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猎聘大数据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领域2021上半年新发职位比2020年同期上升94.54%,比2019年同期上升60.12%。广阔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了大量新型人才需求,而随之而来的,是人才缺口的持续拉大。
缺口显著扩大
随着百度、小米等科技公司下场造车,造车行业抢人大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在不久之前宣布造车的小米已在7月展开两次大规模招聘。7月13日,主要招聘自动驾驶相关的岗位,月薪约为4-7万元。而短短两天之后,再次发布120个岗位,月薪普遍在3-6万元,涉及整车制造各个环节。
科锐国际发布的《2021汽车行业薪酬报告》(下称《报告》)指出,在人才需求方面,虽然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紧缺的情况在近年间一直存在,但随着跨界造车企业的入局,各主车厂商也纷纷加大了相关人才的招募,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缺口在近两年显著扩大。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在汽车行业,自动驾驶研发、智能座舱设计等岗位的需求同比增幅已经超过1.8倍。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岗位需求量前十中,感知算法、AI、自动驾驶算法工程师占据一半席位。
企业需求高速增长,可人才却并非是短时间培养而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原本作为车企招聘最为对口的车辆工程学生不再吃香。一位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向记者大倒苦水:“车辆工程是机械类下属二级学科,在课程设置上首先要大量满足机械类课程要求,导致车辆核心课程学习时间较短。与此同时,目前车辆工程课程仍停留在传统汽车范畴,缺少关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自动驾驶等方面的课程设置,导致面试时频频碰壁。”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向记者表示:“岗位需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过程。新能源汽车行业资本涌入相对比较大,所以各大初创企业以及成熟车企都会加大对智能网联的投入,导致电动化、智能化人才的需求都处于爆发式增长之中。”
人才流失严重
《报告》显示,2021年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专业高精尖技术人才职位薪酬仍然保持20%左右的涨幅,其中智能驾驶仿真以及智能驾驶芯片开发相关人员薪资涨幅最高可达30%以上。
崔东树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需求较大,形成的蓝海新兴市场也引起巨大关注,不少人才都希望获得新的发展机会。由于多数老牌车企员工对于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并不熟悉,导致企业只能从外部去获取人才资源,而这部分人才可能来自其他高薪行业,加上资本的快速涌入,车企不得不提供更高的待遇。”
不过,转行的难度随着产业融合而减少,进入新能源车企的人才却不一定安心留在汽车行业。一合资车企内部人士向记者坦言:“目前公司内人员流动很大,去年6月入职的员工目前已走了大半。”
与此同时,新造车企业在抢人过程中还面临与互联网公司的竞争。记者了解到,互联网公司待遇往往高于车企,导致相关人才更加偏爱互联网公司。
行业亟需复合型人才
企业的转型和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支撑。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出现的巨大缺口,多位业内人士建议,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调整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同时还要进一步扩大计算机方向的招生比例,有效解决人才供给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不少高校调整了人才培养方向。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设了“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全国一些高校也陆续对车辆工程专业和课程体系做出调整。例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增了智能制造专业,北京理工大学增设了人工智能专业,北京工业大学新增了智能制造相关专业。还有地方出台了对于新能源汽车人才的福利政策。今年2月,上海市出台的《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明确,对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内外优秀人才,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直接落户、人才奖励等支持。
在崔东树看来,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需要复合型人才,需在掌握传统车辆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计算机方面的能力。同时,在他看来,人才招聘中,高薪在未来并不是决定性因素,长期来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良好的口碑等方面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老牌车企也应学习新造车企业,可以创造更加优良的工作环境,改变其中的一些流程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于湖南省湖南力合厚浦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锂电池材料建设产线循环利用改造项目进行环评公示。项目位于湖南省株洲云龙示范区,现有一条年产0.5万吨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生产线及其中试线、一条年产0.5万吨电池级磷酸铁生产线。改建内容为利用现有厂房改造现有的2条年产5000吨锂
5月12日,《福州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方案提出,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合理严格控制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煤炭消费增长,鼓励新建、改扩建项目实行燃料煤减量替代,因地制宜推进煤改电、煤改气。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合理引导工业用气和化工原料用气增长。积极发展氢能、海上风电
5月12日,《福州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文件提出,到2030年,产业结构和用能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工艺产品,努力达峰削峰,
日前,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方案》,明确了13个重点领域,制定了“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场景与目标任务、重点模型。其中就人工智能+出行的应用场景,明确将开展全省域城市末端无人配送、烟台市全场景无人驾驶、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和青岛西海岸新区车
近日,宁德时代与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马自达”)在上海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基于宁德时代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即滑板底盘)与长安马自达的整车制造优势,共同打造更智能高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此次合作,不仅为长安马自达的电动化战略注入强劲动能,也为行业提供了“技术融合+高
