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环保评论正文

五个关于碳中和误区的误区

2021-08-17 09:12来源:老汪聊碳中和作者:低碳老汪关键词:碳中和碳排放汪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碳中和火了,研究和谈论碳中和的人也多了起来,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有更多的能人异士专注并研究碳中和,这将对未来碳中和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坏事是关于碳中和的言论越来越多,这些言论鱼龙混杂,让人很难明辨是非,特别是一些有影响力的它领域专家,在没有对碳中和进行深入研究的情况下发表一些言论,很有可能就把一些人给带沟里去了。

当然,对于新兴概念,有争辩总体来说是好事,真理总是要越辩才越明嘛。既然要辨,我也就我对碳中和的一些粗浅的理解,讨论一下一些专家在谈论碳中和误区时的误区。

(来源:老汪聊碳中和 ID:Climate-Future 作者:低碳老汪)

第一个误区,只从经济层面来谈论碳中和

持有这种观念的人非常的多,他们普遍认为只有具有经济性的技术才能用于碳中和,如当前的节能技术、风电光伏、电动车等。当前不具有经济性的技术,无论能不能减排,减排潜力多大,都认为是不可取的技术,是碳中和技术发展的误区,甚至将这些技术扣上“劳民伤财、祸国殃民”的帽子。

我想问一下,咱们碳中和的目的是为了挣钱吗?

诚然,既能减碳又能赚钱那自然是皆大欢喜,但就像陈奕迅的歌词“恋爱不是温馨的请客吃饭“一样,碳中和也不是简单地挣钱就干,不挣就算的行业。碳中和的目标已经确定,就是中国的碳排放要在40年内从现在的超过100亿吨降低为零。所有的技术路径都要以这个为目标进行倒排,即使相关技术目前不具备经济性,那该上还得上。“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不是说着玩的,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碳中和是绝不可能实现的。

第二个误区,只从当前技术水平来谈论碳中和

这个误区主要集中在电力是否低碳上面,有不少专家认为发展电动车来实现碳中和是个误区,因为当前中国的电力结构仍然是以煤电为主。我曾经做过测算,即使以当前的电力结构,电动车用电产生的排放仍然略低于同级别燃油车产生的排放。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在考察一个碳中和技术时,重点不是要考察这个技术在当前状况下是否低碳,而是考察这个技术可以减排的天花板有多高。对于传统的燃油车,无论未来的效率提升有多高,它仍然会产生不少排放,而且经过多年发展,燃油车的技术已经无限接近它的天花板了。

而电动车虽然现在排放比较高,但是它的减排天花板也很高,其极限就是零排放。我们要实现碳中和的时间很短,几乎没有时间去发展一些所谓的低排放但无法零排放的技术。所以,如果某个领域的技术未来能够实现零排放,那一定是以零排放技术为方向去发展,而不是去发展其它的低排放技术。

第三个误区,只从能源角度来谈论碳中和

这个误区也比较普遍,当然这也与现在谈论碳中和的专家是能源领域的专家有关。很多专家在谈论碳中和时,只说电力、交通、工业能耗、建筑能耗等能源领域怎么样实现碳中和,他们认为只要这些搞定了,中国就实现了碳中和。

诚然,能源领域的碳排放占据了中国总排放量的绝大部分,但我国已经明确了2060的碳中和目标是全领域、所有温室气体的碳中和。这其中包括超过17亿吨工业生产过程排放、8亿吨农业排放和2亿吨的废弃物处理排放。而这些领域的碳中和从当前技术水平来看,要比能源领域难很多。

如果我们自称是碳中和领域专家,是不是这些领域多少要带一下,或者至少我们在谈论碳中和时,不说如何实现中国的碳中和,而说中国能源领域碳中和是不是比较好?不然我们传递出去的信息就是只要能源不排放,中国就实现了碳中和,多少有点不妥。

第四个误区,只从自我认知角度上谈论碳中和

经过多年的发展,碳排放和碳减排的核算上到整个地球,下到每个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方法,而且碳管理现在也已经正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行业。IPCC 气候变化报告FAR-AR6、IPCC国家清单核算指南、温室气体议定书、IOS1406x体系、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MRV体系、减排项目方法学等等。我们讨论碳中和的前提,都应该是站在这些理论基础上进行讨论。然而碳中和的火热让很多并不清楚这些理论的专家,只从自我认知的角度上谈论碳中和。出现了碳核算无用论、呼吸排碳要中和等很“外行”的论调。

碳中和已经成为了一门显学,在大街上随便抓个人可能都能对碳中和说出个一二三,但碳中和虽然不是什么高深理论,但也不是一门想当然的学科,要想在碳中和领域真正有所建树,还是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些研究的。

最后一个误区,只要是专家就能当碳中和专家

我之前曾在某篇文章中举了个例子,屠呦呦是诺贝尔奖获得者,那可是专家中的专家,但如果让屠呦呦来讲碳中和你们会信吗?

当然这个例子我举得比较极端,这是目前的一个普遍现象,但凡是个教授就能说自己是碳中和领域专家,更别说是院士。我认同这些专家一定是某个领域的领军人物,但不一定是碳中和领域的领军人物。中国碳中和的提出才不到一年,哪那么快就有这许多的专家。

所以,我们在听取专家们的言论时,即使没有自己的判断,也不要盲目地相信,我这篇文章说的内容,也有可能都是错的。关于碳中和的理论目前还处于混沌期,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子弹再飞一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