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8月18日,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产业创新特区建设方案新闻发布会在大连自贸片区召开,大连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廖晓东在发布会上公布《产业创新特区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及15项扶持奖励政策,对氢能产业重点项目,给予最高1亿元奖励。
重点围绕四个产业园区发展“产业创新特区”
方案的制订和出台,旨在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风口”,培育壮大“新”字号,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高地,推动大连片区高质量发展。这也是大连片区贯彻落实省市和新区关于自贸区建设工作部署,践行自贸试验区发展主题和灵魂的重要举措。
定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生命健康、数字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创新高地,将围绕4个产业园区,重点培育创新创业型企业,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根据《方案》规划,到2025年,实现研发经费支出(R&D)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翻番,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番,瞪羚、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1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翻番,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来区数量翻番的“五高增”目标;在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多元化创新主体建设、关键产业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人才高地建设五个方面实现“五突破”。
其中,新能源产业园位于二十里堡工业区,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将打造以氢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集群,重点引进绿氢制取、氢燃料电池电堆、氢能装备及零部件制造、氢燃料电池整车、氢能技术研发及检测等项目,构筑氢能源科研、孵化、制造、示范、应用、推广为一体的产业生态体系。
生命健康产业园位于双D港产业园及小窑湾国际商务区,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将重点构建以细胞产业为代表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重点引进干细胞、免疫细胞治疗等关键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和临床转化以及疫苗抗体、创新药等项目。鼓励“互联网+医疗”模式创新,推动国际高端诊疗产业集聚发展和医疗领域对外开放。
数字信息产业园位于双D港产业园及小窑湾国际商务区,规划面积40万平方米,重点引进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以及集成电路设计、外延片芯片生产、芯片封装测试、电子新材料等项目。同时,在跨境电商、航运物流、国际咨询、公共服务平台等领域率先开展跨境业务试点。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位于大窑湾区域附近,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汽车制造、智能装备、能源装备等产业,引进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床、机器人、智能生产线、数字集装箱等高端装备及零部件项目。依托综合保税区,推动进口设备保税展示、交易、维修再制造等项目落地。
15条奖励政策重磅扶持“五突破”项目
为加快“产业创新特区”建设,《方案》在国家、省、市及金普新区有关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围绕“五突破”重点任务,推出15条扶持奖励政策:
一是在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支持和引进国内外大院大所,大力扶持产业创新联盟建设。其中,对设立的整建制科研机构,一次性给予最高2000万元补助。
二是在推进多元化创新主体建设方面,实施创新主体倍增计划,加大创业投资基金和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按照每年研发经费增量部分的30%给予补助,科技型领军企业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三是在推进关键产业技术攻关方面,对新获得国家级检验检测认证的实验室等机构,最高资助1000万元;对氢能产业重点项目,给予最高1亿元奖励。对生物、氢能、数字信息等前沿技术实验室建设,给予最高5000万元奖励。
四是在推进科技成果转移和转化方面,实施知识产权驱动发展战略。其中,对被评为国际首台装备项目,支持额度最高1000万元。
五是在推进创新人才高地建设方面,聚焦产业人才需求,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服务与管理制度体系。其中,高层次人才创业,最高给予500万元研发项目资助。
下一步,大连自贸片区将进一步制定实施细则,确保各项扶持奖励政策落实到位,同时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围绕“产业创新特区”建设,加快制度集成创新,为区内产业发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构建以高水平产业创新为引领、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发展新格局,努力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先导区中的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中的先行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654家“科改企业”名单,详情如下:“科改企业”名单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3.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4.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5.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
绿色工厂拔地而起,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速布局……作为海南自贸港的重要窗口,海口国家高新区大力培育以绿色为底色的新质生产力,降碳、减污、扩绿与经济增长协同推进,展现出绿色发展新气象。绿色园区建设引领发展2023年12月,海口国家高新区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氢能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优秀典型案例未来能源“领军企业”。东方氢能是四川省氢能产业链主企业,作为东方电气集团氢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平台,深耕氢能领域15年,现已形成涵盖制氢、储运氢、加氢、氢燃料电池及氢能综合应用的氢能全产
在当前全球能源结构深刻转型的浪潮中,我国的氢能产业,尤其是绿氢领域,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一环,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被视为塑造未来产业格局中具有前瞻性和潜力的培育方向。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紧迫挑战,“加速构建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的新型能源体系”已成为国家层面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龙岩卓越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天然脂肪醇项目”顺利完成装置联动调试及投料试产,正式投产运行。该项目采用先进的脂肪酸甲酯加氢工艺技术,产品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广泛应用于洗涤剂、化妆品、医药等领域,成功实现国产替代。天然脂肪醇作为生物基表面活性剂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四川省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2024年绿色氢能产业新赛道项目拟支持对象公示,亚联氢能、莒纳科技和厚普氢能成功入围。详情如下: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绿色氢能产业新赛道项目拟支持对象公示按照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四川省2024年产业新赛道专项资金使用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国发绿能(乌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30万吨/年氢制绿色甲醇产业化示范项目EPC工程总承包变更公告,原定4月17日开标,现变更为5月12日开标。相关链接:30万吨/年!氢制绿色甲醇产业化示范项目EPC工程总承包招标详情如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1日,上海市节能环保服务业协会正式发布《工业副产氢碳排放核算方法》团体标准(T/SEESA025-2025),并将于4月15日起正式施行。该团体标准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美锦碳资产运营有限公司、中石化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兰州长城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注销全资子公司的公告,根据公告显示,兰州长城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4月11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注销全资子公司的议案》,同意注销全资子公司长城电工天水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甘肃长城氢能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四川省氢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该暂行办法适用于四川省内加氢站的规划、建设、运营等管理,有效期2年。该暂行办法所称加氢站,是指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储供氢装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强招引设计研发咨询、检验检测、供应链服务、数据服务和交易、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年营业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的,每年度按照年营业收入的1%给予最高30