在全球能源转型及“双碳”战略推动下,我国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迅猛增长,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储能行业电力储能装机累计规模突破百吉瓦大关,达到137GW。然而,安全事故频发成为行业痛点;据相关统计,2024年全球储能电站火灾事故超80起,其中热失控占主因的75%。传统储能温控系统存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位于广东省,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州举行《广东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措施》新能源汽车。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介绍称,《若干措施》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政策,具体包括12条措施,包括突出培育发展前沿赛道产
今年全国两会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刻揭示了新型能源体系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
2025年5月12日下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发布会内容主要包括2025年4月汽车产销数据及经济运行情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出席本次发布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发布2025年4月汽车产销数据及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4月,汽车市场总体表现良好,产销较去年同期实现平稳增长。其中,内需潜力加快释放,起到较好支撑作用;出口在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形势下保持稳定;新能源汽车表现活跃,产销延续快速增长态势。
2025年4月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1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2025年4月比2025年3月公共充电桩增加9.2万台,4月同比增长34.1%。截至2025年4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399.2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183.4万台、交流充电桩215.7万台。从2024年5月到2025年4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8
中工汽车网消息,5月6日,天眼查财产线索信息显示,京东集团旗下子公司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多枚“Joyrobotaxi”商标,国际分类涵盖运输工具、科学仪器、运输贮藏等核心领域,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这一动作被业界普遍解读为,京东将正式布局自动驾驶出租车赛道的信
2025年4月,各大新能源车企继续交出亮眼的销量成绩单,其中比亚迪以380,089辆的月销量强势领跑,同比增长21.3%,其旗下王朝与海洋系列、方程豹、腾势以及仰望品牌均表现出色,同时海外销量也实现大幅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上汽集团、吉利汽车、奇瑞集团等传统汽车巨头也各
2025年4月24日,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陈海出席亚的斯亚贝巴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签约仪式。亚的斯市副市长旺迪穆·塞塔、中国电工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辉、深圳能源集团董事长李英峰等参加。陈大使祝贺项目签约,积极评价亚的斯城市发展成就,表示亚的斯不仅是埃塞的首都,也是非洲的政治之都和区域交通枢纽,
作为极具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具备令人惊叹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高安全性能,未来市场应用潜力巨大,已成为全球新能源企业技术竞逐的焦点。截至目前,包括比亚迪、长安、东风、吉利、蔚来、上汽、广汽、丰田、现代等车企,以及宁德时代、亿纬锂能、LG新能源、国轩高科、欣旺达、正力新能、孚能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本届峰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开幕式现场汇聚了国内外政府主管部门、科研院所、电网公司、发电集团、储能产业链龙头企业等1000
4月9日消息,昨日晚间,赛力斯发布公告称,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及骨干团队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等合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不低于1500万元且不超过3000万元,增持价格不设固定区间。公告显示,增持主体包括董事兼副总裁尹先知、董事会秘书申薇、首席技术官周林等7名高管及5名核心成员
2025年1月1日起,欧盟正式实施新的乘用车碳排放标准,要求所有在欧盟销售的乘用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每公里93.6克(油耗小于3.5升/百公里),相较于2021年的每公里116克(油耗4.3升/百公里),这一标准大幅提升。这一近乎“宣判燃油车死刑”的严苛标准,直接推动了全球汽车行业向电动化的加速转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8日下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代表团部分人大代表与媒体记者对话。在活动现场,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中国(新能源车企竞争)可能有3年淘汰赛、然后还有3-5年的晋级赛,“最终(存活下的车企)可能在七家以内,也有朋友比较悲观,说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财联社2月25日消息,岚图已启动第三代固态电池的技术迭代,新一代动力电池系统将在保持300Wh/kg的能量密度基础上,充电倍率提升至3~5C,电解液含量0%,并可实现极宽温域运行。岚图汽车是国内较早布局固态电池技术的新能源车企之一,早在2021年,其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批量应用于梦
相比于国内销量的在增长,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增速更快。根据市场数据,1月份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同比增长超10%,而在出口方面,国内1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了13.9万辆,同比增长29.4%。1月份,新能源汽车整体延续去年强势增长特征,新能源车型在乘用车出口总量中的占比达到36%,较去年同期增长近8个百分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4日,北汽蓝谷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公司名称的议案,北汽蓝谷将变更为北汽极狐。据悉,北汽蓝谷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的企业之一。日前,北汽蓝谷公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表示,2024年年度净利润为亏损65-69.5亿元,预计扣除净利润为亏损69-73.5亿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