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发一度电,赔一毛钱——这是京津唐地区某燃煤发电企业持续多日的经营异象。知情人士甚至指出,如果电价低位锁死、煤价持续飞涨的情况继续下去,当地燃煤电厂“可能一个多月就会被彻底拖垮”。
在此背景下,大唐国际、北京国电电力、京能电力、华能集团华北分公司等11家燃煤发电企业曾在1个月前联名向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上书,请求重新签订北京地区电力直接交易2021年10—12月的年度长协合同。截至记者发稿,能否重签合同尚无定论。
在这份名为《关于重新签约北京地区电力直接交易2021年10-12月年度长协合同的请示》(以下简称“《请示》文件”)的函件中,11家企业联名指出,京津唐电网燃煤电厂成本已超过盈亏平衡点,与基准电价严重倒挂,燃煤电厂亏损面达到100%,煤炭库存普遍偏低,煤量煤质无法保障,发电能力受阻,严重影响电力交易的正常开展和电力稳定供应,企业经营状况极度困难,部分企业已出现了资金链断裂。
据记者了解,京津唐地区只是全国煤电行业“经营危机”的一个缩影。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 文丨记者赵紫原 姚金楠)
煤价翻倍增长
“2008年左右也出现过电煤持续涨价的情况,但当时京津唐地区煤电机组的利用小时数还是比较高的,虽然那时候煤价也比较高,但持续时间短,至少卖电赚回来的电费还足够买煤,有时候还能剩点。但这次不一样,入不敷出,如果再不调整,可能整个煤电行业要崩溃了。”华北电网电力调度处原处长梁明亮说,按照当前秦皇岛港5500大卡燃煤价格约885元/吨计算,折算到7000大卡标煤,价格为1126元/吨;2020年全国平均供电煤耗为307克/千瓦时,依此测算,仅燃料成本就达到0.3456元/千瓦时。“现在的基准电价在0.35—0.36元/千瓦时左右。这还没考虑电煤运输到电厂的费用,肯定是发一度赔一度。”
某煤电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去年底签约时,煤价水平只有600多元/吨。“低的时候甚至是300—400元/吨。谁能想到现在几乎是在翻倍涨价。”
煤价随行就市、水涨船高,电价却被牢牢锁死。《请示》文件显示,北京地区电力直接交易价格平均降幅已达到0.06—0.11元/千瓦时,京津唐燃煤电厂在煤价突涨且持续高位运行等市场发生严重异常的情况下,已无力完成2020年12月签约的北京地区2021年10—12月电力直接交易和2021年3月签约的北京地区2021年10—12月电力直接交易。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燃料分会副秘书长叶春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国沿海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曹妃甸指数5500大卡现货成交价已超过1000元/吨。事实上,2016年实施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煤炭供需形势扭转,电煤价格一路攀升,而煤电企业经营形势则日渐严峻,中电联多次通过各种渠道上报国家相关部委反映经营困难。“在政策性降电价、燃料价格上涨、电力市场交易规模扩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煤电企业生存空间一压再压。”
电价机制漏洞凸显
“无力完成”就可以重签合同吗?在长沙理工大学教授叶泽看来,重签合同的诉求不合“规”却合“理”。“市场交易合同是严肃的经济合同,受法律保护,不能因为一方利益受损或者亏损就更改合同。如果这样,市场经济根本无法正常运转。但煤电企业的确严重亏损,而且燃料成本的上涨确实也不应该完全由发电企业承担。”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冯永晟指出,现行的电力市场建设并不完善。“我国长协的特殊之处在于一口价锁死,国外的长协一般会有价格调整公式,提前约定好哪些成本可以传导到电价中去,按什么方式传导。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更应该关注市场本身在价格传导顺畅性、风险管理完善程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叶泽进一步指出,自2020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取消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实行多年的“标杆上网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机制。其中,基准价按各地此前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确定,浮动范围为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具体电价由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通过协商或竞价确定。“这个机制顺畅运转的前提是煤价保持相对稳定,一旦煤价大幅波动,新机制的不合理性就会充分暴露出来。比如今年的煤价大幅上涨,即使按10%的上浮比率确定交易价格,也不能传导煤价成本的上涨。因此,新机制在设计上有明显的漏洞。”
梁明亮也坦言,此前由于煤炭产能充裕,煤电矛盾尚有“周期”可言,“但这次就是长期缺煤,煤炭企业‘咬’着高价,电厂基本是国有企业,不能停机,再贵也得买。”
仍需政策治本
“若煤电厂全面、长期亏损,企业就面临破产的风险。”梁明亮直言,为避免亏损乃至破产,煤电企业必然会设法少发电或者停机,“最直接的影响便是缺电”。
事实也的确如此,叶春指出:“以2020年11月为例,我国浙江、湖南的用电量增速分别为8.8%和9.1%,而火电发电量增速仅为5.1%和2.4%,供需明显错配。2021年以来,部分省市未进入迎峰度夏期就频繁出现拉闸限电现象,电力供应紧缺信号凸显。”
不仅如此,冯永晟强调,煤电行业的生存窘境如果无法破解,也必将影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进而影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煤电是支撑新能源继续快速发展的主力资源,也是支持储能发展的战略资源。如果煤电因全面、长期亏损而过快、过度地退出,新能源又很难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最终将严重制约新能源发展目标的达成。河还没过,就不要先拆桥。不但不要拆,还要把桥架到对岸。”
叶泽认为,当前煤电企业的生存发展不取决于市场,仍取决于政策。“主管部门要基于市场经济规则,为煤电企业生存发展优化完善现行政策及市场体系和交易机制。当前的电力系统是离不开煤电的,主管部门不能对煤电行业的经营困难不管不顾。”
评论 |理顺价格机制才能消解煤电困境
文 | 评论员
