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评论正文

“双碳”路上 煤电要涅槃重生

2021-09-23 11:02来源:电联新媒作者:管永生关键词:煤电碳中和电力供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莎士比亚的灵魂拷问用在当前“煤电”身上,毫无违和之感。

(来源:电联新媒 作者:管永生)

一段时间以来,在“双碳”的语境下,“煤电”犹如过气的明星,破帽遮颜、黯然神伤,流连于灯火阑珊之处。“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其落寞的神情甚至可以穿透千年尘埃,投射到历史深处。

在新中国社会经济的舞台上,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煤电”长期充当A角,一直占据舞台中央,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引得万众瞩目,喝彩之声一片。

究其原因,一是经济快速增长,需要足够的能量来点燃腾飞的“引擎”,而建设周期“短平快”煤电当仁不让、首当其冲;二是我国煤多、气少、油缺的能源资源自然禀赋,客观上为煤电发展点亮绿灯,铺平道路。

事实证明,煤电不负众望,“厂网分开”后,正是煤电集中发力,才将社会经济发展的马车,迅速拉出“缺电”的泥沼,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看,煤电功不可没,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史,甚至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识实务方可知进退。当前,为如期达成“双碳”目标,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已经箭在弦上,形成社会广泛共识。

控制化石能源总量,意味着要进一步抑制煤电发展,意味着煤电将从电源结构中让出老大的席位。如果“煤电”仍然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幻想着再现“曾经阔过”的盛景,只能是痴人说梦。

当然,煤电让位并不是将其驱出场地。目前,有种论调认为,必须将煤电从中国电源中抹去,才能腾出笼子,换上新能源这一“新鸟”,这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奇谈怪论,可谓“运动式”减碳表现形式之一。

实际上,在能源转型升级的“化学反应”中,煤电就像催化剂一样不可或缺,它不但可以让这一进程更加快速高效,而且其自身也会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

俗语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新能源也有季节性、间歇性、波动性等等先天性缺陷,接入电网后需要有后备电源为其调峰、调频,而在现今阶段“风光+储能”组合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因而,煤电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就在我国经济企稳向好之时,缺电的梦魇重回现实。去年以来,缺电的区域越来越大,缺电的呼救声越来越高。有识之士因之呼吁,尽管煤电的角色已渐转变,但是,其在电力供应中保底、压舱的作用不容忽视。

所以,在驶向“双碳“目标的进程中,“煤电”不必妄自菲薄。无论是电网安全、电力供应安全,还是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都离不开煤电鼎力相助。

长远来看,煤电渐行渐远,逐步淡出主力电源已成定局。煤电欲延长生命值,需要换一种生存方式。

在盘活存量、抑制增量的大前提下,进行灵活性改造是煤电续存的先置条件。因为,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煤电良好的调节功能恰恰是储能缺口的必要补充,只有用好存量煤电,才能满足新能源的大规模上网,否则,新能源的主体地位就是空中楼阁。

同时,合理布局、谨慎发展增量煤电,也是电力供应安全棋局中关键之子,不可偏废。毕竟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缺少电力无异于折断了发展翅膀。

换个角度观察,随着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的成熟,煤电将会脱胎换骨,以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面目示人。果真如此,煤电将浴火重生,完成华丽的转身,在新型电力系统之中保留长久的席位。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上旬刊)2021年8期,作者系本刊社长/总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电查看更多>碳中和查看更多>电力供应查看更多>