秀投资运营企业”“优秀雇主企业”三项荣誉
“关于人工智能,我们谈得比较多的一个专业术语是‘计算’,智能计算是人工智能改变电力行业的一大关键词,但是从目前来看,‘算不了、算不准、算不快’是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中客观存在的三大难题。”在日前由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简称“电促会”)主办的2024电力数字化大会上,南方
风机大型化进程需要一步一个台阶,脚踏实地,遵循从样机、小批量到大批量的客观规律,”在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总裁助理、工程与技术研究院院长蒋勇与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对话时指出,“中国风电大兆瓦机组发展迅速,在提升发电效率和推动产业降本起到
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以风电全产业链的卓越展示为核心,精彩呈现了风力发电机组、关键零部件(如叶片)、工程吊装、运营维护等领域的尖端技术与创新解决方案。这场盛会不仅为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观展体验,更深刻揭示了中国风电产业蓬勃发展的未来方向与巨大潜力。得益于政府政策的积
一部风电发展史,半部变流器突破创新史。从支撑陆上风电1.5-6MW升级至15MW,海上风电机组从8-10MW跨越至30MW,国产风电变流器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全球的角色变迁。在此过程中,阳光电源与行业同频共振,紧紧踩在风机大型化的每一个时间节点上。2018年,阳光电源率先探索三电平技术,将电压
10月16—18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CWP2024”)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举办。CWP2024不仅是中国风电产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更是国际风电行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中车株洲所风能展团以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成果,成为了展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MW漂浮
十月的北京,是满树的金黄、是盛会的乐章。10月16日-18日,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如期举办。在这场展示面积突破10万平方米、专业观众超11万人次的全球风能盛会上,中国船舶集团倾力打造的清洁能源产业子集团——中船科技以“科技引领、产业融合,构建风电新生态”为主题,带领旗下中船海
10月16日,全球风能行业的顶级盛会——中国(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风能大会”)在北京盛大开幕。作为风电领域的佼佼者,湖南兴蓝风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蓝风电”)以“凝势蓄力,智驭未来,可持续,更美好!”为主题应邀参展,向业内外专家及客户展示了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最新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