继2008—2011年间煤电企业大面积亏损后,2017年至今煤电行业再陷泥潭。不同的是,一向“富裕”的京津唐地区煤电出现“发一度电、赔一毛钱”的情形还是首次。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煤电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电力系统的“压舱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离不开煤电企业的保驾护航。由此观之,煤电厂当下普遍存在的长期巨亏问题,相关主管部门绝不能置之不理。
在碳中和的背景下,谈到“高碳”的煤电,自然绕不开能源低碳转型的话题。近年来,我国能源结构大幅优化,成就斐然: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2015年的12.1%提高到2019年的15.3%,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十三五”以来,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到全社会用电量增量的52.3%,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力军;碳中和目标提出后,我国非化石能源发展更加势不可挡——截至7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2.7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已达10.3亿千瓦,同比大增18.0%,且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将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与非化石能源规模飙涨相对应的,是煤电装机占比的逐年下降,目前已降至50%以下。但能源转型不是简单的数学题,而是一个盘根错节、千头万绪的系统性课题。煤电比重的降低,绝不意味着煤电地位的下降。从某种程度上说,随着非化石能源装机的突飞猛进,煤电在当前电力系统中愈发不可或缺。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煤电行业面临重重困难,内有燃料价格大幅上涨、利用小时巨幅下降、综合电价随市场交易持续下滑的压力,外有降碳催生的巨大环保压力。煤电行业如何定位和发展,已不只是煤电行业从业者自身需要关注的话题,更是关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的重大难题。
煤电在我国电力装机中比重最大,碳排放量也占据“大头”,深度参与能源转型是势在必行的事。但煤电不仅是被改革的对象,更是改革的重要参与者。
一方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现实需求决定了煤电行业必须“活下去”。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特点是“缺油少气铀不多,有水富煤多风光”,特别是在目前原油对外依存度超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40%的背景下,煤炭是目前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不二选择,这也意味着煤电的关键地位短期内不可能动摇。
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也需要煤电行业“活得好”。“风光”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的天性,如何安全、稳定并网是当前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最大的问题。在其他调峰资源远未成熟的当下,如果没有煤电机组平抑海量新能源接入电网后产生的剧烈波动,可再生能源的充分消纳和电网的稳定输配电将是天方夜谭,“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目标,恐怕也将变成一句空话。
当前煤电企业之所以普遍面临“经营危机”,表面看是源于“煤电顶牛”这一老问题——煤企大赚、电企大亏,但问题的本质出在电价机制没有理顺。电厂买煤卖电,是典型的“中间商”,本可以将成本顺利地疏导出去,但当前的电价形成机制,阻碍了成本的疏导,进而一次又一次地让煤电企业陷入集体亏损的困局。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理顺价格机制才是消解煤电困境的关键所在。任由煤电这个城门不断“失火”,最终殃及的“池鱼”将是降碳大计。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海南电力交易中心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顺利组织完成省内首次绿色电力直接交易,此次绿色电力直接交易成交电量约5625兆瓦时,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这不仅为海南省的绿色能源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有效助力海南自贸港经济绿色高速发展。在国家大力推动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5年甘肃省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3月份第一批新增准入电力用户名单公示,涉及17家电力用户,详情如下:
2024年1-12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6179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2.7%,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占售电量比重为76%,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4653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12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
截至2024年12月底,在陕西电力交易中心注册的经营主体累计14327家,同比增长26.06%。2024年省内电力直接交易批发市场总成交电量1506.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9%,成交均价382.44元/兆瓦时。截至2024年12月底,陕西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成零售市场交易12场次,成交电量1041.45亿千瓦时。