绿色工厂拔地而起,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速布局……作为海南自贸港的重要窗口,海口国家高新区大力培育以绿色为底色的新质生产力,降碳、减污、扩绿与经济增长协同推进,展现出绿色发展新气象。绿色园区建设引领发展2023年12月,海口国家高新区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氢能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优秀典型案例未来能源“领军企业”。东方氢能是四川省氢能产业链主企业,作为东方电气集团氢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平台,深耕氢能领域15年,现已形成涵盖制氢、储运氢、加氢、氢燃料电池及氢能综合应用的氢能全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四川省氢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该暂行办法适用于四川省内加氢站的规划、建设、运营等管理,有效期2年。该暂行办法所称加氢站,是指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储供氢装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强招引设计研发咨询、检验检测、供应链服务、数据服务和交易、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年营业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的,每年度按照年营业收入的1%给予最高30
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充分发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国际空铁枢纽优势,智能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市场需求大的优势,以建设“广东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广东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广州市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1日,由上汽集团牵头、捷氢科技参与的“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基于先进技术的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研发和技术创新”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项目建立起燃料电池纵向一体化研发体系及制造能力,圆满完成“商乘并举”应用推广1000辆任务目标。该项目在研发创新、生产制造、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1日,海马汽车携旗下氢燃料电池汽车7X-H亮相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该车由海马汽车与丰田汽车合作打造,具有动力强、续航长、补能快、零排放、高安全等特点,搭载了全球领先的丰田电堆系统和70MPa高压储氢罐,一次加满氢气仅需3-5分钟,续航里程可达800公里,百公里氢耗低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0日,大连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大连市拟推荐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公示的公告。其中氢能项目包括:大功率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和250千瓦级海水制氢联产淡水装置。原文如下:关于大连市拟推荐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公示根据《市发展改革委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研制制氢加氢环节涉氢产品相关国家标准进行公开招标。公告显示,要求研制碱性电解槽、氢化物储氢材料、氢燃料电池车辆加注协议、加氢软管与软管组件等国家标准,开展调研分析,形成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或送审稿。详情如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9日,攀枝花交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关于攀枝花数智交通物流产业园项目氢能源车辆采购公告,公告显示,需采购30辆49T氢燃料电池牵引汽车。攀枝花数智交通物流产业园项目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炳草岗片区的炳草岗四单元中北部,该项目用地面积26711.66㎡,总建筑面积267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未势能源自主研发的120kW金属堆燃料电池系统,在专业第三方认证机构TUV北德的审核下,成功获得由德国联邦机动车运输管理局(KBA)颁发的ECER10标准认证证书通过E-Mark认证,标志着未势能源燃料电池系统产品在电磁兼容性(EMC)、电气安全及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均已满足欧盟严苛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9日,辽宁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新伟到辽宁华电铁岭25MW风电离网储能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现场,就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落实全国两会部署及省委要求,推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不动摇,强化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
1月25日,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征求《辽宁省经济社会若干领域稳增长惠民生政策举措(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指出加快推进“沈大氢能高速走廊”建设。对氢燃料电池货车行驶“沈大高速公路”免收车辆通行费(具体以实施细则为准)。对于加注能力在500千克(含)以上的新建和改扩建商用加氢
近日日,大连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大连市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项目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通知指出,氢能示范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对于未能按申报示范工程项目内容组织实施、项目实施进展缓慢或无法按时完成、提供虚假资料、其他违法失信行为的项目,将撤销其示范项目认定。原文如下:大连市氢能综合利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7日至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辽宁大连、沈阳调研,并在沈阳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培育
双方将在综合智慧能源示范、清洁能源项目开发、“美丽乡村”建设、氢能产业发展,以及功能清洁化等方面加强合作,全力打造集团公司县域开发示范县,共同推动台安县域能源体系高质量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和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自6月16日辽宁大连市首批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上线试运营以来,公交集团和技术保障团队全面抓紧测试工作,目前20台10.5米级“海豚精灵”已全部完成测试,将于7月15日投入到535路和535路区间车线路运营。
2021年7月8日上午,大连市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运营线801、802路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交付仪式在金普新区瑞港路大连顺通圣世物流有限公司车场举行,18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停放在会场整装待发。
6月15日,辽宁大连发布对2020年度大连市氢能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共计14个项目通过评审,满足专项资金支持方向,总投资共计16256.7万元,拟申请补助金额共计6609.84万元。所申报项目涉及氢能整机装备与核心零部件开发、氢能重大制造投资项目建设、商用固定式或撬装式加氢站建设示范、氢能装备公共检验检测研发平台建设四类。
6月8日,辽宁省发改委组织有关评审专家在大连理工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辽宁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评审会。
辽宁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的通知已发布,到2035年,全市氢燃料电池车辆(含公交车、乘用车、重型卡车、牵引车、环卫车等)保有量达到57000辆以上,氢燃料电池船舶保有量达到500艘以上,氢燃料电池轨道交通车辆保有量达到30辆以上,分布式发电系统、备用电源、热电联供系统装机容量达到200MW,加氢站80座以上。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