截至2024年底,福建电力市场注册在册经营主体共34572家,参与交易经营主体共32232家。2024年,福建电力市场累计组织开展中长期直接交易136批次,成交电量208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成交均价0.4260元/千瓦时。其中,开展绿电交易12批次,成交电量18.9亿千瓦时。2024年全年,发电侧结算直接交易电量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2月上海月内电力直接交易安排,拟于近期组织开展2025年2月上海月内电力直接交易。本次月内交易的有关组织安排如下:其他需注意事项:一、2025年分时段和价区划分2025年分时段和价区划分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分时电价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沪发改价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12月省内批发侧电力直接交易情况,2024年12月,组织省内发电企业与售电公司(批发用户)、电网企业开展月度及月内电力直接交易成交电量5.81亿千瓦时,成交均价412.83元/兆瓦时。2024年累计开展省内发电企业与售电公司(批发用户)、电网企业电力直接交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5年1月10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2月上海月度电力直接交易、绿色电力交易及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工作场内集中交易安排公告,2025年分时段和价区划分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分时电价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沪发改价管〔2022〕50号)要求执行。申报需求时,尖峰时段的电量需单
2024年11月19日,全国首个分布式光伏参与电力市场的具体实施方案——《河北南网分布式光伏参与电力市场工作方案》落地。时隔一个多月,《湖南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参与市场交易实施细则(试行)》发布,分布式光伏“入市”的大幕正缓缓拉开,同时也引起舆论极大关注,分布式光伏“入市”究竟是喜是忧?在全
泰安市立医院医院电力直接交易代理购售服务成交公告一、项目编号:2024-H-87(招标文件编号:2024-H-87)二、项目名称:泰安市立医院医院电力直接交易代理购售服务三、中标(成交)信息供应商名称:山东鑫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供应商地址:山东省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星光国际金融中心5栋1401室包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和我国“双碳”目标的推进,分布式光伏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分布式光伏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接网消纳受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风险加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从国家层面,到各地方政策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分布式光伏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湖南长沙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长沙市提振消费十大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推动新能源汽车在车网互动、智能网联、换电模式应用等方面开展示范应用。加大机关公务、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力度。落实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组
开局即重磅!2月9日,赶在休息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了《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136号文),核心在于推动新能源项目(风电、太阳能发电)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各地应在2025年底前
能源电力公社获悉,2025年1月27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即“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136号文)。136号文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新能源行业正式告别政策襁褓,迈入市场化竞争的新纪元。对从业者而言,这是一场从“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为新能源的下一步稳健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的政策支持,吹响了新能源全面进入电力市场的号角。“双碳”目标下,新能源装机容量突飞猛进,截至202
《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引入了基于机制电价的差价结算机制,一时间让差价合约的概念成为热点话题。(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今天继续对于136号文的学习,谈谈对于差价合约以及差价结算机制的理解。什么是差价合约先引用《现货市场101问》一
背景2025年1月27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即“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136号文)。这个文件在行业里引起了较大的影响,有悲观者认为新能源未来要直面现货市场的负电价风暴,光伏没法投资了;也有乐观者认为未
近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军信股份提问:请问贵司垃圾发电是否属于新能源发电,新能源上网电价将全部由市场形成对公司有何影响?公司回答表示: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本轮新能源上网电量参与市场交易特指风电、太阳能发
从2021年起,我国新能源电价已完成了从政府补贴到平价上网的政策转变,但随着近年来新能源项目装机规模的大幅度增加,以燃煤基准价为标准的“保价保量”的平价上网政策给电网企业造成巨大的消纳压力,导致各地保障性收购政策执行程度不一,不断变化的政策也给新能源项目投资企业带来电力消纳和度电收益
如何优化营商环境?湖北的创新举措是把降低经营主体综合成本作为“指挥棒”。2024年湖北各级各部门为经营主体降低物流、融资、用能、税费等综合成本1010亿元以上。这是记者2月18日从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获悉的。湖北聚焦成本控制进行改革创新,在2023年为经营主体降成本超1300亿元的基础上,2024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4日,南方能监局发布《南方区域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修订版),其中提到,本细则所指有偿辅助服务是指并网主体在基本辅助服务之外所提供的辅助服务,通过固定补偿方式提供,包括有偿一次调频、二次调频(包括AGC、APC)、有偿调峰、旋转备用、冷备用、转动惯量、爬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陕西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其中提到,鼓励发展综合能源服务产业促进节电降碳。强化综合能源服务商、负荷聚合商等新兴经营主体培育。鼓励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综合节能、电力交易、
2月17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数据显示,2024年新疆新能源年度市场化交易电量达517亿千瓦时,突破500亿千瓦时大关,达到“十四五”初新能源年度市场化交易电量257亿千瓦时的近2倍。新疆电力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和电量消纳,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新疆作为我国重要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启动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本轮电力体制改革旨在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着力构建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电力交易格局,采用“渐进式”改革路径,有序缩减发用电计划,逐步放开各类电源上网电价。2021年
改革: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加快构建(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本刊记者刘光林)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进入新发展阶段纵深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也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电力资源,提升系统稳定性、灵活性,提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必须加快建设全国统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决策部署,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深入分析市场建设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持续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深化建设重点工作,并对相关工作进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作出明确指示要求。2025年是中发〔20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支撑社会主义新时代和现代化,电力行业应加快转型发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型电力系统。为此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召开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及价格机制研究工作月度例会,致力于打通电力输送的“任督二脉”,引领能源变革走向新的辉煌,展现了其在推动电力行业发展进程中的积极姿态与重要作用,为能源的畅通无阻、高效智能利用,为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我们知道,电
近年来,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逐步推进,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逐步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主体电源,新型经营主体陆续入市。我国电力市场迈入了“3.0”全新发展时代!继2021年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后,新能源电价改革在2025年迎来重磅政策。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
法国电力行业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其电力体制和发展模式为多国电力行业的学习对象。整体来看,法国政府对电力行业的监管和控制程度较高,与我国相似,国有的法国电力公司为垂直一体化电力企业,在多个领域呈现垄断态势。法国的电力体制也曾经历过一系列改革,2023年年中,法国电力公司再次实现完全国有
1月17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在京召开2024年度电力市场交易信息发布会,以“现场+线上直播”方式发布2024年度电力市场交易信息、电力供需形势分析、电力市场运营监测分析等,介绍多年期绿电交易机制试点情况和2025年度省间中长期市场交易情况。2024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市场化交易电量完成50196亿千瓦时,
一图解读:南方电网2025年工作这样做
2024年12月30日,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社会科学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共同主编完成的《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隆重发布。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社科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史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党委书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